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923158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及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山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一、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整体方案(1) 平台应用架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在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医疗卫生信息集成应用开发以及日常运营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同时建设电子健康信息数据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整合各个医疗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从而实现市民在各医疗机构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中心之间,社区中心与社区中心之间)诊疗资料全面共享和交换,包括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电子医疗文书等等;实现双向转诊和双向服务,形成区域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EHR数据库,采集、提炼各种医疗卫生管理数据,采

2、用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辅助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在此基础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等等;(平台应用架构)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主要包括区域卫生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EHR管理系统,公共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各种基础业务信息系统等几大部分。整个平台建立在各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基础业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接口群完成各系统之间的健康档案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整个区域的个人健康数据整合和业务整合。各个系统向整个区域内的卫生业务系统提供自身的业务数据,也可以发出数据请求消息,由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找到能提供这

3、个请求的最佳服务对象,并把请求结果准确的返回给请求者。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EHR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通过应用门户使整个信息系统采用统一的入口进行使用和管理。同时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还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外部其他信息系统的健康个人信息的共享与交换。(2)满足纵向部署要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应该能够适应多级平台纵向部署的架构模型,即通过平台之间的相互配置,能够实现两个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者是通过逐级交换,实现由国家,省 ,市的三级平台架构,如下图示意:(纵向分级部署)通过多级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可以在各级内各个业务信

4、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集进行,各个业务系统间并不直接发生接口关系,所有的接口只针对各级平台统一制订,而下级平台同时是上级卫生交换平台的支撑;(3) 实现横向扩展应用建立以市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为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围绕以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集中式管理模式;医疗卫生信息平台通过横向连接各种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构建一个十分庞大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这种部署其涉及的机构众多,条件参差不齐,针对不同的应用和具体情况对各应用进行合理的部署,才能使系统更加有效推广和应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横向总体部署参考模型如下:(网络结构图)整个系统部署卫生局管辖范围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以网络服

5、务提供商为基础,以卫生信息中心为中心节点,各医疗卫生机构为分支的星型结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这些接入点有条件可以拉专线实现,可以通过ADSL宽带使用VPN接入设备转接。医保专线接入到中心,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用。数据中心主要部署交换平台等公用类和管理类的系统,数据中心还将部署网站,短信平台等公共应用平台。各医院部署内嵌省、市、区医保险接口的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PACS系统等等,通过交换平台实现与数据中心和其他系统的联网。各社区服务中心部署内嵌省、市、区医保险接口的社区HIS系统,社区医生工作站,健康档案等等。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交换平台实现与数据中心和

6、其他系统的联网。各社区服务站原则上不部署任何系统不存放任何数据,其通过VPN网络只是作为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个应用终端,不部署任何应用,通过直接连接数据库使用专门为社区服务站开发的集成收费、诊疗、取药、健康档案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科医生工作站。二、 试点建设方案选取一个镇为试点,建立市级医疗卫生平台、镇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三级医疗管理应用模式,各级需要建设的内容有:1) 市级医疗卫生平台主要是由面向公众的开放服务平台、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平台、面向社区的健康服务平台、面向卫生行政主管机构的管理决策支持平台以及机构之间的共享服务平台构成;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接口群完成各系统之

7、间的健康档案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整个区域的个人健康数据整合和业务整合;2) 镇级医院管理系统建设从信息源采集信息,以医疗全过程产生的信息流为主信息流,以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信息高度共享,集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为一体的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应用之间横向上的联系,实现市民健康信息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中心之间,社区中心与社区中心之间诊疗资料全面共享和交换,包括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电子医疗文书等等;实现双向转诊和双向服务;3)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信息需求为目的,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

8、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等信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系统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易用、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步实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中心、家庭健康档案为单位、社区为基点的健康服务网络,系统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和分析,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满足双向转诊、医学检查、检验一单通等业务应用要求;三、 区域卫生平台建设步骤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期周

9、期初步计划在三至四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将项目的建设分三阶段实施完成,分别是:l 第一阶段:平台试点应用期,在本期中,建成平台框架,选试点全面应用,在试点区域内实现镇卫生院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于区域应用的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检验、检查数据一单通;区域平台建设内容:购置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及区域卫生交换平台软件,搭建可承载全市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中心,建立起医院上传的服务接口,实现医院的医学检查、检验数据上传服务,实现电子检查、检验在医疗机构之间的一单通; 镇级医院建设内容:建立甚于医院业务应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

10、作站、护理电子病历系统,门诊挂号、收费、住院登记及押金管理、出入院结算,药库管理,药房管理、卫生材料管理,人员管理、多媒体查询、大屏幕显示、领导综合查询等业务功能,实现医保、农合、财务等业务应用接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内容:建立起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服务管理系统、登记、收费管理以及药品管理等诊疗业务管理,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预防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孕产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保健),疾病管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传染病等),康复管理(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康复、心理康复),实现社区六位一体的业务应用管

11、理要求;l 第二阶段:实现社区卫生中心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并大面积推广到乡镇卫生院,实现区域卫生功能业务双向转诊、病案首页共享、医疗费用管理应用;区域平台建设内容:在第一阶段试点应用的基础,通过一单通的应用试点,逐步扩展其应用,实现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功能,实现居民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的共享,实现医疗费用管理;统一管理市民健康卡,实现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一卡通;提供数字化集成平台,连接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提供公众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网上医疗信息,协助对广大市民的健康实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医疗质量;各医院建设内容:上传区域医疗平台所规定

12、的业务数据内容;实现HIS、CLS、LIS、RIS、PACS、体检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有机融合,主要是HIS业务系统与LIS检验系统的一体化整合、HIS业务系统与PACS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实现管理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实验室信息、病人信息、病历信息、药品信息、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共享;实现医院各业务之间的整合,实现智能化医生工作平台,通过多种可行的技术手段,使医生快速完成病历书写、开处方、下达医嘱、下诊断、发报告,自动形成电子病历;医生可即刻查询检验、放射、功能、病理的结果报告,可调阅影像资料,可即刻获得药品、病历、诊疗常规等方面的资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内容:提升对于居民健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于社区健康诊断,居民健康问题的分析;实现与各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应用共享各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l 第三阶段:完善、健全系统各部分功能,建成统一的网络互联网应用平台;区域平台建设内容:提供居民公众服务平台,提供对于区域健康问题的分析与数据展现,实现对于居民及时的健康保健与预防指导;为卫生行政主管机构提供行政决策依据;各医院建设内容:实现整体化的数据化医院,实现以电子签名应用为基础的全院数字化管理,提升医院的智能化分析、管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