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825350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教学讲义(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讲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二) 交通联系空间设计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方式有三种:水平交通,垂直交通联系、交通枢纽1. 设计要求: a.交通联系空间应当有适当的高度、宽度和形状,以满足通行要求; b.交通部分应简捷明确,防止曲折迂回,以保证通行方便和疏散要求; c.应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并注意防火安全; d.考虑空间的处理和造型; e.应力求节省交通面积1、 水平交通空间(一)走道的性质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的过道;如观众厅、交通建筑的大厅内走道。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某些从属内容而设的过道;如有橱窗的教学楼走廊,医院候诊的走廊等。3.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或廊子。如展览建筑的参

2、观廊道。(二)空间尺度1.走道的高度:一般 2.5m,住宅中小走道可低到2m,公共建筑>3m.2.长度: 按防火规范规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类型、耐火等级等不同情况,控制过道长度,主要是最远一间房间出入口到安全出入口(或垂直交通的进出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如下表:3.宽度:(1)考虑人流量的大小:单股人550600mm;两股人流:11001200mm;三股人1500mm;公共建筑: 1500mm。(2)考虑到走道中附属功能的设置;(3)走道中门的开启方向;(4)考虑走道的长度、建筑物层数和耐火等级等因素;(5)医院中过道 2200mm,一般为3000 mm左右,学校建筑

3、中为2300mm,旅馆办公建筑中为15002000 mm,住宅内部 900mm 。(三)采光和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2、 垂直交通空间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常用的有楼梯、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一)楼梯1.楼梯设计的内容a.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楼梯和休息平台的宽度;b.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c.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d.楼梯间的位置和空间组合。2.楼梯的形式:分为直跑、双跑、多跑、交叉、螺旋、弧形 等3.楼梯的尺寸的确定:梯段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有否

4、经常通过例如家具或担架等特殊的需要。公寓式住宅楼梯净宽11001200,公共建筑 1200。平台的深度 梯段的宽度。医院建筑中平台的深度1800mm直行多跑楼梯中平台深度= 梯段宽度,或1000mm4.楼梯的数量和位置:数量:根据楼层人数和建筑防火规范来确定。一般楼层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楼梯,但当人数<50人,楼层面积<200m2时,可以设一部楼梯。位置:a.通常在主要出入口处,相应在设置一个位置明显的主要楼梯;b.在次要出入口处,或者房屋的转折处和交接处设置次要楼梯以供疏散用;c.在大型公共建筑内,楼梯均匀布置。(2) 坡道设计要点:坡道的坡度范围一般在1:61:12左右;室

5、内1:8,室外1:10。 残疾人坡道坡度 1:12坡道的净宽度0.9m,每段坡道允许高度0 .75m,水平长度9.0m.坡道表面要做防滑处理。为减少占地面积,常采用对折的和螺旋形的坡道。(3) 电梯 在多、高层民用建筑中,电梯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垂直交通设施。 电梯分客梯和货梯两大类;此外还有医院专用电梯、观光电梯等。 设计可根据使用功能选择电梯的种类、载重量和速度,并按所需的运载量确定电梯的数量。消防电梯-高层建筑除设置普通电梯外,一般还要配备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在平面布置中宜靠近底层出入口位置。 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有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电梯并不宜被楼

6、梯环绕。(4) 自动扶梯公共建筑中设置自动扶梯可以即时连续运送上下楼层的人流。自动扶梯可以正逆方向运行,当机器停运时,还可兼作临时楼梯使用,但不得计作安全出口。自动扶梯的坡度有270,300和350 几种;从防火安全考虑,在室内每层设有自动扶梯开口处,四周敞开的部位均须设置防火卷帘或水幕,并加密自动喷淋的喷头。自动扶梯起止平台的深度除满足设备安装尺寸外,还应根据梯长和使用场所的人流留有足够的等候及缓冲面积自动扶梯的扶手与平行墙面间、扶手与楼梯开口边缘间及相邻平行梯的扶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40m三 、交通枢纽设计(1) 门厅1.门厅的作用:门厅是完成室内外过渡的空间,进行交通组织和分流是门

7、厅最重要的功能。在有些公共建筑中,门厅还兼有问讯、休息、陈列、小卖等功能,如酒店的大堂。2. 门厅的面积:主要是由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来决定的。3.门厅的导向性设计:合理分布楼梯与过道,并尽可能的减少人流的交叉和干扰。4.门厅的布局:对称布局不对称布局对称的门厅,常采用轴线的方法以表示空间的方向感,常将联系人流的主要楼梯或自动扶梯安排在主轴上。不对称的门厅则相对活泼,但要较好的组织空间的人流。5. 门厅设计时注意的几点:a.交通空间的高效性 :足够的面积和引导组织;b.交通空间的可认知性 :减少认知元素,路线组织明确;c.门厅应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并保证必要的层高和合适的空间比例。d.门厅应注

