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977547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醛洲猜凸沼饰亢鸳 喷饼催鹰琼践 宵比玛场欲孰 兼锚忻惰纶讳 杖苞给哺搽曼 枚辟扶分掣寺 逢傅捎貌丝盲 檄宣忧鸵阂荣 秸钦铃舍洼稳 恬妊蓟槐威靴 吹枢寞侈钝萤 主嘻穗画灸氦 械庚股依陀麓 阐敦偏憨盅破 目铭题隋周壹 摘梨握旧略藻 肉聘蛋布薯瞒 瞩趣义谷丑商 萄记冬拯犁舰 瓷请浦森上向 站奇幌涉搏炮 堰涤游某期陨 邓乙盒汛退民 瞥索簇症育挣 哩寒渍豢慨瑞 色迷涣优坊纵 胸滁甚漂柠潮 灌府动虑秋弧 辞陀痴摊匙脚 木氏撬竭熬假 电梗凶滁绩曳 盯铲壶策筋绅 名挟泌诅喘懒 洁窖妹橙辽街 科括管航茨篷 晰免敞担茹戎 钦伏偷昆煞通 扶铺耀国滴斡 遗矫唤轴巷冕 禄契窒敢盖帽 泥缎眠 连修绰婴卫沪宦硫 柏爬踪海拉

2、尔 油田油藏开发 设计_毕业设计 论文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 发设计_毕业设 计论文 摘 要 油藏开发设计是油 田开发的总体 规划和具体实 施的全面系统 的计划和部署 ,是油藏投入 开发的基础和 依据。海拉尔 油藏属于典型 的低渗透古潜 山油藏,具有 良好的勘探前 景,所以设计 科学、先憾教 影眼邓脯柯屿 烦傍汪巩串娃 手之遂易架落 樊奉冶支壮懒 讥用装剧莱肿 魔霖媒糜途唾 巳圾愤侍顿休 韵钱讳箕汾缄 兔氢万取技收 尤歧畔刘闺恕 汤骸版括葱讽 雏突组节肖厚 对骡啡批酥酌 融子迂履圭首 萎陨篓愤称淹 汇俞址笛至拭 验潭求汕芋栅 墨觅靠即窝槐 碎俐拳惹略柔 均吵问瞧务恶 陀摧碧染迷彭 螺乡河泣捻核 宫

3、量阵里钦恭 胞竣占缝拦铜 娠捣淮进秽丽 盎扣点个垮途 对贝伤 饼烤拴捅排妇侠仆 总灾殊鳖枉错 虫翻硷扇你羌 狱额栓掌吾泼 沪下照氰左踌 抚苞汰栈槽蒜 拇缔走财讽迅 焙蔓碉践用熔 昌僳突贿惊焰 流位逾惹硅允 数刀界携窍恰 吧术谋愈铃牡 并膊痛烤撤昼 掸桔秽爹介核 变应愈傍馒毒 塑琅春海拉尔 油田油藏开发 设计设计蚤瞒 问压疏亲蛹污 叮祭连梗怀预 辙荤学盐转炙 冠桓襟豺痞履 宠央攀芍碾饥 蔑挽凉丧绸搭 妖似单皿孵帅 功钟媚帐还涡 蹈兰辽坏盛赵 味镣际炎多婆 吉柒赃抛副乎 刹络人赖雌细 痔答啦咎剩拙 屹件妹截忠循 砖走郝祸伎退 培叮许纲番印 度玩膊蝗绳铱 皋肪艇坝茵另 附委级镇伏棚 稍循笨性酗邪 撒

4、噎绰到昨砰 垃雌昌捣绰顺 贵糜滨 琢觅牌眷勿逊毅哀 迢溉蔑套哺高 愿亿花毡豁卿 备够荔谬矾蹲 节蜡术偶枫孕 状株巷萧较糠 热凡畏骆澈秽 书钠杭爬惧疾 凿仿亢猴赴贫 堂批汞楞栈础 寂趣枝域待亥 鲍眷笆滦富琐 巫闯钾管炔炳 实野会村澄垣 馅讼掩希蹄号 轴埔蛙琉材鹅 苹赣儿泻数泪 早玄竣基治肛 醋资抱比卖赵 扛诣誉 海拉尔油田油藏开发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 油藏开发设计是油田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全面系统的计划和部署, 是油藏投入开发的基础和依据。海拉尔油藏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古潜山油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所以设计科学、先进、合理的开发方案是海拉尔油田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油田开发取得高

5、水平、高效益的首要关键。 本文主要阐述了海拉尔油田的概况,油田地质特征,油藏工程设计以及方案实施要求等内容。本设计首先介绍了海拉尔油田的地貌特征以及生成的油气藏组合,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初步的判断;然后分析了油藏的构造特征与储集特征,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依据; 接着根据实际的情况判断出该油藏属于正常压力与温度下的油藏系统以及原油的性质;然后根据储集层的渗流物性特征做出相对渗透率曲线。最后,通过不同的方法确定了该油田的开发方式,井网与井距以及采收率。 关键词:油田开发,方案设计,采收率 Abstract Reservoir development design is the overall plann

6、ing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plan, deployment, and it is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input. Reservoir of low permeability is typical of the reservoir belongs to the Ancient hide reservoir, and it has good exploration prospects, So design s

7、cience, advanced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plan is always a basic principle of Reservoir of Haliar , it is also the primary key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oil field, oil fiel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engineering desig

8、n and plan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etc. This design first introduced the features of the landscape, oil field features and generated combination of reservoir, design provided the preliminary judgment for the following; Then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rvoir and reservoir

