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758889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谈我对思考的技术一书的理解思考的技术主要从例举一些宏观的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本,从而得出解决办法的主线。作者大前研一在被我们忽略的思维方法中提炼出一套完整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考技术。我认为本书的成功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一是大前研一扎实的调研功底积累和大量的思维练习;二是大前研一独特敏锐的眼光,这与他MIT理科博士出身,在麦肯锡从事咨询顾的工作背景密不可分。思考的技术的核心思考逻辑是假设调研论证结论再调研再论证 准确的结论,这是理科生最常用的逻辑方式,然而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往往忽略了。这是由于我们从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注重思考方式的练习所致,理科议题的逻辑周期往往长达1-

2、3年或者更长,处在这么长的周期内,理科生往往只关注论证工具和论证结果,而容易忽略了整个议题的论证逻辑。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丰富的案例分析使本书的核心论点更为易懂。这也是大前研一独特的优势所在,他跑遍美国50各州里的49各州,做过2000以上的咨询案例分析,这是其他管理咨询师所不能企及。除了思考方式和案例分析,大前研一反复提到很多成功必备的素质和一些新的经济概念:如工作的紧迫感,对事不对人工作态度,常态化的思维练习;非线性时代概念,熟悉倍数经济概念,其中一些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我们所忽略。而大前研一却非常好的驾驭了它们。下面介绍本书的7大章节内容。本书提出4个空间经济的概

3、念: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数字经济、倍数经济。让读者顿感奇感,前三个经济概念大家都很熟悉,所谓的倍数概念,强调知识创意,思考方式的差距会造成收入差距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差距。第一章介绍了本书介绍的全新思路,即麦肯锡思路: 数据分析假设搜集证据验证真正结论。其中提出现象不能当作原因,细化分析找出真正原因的重要性,而找出真正的原因,离不开实地访谈。然后经过绝对必要的验证过程,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应该是能让自己信服的结论。结论并不表明思路结束了,没有解决方案的结论仍然不是完整的结论,需要指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跟踪实施。第二章:MIT 的学习经历使作者具备了科学的思考方法,即假设搜集并分析结论。强调积累事

4、实才能导出结论的唯一途径。以大量的资料及累计的实施为根基,导出敏锐的结论才具有可用性。为了锻炼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必须让脑子习惯思考。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不断练习思考新的问题。第三章:如何用逻辑去打动人心。所谓的说服力就是充分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和逻辑能力。组织一个符合他的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注意给出建议的技巧。一般一个建议最佳,建议给多了,知会让执行者犹豫不决。有事实为证的建议,魅力无穷。提案一开始就要提出自己的调查结论:掌握流程的重点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做简洁的分析,每部分做一个结论,然后应用所累计的多个小结论导出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整体结论,再以这结论提出有证据支持的建议。总结下来打动人心的逻辑要

5、点是:合理的表达逻辑,金字塔结构的逻辑关系,可靠的调查依据,多次的检验,对PPT 报告反复熟练掌握。第三章:洞察问题的本质。不能轻信媒体或他人的结论。需要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才能洞悉本质。不能忠于事实,不但无法洞悉问题的本质,还不能得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在企业建立忧患意识,世界上优良企业的共性是具有吸收异己特质进入企业文化。例如GE的“冲突对抗”,丰田公司的“忧患意识”。第四章:非线性思维。所谓的线性思维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答案的直线思维方法。但是在非线性以及复杂理论的世界里,只要初期条件有些不同,结果就会变得无法预测。这需要我们跳出原有体制来思考,为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答案。而我们的填鸭式的

6、教育方式是培养不出非线性思维的人才,相对来说,欧洲国家更注重学生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的培养。对于我们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建议,是生活简单化,把需要思考的事集中起来思考,不需要思考的就不要想。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这需要摆脱陈旧思维方式,利用新事物或假日休闲方式刺激脑部,从而然脑部变的更灵敏。思考就是常常提出疑问,然后自己努力寻找解答。但思考必须有紧迫感,这样才能全心投入。与别人辩论是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对一个商业公司的前景进行分析,需要先分解其功能在进行思考,如它的价值功能是否持续发挥作用,这种功能倾向是变强还是减弱,价值功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发生变化。例如通过以上功能

