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892654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银行审计型检查案例一、案件来源 根据铁岭市国家税务局2010年税务稽查分类检查工作计划,铁岭市国税局稽查局审计型检查组自2010年10月8日至2010年12月28日,对铁岭市某银行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开展了审计型检查。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某银行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独立核算,属于居民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担保,办理地方财政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存贷业务等

2、。其企业所得税由国税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企业上述应纳税款均已于当期金额入库。 三、基本案情 某银行于2007年至2009年间,由于列支以前年度费用、列支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多列计税工资及“三项费用”、固定资产安装材料未随同固定资产入账税前扣除等,造成少缴企业所得税。 检查结果统计表(见附表2) 上述合计查补企业所得税13,267,579.85元,课征滞纳金1,938,787.44元,总计15,206,367.29元,已全部入库。 四、检查过程 按照市局2010年税务稽查分类检查工作计划确定检查对象后,市局稽查局于2010年9月25日成立了由主管审计型检查工作的副局长带队

3、,以检查二科人员为基本班底的8人审计型检查组,专项负责对某银行2007年至2009年期间的纳税情况进行审计型检查。接受检查任务当日,检查组即召开了工作会,就检查的程序、步骤、方式、方法,分工、协作、标准、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制定出了初步的检查计划。随后遵照审计型检查工作流程,检查组按照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纳税遵从评价等4个步骤具体开展了检查工作。 (一)风险评估 1.业务知识准备。结合银行企业的主要业务特点,检查人员重新梳理和熟悉了银行企业相关的业务知识及行业管理、税收方面的政策、规定。具体包括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网络资料,进一步了解银行企业的业务体系、财务核算、记账方

4、法等,掌握了如贴现、转贴现、一般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银团贷款、押汇、转贷、汇兑、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一些银行业专用名词的概念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检查组又安排两天时间组织检查人员集中学习了国家税务总局编写的银行业稽查实务一书,使大家了解并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对银行企业检查的基本框架。此外,检查人员还就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管理办法等银行业监督管理政策和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重新学习。通过对这些专项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了检查组成员对银行企业相关业务的理解和掌

5、握程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业稽查能力,进而增强了检查工作的针对性,为后期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外部信息资料准备。检查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和调取了大量与被查企业相关的外部信息资料。如通过被查企业的公开网站对该企业的自然情况和主要经营情况做了初步了解,通过当地报刊及企业网站获取了稽查所属期间3个年度的企业公开财务报告;通过互联网各网站搜集了被查企业的各类业务信息,如季度经营分析会内容摘要、信用卡信用协议、采购电子设备招标公示、企业增资扩股推介说明等,通过与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获取了被查企业3个年度的监管评级结果通报以及关于辖区内商业银行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资料,通过税

6、收征管信息管理系统,调取了被查企业3个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 3.外部信息资料分析。在获取上述信息资料后,检查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地查阅和分析。其中发现,在银监局针对被查企业下达的年度监管评级结果通报中提到被查企业“贷款损失准备提取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考虑到银行监管部门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指标与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标准存在差异,检查人员认为该问题应在后期的检查过程中重点予以关注。在随后检查组召开的风险评估阶段第一次工作会上,检查组成员就外部信息资料的分析情况进行了交流,最终确定将上述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准确性问题正式列为涉税风险点,并计划在后期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查证。除此之外

7、,在该阶段未发现企业其它涉税风险点。 外部信息涉税风险点明细表(见附表3)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检查组于2010年10月8日正式进入企业开始检查工作。由于在此前已经和企业及时进行沟通并送达了“提供资料清单”,因此在检查组进入企业后,立刻取得了各种相关资料。 结合企业所提供的资料,检查组着手开始进行风险评估第二阶段的工作内部环境信息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检查人员查阅和分析了企业提供的各种会议记录及内部审计报告,对企业进行了现场观察,对企业管理层及企业下属8个业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了询问调查。在阶段工作结束后,检查组召开了风险评估阶段第二次工作会议,对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归纳出企

8、业可能存在问题的13个涉税风险点。 在随后的风险评估第三阶段工作中,检查组结合前两个阶段的分析结果,针对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及纳税申报信息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纳税评估常用指标分析以及针对营业费用、利息支出等主要科目发生额进行的趋势和结构分析等。在这一过程中,检查人员在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底稿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自制了多张分析底稿,如利息收入指标评估分析表,利息支出指标评估分析表等,力求寻找新的涉税风险点,同时也对前两个阶段发现的部分涉税风险点进行再次印证及更深入的分析。例如针对第二阶段“关于企业是否存在高息揽储并违反规定将相关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风