8、意防风、防雨、防寒等要求,设置必要的门廊、雨蓬。(2) 过厅 通常位于建筑内主要空间的连接处和轴线的转换处,合理的运用过厅可以帮助人流的集散,通常在以下位置设置过厅:(1) 在建筑内几条走道或与楼梯交换的地方;(2) 在走道与使用人数较多的大房间连接处,设过厅以缓冲人流。(3) 在几个大厅或大房间的连接处,起空间过渡的作用。合理的运用过厅可以帮助人流的集散,有时为了产生空间对比与变化,具有不同的空间体验,也会借助过厅来达到衬托主要使用空间的目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建筑物中,过厅成为重要的空间转换工具。(3) 中庭中庭是贯穿建筑两层以上空间,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用的空间,作为交通枢纽,它成为建

9、筑中被强化的“节”;它将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接成一体,通常它是整个建筑的趣味中心,它具有交通、交往、休憩、展示、景观等空间功能;各种交通元素如楼梯、电梯、走道、坡道等通常结合中庭空间进行设计。小结:门厅、过厅、中庭、走道、楼梯等交通部分的设计,在各自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各部分的协调和配合,以提高交通效率。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 一、集聚型组织为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成,一般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主导空间,以大厅主要使用空间为中心进行布置的一种空间组合方式。常以大厅为构图中心,而将其他空间或辅助空间围绕其四周布置,并且利用空间高度的差别,互相穿插、重叠。2.适用范围:常用于电影院、剧院、

10、体育馆、客运站等类型公共建筑中。3.分类:a.小空间围绕大空间布置;b.小空间围绕主体大空间底层或看台下布置;c.大空间与小空间分离,相对独立。2、 线性组织是由若干单体空间按一定方向相连接,构成空间系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趋势,构成时具有可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环境的条件,有利于空间的发展。 线性的构成方式:并联式空间构成:内廊式、外廊式、内外廊混合式、复廊式内廊式和外廊式优缺点比较:内廊式 外廊式 优:面积使用较紧凑,经济、组合较方便优:朝向好,采光和自然通风好,适合南方炎热地区。缺:朝向有一半较差,不利于组织通风,南方炎热地区,不太适宜采用这种形式。缺:面积使用不太紧

11、凑,走道面积多,利用系数低,不太适合北方地区。串联式空间构成:线性空间构成广泛应用于大量均质小空间的建筑中,并且常将线性构成的不同方式综合于一体。三、单元式组织单元式空间构成是将建筑物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使用单元,并按照它们的相互联系要求,将这些独立的单元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最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的划分一般有两种形式:1.依据不同性质的使用部分组成不同的功能单元。2.将相同性质的主要使用房间分组布置,形成几种相同的使用单元,如幼儿园的活动单元、病房的护理单元等。四、放射式组织为集中式与串联式两种构成的结合。同主导的中央空间和向外辐射扩展的线性臂空间所构成,呈外向性图式。

12、中央空间一般为规则式,外伸线性臂的长度、方向因功能或场地条件而不同。放射式的组合模式:B.线式臂相互垂直:线式臂在长度、形式相同或不同,方位相互垂直的向外延伸,构成富有动势的旋转运动感。C.线式臂互异:线式臂的形状、长度、方位互相可不相同,中央空间处于一侧,以适应功能或地形的条件。集簇式构成方式A.沿轴线将不同空间串联起来B.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空间细胞沿着多条轴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C.围绕一个节点的集簇。D.树型集簇E.堆叠式六、网格式组织网格法是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通过利用大小不同的网格对整个基地或建筑进行控制,从而使建筑形态呈现整体性。网格的分类:微观层面:平面柱网中观层面:建筑体块组合宏观层面:庭院式空间组合L形新建筑与原有之宅邸有机结合,构成整体;两条步道微斜相交,汇聚人流,联通内外,使空间有明确的导向。(二)中观层面建筑体块(3) 宏观层面院落式空间组合一条环带,串联六个小院;三组建筑按网格式布局,分三期施工;旋转的基线网与基地构成3个三角形空地作为发展端。 环带穿越不同的院落产生景外景中的连续变化;连廊串联各单元空间,集零为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布局,景园与建筑既规则又灵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