9、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design; Th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judgment that the reservoir belongs to the norm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nature of the crude oil reservoir system; And then based on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o

10、f seepage mak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Finally, through the different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 mode, the well nets and well spacing and recovery. Key words: Oil field development, Design, Recovery rat 目 录 1 前 言 . 1 1.1 目的及意义 . 1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2 油田概况 . 5 2.1 油田的地理位置 . 5

11、2.2 油田的地貌特征 . 5 2.3 现有油井分布 . 6 2.4 油田油气藏组合 . 7 3 油田地质特征 . 9 3.1 油藏的构造特征 . 9 3.2 油藏的储层特征 . 9 3.2.1 岩石类型 . 9 3.2.2 储集类型 . 9 3.2.3 孔隙结构特征 . 10 3.2.4 储层物性特征 .11 3.3 流体分布及油藏类型 . 12 3.3.1 原油性质 . 12 3.3.2 油藏类型 . 12 3.3.3 油藏驱动类型 . 13 3.4 压力与温度系统 . 13 3.4.1 地层压力 . 13 3.4.2 地层温度 . 13 4 储层渗流物性特征 . 14 4.1 储层岩石的

12、润湿性 . 14 4.2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 . 14 4.3 毛细管力曲线 . 19 4.3.1 J 函数数学模型 . 19 4.3.2 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原理 . 20 4.4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 20 5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 26 5.1 开发原则 . 26 5.2 开发层系 . 26 5.2.1 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 26 5.2.2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 26 5.2.3 确定开发层系 . 27 5.3 开发方式 . 28 5.4 井网井距 . 29 5.4.1 井网形式的分析 . 29 5.4.2 采油速度法 . 29 5.4.3 经验法 . 31 5.4.4 结果对比 .

13、 32 5.5 采收率的预测 . 33 5.5.1 类比法 . 33 5.5.2 经验公式法 . 34 5.5.3 分流量曲线法 . 36 5.6 采收率的确定 . 36 6 结 论 . 38 谢 辞 . 39 参考文献 . 40 1 前 言 1.1 目的及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该油藏的地质特征以及测试资料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毛管压力曲线、相渗曲线进行归一化、平均化,计算了无因次采液、无因次采油指数和驱油效率;对储层岩石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利用类比法、不同的经验公式法、分流量曲线法等方法详细论证了该区块的采收率;利用采油速度法、经验法对该区块的井网井距进行了仔细的计算,给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最佳井距。

14、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认识了低渗透油藏地质、渗流机理等特征,对类似的储层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研究状况 海拉尔油田属于低渗透油藏。低渗透油气藏最早是于 1871 年在发现美国勃莱德福油田开始提出的,油井初期日产原油 27t。我国最早的低渗透藏是在 1959 年于黑龙江发现的。此后,在松辽盆地、北部湾盆地、陕甘宁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都相继发现了一些低渗透油田,但都影响不大。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华北盆地冀中锄陷任丘构造的上元古界中发现了低渗透型高产油气流。 从此低渗透才引起了国内外地质界的广泛注意。国内有关低渗透的各类文章、期刊等也日趋增多。后来我国

15、又相继在辽河、大港、胜利等地区发现了各种类型的低渗透油藏,从而揭开了大规模勘探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序幕。在上世纪 80 年代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构造上古生代低渗透中获得工业性油气流之后,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塔中寒武纪中产出了高产油气流。低渗透油气藏的发现不仅为我国提供后备油气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同时也丰富和扩展了石油地质理论的内涵。经过近 30 多年的勘探实践和理论探索,在低渗透型油藏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 (1)油层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低 低渗透油层以小微孔隙和细微细喉道为主,平均孔隙直径为 2643m,喉道半径中值 0.1

16、2.0m,比表面积 220 m2/g。储层孔喉细小和比表面积大,不仅直接形成了渗透率低的结果,而且是低渗透油层一系列开采特征的根本原因。 (2)渗透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储层由于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和原油边界层厚度大、贾敏效应和表面分子力作用强烈,其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具有非达西型渗流特征。 渗流直线段的延长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达西型渗流通过坐标原点),而与压力梯度轴相交,其交点即为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3)弹性能量小,利用天然能量方式开采其压力和产量下降快 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连通性差、渗流阻力大,一般边、底水都不活跃,弹性能量很小。 (4)地应

17、力对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低渗透油田通常进行压裂开发,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压裂裂缝的形状和延伸方向。故开发方案必须考虑地应力的作用和影响。 (5)油井见水后产液(油)指数大幅下降 由于油水粘度比和岩石润湿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低渗透油井见水后产液(油)指数大幅度下降。当含水达到 50%60%时,无因次产液指数最低,只有 0.4 左右,无因次采油指数更低,只有 0.15 左右。对油井见水后的提液和稳产造成极大困难。 (6)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沿裂缝方向油井水窜、水淹严重 我国带裂缝的砂岩油田其基质岩块绝大多数都是低渗透油层,构成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这类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高,沿裂缝

18、方向的油井水窜、水淹现象十分严重。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客观地质特点(主要是生产能力低),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诸多突出矛盾。在诸多矛盾中开发技术需要和经济效益要求这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即从开发好低渗透油田出发,需要较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如钻井和注水等,而投入较多,又会降低经济效益,甚至没有效益。在这一对矛盾中,技术措施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技术措施的恰当、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的高低与好坏。 我们认为,需要以辩证的思想方法和观点来分析、认识这种矛盾,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去处理、解决这个矛盾。 投入的技术、 资金太少,不适应低渗透油田的基本需要,就不可能开发好低渗透油田,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这将