9、险点,检查人员相应地制作了利息支出(定期储蓄存款)指标评估分析表,通过评估测算的方法,最终得出了“被查单位稽查所属期间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指标基本合理”的结论,并初步排除了企业存在高息揽储并将相关支出在“应付利息”科目列支的问题。 被查企业提供资料清单(见附表4) 内部环境信息涉税风险点明细表(见附表5) 利息支出(定期储蓄存款)指标评估分析表(见附表6) 在相关指标的分析工作结束后,检查组再次召开会议对本阶段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归纳、分析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点22个。 至此,风险评估阶段共计发现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点36个。鉴于不同阶段所发现的风险点在内容上存在交叉,检查人员

10、对全部涉税风险点又进行了归类,最终归纳出16个风险点。随后检查组围绕这些涉税风险点研究,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内部财务信息及纳税申报信息涉税风险点明细表(见附表7) 下一阶段检查计划(见附表8) (二)控制测试 省局制作、下发的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是基于工业生产型企业的业务及经营核算特点来设计的,没有银行业的现成工作底稿。鉴于这种情况,检查组在认真分析、总结银行企业经营及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设计原理,自行制作了控制测试阶段的工作底稿。在操作过程中,检查人员围绕“贷款存款”、“资金融通及联行清算业务。、”中间业务“、”投资与筹资业务“、固定资产”、“人事管理”、“关联和非常

11、规交易”、“货币资金业务”等8个环节,通过询问调查、查看相关制度规定及客户档案管理情况、抽查企业核算系统数据、现场核查等方法进行了流程跟踪,以求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和数据核算程序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试和判断。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方法得当,检查组控制测试阶段的工作进展较为顾利。通过一周多时间的穿行测试,测试结果反映企业在各项内控制度的制定方面基本做到了完善、合理,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了一贯的有效执行。 通过控制测试排除了前期归集的2个涉税风险点。 1.财政贴息部分不计收入的涉税风险点。对贷款环节的测试中,检查人员按照授权控制与岗位分工贷款的审批贷款的发放与管理货款利息的回收与核算的流程顺

12、序,通过对个别贷款业务的重新执行,逐项进行了跟踪测试。尤其是在了解到企业将下岗失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授权给其下辖的县级支行后,检查人员分别到各县级支行就相关业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回到总行后还就部分业务的财务核算情况进行了抽查、复核。通过测试,检查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该企业在办理下岗失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过程中,管理及审批制定完善,落实及执行情况到位,财务核算规范、准确。从而排除了企业关于发放下岗失业贷款、小额抵押贷款取得的财政贴息部分不计收入的涉税风险点。 2.抵债资产变现收入未计应纳税所得额的风险点。在对抵债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穿行测试的过程中,为检验相应制度的落实和实际执行情况,同时考虑

13、到稽查所属期间企业在抵债资产方面发生的业务量较小,检查人员对各支行所发生相关业务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为了确保测试链条的完整性,针对企业提供的抵贷资产的管理及使用情况,检查人员还专门到资产现场逐项进行了实物核对。通过测试检查人员得出结论,该企业除经过诉讼程序通过专业拍卖机构处置了部分抵债资产并正常进行了财务核算外,井未单独处置任何抵债资产。据此,检查组排除了企业关于处理抵债资产变现收入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涉税风险点。 在控制测试阶段未发现企业其他新的涉税风险点。 (三)实质性程序 涉农及中小企业关注类以下四类贷款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情况表(见附表9) 贷款损失准备金分类提取计算表(见附表10

14、) 贷款损失准备金纳税调整计算表(见附表11) 在实质性程序阶段,检查组重点围绕尚未排除的14个涉税风险点,按照贷款与利息收入,存款与应付利息、中间业务、资金融通及联行清算业务、筹资与投资、资产费用及其他、人事管理等7个循环项目,认真细致地开展了检查工作。在此阶段,为了明确责任并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检查组组长重新将检查组成员划分为3个工作小组,并将涉税风险点逐一还原到7大循环当中,按照循环科目将任务分配到各工作小组。随后检查人员按照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检查工作。例如在对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及税前扣除情况的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通过“贷款与利息收入”循环中的“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结合企业相关

15、的财务数据制作了多份计算、统计表,对相应问题进行了深入查证,最终确认了企业存在涉税问题。 在检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0余天的实质性程序查证工作,检查组最终确认了企业在14个涉税风险点中有5项存在涉税问题,排除风险点9个。 此外,在实质性程序阶段检查人员还发现新的涉税风险点1个,该企业在2008年列支应在上一年度列支的2007年单项奖金304477.34元,属于列支以前年度费用,按照规定应当进行纳税调整。 (四)纳税遵从评价 实质性程序结束后,检查组及时与企业就发现的相关涉税问题进行了沟通。在检查人员的细致解释和大量证据资料的佐证下,企业方面最终完全同意了检查组的检查结果,并主动预缴了查补税

