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921837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s microfinance 摘要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中的一种创新制度,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户贷款难题的有效措施,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金供给渠道。农村信用社作为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要想改善和提高农村的金融服务,只有让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信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更多的农户愿意参与到信贷投入中

2、,有效发挥贷款的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结果,但是还它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贷款存在的风险、贷款的利率、信贷力量薄弱、管理方式的缺陷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农户小额信贷的现状,对其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根据国内相关政策的理解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便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金融服务,信用村,对策Abstract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s microcredit is a kind of syste

3、m 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field, is the key to crack the Chinese peasant household loans probl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pital supply channels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 the mainstay of rural financial reforms to promote small loans, to the agricultural str

4、ucture adjustment,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improving rural credit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ly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ak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credit input to the farmers, utility and effective play to loans, can

5、 really improve and improv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s microcredit loans, open to create the credit village (town) work,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risk in the loan, loan i

6、nterest rates, credit strength is weak, the management way of defects, etc.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asant household microfinance, which is common and important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estic

7、polic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make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mall loans for better and more healthy development.Key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mall loans, financial services, credit village, countermeasuresVI目录摘要I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金融服务,信用村,对策IAbstractII1.绪论11.1课题背景

8、12.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的现状23.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3.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矛盾23.2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运行非常困难33.3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更为明显33.4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缺点33.5操作方式有限,信贷队伍力量微弱43.5.1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缺陷43.5.2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较弱43.6在农户中推广小额贷款缺少一定的动力44.对策54.1丰富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制度54.2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的角色,推进信用村(镇)建设64.3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行方式

9、64.3.1确立农业信息预测体系和贷款保障机制,有效地预防贷款风险64.3.2逐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74.3.4理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的外部环境74.4给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74.4.1提高认识,转变作风,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74.4.2严格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办事84.4.3简化农民贷款手续增加农民收入,有利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85.结语8参考文献9 毕业论文我希望你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一篇有主题,内容和主题想匹配,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在里面,有些遗憾的是,我没有在这篇文章里面看到,按照学校的要求,文章查重的重复率不能够超过25%,我亦

10、对此表示担忧。希望自己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用几天的时间来写这篇毕业论文。文章的逻辑结构没有什么问题,在绪论里面交代下在小额信贷方面别人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在第二章里面,要交代清楚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时间上要接近2014年,在用数据佐证的时候要交到清楚数据的出处;第三章在交代小额信贷的问题时候要结合小额信贷的现状来具体分析;第四章对策要和第三章结合起来来谈对策,对策是解决问题的,不要离开第三章来泛泛的谈对策。 请静下心来,多在知网里面归纳总结别人的文章,尽量少复制别人的东西,写出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来。10天后的今天发给我你改正后的文章,请注意,下次一定按照学校的格式要求发给我,当成是你

11、的定稿。我们一个月后答辩,要求与你自己专业的论文要求相同! 1.绪论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农户及农村微小型企业的金融需求与信贷约束问题。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乡村银行,目的就是为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小额信贷已经成为一种有用的金融工具,在金融中起着扶贫的作用,它就像一种潮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当盛行。小额信贷不同于传统农村金融工具,在政府干预、信贷方法和担保、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时至今日,农村金融组织还在不断地创新着,尤其在监管框架和金

12、融产品等多方面明显可见,在这样的创新下,国际组织、政策制定者及学者终于找到一条路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农村信用社本着为贫苦农户和许多微小型企业办好事的宗旨,给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一种削减穷困的金融制度改善,联合国把2005年确立为“小额信贷年”,亚洲开发银行特意在马尼拉总部倡议了“小额信贷周”。 我国当局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初次建议在农村摸索建立“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造就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倡导的小额贷款组织”,因此我国少许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对准入政策松懈了。2007年,中央一号文献中强调了农村