7、分解来思考,可以分析移动电话未来将成为电脑、音乐、影响、电子钱包的终端。前五章逻辑思维让发展新事业变简单,新事业成功需要以下四要素:1)事业领域的定义必须明确;2)分析现状进而推断未来的方向,针对因果关系来设立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假设;3)专注于自己应选择的方向,即使出现几个可能的选择,也应该专注;4)不能忘记基本假设,排除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形但不偏离原则。第7章 开拓者的思维。冲破旧商业的障碍,具有让大型企业突然消失的想法。如 数码相机让柯达消失, Apple 让传统手机巨擘NOKIA销量大减等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认识新大陆的四个空间,实体经济、无国界经济、互联网经济、倍率经济。实体经济的世界中,

8、企业的价值是依据未来期待收益所换算出来的净现值。处于新大陆中的企业,则是根据将来的市场占有率的期望值来决定企业的价值。如Google,Facbokk在没有实际营业收入的情况下就已经被世界认可。我们需要做的是意识到知识的附加值具有千倍差距的事实,然后不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文中对我们工作指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归纳如下:1、 先说前提,再说对策,有前提就有结论。如某天,在想到明星与代言品牌的时候,突然发现:姚明的运动品牌代言广告怎么好像在中国比较少啊?以前,这个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上网搜索一下他是代言什么品牌,以及相应的推广情况。而这次,我不是如此,我先问自己:他代言什么?锐步鞋子知道。是不是

9、就全部都代言锐步?为什么不代言耐克和阿迪达斯?如果是代言锐步,有在中国推广吗?为什么看不大到他的代言广告?如果没有在中国推广,那是为什么?如果是代言其它品牌,为什么在中国也是看不大到他的代言广告呢?之后,我去分析每一种问题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情况,最后我再去查询一一证明。2、 不要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要建议客户“压缩投资”,就必须证明“衰退”的假设是正确的。而我们很多咨询案中,在证明假设环节往往很虚,多半采取“直接借鉴”的“抄袭”和“假设”证明假设的方法。我们缺乏这种证明能力。如何证明呢?业界、业内、公司自己。3、 认清现象和原因的不同,真正的原因只有其中的一个,而其它都只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

10、。4、 所有的事情都一定有他的原因,因此任何事、任何话就不能抱“就是这样呀”的想法和态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就能明白原来工作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大家想法或者说是目标不一致,而是下属或者是同事没有想法,最怕他们只会说:没办法,不知道。想法不一致可以互相激发,但他如果不愿意想,结果自然也就是不愿意改变了,那岂不是更糟糕。细致分析会发现,导致他们这种局面原因有二:不愿意思考;不具备思考的能力5、 最重要的思考路径,而不是知识。思考的技术对我们日常的逻辑思路有了一个全新的梳理,让我们重拾容易被人忽略的思考价值。这本书读下来,首先非常敬佩作者,他能从一个研究员误打误撞的进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随后,将逻辑

11、思维方法运用在之后的工作中,取得了很显赫的成就。即使是刚入职的时候随手记录的笔记后来出版成书也非常的畅销。我想作者的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他给读者分享的这种逻辑思维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非常认同他的很多观点,如:脑袋只会越用越灵光,世上没有毁于用脑过度的人。应该说我们这代人当中很多人都是缺乏逻辑思考力的。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通常第一反应是:要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其实,要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必须要分析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弄清其中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作者在书中提到,他是如何提供逻辑思维能力,上班路上思考一个问题,一路上想解决方案,后来解题时间不断缩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生命不止,思考不息。让我们把“头脑”这杆枪,磨的更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