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885207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系统地研究了秸秆覆盖的增产机理和配套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

2、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在夏、秋高温季节,还可起到保水、保肥、保土、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秸秆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后劲,有利于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该技术在红苕、秋季蔬菜上的推广应用,一般提高单产10%15%,部分地块达20%,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极为显著。关键词 秸秆覆盖;红苕;蔬菜;高产;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 S531.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85-02开县地处重庆市东北平行岭谷区,属长江流域小江支流尾端,幅员面积3 959km2,现有耕地7.53万公顷,人均耕地不足533.6m2。由于人多地少

3、,复种指数高,耗地作物面积大,用养矛盾突出,大部分土壤肥力较低;并且坡耕地面积大,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红苕生长期(78月)常遇高温伏旱的影响,生长差,薯块小,产量低。19941998年全县平均产量只有3 952.5kg/hm2,最高产量(1998年)也只有4 500kg/hm2。另外,开县蔬菜种植面积虽然大,但秋季蔬菜播种少,播种季节正值高温伏旱,土壤水分缺乏,播种出苗困难,成本高,数量少,价格高。为了充分利用我县秸秆资源极为丰富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来,笔者积极开展了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探索增产机理,不断总结和完善配套技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近2年

4、抓住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加大推广力度,面积得到迅猛发展。20052007年累计推广4.95万公顷,其中玉米秆覆盖红苕2.51万公顷,稻草覆盖洋芋2.03万公顷、覆盖蔬菜0.31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效益分析1.1经济效益2006年对南雅、铁桥、巫山等地的典型地块进行调查,秸秆覆盖红苕32块地,面积1.09hm2,平均产量7 312.5 kg/hm2(折原粮,下同),比对照增产1 915.5kg/hm2,增幅35.5%,大薯率提高37.2%。2007年在15个乡、镇的162块地的进行调查,面积10.45hm2,平均产鲜苕6 492kg/hm2,比对照净增1 38

5、9kg/hm2,增幅27.2%。南雅镇大冲、天津、新权3个村,2008年稻草覆盖四季豆14.67hm2,平均产量1 425 kg/hm2,比对照提高10.5%;稻草覆盖莴笋19.33hm2,平均产量16 950kg/hm2,比对照提高17.5%。根据县农业局对各乡、镇的统计上报和多点抽样测产调查:20052007年全县累计推广玉米秸秆覆盖红苕4.95万公顷,平均产量5 544kg/hm2,比2004年(全县平均产量4 500kg/hm2)增产1 044kg/hm2,增幅23.2%;比对照净增6 94.5kg/hm2,单产提高14.3%,产值增加555.6元/hm2。稻草覆盖四季豆440hm2,

6、平均产量12 187.5kg/hm2,比对照增产10.9%;稻草覆盖莴笋1 400hm2,平均产量18 123kg/hm2,比对照增产19.3%。增产效果极为显著。1.2生态效益稻草和玉米秆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源,养分含量较高。据测定:玉米秆含氮0.6%、磷1.4%、钾0.9%,稻草含氮0.51%、磷0.12%、钾2.7%。一般玉米秸秆300kg腐烂后,相当于在土壤中增施碳铵10.6kg、过磷酸钙35kg、氯化钾4.5kg,还有大量其他矿物养分。稻草300kg腐烂后,相当于施用碳铵9kg、过磷酸钙3kg、氯化钾13.5kg。过去将大部分稻草和玉米秆当燃料,有的在野外焚烧,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燃

7、烧后的大量烟雾污染空气,影响环境。通过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遮阴降温,保水保肥,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同时,秸秆腐烂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后劲,有利于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1.3社会效益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利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的顺利完成,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和促进其他实用技术的推广,扩大了科技普及的覆盖面。同时,还克服了农民过去在路旁、地边、沟边、房前、房后乱堆乱放的习惯,避免了水沟的堵塞和道路不畅,改善了周围环境卫生,减少了森林和

8、农房火灾隐患,有利于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2增产机理2.1夏秋高温季节可降温保墒,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开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是高温伏旱中心区,常年78月有30d左右的高温伏旱天气,2006年干旱超过120d,2007年8月35的天气为35d,最高气温超过43。而红苕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超过35红苕生长受阻,温度越高减产越大。通过秸秆覆盖,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对作物根际土壤有很好的遮阴降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土表层5cm内的温度比对照低2.54.4,平均降低3.5;1020cm土层比对照低2.03.6,平均降低2.8,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4%,有效地延长了抗旱期,为红苕的生长创造了适宜