13、建设重要职责是“建造现代农业”,第一次正式把小额信贷组织当作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一系列法规就陆续登上舞台,这些法规是为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提供法律保护。 小额信贷是一种重要的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改革在中国自90年初以来,首次在中国在第二十世纪,有一个十年或二十年的历史,尤其在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公司试点中更是把我国小额信贷推向了高峰。随后,自2006年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一个接着一个地加大对农村金融体制调整和农村小额信贷的力度,为农村小额

14、信贷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1.1课题背景 我国政府向来重视怎么样利用金融手段去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和优化年村地区经济结构,在1982到2010年之间,我国政府下发的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就有十二个之多,其中2008年下发的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要加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内经常看看到这样一种格局,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大金融机构呈鼎足之势。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不知道什么原因已渐渐从农村金融市场退出了,农业银行的发展政策作用限制了公司业务,于是农村信用社便以支农的主力军登上了舞台。根据银监局有关统计数

15、据:在2007年底,农村信用社就有1.43万亿元的农业贷款,在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中,比例高达93%,成为农业的主力军。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末,无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贷款余额约1747.4亿元,在全国农户贷款余额中约占19%,因此,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发展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的金融发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成功运行了,此次成功运行不仅意味着小额信贷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意味着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绝对不能离开它。但是,小额信贷现存的一些问题在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解决这些矛

16、盾,迫在眉睫,这就要求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构建完备的制度保障,对其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年、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建议农村信用社要适时适地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在正规金融制度在过去的框架内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贷款手段,并在这种金融创新的方式中完善中低收入群体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情况。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大发展。据央行统计,2002年底,全国2000多个县(市)范围内就有307

1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登上了小额信贷的舞台。3.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3.1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矛盾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方式还是很薄弱,主要还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而这一生产方式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突然大幅波动等现象,都会使生产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资金投入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都是第一时

18、间必须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高风险、低收入,农村信用社往往会把农业经营的风险估计得要比实际中的高的高,出现“惧贷”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信息的不对称性,农户不了解市场真正的信息,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于是他们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继而就很容易出现“盲贷”现象,而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得到发挥效用。3.2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运行非常困难 根据近几年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来看,农户贷款相当依赖于乡村党政组织的推荐、介绍,而这些组织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更多也是凭主观判断,并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诚信低者偏好赖账,对资金需求大,需求最急迫的往往是

19、那些发展潜力不明显的农户,有些农户因为某种原因在签约前会最自己的真实信息有所隐瞒。继而,农村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债务人是哪种类型,不仅如此,农村信用社在给农户发放贷款后,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户头多、工作量大等一系列特点,使得监督农户很不方便,可能贷款贷款无法偿还的事情更加明显,这显然会影响信用社的收益,所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此外,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的“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用信用村的建立来做表面文章。在评定农民资信方面,敷衍了事,结果使评出的信用等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几乎为零,还有信用村农户贷款到期几乎不能偿还贷款,而有些

20、农村信用社对借款逾期多年的农户仍然发给“贷款证”的情况。3.3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更为明显 在农村,农民对农户信用贷款的概念还不够深刻,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农民是这样认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就是国家拿来给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是无偿的,它既是“支农”的,又是“扶贫”的,还不还都无关紧要。于是有的农民贷到钱后,不是把它用在生产上,而是把它用在其他地方。更恶劣的是有偿还能力的也不会主动还款。这样便使农户信用贷款存在收不回来的风险。3.4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缺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经营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一定的规模经营会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农村信用社既

21、然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行为主体,当然也需要规模经营。分散放贷,固然是可以分散一定的风险。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的贷理管理的成本也会很大程度增加,进而使得管理的难度会大大提升。3.5操作方式有限,信贷队伍力量微弱3.5.1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缺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信用贷款手续,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办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定发放的对象是有信誉的农户,信誉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可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信用社有着很高的不良贷款比

