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827486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文: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30:问课哪得高效率 为有“管管”自通畅 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之思考 【摘 要】:一堂死如水的语文课,教学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导课时做好开局,并发挥民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我们的语文教学。【关键词】:导课、民主、兴趣、氛围一堂语文课,学生情绪的高涨与低落,课堂气氛的轻松与紧张,决定着这一节课的成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陶冶了情操,获取了知识。为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多管齐下,盘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通“导课”之管,盘活“开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

2、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课好比乐器调弦,弦没调好,曲就谈不真。设计精彩的、具有启发性的、具有“凤头”之妙的导课形式,不但能迅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能让学生集中心智进入上课状态。 一是可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引人入胜。情境的创设可通过设置悬念、酝酿感情、意境营造等导入方法实现。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设置了两个悬念导入。她说:“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在自己写的小说中最喜欢的也是孔乙己,这是为什么呢?鲁迅先生是运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

3、个形象的?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就可以得到回答。”接着,她又提出第二个悬念,“人们看了悲剧后往往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悬念的设置,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是借助导入调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导入新课这一个环节。我们可以采用表演法、练习法、活动法、演说法、温故法等导课方法;也可多种方法并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上文言文一类文章时,可以采用练习法导入;

4、在讲授诗词一类文章时,可以采用学生朗读、背诵或默写的形式导入新课;在上科技类说明时,可以采用实验法导入。讲授雷雨一文,可用表演法导入:事先让学生去研读剧本,揣摩人物性格和特征,然后请学生排演了“母子相见”那一个情节,效果不错,事后更激起了学生品读剧本的兴趣。 通“民主”之管,盘活“主体” 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或课外时间都应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环境。课外,与学生做个平等的朋友。我们老师不要老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应该成为关心爱护学生的知心朋友。面对有问题的学生,也要照顾学生的尊严,不要冷嘲热讽,这样只能让学生与我们对抗。

5、相反,我们可请学生谈谈感受和看法,征求学生意见,然后给予处理。 课内,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要当面批评,可以用眼神或姿态语来暗示,课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或提醒,这样做,学生一定会心存感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学要真正做到教学民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手段,把我们的学生都吸引到学习中来,以下一些方式甚是有效:一是要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致。魏书生曾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6、在上雷雨中周鲁相认一场戏时,我就先让学生默读该部分,然后用录象播放相认部分。认真揣摩人物的感情变化,进行对话练习。最后老师设疑作者曹禺为什么不写他们直接相认?接着老师进行激疑“作者是不是单纯为了增加字数,多拿几个稿费”,然后老师进行质疑“一眼认出和经过三折后相认哪个更有味”,最后老师释疑。当然还可用教学方法:直观式、启发式、演示式等,这些教学方法要综合运用,灵活巧妙地融于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陶醉,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二是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变成学习的主体。在上课过程中,要尽量地动用学生,让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为此,我们上课时,可采用设疑

7、激疑法、讨论法、练习法、活动法等手段,既可充分地动员学生,又可圆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分析再别康桥时就可设疑激疑:这首诗歌是写诗人昔日的甜蜜恋情还是写对康桥的惜别情或是对流逝岁月的追忆?这样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冲突”,可促使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主动思考,达成问题的解决。 通“需要”之管,盘活“兴趣”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让我们明白: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结合学生的需要,盘活

8、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 一是要引起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追着疑问深入学习。在讲授鸿门宴一文时,我就先抛出一个情境:在秦始皇出巡之际,我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看见秦始皇的巡游发出了各自的感慨,一则道“彼可取而代之”,另一人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那么这两人究竟是谁?又可从这两句话中看出这两人性格特点上有何不同?经此一点,顿时把学生的好奇心激了起来,潜心研读文本。 二是当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欲望时,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不理解“宝黛相会”时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就趁势向学生讲了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女娲补天”和第二回中“木石前盟”的故事。学生

9、听得津津有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对红楼梦回味无穷。于是我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阅读红全文,看一看红书各种任务的命运和结局,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正是学生对这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通“营造”之管,盘活“氛围”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才能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成为愉悦氛围的制造者。 一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中。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声、像、图、文引导学生品味蕴涵在文本中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 学生在清晰、鲜明、真实可感的情境中,仿佛身在其中。在这种情境下

10、,学生与图画、文本融为一体,学习的愉悦是不言而喻的。二是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热情洋溢,让学生如沐春风。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那种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平铺直叙的上课让学生如同嚼蜡,听课成了一种负担。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做到吐字标准清晰,让学生听得一清二楚,明白无误;其次在教授不同的内容时,要依据不同的感情类型,用不同的感情基调(或幽默、或悲伤、或高兴、或兴奋、或低沉);再次教学语言要尽量到做到生动形象、简洁流畅、富于情趣、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最后,教师可以辅以适当的动作表情。这样整堂课的气氛

11、就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上课的精力会更集中,而且上课的效果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是这样开场的:“我看同学们的脸上有两个标点符号,一是问号,二是感叹号。问号的同学会想这位老师能告诉我们什么?感叹号的学生一定会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来是一个老头。”三是老师应及时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让学生激情飞扬。教育家布鲁姆曾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老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甘甜:公开在班级内进行鼓励或奖励;也可把学生推到校内,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奖励;在班内宣传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学习心得;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其他优秀作业也可以张榜公布;鼓励同学向成功的学生学习。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不作叙述。运用此法,一定要恰如其分,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来之不易的成功和荣誉,不可过高抬举学生,以免让学生在满足中沉沦下去。诚然,只要老师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盘活我们的课堂,让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那么语文教学效率地提升势必能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1张晶,浅谈中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性的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2期;2.朱金华,语文导课艺术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3. 李丹,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J;甘肃教育,2012年18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