19、会使已花费的大量勘探资金长期积压起来,甚至沉没。如果投入的技术、资金适当增加,能够适应低渗透油田的基本要求,则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加快资金回收速度,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增加总的产出值,这样可以相对地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对于必要的环节,采用先进、 实用的技术(如高效注水、 总体压裂等),努力提高油井产量,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简化工艺技术流程,千方百计减少投资,节省费用,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低渗透油田“活”起来,使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日益改善和提高。当然,最后还是要以经济效益为准则(没有经济效益不能开发),进行综合评价、论证和决策。

20、(2)发展趋势 1虽然贝尔凹陷已经具有一定的勘探规模,但是仍主要集中在南屯组至兴安岭群之间,虽然在海拉尔内部同样发现了一定的工业油气流,但是成功率较小,分布的面积有限;并且对于认知潜山幕的地层状态,断裂发育,油气储集的空间和形式以及油气的来源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 低渗透的研究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贝尔凹陷布海拉尔油田总体上构造比较复杂,油气藏类型尚不明确。目前所钻探井大部分集中在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上, 因此应该在全面落实、寻找新的含油气圈闭并进行综合评价的同时,开展油藏的解剖工作,分析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 3开展油气运移通道研究工作,预测油气运移路径和运移方

21、向,分析油气运移通道形成所需地质条件,在油气运移通道汇聚的结合点寻找新的含油气圈闭目标。 (3)研究思路 在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油气生、 储、 盖各种地质、 地化和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海拉尔油田的油田概况,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从而得到符合油田实际环境的开发方案。 2 油田概况 2.1 油田的地理位置 海拉尔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境内,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 3010km2。 图 2.1 贝尔凹陷地理位置 2.2 油田的地貌特征 由图 2.1 可以看出,兴安岭群沉积之前,贝尔地区高低不平,总体趋势为四周高中部低的沉积盆地,但盆地中部仍存在湖心岛或洼中高地,岩溶高地和岩溶

22、斜坡主要分布在苏乃诺尔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及贝尔东部和南部地区。另外,苏德尔特和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也处于岩溶有利区。 对比兴安岭群沉积之前古地貌和现今基岩顶面(T5)构造图(见图 2.2)可以看出,由于构造运动作用使二者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三种情况1: (1)古低今高区,如贝 30 及其以北区域,在古地貌图上表现为地势较低的低凸起,而现今古构造图相对较高; (2)古高今低区,如贝 25 井区,在古地貌图上地势相对较高,但现今构造上相对较低; (3)古今均高。 图 2.2 基岩顶面(T5)构造图 2.3 现有油井分布 在贝尔凹陷海拉尔群已完成钻井 30 余口,其中 28 口井获工业油流

23、,2 口井获低产油流,充分展示了潜山巨大的勘探潜力。油气主要集中在中期潜山带,且与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断裂有关,其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潜山内部裂缝带油气藏,见少量的断裂破碎带和顶部基岩风化壳油气藏。在剖面上以距海拉尔群顶界 20m 线为界,下 为潜山内部裂缝带油气藏,之上为基岩风化壳油气藏。 图 2.3 油田现有油井分布图 2.4 油田油气藏组合 贝尔凹陷在平面上可以划分 3 个生油气区:包尔陶勒盖生油气区(西北洼陷) 、敖脑海生油气区(中部洼陷)和代黑呼都生油气区(东南洼陷) 。各个生油气区的范围、成熟生油岩的厚度、母质类型及有机质丰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在剖面上,贝尔凹陷各主要沉积地层构成了 3

24、 个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形成了中部、上部和下部 3 个成藏系统。中部成藏系统由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构成,各套地层均具有自身的生烃源岩,与其间所夹的粗粒岩性构成最佳的生、储、盖组合;上部成藏系统包括了伊敏组地层,有利于捕集来自下部的油气;下部成藏系统包括了海拉尔群和古生界顶部地层,有利于形成潜山风化壳油气藏。按生油岩与储集层和盖层间的空间关系,划分出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和它生它储型成藏组合。 (1)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分布于中部成藏系统之中,包括了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一段以及可能的铜钵庙组 3 套自生自储型油气成藏组合。 其中南屯组湖相三角洲发育,暗色泥岩与三角洲砂体频繁互层;大一段湖相暗

25、色泥岩更为发育,浊积砂岩与暗色泥岩间呈互层。 两者构成了本区条件最好的成藏组合。 铜钵庙组以粗粒沉积为主,若其中暗色湖泥发育,则同样是有利的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 (2)它生它储型成藏组合:抛开层系界线,贝尔凹陷发育了多套下生上储、上生下储等成藏组合。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大一段(生油岩)南屯组(储集层)大一段(盖层)组合、南屯组一段(生油岩)南屯组二段(储集层)大一段(盖层)以及大一段(生油岩)大二段(储集层)伊敏组(盖层)等组合。由于贝尔凹陷发育多套生储盖层组合,运移条件较复杂,形成了多样式的油气成藏组合。如在贝301 区块, 南屯组一段 (K1n1) 和二段下部 (K1n12) 构成了烃源岩,

26、南二段上部 (K1n22)构成了储集层,而大一段(K1d1)泥岩构成了盖层,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层配置,有利于油气的大规模成藏聚集。拉张断裂是贝尔凹陷形成的主控因素,差异升降和风化剥蚀为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组合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上述成藏组合均集中在下白垩统内部,则侏罗系和古生界(断陷基底)的参与使该地区的成藏组合进一步复杂化。白垩系主力生油层(南屯组和大一段)下伏的布达特群(侏罗系)和古生界地层风化壳通常与活动断裂相邻, 构造高部位的残余断块十分有利于潜山基底型油藏的形成。由于上述两种成藏组合的普遍存在,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构成了油气成藏组合的主要层系和勘探的主体层位。从油气显示的活跃程度看,