16、款。鉴于企业内控情况较好,且能够自觉缴纳应缴税款,主要是由于企业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了涉税问题的出现,检查组最终对该企业做出了“他律遵从”的纳税遵从评价。 确认涉税问题涉税风险点检查过程及结果(见附表12) 未确认涉税问题涉税风险点排除过程及依据(见附表13) 五、处理结果 (一)关于列支与取得收人无关的支出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调增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50384.00元。 (二)关于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17、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号),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 64号)、关于金融企业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9 99号)之规定,调增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5407293.00元,调增2009年度应纳税所得额45180844.00元。 (三)关于多列计税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十九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市商业银行所得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

18、9227号)第五条之规定,调增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57600.00元。 (四)关于多列“三项费用”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7号)第六条第二款第三项之规定,调增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375280.76元。 (五)关于固定资产安装材料未随同固定资产入账税前扣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条之规定,调增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120775.80元,调减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11752.80元,调减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11752.80元。 (六)关于列支以前年度费用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之规定,调增

19、200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4477.34元。 以上,2007年度至2009年度合计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3267579.85元。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依法课征滞纳金1938787.44元。 六、银行企业主要涉税风险点分析 该案件查结后,市局领导要求检查人员对案件的整个检查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对银行企业容易出现税收问题的主要涉税风险点进行归纳、梳理,以便为今后对其他银行企业检查提供借鉴和参考。根据这一要求,检查人员结合本案查处中遇到的各种具体情况,总结和分析出20项对银行企业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归纳风险点时,考虑到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取消了计税工资制度

20、,检查人员没有将“工资薪金”的相关内容列入其中。这20个涉税风险点基本涵盖了银行企业可能出现的主要涉税问题。 综合分析上述风险点,前3项内容应作为稽查部门检查的重中之重。由于银行企业的特殊性,其贷款及存款的年发生额通常以数十亿甚至百亿计,因此一旦在这3个方面出现涉税问题,其所涉及的税额可谓巨大。 (一)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及税前扣除问题。主要容易出现两方面问题。 1.计提范围出现错误。银行企业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对全部贷款按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进行五级分类。而按照关于金融企业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文件精神,对于

21、五级分类中的后四类贷款相应的税前扣除比例只针对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这其中就存在一个计提范围的确认问题。如果银行企业对99号文件缺乏正确理解,没有专门就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准确划分,而是按照全部贷款中的后四类的相应比例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这样就会出现超标准计提并在税前扣除的问题。 2.计提比例出现错误。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4号)和关于金融企业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分别对提取贷款损失的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作出了规定,在具体执行时应当是两个文件结合执行。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按照财税2009

22、64号规定对全部贷款提取一般准备后,按照财税200999号规定再次按2%到100%的不同比例对属于后四类的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计提专项准备。这就造成了后四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比实际允许计提的比例高出1%.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对文件规定的解读存在差异,这其中不仅企业容易理解错误,即使是个别检查人员在理解上也有分歧。以上两种情况,在本案的检查中均有发生。不久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延长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104号),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3年12月31日。政策的延续,意味着类似问

23、题仍旧可能出现。因此,在对银行企业检查时仍应将其作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 (二)关于银行企业高息揽储并在税前列支相关支出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不排除个别银行企业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甚至是违法手段以求在竞争中获取有利位置及更大的经济利益。高息揽储即是其中之一。从以往的案例情况看,高息揽储情况通常发生于定期定额储蓄存款,如个别银行对一年期定额储蓄存款在原有利率基础上给予每万元100元的额外利息奖励,以求达到吸收更多储蓄存款的目的。在对此类问题的检查中,鉴于银行企业所有业务均要通过核算软件执行,如果存在高息揽储问题,其相应发生的超过规定利息部分现金性质的

24、支出也要通过核算软件进行核算,从软件设计来讲,很难将相应支出分项列支在多个科目。据此,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首先应核查企业“应付利息”科目的发生额,通过与实际利率的比对,对企业是否存在高息揽储并将相关支出列支在本科目当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未发现此类问题,还应关注是否在其他费用科目存在不正常的费用列支问题。由于企业定期储蓄存款的发生额较大,按照每万元多付100元利息的情况计算,相当于将存款储蓄利率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其相应的额度仍然很大。企业如果存在这类问题,必定会在某项费用科目的发生额上存在异常,只要检查人员对相关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合理研判,就不难判定企业是否存在该问题

