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8970696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下册第一章练习题1.语法是( )的结构规律。2.语法对人们的言语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表现为:一方面,从说写者方面看,( );另一方面,从听读者方面看,( )。3.语法的两重含义: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 )及语法学(即 )。4.语法系统应专指( )(自然系统),语法体系应专指( )(表述系统)5.语法的性质:(1)具有()性,表现为( );(2)具有()性,表现为( );(3)具有()性,表现为( );(4)具有()性,表现为( );(5)具有()性,表现为( )。6.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其他语言,特别是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不依赖于( ),而主要借助于( )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 )

2、。 7.语法单位:(1) 语素是()。(2)词是()。(3)短语是( )。(4)句子是( )。8.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 )。9.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类型叫( )。 10.句法成分是( )成分。主语是( ),指出谓语说的是( )或( )。谓语是( ),说明主语( )、( )和( )。动语是( )的成分,宾语是( )的对象。11.词类有特定含义,专指( )。12.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个方面:( )( )( ),主要是( )。13.语法功能包括( )( )和( )。14.形态标准包括( )和( )。15.意义标准指( )。16.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词。17.虚

3、词即( )。18.实词根据不同句法功能及组合能力,可分为( )十类。19.虚词根据其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可分为( )四类。20.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经常充当()(),多数能作()语,不能作()语。(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短语,一般不能加()词。(3)名词不能用()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名词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5)()名词是一个封闭的小类。21.动词包括:(1)()动词:走、看、听、批评(2)()动词:爱、恨、喜欢、希望(3)()动词:有、出现、消失(4)()动词:是(5)()动词:能、需要、要、敢 (6)()动词:来、出、过

4、、回、开、开来、起来22.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多数能带()。(2)可以受()的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3)多数动词能带“着、了、过”。()动词、()动词不能。不可以说“遗失着” 是因为( ),不可以说“逝世过”是因为( )。23.有些动词可以重叠,单音动词按()式,双音动词按()式重叠,重叠后附加()()()意味(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24.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红了脸”“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中“红”“端正”“坚定”都应看成()词。有些

5、性质形容词能重叠,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的),多数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少数双音形容词按()式重叠。有的双音形容词还有一种不完全重叠式:(),含贬义。形容词重叠后语义加重,程度加深,可以说附加了()的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25.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也叫( )。26.区别词的语法特征(1)只能作()语,多数可以带()形成()字短语。(2)不能作()语、()语和()语。(3)不能前加(),表示否定时前加()。27.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有( )。(简答)28.基数词可分为( )数和( )数。29.倍数只能表示数目的( ),不能表示数目的( )。30. 临时物量词:碗、桶

6、、车、杯借自( )词,捆、挑、抱、捧借自( )词。31.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表( )或( )之意。32.副词的类型(1)( )副词 真 好 怪 贼(2)( )副词 都 就 只(3)( )副词 已、曾、刚、才、正、在、将、就、常(4)( )副词 再、又、还、再三、屡次、一再、往往(5)表示( ) 亲自、互相、陆续、悄悄(6)表示( ) 准、不、没、没有、别、未必、未、勿(7)( )副词 难道 岂 究竟 偏偏 索性 简直(8)( )副词 却、既、又、也、就、才、还33( )称第一人称( )称第二人称 ( )称第三人称( )代词自己 自个儿( )称人家、别人、旁人、他人( )称大家、大伙儿、大家伙儿

7、 ( )代词这 ( )代词那 ( )代词每、各(指整体中的任何一个) ( )代词某、某某 ( )代词另、另外、别、其他、其余 ( )代词凡、一切 (彼此) 所有 任何34.疑问代词表“疑问”为主,但也有非疑问用法。( )指表示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没有例外。( )指指称一定范围内不确定的人或事物。一般用在疑问句中,却不是疑问重心的所在。35.拟声词在句中主要作( )语或( )语,跟形容词特点有相通之处,因此,有人归形容词,还有人归叹词。36.叹词不作句法成分,有时可在句中作( )成分,还可以( )。37.介词的类型(1)表( ):自、从、向、朝、往、由、沿着、顺着、在(2)表( ):从、自从、在、于

8、、当、趁、由、向、于、至(3)表( ):把、对、连、将、给、对于、为(人民)(4)表( ):跟、同、关于、对于(5)表( ):由于、为了、为着、为(6)表( ):比、和、跟、同、(亦属对象)(7)表( ):按、以、按照(8)表( ):被、叫、让、给、归、由、把(将)、管(9)表( ):除了38. 有些介词是由动虚化而来,动介词有哪些相类之处?(简答)39.词例辨析:连词与介词 “和、跟、同、与”用作介词,口语用( ),书面语用( )。用作连词,一般用( ),( )带有书面语色彩。40. 如何分辨连词“和”与介词“和”?41( )助词 的、地、得( )动态助词 着、了、过a “着”:( )助词(

9、又称“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 )或状态( )。b “了”:( )助词,表示( )的意义。c “过”:( )助词,表示( )的意义。d “来着”:经验态助词,表示曾经发生的意义。( )助词 似的、一样、一般、般的42.其他助词:( )表概数。( )表强调。( )加强气。( )表列举( )表转述。( )表尝试态,用在动词重叠形式之后表尝试意义。43.语气词的类型a( )语气 主要有:的、了、吧、呢b( )语气 主要有:吗、呢、吧、啊c( )语气 主要有:吧、呢、啊、了d( )语气 主要有:啊44.语气词的语法特征(1)( )性强,只能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2)两个语气词可以连用,表示两种语气,但( )决定全句语气。45.活用、同形同音词和兼类有何不同?(简答)46.如何判断句子中“是的”的类型?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