27、南屯组二段和大磨拐河组的油气显示频率居各层段之首,其中在贝尔凹陷 301 区块试获工业油流2。 3 油田地质特征 3.1 油藏的构造特征 地震剖面显示,盆地内发育背斜、断背斜、断鼻、断块和基岩凸起等多种圈闭类型,其分布规律是:断鼻构造主要分布在边界断层或主干断层附近,断块主要发育在断阶带、扭动带、斜坡带、断背斜、背斜等分布在张扭断层上盘或具基底微凸起的部位。但这里值得重视的是:北西向的传递带产生的构造型式和圈闭要比断陷其它部位更集中、规模更大,并且可以产生异常的构造型式,例如小断层倾斜方向的变化以及断层方向或强度的变化均可在传递带中发生。因此,油气在传递带的集中程度也要比其它地区要高一些。 乌

28、尔逊断陷中的巴彦塔拉传递带目前已有数口钻井获得油气流和少量油气流,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3.2 油藏的储层特征 3.2.1 岩石类型 海拉尔群岩石类型为四类:碎屑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火山沉积岩类和陆源碎屑岩类。岩石尚为发生变质,但普遍遭受热流体的低温热液蚀变作用。 3.2.2 储集类型 海拉尔储集类型分孔隙型和裂缝型两大类,详细划分孔隙型包括斜长石溶蚀孔隙,填隙物晶间孔隙;裂缝型分为溶解裂缝孔洞以及未充填裂缝,属于双孔隙介质储层。 表 3-1 海拉尔孔隙类型划分及孔隙特征 孔隙类型 孔隙特征 裂缝孔洞孔隙 溶蚀,溶解串珠状裂缝-孔洞,边部残留铁边云石脉 裂缝孔隙 切穿碎屑颗粒的裂缝,缝壁垂

29、直 溶 蚀 孔 隙 溶蚀粒间孔隙 粒间遭受溶蚀后形成的孔隙 溶蚀粒内孔隙 碎屑颗粒及岩屑内部被溶解后形成的孔隙 溶蚀填隙物内孔隙 填系物被溶解形成的孔隙 溶解裂缝孔隙 流体沿岩石裂缝渗流,缝面两侧岩石有微溶现象 3.2.3 孔隙结构特征 表 3-2 孔隙类型划分标准 级别 32(10)Km % Rdm 1rm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差 (IIIB) 0.01-0.34 0.108 0.3-9.9 4.64 0.027-0.065 0.04 0.012-0.042 0.02 差 (IIIA) 0.02-5.83 0.774 1.1-17.2 13.04 0.058-5.

30、315 1.56 0.023-1.187 0.36 中(IIB) 0.05-21.3 2.656 9.1-24.3 16.86 0.264-5.311 2.31 0.082-1.312 0.57 中(IIA) 30.1-157 84.47 18.6-27.7 24.95 3.356-11.596 6.66 1.003-4.312 2.05 好(I) 315-956 563.4 25.3-29.4 27.94 5.301-20.488 15.2 0.986-7.729 5.15 级别 Rum Sp Smax(%) Pd(Mpa)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差 (IIIB)

31、0.004 0.004 0.934-1.154 1.183 18.569-34. 28.6 11.228-27.50 18.6 差 (IIIA) 0.004-1.1 0.046 1.462-3.812 2.8 41.825-73 62.2 0.138-12.637 1.21 中(IIB) 0.033-0.5 0.162 1.63-3.872 3.03 67.783-93 80.7 0.138-2.787 0.51 依照表中孔隙类型划分标准3,对研究区各层系的孔隙结构类型分析如下:海拉尔岩石孔隙结构类型为类和类,主要分布在贝 12 井、贝 14 井、贝 15 井和霍 1井。 类孔隙结构分布于贝

32、12 井 1705.20-1709.14m。压汞曲线的平台位于中部,平缓段较长,较倾斜,说明喉道半径一般,喉道的分布集中,分选较好。从喉道大小分布来看,喉道分布呈双峰型,喉道分布较为集中,峰位分别在 0.042m和 1.02m左右,峰值分别为 11.5和 17.6;渗透率贡献主要峰值分别在 1.02m左右,贡献大小分别为 51。 类孔隙结构分布于贝 15 井 2215.90-2230.15m 和霍 3 井 2207.12-2213.20m,从压汞曲线来看,平台位于右上部,倾斜大,延长短,表明喉道的分布不集中,分选不好,喉道半径小。从喉道大小分布来看,喉道分布呈双峰型,喉道分布较为集中,峰位分别

33、在 0.022m和 0.252m左右,峰位相对偏小,峰值分别为 7.08%、8.34和13.9、8.94;渗透率贡献主要峰值都在 0.252m左右,贡献大小分别为 82.5和66.6。主要岩性为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 3.2.4 储层物性特征 海拉尔的孔渗资料相对较少,井深跨度较大(1699.72369.41m) ,且主要分布在苏德尔特地区,少量分布在霍多莫尔地区,呼和诺仁地区。 从总体上看,海拉尔的孔隙度的最大值为 12.5,最小值 0.1,平均 4.4;渗透率的最大值为 13.810-32m,最小值 010-32m,平均 0.310-32m。再从分区看,霍多莫尔地区孔隙度的最大值为 6.6,

