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观知识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866211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语语言观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观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观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英语语言观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言观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英语语言观知识(语言的结构观、语言的功能观、语言的交际观)一、语言观语言观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的看法。同时,这个概念简单地回答了“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系统的语言观包括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发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问题的认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具有语言结构观语言学习的目标被认为是掌握该系统中各种成分,即音位、语法单位、语法和词汇;语言功能观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特点而不是语言的语法特征;语言交际观语言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工具。从现代外语教学发展历史来看,至少有三中不同的语言理论和有关语言能力的本质的观点影响了外语教学路子和方法的形成:1、结构主义该流

2、派将语言看作是由结构上相互联系的单位组成的、用来表达一定意义的结构系统。语言学习的目标被认为是掌握该系统中各种成分,即音位、语法单位、语法和词汇。听说法、全身反应法和沉默法都反映了这种语言观。2、功能主义该流派将语言看作是表达功能意义的载体。语言教学中的交际法就体现了这种语言观。该理论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特点而不是语言的语法特征。3、交际主义 该流派将语言看作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工具。按照这种语言观,语言教学的内容的组织可以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模式进行。二、 语言的结构观语言的结构观是:The view that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tructur

3、e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encoding of meaning. The target of language learning is to master the elements (phoneme, morpheme, and syntax.) of the system. To learn a language means to learn these structural items so as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produce language. (语言结构观将语言看作是由结构上相互联系的单位组成的、用来表达一定意义

4、的结构系统。语言学习的目标是掌握该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即音素、语素和语法。学习一门语言意味着学习这些成分,从而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提供了方法论。而且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到社会学和哲学领域, 使语言学和社会学相交叉的部分具有了更重要的研究价值。结构主义打通了语言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 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及文学研究结合到一起, 从而从多学科的视角来研究某个问题。(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1、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

5、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2、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这种理论虽然十

6、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但是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趋势。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它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博厄斯(也译鲍阿斯)及其学生萨丕尔,主要代表是布龙菲尔德,之后是海里斯和霍凯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重语言形式分析,回避语义问题;在语言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对汉语语言研究影响极大。概括地说,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注重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

7、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和分析。这三个学派均对人类语言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语言的结构观与小学英语教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口语,但关注的焦点是语法结构。受行为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语言学习实在“刺激反应”链条的基础上形成某种习惯。教学方法是一套能使学习者自动形成语言形式的训练技巧。1、布拉格学派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

8、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2、哥本哈根学派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平面,两者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注重演绎。哥本哈根学派以

9、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这种理论虽然十分抽象,很少实际应用,但是代表着人文科学和精密科学相结合的趋势。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评述说:“哥本哈根学派的学说是一座极有学术独创性的象牙之塔。”或许语符学原理在计算语言学、言语工程学等新学科中会有应用的天地。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1911年,博厄斯在为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所写的序言中,号召美国学者摆脱传统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强调对语言事实作客观的描写。萨丕尔在名著语言论中站在心灵主义的立场上解释语言现象,他主张把语言现象同人类心理、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提出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基本观点是

10、: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 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他于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这个学派的理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进入成熟期,以海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为标志,他在这部著作中规定了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及基本程序。这一时期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霍凯特忠实地继承了布龙菲尔德的学术思想,他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一本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教

11、材,对传播结构主义语言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重语言形式分析,回避语义问题;在语言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对汉语语言研究影响极大。三、语言的功能观语言的功能观是:The view that language is a vehicle is the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meaning. This theory emphasizes the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rather than merely the gram

12、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The functional view not only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but also a means for doing things. Most of our day-to day language use involves functional activities. So, learners learn a languag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o things with it. (语言功能观将语言看作是表达功能意义的载体。

13、该理论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特点而不是语言的语法特征。该流派不仅仅把语言看作一个语言学系统,并将语言看作一种技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绝大多数都体现了这种语言观。所以,语言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就是为了能够使用它。)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结构功能语言本体内部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功能, 也可称为形式功能;交际功能语言的使用、表达和沟通功能;社会文化功能语言所发挥的各种社会文化作用。(一)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1、欧洲功能主义学派: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布拉格学派根据音位的对立特征和辩义功能创建了和语音学相区别的音系学,这个业绩无须多说。这派学者对语言的元功能也率先进行过很深入的研究

14、。在语法研究上,该派创始人马泰休斯提出了句子的实义切分理论,即按实际语境将句子切分为表述的出发点(即主位theme)、表述的核心(即述位rheme)以及将位和述位连接起来的“连位”(Transition)三个部分。这是一种基于信息流向的功能分析法:主位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连位是过渡成分。法国学者马丁内(A.Martinet)继承和发展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他认为语言的最重要功能是交际功能。语言是具有双重分节(doublear2ticulation)的交际工具;功能语言学包括语法学和音系学,研究对应于两个分节(符位切分和音位切分)的问题。语言的使用和结构贯穿着经济(即节约)原则。语言研究

15、的对象是人们的言语活动,其中的语言事实要依照语义功能来确定和分析。2、美国功能主义学派3、系统功能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

16、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语言的功能观与小学英语教学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作社交中实施各种功能的工具,学习语言是用一整套与句子形式有直接关系的语言功能来表达意思。成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语言教学中,发展了以意念功能为基础

17、的教学大纲。1、欧洲功能主义学派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在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时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对语言的共时研究由于可 以得到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材料以供参考而被充分强调,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理论藩篱被树立起来将之同历时语言研究相分离。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以孤立的观点去加以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评价。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相共存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语言成分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们彼此功能上的对比或对立。要研究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十分注意分析口语和书面语间的关系,来决定各自的具体功能。应从语言功能入

18、手,然后去研究语言形式四、语言的交际观语言的交际观是:It sees language as a vehicl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trans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Language is seen as a tool for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view considers language to be

19、 a communicative tool, whose main use is to build up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So, learners not only need to know th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 but as importantly they need to know the rules for using them in a whole range of communicative context. (语言交际观将语言看作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用于创建和维护社会关系的工具。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学习者不仅需要知道的语言的语法和词汇,但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知道的规则中使用它们的整个范围的交际语境。)(二)语言的交际观与小学英语教学语言的交际观对外语教学的意义:交际能力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培养语言行为能力,有效地参与交际活动,强调话语发生的语境。这种理论带动了以意念能力为基础的教学大纲的发展,尤其是交际教学大纲的发展。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