25、。在本案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就是通过上述方法,首先对企业“应付利息”科目的发生额进行了测算,在初步排除企业在该科目下列支高息揽储相关支出的情况后,在实质性程序阶段,检查人员还对其他费用科目的发生额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企业存在该问题,企业的其他相关成本费用科目根本无法容纳该笔高额支出。据此,检查人员最终排除了企业存在高息揽储并将相关费用在税前列支的涉税风险点。此外,上述情况主要是针对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揽储性质的奖励支出问题。目前,银行企业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揽储性物质奖励支出的表现形式,如银行为了吸存、办卡,鼓励刷卡消费,经常采取积分换礼品等方式,只要客户存入一定款项或进行刷卡消费就赠送礼品

26、或者为潜在的消费群体提供高档消费活动,例如赠送高尔夫会员卡、提供机场贵宾服务等,赠送的礼品种类繁多,甚至包括汽车等贵重物品。上述礼品、费用均计入了营业费用,直接冲减了利润。对于是否存在此类支出,检查人员也应在检查过程中予以关注,并要根据奖励支出的对象、形式,正确区分是否属于业务招待费或业务宣传费的范围。 (三)关于逾期贷款中逾期90天以内的利息是否计人利息收入问题。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八十五条规定,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

27、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财政部关于缩短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期限的通知(财金20025号)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由原来的180天调整为90天,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90天(含90天)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利息逾期90天以上,无论该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待实际收回时再计入损益。对已经纳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在该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含90天)以后,应相应冲减利息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告(2010年第23号)第一条规定,金

28、融企业按规定发放的贷款,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应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逾期贷款,其逾期后发生的应收利息,应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实现。第二条规定,金融企业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会计上已冲减了当期利息收入的,准予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上述相关规定,企业应将逾期贷款未超过90天的应收利息确认为利息收入。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可冲减当期利息收入,并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在此问题上企业确认利息

29、收入存在一个展期问题。如果企业核算不严谨,就容易在此方面出现漏洞。因此在开展银行企业的检查中,也应将该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进行查证。 银行企业检查应重点关注的涉税风险点(见附表14) 七、开展银行业审计型检查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并积极做好稽查工作预案。这里所说的“稽查工作预案”贯穿于风险评估、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全部3个阶段。在本案中,检查组接受检查任务后首先制定出了一个初步检查方案,而后在风险评估3个阶段工作、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各阶段工作结束时,检查组都及时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修改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这也使得整个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得以不断增强

30、,为案件的顺利查处提供了保证。 (二)结合搜查企业的层级属性灵活采取科学的检查方法。 银行企业大都为企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因此在检查中遇到的企业有的是总公司,也有的是二级或三级子公司。对于总公司的检查,可以按照正常的检查方法来进行。但如果是对二级或三级子公司进行检查,就要充分考虑企业主要财务数据的来源问题,因为其中有很多数据是其上级公司按照一定原则分配而生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检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判,并合理制作相应的工作底稿来对企业进行评估、测试,以从中发现企业具体存在哪些涉税问题。 (三)将风险评估做为银行企业审计型检查的重点内容。业务量大是银行企业普遍具有的一个特点,

31、企业每天生成的记账凭证可能就达几十本甚至上百本,如果仍旧采取常规性的检查方式或完全依靠实质性程序阶段,通过查阅企业的账簿、凭证来发现企业存在的涉税问题,必然要费时、费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突显了审计型检查风险评估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检查人员能够充分做好风险评估阶段的各项工作,准确查找企业存在的涉税风险点并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阶段来对其加以印证,检查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在本案中,检查人员就是基于上述考虑,将检查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风险评估阶段。风险评估阶段用时占全部检查时间的近50%.从检查结果看,所发现的6个涉税问题中有5个来自于风险评估阶段确认的涉税风险点,风险评估阶段的问题发现率达到了83

32、.33%. (四)检查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挥检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本案中,面对银行企业检查无现成的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可以遵循的问题,检查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阶段结合企业实际自制了部分工作底稿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从结果看,这些底稿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整个检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科学编组、合理分工。个审计型检查组要由多名检查人员组成。这些成员在能力、素质及个人特点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考虑工作小组如编成及具体分工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编组和分工,将有助于提高稽查工作效率,有力地推进案件查处工作。在本案的查处中,检查组长根据每名成员的具体特点,从微机操作、财务软件运用、稽查实践经验及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考虑,在不同工作阶段及时对各小组的人员进行调配,力求组员之间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从而有效地开展各项检查工作。由于考虑周全,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了编组科学、分工合理,因此较好地发挥了每名检查人员的自身优势,有力地保证了该案件的最终顺利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