22、例,这与农户的信誉有关。另一方面,从农村的传统习俗来看,农民一般都比较保守,他们害怕到期会无法偿还贷款,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去借款,然而信用社又有明文要求:原欠贷款的农户如果想借新贷款就一定得先还清旧贷款本息,借款的人一般都是那些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而那些忠厚老实的低收入群体缺少信贷支持,就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目标群体选择空间,使小额信贷失去了原来开办的意义。3.5.2农村信用社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力量较弱 从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情形来看,每家信用社一般都只配备一到两名专职信贷人员,但是这很显然不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因为每个乡镇农户至少都是一千户以上,多的甚至达到四五千户,假

23、如我们按10的比例支持农户得到小额贷款,最多也只能达到四五百户,这就意味着每名信贷员的工作量很大,每人要负责200多户,不管是贷款的调查还是贷款的发放,都会显得有心无力,这就直接影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工作中的开展。3.6在农户中推广小额贷款缺少一定的动力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农户,信用社规模较小,只能解决农户一般的生产和经济困难的生活。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容易直接快速让基层党政领导的政绩显现出来,于是就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领导对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不太重视。同时,在一些农村信用社长期贷款堆积形成的一贯想法难以及时转换。因为有些信

24、用社不能很好地正确理解开办小额信用贷款的意义,认为这项工作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他们畏苦畏难,所以不会积极主动动员农户去进行小额信用贷款,原因是怕出现“逾期、难收、超标”的“惜贷”、“惧贷”情形发生,总是以消极的态度应对上级的工作要求。并且较高的贷款利率,也会削弱农户借款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幅度适量优惠。但信用社在实行过程当中,只顾考虑自己的利益,为图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论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其他贷款,都按上浮40 的利率执行,这样的做法不仅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不相符合,同时也损害了农户的切身

25、利益,进而就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4.对策 当前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不仅要求我们从自身出发,还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并结合各自地区的实际,加以解决规范,从而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走上更快速、更正规的成长轨道。解决问题,主要以塑造农民信用为根本,致力于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保障信用贷款的安全,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4.1丰富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制度 在农村,农民之间经常互相往来,长期交易,关于个人资信的信息已经充分外化,沉积在民间此类的信息存量是很多的,而对于信用社而言,现有的管理方式要发现这些信息成本显然过高。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小额贷款扶贫的实践经验,建

26、立村贷款中心,村贷款中心是以自然村为单位,使散落于民间的关于农民个人资信状况信息得到充分利用。村贷款中心由两部分组成:三到六个村干部和农民。该中心定期召开中心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督促社员按期还款、社员之间的交流、提供和传授实用农业技术、传达有关贷款的政策内容。通过村中心,就可以了解贷款人的类型,并监督农户贷款后的行为,这样便可把那些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不讲信用、违法乱纪、不讲民间道德的人剔除掉。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生,使贷款的发放量有所增加,最终可以提高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实现资金安全建造。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不断改善现有的农户档案,以自然村为单位,一户一档,详细记录农户用款、还款

27、情况,为做好农户信用评估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提供依据。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也就是使朴素的、不太规范的民间信用规范化、制度化,村贷款中心就相当于是一种过滤假信息、提高识辩率的组织安排。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通过长期交易对象的相互监督,使农户和信用社之间的信息结构得以优化,然后信用社间接地有限介入农户生产过程,这样便减少了信用社的成本。同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问题通过这些民间性制度安排也得以有效预防。4.2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的角色,推进信用村(镇)建设 传统的支农贷款的发放一般都是信用社“孤军作战”,在贷款发放的“量”和“面”上都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农民贷款难,同时也导致了农村

28、信用社自主发放贷款与发挥地方党政组织作用的矛盾,农村信用社“独撑门面”和行政干预贷款等现象到处可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的作用,是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要环节,基层党组织、村委具有熟悉农户情况的优势,在选择贷款目标群体上,建立以支持农民奔小康为目标,对那些忠厚老实的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支援,增强“造血”功能,通过村贷款中心,评价农户的信用情况,并以此作为核定贷款限额的依据。这就要求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干部要贴近农民,熟悉农民,体会农民的疾苦,与农民长期交流。同时,也要求农民群众充分依靠党组织、村委会,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有困难时要向他们反映。信用社、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农民的紧密联系,能