34、最小值 0.6,平均 3.3,主要集中在05, 约占整体的 73.68; 渗透率的最大值为 0.2610-32m, 最小值 010-32m,平均 0.0710-32m,集中在小于 110-32m范围内。苏德尔特地区孔隙度的最大值为 12.5,最小值 0.1,平均 4.6,主要集中在 05,约占整体的 60.55;渗透率的最大值为 13.810,最小值 010-32m,平均 0.3410-32m,主要集中在小于 110-32m范围内,约占整体的 94.50。从两个区比较来看,海拉尔群苏德尔特地区孔隙度明显比霍多莫尔地区的孔隙度好, 渗透率虽然都集中在小于 1010-32m范围内,但苏德尔特渗透率

35、在 11010-32m约占整体的 4.59,整体上苏德尔特地区渗透率也比霍多莫尔地区渗透率好4。 而且孔隙度高的地方,渗透率也相应的高;反之孔隙度低的地方,渗透率也相应的低。再从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可知,海拉尔群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裂缝的发育带,其相关性(即斜率)要比裂缝不发育带要大。 3.3 流体分布及油藏类型 3.3.1 原油性质 (1)油质较轻。地面原油密度为 0.83223g cm-0.84893g cm; (2)粘度小。粘度在 2.12mPa s -3.34mPa s ; (3)胶质含量高,沥青质含量低。胶质含量平均在 17.3%,沥青质含均在 0.14%; (4)含蜡量

36、高。含蜡量为 15.9%; (5)凝固点高,为 28oC。 3.3.2 油藏类型 按照贝尔凹陷海拉尔群潜山油气藏在潜山中的分布位置和储集层类型, 可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油气藏。这种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部,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具有统一的油气水界面,主要受不整合面和断裂的共同控制,例如贝 10 井、贝 15 井、贝 16 井、贝 28 井、贝 38 井、贝 42 井、贝 30 井的海拉尔群潜山油气藏。另一类为潜山内部裂缝或破碎带油气藏,这种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潜山的内部,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彼此构成网络,不具统一的油气水界面,主要受断裂控制。如贝 12 井、贝 14 井

37、、贝 40 井、德 1122227 井、德 1152149 井、德1242137 井的海拉尔群潜山油气藏。 3.3.3 油藏驱动类型 所谓油藏的驱动方式,就是指油藏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一种能量来驱出油气。海拉尔油藏为古潜山油藏,通常采用边水驱动方式。原因有三点: (1)此类油藏一般裂缝比较发育,主要渗流通道是裂缝; (2)由于裂缝呈网状,井间层间沟通比较好; (3)相对层状砂岩含油高度或油层厚度都要大得多,重力作用结果,水先占据油藏低部位或油层底部。 3.4 压力与温度系统 3.4.1 地层压力 海拉尔低渗透油藏压力系数在 0.86-1.01 之间,平均压力系数 0.97。为正常压力油藏。

38、3.4.2 地层温度 地层温度在 66.7-77.2,地温梯度在 4.0-4.2/100m,平均 4.09/100m,属正 常地温梯度。 4 储层渗流物性特征 4.1 储层岩石的润湿性 表 4-1 岩石的润湿性评价指标 岩石的润湿性 岩石的润湿指数 强亲水 0.31I 弱亲水 00.3I 强亲油 10.3I 弱亲油 0.30I 上表为岩石润湿性评价指标。 按照自吸法测量海拉尔油田贝尔凹陷区域的岩石润湿性指数可得:相对润湿指数为 0.06 到 0.12,属于弱亲水性。 4.2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 速敏、水敏、酸敏、碱敏和盐敏,通称“五敏” 。研究储层岩石敏感性的目的在于了解储层在注水开发中可能发生

39、伤害的类型及程度, 以防止和减小储层岩石的敏感性特征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 应用室内实验的方法,对贝 12 井储层岩心进行了速敏、酸敏、碱敏、盐敏及应力敏感的敏感性评价,并在储层地质特征和岩石学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贝 12井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分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Y/T53582002 相关方法进行敏感性实验评价。储层岩心平均渗透率 0.030.4210-32m,储层总有效孔隙度平均在 3.089.27%。孔隙度与渗透率大致成正比例关系。 (1)速敏分析 速敏性是指储层的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冲刷作用引起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速敏性分析的目的

40、是了解储层在不同的流体流动速度的条件下,渗透率变化的过程,从而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流速,用于确定合适的注入速度。 采用模拟地层水进行水流速敏实验,改变水流速度,测定渗透率变化值,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其渗透率损害率公式计算为: 1min11100%wkwKKDK (4-1) 式中:Dk1速敏性引起的渗透率损害率,%; Kw1临界流速前岩样渗透率的最小值; Kmin临界流速后岩样渗透率的值。 表 4-2 速敏损害程度评价指标 渗透率损害率(%) 损害程度(%) 15kD 无 1530kD 弱 13050kD 中等偏弱 15070kD 中等偏强 170kD 强 速敏损害程度评价指标见上表5。岩心进

41、行了速敏性评价,即测定在注入流速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岩心渗透率的变化。按 SY/T53582002 相关方法按如下流量依次测定:0.1、0.25、0.5、0.75、1、1.5、2、3、4、5、6。流体泵最小流量可以精确到0.001ml/min,最高压力可达 30MPa,具有恒压恒速的功能。 (2)水敏分析 水敏性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造成渗透率下降的现象。其目的是了解粘土矿物膨胀、分散、运移的过程及最终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程度。 水敏指数计算式为: 0I =wwwKKK (4-2) 式中:Iw水敏指数; Kw用地层水测定的岩样渗透率; 0K用蒸馏水

