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733500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 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自由是一切人学都涉及到的问题。儒家学派的自由以符合仁义道德为前提,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某种程度限制了自由,给美留下的空间极小:法家的自由建立在维护某一集团法规的基础上,是最高统治者的自由,实质取消了自

2、由,没有给美留下任何空间。庄子的自由是对超以物外的精神自由的追求,在对自由的向往中,追求绝对超越,提供了一种先验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自由之路:追求精神自由,虚拟了一个自由自在、自适自娱、自得其乐的自由境界,并把对自由的探索与审美创造活动联系起来。因此,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探索自由途径成了庄子生命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庄子对人生自由美的追求从他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意的觉醒、他的审美理想的构筑和对审美创造活动的认识中体现出来。一、向往超越世俗的绝对自由与崇高境界的美学追求庄子向往自由是他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觉醒,标志着庄子对“个人本体”的美学关怀,对世俗的超越,显示出庄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庄子自由意识

3、的觉醒是从反恩人为什么越来越不自由这个问题开始的。庄子认为,人类刚开始是自由的。这个自由体现在多方面,一是本性得到保存,它的存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保证:“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饱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二是行动不受任何干扰:“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乐”。人民安适无所为:“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何等自由!何等和谐!这是一个自由的审美境界。三是心灵的无碍。心灵无阻,精神无忧,身无牵挂,体无侵扰,是人的最大的自由。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由成了奢侈品,造成这种负自由的原因有多方面,一为残酷的政治所困。统治者设机关,用刑罚,人民哪里会有自由?二为时空局限和礼

4、教所困,人受礼教限制,不可能真正自由。三是人类自困,老子说:“知慧出,案有大伪。”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制定出一套道德规则来限制人的自由,使人为当时的社会文明所困而不自由:“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庄子历数种种仁义道德的罪状,并把造成人的自由丧失的罪魁祸首归结到人自身,他认为,人受制于物是造成人不自由的根源。这个“物”包括高官厚禄、声色名利等,一个人如果为物质、名誉、地位、利欲等浊物所累,就会失平常心,即而就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快乐。没有了快乐,心境便会急躁如火,倍受压抑而消沉。人心不自由,天下就大乱,人乱、国乱,还有何美而言?庄子较早地意识到现实社会里属人的东西开始缺失,他的生命意识自由

5、意识觉醒了。在庄子的自由意识中,追求自由、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可是自由在黑暗的现实被踩在统治者脚底下。于是,庄子只好离开世俗寻找自由。“逍遥游”就是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他化身为“大鹏鸟”,以不可遏制的雄壮气势直冲云霄。展示了冲破世俗、畅达生命的飒爽英姿,一切利害计较都成为尘埃一粒,庄子精神豪迈、神气飞扬,追求无限。这是一种崇高的美。庄子追求自由是他追求崇高的表征,二、追求外已、外物的精神自由与“至乐”世界的构筑精神自由是真正自由,这是庄子对人的生存反映出的积极态度,是他的自由意识的支柱,构筑了他的审美理想。“庄子讲自由。不完全是政治上的,而主要是精神上的。”他在齐物论中说:人“一受其形,不亡以待

6、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可是现实复杂黑暗,人生变幻无常,庄子对世俗人生感到厌倦,他开始在生存的道路上另辟蹊径。他以积极的行动寻找能获得快乐、张扬个性的世界。这种意识积极而强烈。他说,马受到束缚后“知介倪、闉扼、惊曼、诡衔、窃辔。”动物尚能如此反抗,何况人!流露出庄子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强烈意识。他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自由境界中的主体生命得以不断地走向完美的合理性和重要意义,他以自身积极的行动构筑理想的自由自乐的境界。庄子通过反观内视的方式,用意念幻化出一个自由自在的境界,一是“丧我”,“外己”。排除生死之悲,感受无形大道。二是“心斋”,“外物”,排除心智与计较,用心感受

7、世界的奇妙。三是“无情”,外天下,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至乐”。庄子本人也做到了这一点,庄周梦蝶,不知何者为周,何者为蝶。此时的庄子是自由的。庄子又借骷髅之口说出了道出了让死人复生都勉为其难的快乐。这是何等之快乐!于是庄子发现了一个人生最美的栖息场所,虚构了一个超凡绝俗的超越小我的精神家园。三、探索审美创造活动的自由与“神巧”的创造“道”有许多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规律,意思是,人只有掌握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就能得心应手,实现自由,获得快乐。如何立足于现实,实现自由,庄子客观上指出了通向自由的最合适的途径展开自由于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由,创造美。庄子认为,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就是遵循规律的活动

8、,也是创造美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审美创造活动中就能获得自由。首先,体道的技术活动使审美创造主体神不外从,摆脱外物的束缚。庄子重视精神自由,他认为,获得心灵的自由除了通过“心斋”、“丧我”外,还要在审美创造实践活动中精神达到专一。其次,体道的创造活动能使人的技术创造达到神巧。在技术创造活动中,由于创造主体专注于物,所以能“物物”而非“物于物”,因此使技术创造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如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大马捶钩者的“不失豪芒”,工任“旋而盖规矩”,等等。庄子提到的创造主体虽然都是普通劳动者,但他们在实践的创造中全身心地投入,借技艺都达到了创造的自由,有鬼斧神工之妙。他们的自由是手的自由,也是心

9、的自由,是身心的自由。由上观之,庄子哲学又是自由美学,他把人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和探索提升到审美层面,他向往自由,超凡脱俗,显示了崇高;他追求自由,超越物我,达到了至乐,并指出了达到自由美的实践途径。概言之,他把对自由的诠释、追求和探索具有多维度的审美意蕴。庄子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对自由生命的赞美,是对自适、自愉、自在、自足审美境界的追求,对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观照。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

10、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

11、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

12、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