29、够极大地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加强“诚信为本”的信念,必定使农民增收,信用社增益的效果,不仅促进信用村(镇)的建设,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建设。4.3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行方式4.3.1确立农业信息预测体系和贷款保障机制,有效地预防贷款风险 农业本就是一个收益很低的弱势产业,又长期受自然灾害和是市场风险的迫害。而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抗力,但是市场风险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需要由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和信用社密切联系,建立农民信息中心,增加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给农民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信息咨询和市场价格的调节,使

30、农民对市场加深认识,了解自己种什么、不种什么,自己来决定,不能采取对农民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更不能采取垄断经营去侵害农民的利益。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不但增产而且增收,贷款的偿还也得到保障。同时,地方政府还要重视农业的高度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与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险基金,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补偿问题,确保农民增收和信用社发展。4.3.2逐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农村信用社既要为四面八方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方便农民借贷,又要讲求经济核算观念,尽量精简人员,这就使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有很高的要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量大,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合理地减少内勤人员,适当增

31、加外勤人员,并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增加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另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作用,在农村中发展培养农户联络员,吸收农村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员,共同帮助信用社发展业务,使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遍布县、乡、村。4.3.4理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的外部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使农村信用社业务在法律保障下得到正常经营。其次,整理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环境,采取免征营业税的措施,通过这种措施鼓励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户小额贷款的投放;最后,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减少资金积压,增加支农资金供应。4.4给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

32、积极性4.4.1提高认识,转变作风,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 农村信用社要对小额信用贷款有深刻的理解,它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贯彻、践党中央惠农政策的重要思想,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途径。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明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切实通过改进服务、加强管理,更有效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信贷力量,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实现信贷管理方式的转变,深入农村,研究市场的需求和农户的供给,根据农户的需要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贷员要频繁出入农村,了解农户贷款需求,每年至少组织23次农贷款需求调查,调查面应覆盖辖内农户总数的40 60%。要加强信贷员的贷款营销

33、观念,制定贷款发放责任制,实行全员营销,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放在业务经营的第一位,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送到田间地头,促进农民收入增加。4.4.2严格按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办事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在“关于做好当前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通知”中,人民银行又明确指出,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尽量少浮动或不浮动。农村信用社要严格执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在信贷工作中,采取有差异的利率,对农户采取贷款证贷款,收取贷款基准利率。4.4.3简化农民贷款手续增加农民收入,有利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发展生产和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关乎广大农

34、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信用社给农民核发贷款证,在核定的贷款限额以内,对农户实行优惠政策即农户贷款不需要抵押物品,这样做极大地简化了农民的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借贷,使前几年普遍反映贷款难的情况得到了基本缓解。从部分地方的典型调查情况看,农民一般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而这部分的生产资金需要基本已经得到满足。简化贷款的手续使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能够得到及时供应,从而确保了其经营收入的稳定,有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如我们乡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一直较慢,推行小额信用贷款后,全乡2000户农民有700多户得到小额信用贷款的支持,其中主产小麦的大寨村100户农民中有80户得到这种贷款支持,引进高科技设备

35、,使农民收入明显提升。5.结语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奋斗,尽量使这项工作稳步有序进行,进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作出新的贡献。参考文献陈浪南,谢清河.我国小额信贷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2(3)李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孙琳.关于发展我国农户小额贷款的思考.世界经济情况.2006(14)李红.小额信贷运作的风险管理浅析【J】.企业导报.2009(7)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农业经济问题.2000(12)党玺,刘京莲.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法律法规.法制与社会.2007(1)刘卫红,胡夏.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安徽农学通报.2008(4)杨威. 浅析我国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 2007,(09)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21 张婷中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21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