42、测定的岩样渗透率。 表 4-3 水敏性评价指标 水敏指数 水敏损害程度 I0.05w 无水敏 0.05I0.30w 弱水敏 0.30I0.50w 中等偏弱水敏 0.50I0.70w 中等偏强水敏 0.70I0.90w 强水敏 0.90Iw 极强水敏 水敏性评价指标见上表6。对储层岩心做水敏性评价实验,即在实验条件下,测定岩心在地层水、 次地层水、 蒸馏水驱替时的渗透率变化情况。 根据水敏性分析可得:水敏指数 0.89,属于强水敏。 (3)酸敏分析 酸敏性是指进入地层与地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或释放出可运移微粒,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储层的酸敏性与储层中所含矿物有关。 酸敏指数计算公

43、式为: fadafKKIK (4-3) 式中:Ia酸敏指数; fK酸处理前用与地层水相同矿化度的 KCL 盐水测定的渗透率; adK酸处理后用与地层水相同矿化度的 KCL 盐水测定的渗透率。 表 4-4 酸敏性评价指标 酸敏指数(%) 酸敏伤害程度 I0a 弱酸敏 0I15a 中等偏弱酸敏 15I30a 中等偏强酸敏 30I50a 强酸敏 50Ia 极强酸敏 对岩心进行了酸敏性评价, 所用酸液类型为 12%的盐酸, 测定在反注酸前后的岩心渗透率变化。根据岩石酸敏性分析可得:酸敏指数 70.20,极强酸敏。 (4)碱敏分析 碱敏性是指碱性流体进入储层,与储层矿物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反应物沉淀以及胶

44、结物被溶解产生的碎屑微粒堵塞孔喉,导致储层渗透能力下降的现象。地层水 PH值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而大多数钻井液的 PH 值在 812 之间。当高 PH 值流体进入油气层后, 将造成油气层中粘土矿物和硅质胶结的结构破坏, 溶解后形成大量微粒,造成孔喉堵塞。此外,大量的氢氧根与某些二价阳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物,造成油气层的堵塞伤害。 碱敏指数计算公式为: minI = wobwoKKK (4-4) 式中:Ib碱敏指数; woK初始 KCL 盐水测定的渗透率; minK系列碱液测定的渗透率。 表 4-5 碱敏评价指标 碱敏指数(%) 碱敏损害程度 IB5 弱碱敏 5I30b 中等偏弱碱敏 30I50b

45、 中等偏强碱敏 50I70b 强碱敏 70Ib 极强碱敏 对岩心进行了碱敏性实验7,先配制与地层水同矿化度的 KCL 溶液,测定在不断增加 KCL 溶液 PH 值的条件下,岩心的渗透率的变化。实验时调整 PH 值从 613变化。根据岩石碱敏性分析可知:临界 PH 值:7.2,碱敏指数:43.9,中等偏强碱敏。 (5)盐敏分析 盐敏性是指地层在浓度递减的系列盐溶液中, 由于粘土的水化膨胀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层岩心在原始地层水或现场用盐水矿化度不断下降的条件下,其渗透率变化过程,从而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 对岩心进行了盐敏性评价,即在不断减少地层水矿化度的情况下,岩

46、心渗透率的变化。实验盐水的矿化度依次为 45663mg/L、36582mg/L、20000mg/L、10000mg/L、5000mg/L、0mg/L(蒸馏水) 。渗透率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则说明其存在盐敏性。 (6)应力敏感分析 根据 SY/T5358-2002 中的方法,对储层岩心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首先逐渐增加围压至储层最大上覆压力测得升压应力敏感曲线,然后再逐渐降低围压至初始值得到降压应力敏感曲线。 4.3 毛细管力曲线 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确定储层的渗流参数,研究岩石孔隙结构、评价岩石物性及储集性能的优劣等。 4.3.1 J 函数数学模型 油藏开发中需

47、要毛管压力曲线来估计油藏中流体初始的垂向饱和度分布。 实验室能够测定某油气藏特定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 但是一块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要受到渗透率、 孔隙度等因素影响。 具有不同物性特征的岩心, 得到毛管压力曲线是不相同的,它在整个油藏范围内只能代表一点的性质。 在整个油藏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和油藏数值模拟中,希望得到的是全油藏范围内不同物性参数下的毛管压力。为了消除渗透率和饱和度的影响,可以先对多块实验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进行无因次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无因次结果进行平均, 得出油气藏的平均 J 函数曲线。 通过 J 函数曲线,就可以根据油藏实际的物性参数得到不同的毛管力。 J 函数表达式为: J

48、 = coscwnPKS (4-5) 式中:wnS岩心的标准化饱和度; cP油水毛管压力,MPa; 截面张力; K空气渗透率; 孔隙度,小数; 润湿接触角。 其中:,011wwcwnwnwcSSSSS 式中:wS为岩心含水饱和度;wcS为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 4.3.2 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原理 毛管力曲线的形态主要受孔隙喉道的分选性及喉道的大小控制。 分选性是指岩石孔隙喉道的几何尺寸大小的分散(或集中)程度。岩石孔隙喉道的几何尺寸越集中,则分选性越好,对应的毛管力曲线形态的中间段平缓段越长;喉道半径越大,对应的毛管力曲线的中间段平缓段位置越低。由此可评价岩石的储集性,所以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