9、的条件。据同田小区对比试验,秸秆覆盖后,红苕蔓枝数比对照增加4条,增长37cm,苕藤增加68.5%,纤维根增加20%,薯块直径增加1.64cm,大薯率增加37.3%,产量提高21.95%。2.2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秸秆是一种重要的优质有机肥源,腐烂后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据南雅镇南雅村连续3年秸秆还田试验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5%,碱解氮增加14.5mg/kg,速效磷增加4.22mg/kg,速效钾增加0.5mg/kg。2.3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通透性秸秆腐烂后,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协调热、水、气的矛盾,有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据观察:经种植红

10、苕的土壤玉米秆连续覆盖23年,土壤容重由1.273 g/cm3降到1.260g/cm3,泥色明显变深,耕性好,蚯蚓增多,化肥用量减少,产量增加。2.4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了杂草的危害秸秆覆盖在红苕、蔬菜行间,杂草的生长受到抑制,避免了杂草与作物争肥的矛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据调查:玉米秆覆盖红苕的地块,杂草株数要比对照少72.2%,杂草鲜重轻71.4%。 3技术措施3.1玉米秸秆覆盖红苕3.1.1分带间套,规范种植。开县是一个多熟制地区,80%以上的旱地为麦、玉、苕三熟制。为了提高秸秆覆盖质量,解决好前后作物的优化配置,小麦推行的是180200cm开厢,播小麦56行,占地100110cm;预

11、留空行90cm左右,大春套2行玉米,小春收后套红苕。实行分带轮作种植。3.1.2精细整地,起垄栽苕。小麦收后及时整地,在低坝河谷和半山台地,大力推广起垄栽苕。不仅能增厚土层,增强抗旱能力,而且便于秸秆覆盖的操作,提高覆盖质量,有利于秸秆的腐烂(垄沟内湿度大,比平作的秸秆腐烂快)。垄作栽苕,要求垄沟宽、深各20cm,垄面栽4行红苕,做到浅栽斜插入土23个节。一般栽植6.07.5万株/hm2,瘦薄坡地可适当增加密度,以利于提高单产。3.1.3及时砍秆,分带覆盖。玉米成熟后,要求壳黄叶青及时收获砍秆。砍秆越早,玉米秆内水分含量也就越高,越有利于秸秆腐烂。覆盖时,先将苕藤提到垄面,然后边砍秆边将玉米秆

12、直接放于垄沟或平铺于红苕行间。等面积还田,就地覆盖。尽量避免玉米秆叶压苕藤,影响红苕的光合作用。3.1.4适时挖苕,覆土压秆。红苕收挖时,90%以上的玉米秆已完全腐烂,只有少数瘦薄坡地,缺乏水分,腐烂较差,红苕收挖时,将秸秆翻耕入土,加速腐烂。3.2秸秆覆盖蔬菜3.2.1排水晾田,及早翻耕。开县大部分秋菜种植在稻田内。要求在杂交中稻灌浆成熟期开始排水晾田,水稻收后及时翻耕,开好“ 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旱作农业秸秆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旱作农业秸秆覆

13、盖高产栽培技术探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三沟”,欠细整平,提高整田质量。3.2.2选用良种,抢时早播。各地主要选用的是品质优、销路好的乌米四季豆,抢在8月中旬播种。莴笋主要以白尖叶、二白皮等耐热高产良种为主,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中、下旬移栽,苗龄控制在2530d。3.2.3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底肥用人畜粪水15.022.5t/hm2,过磷酸钙375kg/hm2左右,少用氮素化肥,避免影响种子发芽出苗。四季豆按1.3m开厢起垄,播2行,栽植3.754

14、.50万窝/hm2,每窝2株。莴笋栽植8.259.00万株/hm2为宜,栽后淋清粪水,以利成活。3.2.4秸秆适量,均匀覆盖。四季豆播种后,用稻草或麦草3 7504 500kg/hm2,均匀覆盖垄面。莴笋采取的是先将秸秆覆盖厢面,然后按规格牵绳定距,扒开稻草用小锄打窝,边打窝边移栽。也有部分农户是先移栽,再将稻草均匀整齐地覆盖在莴笋行间,减少水分的蒸发。3.2.5及时引苗,加强管理。四季豆出苗达到10%以后,就要开始扒开窝面上的稻草,露出幼苗。同时,要早施苗肥,勤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15、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16、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

17、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