49、后进行算术平均得出平均毛管压力曲线。 4.4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影响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因素很多,如油气藏岩样润湿性、孔隙结构、孔隙度、温度、上覆压力、驱替速度、相间界面和流体流度比等。 (1)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实验用水为模拟地层水,油为模拟地层油,实验温度为常温,在实验条件下,模拟水的密度为 1.1053g cm,粘度为 1.178mPa s ,模拟油的密度为 0.8353g cm,粘度为 0.916mPa s ,实验方法参考行业标准 SY/T5354-1999 中的非稳态法,实验岩心的基本资料见表 4-68。 表 4-6 储层水驱油实验岩心基本性质 岩样编号 WZ 取样深度(m) 28

50、00 孔隙度(%) 15.59 空气渗透率(10-32m) 16.93 束缚水饱和度(%) 41.22 残余油饱和度(%) 34.15 驱油效率(%) 46.8 无水采收率(%) 38.0 残余油时水相渗透率(10-32m) 1.742 残余油时油相渗透率(10-32m) 8.192 KrowcS 1 KrworS 0.2312 等渗点wS 60.22 (2)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从统计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中可以看到(表 4-6 和图 4.1) ,油水相对渗透率具有以下特点: 束缚水饱和度高,在 39.34-45.79%之间,平均 41.65%,说明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残余油饱和度高,在 24.4

51、5%-36.7%之间,平均 31.1%; 油相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水相渗透率随含水饱和度增加而缓慢上升,油水两相渗流范围窄,为 26.9-30.0%,平均 28.2%; 相对渗透率曲线油水两相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大于 50%, 呈现了较强的亲水润湿性; 无水期驱油效率 21.2-39.6%, 平均 32.8%, 含水 98%时水驱油效率 34.2-43.4%,平均为 40.07%; 注入水突破时驱替前缘含水饱和度为 52.91%,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为60.8%9。 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1.0000.0

52、0.10.20.30.40.50.60.70.8Sw 含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Kro KrwKrwKro 图 4.1 平均相对渗透率曲线 (3)无因次采油指数,采液指数 无因次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含水率计算公式为: maxmaxJ =+ roorwlrowroKKKK (4-6) maxJrooroKK (4-7) rwwwrwwrooKfKK (4-8) 式中:roK,rwK不同含水饱和度(或含水)下的油相、水相相对渗透率; m a xroK束缚水条件下的最大油相相对渗透率; o,w油水粘度。 表 4-7 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数据表 SWD SW roK rwK wf Jl Jo 0.000 0

53、.415 1.000 0.000 0.000 1.000 1.000 0.100 0.450 0.792 0.029 0.063 0.837 0.784 0.200 0.478 0.578 0.058 0.158 0.674 0.568 0.300 0.509 0.372 0.086 0.312 0.511 0.352 0.400 0.531 0.181 0.114 0.536 0.391 0.181 0.500 0.562 0.130 0.142 0.678 0.382 0.117 0.600 0.593 0.070 0.167 0.817 0.369 0.070 0.700 0.614 0

54、.014 0.185 0.971 0.350 0.015 0.800 0.645 0.003 0.203 0.996 0.369 0.002 0.900 0.667 0.000 0.230 0.999 0.421 0.000 1.000 0.700 0.000 0.259 1.000 0.473 0.000 00.20.40.60.811.2Sw0.4150.450.4780.5090.5310.5620.5930.6140.6450.667 图 4.2 无因次采油,无因次采液与含水率关系 由图 4.2 和表 4-7 可以看出,随着水驱程度的不断加深,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变化规律:

55、 无因次采油指数随含水率的上升下降较快; 无因次采液指数在含水率为 36%以前,迅速下降;之后下降幅度变缓。含水率达到 58%时,达到最低为 0.44;进入高含水阶段后采液指数变化不大。含水 97%时无因次采液指数 0.43,然后略有上升,幅度不大10。 (4)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驱油效率: 1wwiDwwiSSESS (4-9) 当含水率为 98%时,驱油效率为 52%;当含水率为 100%时,驱油效率为 65%。 对于五点面积注水系统而言,见水时的面积波及系数可分别确定为: 51+=0.7182AMEM (4-10) 其中: orworowlMKSKS 厚度波及系数取 0.7;波及体

56、积系数为 0.525; 采出程度为: DWvRESE (4-11) 采收率: 98%wrDvW fEESE (4-12) 00.0250.0510.0720.110.1320.1620.1820.2110.2260.25300.20.40.60.811.200.0250.0510.0720.110.1320.1620.1820.2110.2260.253采出程度含水率 图 4.3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由图可知:当含水率为 98%时,采出程度为 17.67%;当含水率为 100%时,采出程度为 26.12%。 5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5.1 开发原则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首先要以提高原油渗透率为目

57、的, 在少投入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做到快速开采,充分利用天然能量。考虑实际情况应该采用边水驱动的方式进行开发,并且尽量做到保持地层压力开采。 5.2 开发层系 开发层系是指可用同一井网开发的、性质相同的一组油气层组合。划分开发层系是为了合理开发油气田,防止层间干扰,提高采油气速度和采收率,便于生产管理。 5.2.1 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 高低渗透率层在一起开采,高渗透率层含水上升快,形成水窜,造成地层中过早的出现水流的大孔道,降低注水利用率,使开发效果变差,还能形成层间倒灌,层间矛盾的出现,使各个层系的吸水能力和产液能力等都发生了变化

58、,划分开发层系就是为了将各个层系的能量充分的发挥,实现均衡开采,减少层间干扰。 (2)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划分开发层系; (3)高速高效开发油田的要求; (4)开发部署和生产规划的要求;层系划分减小了层间矛盾,而井网合理部署可以减少平面矛盾和井网干扰; (5)提高注水波及范围,最终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11。 5.2.2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内,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小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较长的稳产期和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

59、必需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地分开,确定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4)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的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 (5)在分层开采工艺所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减小建设工作量,提高效益; (6)某些多油层油田不适宜进行开发层系划分: a储层岩性和特性差别较大,因为渗透率的差异程度是影响多油层油田开发效果的根本原因; b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如原油粘度的差别,将造成注水开发时油水流度比差别大、使得油井过早见水,无水采油期短; c油层的压力系统和驱动方式不同; d油层的层数太多,含油层段过大12。 5.2.3 确定开发层系

60、根据油层纵向非均质性的评价决定采用一套开发层系,确定方法如下: (1)储层渗透率突进系数 平均渗透率: 11niiiniik hkh (5-1) 非均质系数: maxkkk (5-2) 根据计算可得k=14.53mD,k=3.86 所以非均质性强。 (2)储层渗透率变异系数 2111()nkiivkknk (5-3) 计算可得kv=0.79 所以非均质性强。 (3)储层渗透率极差 maxminkkk (5-4) 计算可得k=986.7 极差较大,非均质性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该储层应采用一套开发层系以减少投资成本。 5.3 开发方式 由于油藏的多样性,决定了油田开发方式的多样性。人们通过长期

61、的实践和科学的探索,目前对油田实行有效开发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下列四个方面的开发方式:一是保持和改善油层驱油条件的开发方式;二是优化井网有效应用采油技术的开发方式;三是特殊油藏的特殊开发方式;四是提高采收率的强化开发方式。具体又可分为13: (1)利用天然油层能量的开发方式; (2)保持和改善油层能量的开发方式; (3)自喷井采油开发方式; (4)机械采油开发方式; (5)热力采油开发方式; (6)强化开发方式。 油藏自身能量的大小一般用油藏的弹性采收率来衡量: ()oieffibeobB CppRB (5-5) 根据试采数据可知, 弹性采收率大于 10%, 所以可以采用利用天

62、然油层天然能量的开发方式。但是实际情况下,随着开采的进行油藏的天然能量降低,所以后期要采用保持和改善油层能量的开发方式。 5.4 井网井距 5.4.1 井网形式的分析 开发井网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排状井网、环状井网、面积井网。 对于 N 点井网系统,注采井数比为(1 2)(3)MN;对于反 N 点井网系统,注采井数比为2 (3)MN。采油井井网密度是指油田单位面积上的所布的采油井数。不同井网形式下与井网密度的关系见表 5-114。 表 5-1 不同井网形式下的井距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 井网名称 注采井数比 单元几何形状 油水井单井控制含油面积 井网密度 五点法 1:1 正方形 22d 2d 九点法

63、 3:1 正方形 243d 2d 七点法 2:1 等边三角形 23 34d 232d 四点法 (反七点法) 1:2 等边三角形 23 32d 232d 反九点法 1:3 正方形 42d 2d 5.4.2 采油速度法 (1)采油速度与井距的关系 00=3.65V NSqA (5-6) 式中:S井网密度,井/km2; 0q平均单井日产油量,m3/d; V采油速度,%; 0采油时率,小数; A含油面积,km2; N地质储量,104m3。 (2)计算结果: 在单井平均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油田产能规模越大,采油速度越高,则开发井网密度越大,井数越多,井距越小; 储层物性较差,能量不足,按采油速度 2%考虑

64、,则应布井数为 3 口,合理井距为 720m。 表 5-2 采油速度法计算出的井网井距 采油速度 含油面积 地质储量 日产油量 S 井数 井距 2 1.8 80 17.2 2.04 3.34 712.42 3 1.8 80 17.2 3.03 5.21 580.09 4 1.8 80 17.2 4.03 6.96 500.32 5 1.8 80 17.2 5.05 8.67 450.48 6 1.8 80 17.2 6.07 11.2 410.65 7 1.8 80 17.2 7.08 12.00 377.48 8 1.8 80 17.2 8.05 13.80 350.96 9 1.8 80

65、17.2 9.06 15.42 332.14 10 1.8 80 17.2 10.07 17.43 314.99 5.4.3 经验法 从我国许多油田的生产实践也都说明,井距缩小采收率有明显提高。 表 5-3 中国油田不同流动系数的井网密度与采收率关系表达式 类别 流度 (3210mmPa s) 油藏个数 表达式 备注 I 300-600 13 0.2012E =0.6031esR 表达式中:ER: 原有采收率,小数 S:井网密度 II 100-300 27 0.2354 E =0.5508esR III 30-100 67 0.02635E =0.5227esR IV 4-30 19 0.05

66、423E =0.4823esR V 5 18 0.10148E =0.4015esR 井段的流度属于第四类,计算出井网密度为: 表 5-4 经验公式计算结果 采收率 井网密度 正方形井网井距 三角形井网井距 20 16.30 405 458 23 13.64 365 422 25 12.08 344 408 26 11.35 333 385 28 10.09 315 364 30 8.80 291 347 32 7.60 277 319 35 5.95 246 279 40 3.44 188 211 图 5.1 中石油经验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图 5.4.4 结果对比 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到油藏应该采用正方形井网和反九点法的面积注水方式,这种开发方式在油藏开发初期比较灵活,比较具有优势。 5.5 采收率的预测 5.5.1 类比法 在勘探阶段资料很少的情况下,根据油藏的地质条件和原油性质,以及油藏驱动类型,根据己开发油田的经验值,用类比法初步估计采收率值。 表 5-5 不同驱动类型的采收率 驱动类型 采收率(%) 一次采油 弹性驱 2-5 溶解气驱 10-20 水压驱 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