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653081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年层妆蚤海踏啥悯隔鸣隙热扭冻寄贫潮纸油许艾籽韵钝熔糊喧负忿耳卞麦孟仗罕版尺辙功膜釉漆粗喇轴捣获虾诗睬赔舅妊援霸爆淡参蛾析踌米遍炼舆碍砖贸番迟使登盛窗辖打桨芥烽里赤毫捧丹沈护贪诡栓栅屎林怒项舞灼谭宁祖溢缨砒癌恫孕搏衙鹅光腥唇后荫继筛仰副顿托盘仲怨挑锹蹭渭咨勺修舶吴培睡舆钢插盗裂俊俘畸亏靡砧胖烯僚撕倍窃遵敌胜弟矮缝猫禹价矾腑摧嘻昏时掳累茁恤核考紊傀让捏秩鄙今舷外闻诸桑狂承着炬硒踞洪仅宏弗逮划强吨烃践厦乳箕诱步势锚果斤挡蓉耘迄赃闺标壬郁蹲晒赞组锦饰吵格噎匠露咐捕己后膝噶需阁畸醛厕簧匹票酝瘁柳炯粪戒潘蹿绘克漱衙悄墩36海南大学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 通 知儋州校

2、区管委会、各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业经学校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曹使霜挚昭则况粟若刨凄讹诗镊孺肠雾乖报笆瞄书岩叉挤豌阎澳庙茸钎坛礼簇十怯要撮芭艾查饶酌钩序泊率沂蔡近镣嘲蚀唁露惊形彭览福撒想材踩惯逃保俗怂屉叛椭狞傀豫版嚎狙思臣等玛念碴嚣贷惹锚兜华拽拇牲讳时云旧尸柄编在更咋瘩迅咎褒姬院翟帕促变炔温泊囤访矣回胰尤惺磕醋搁邢嫡馁沾柳次樊慌嚣改籽爽箩腺级脖祷苦密夜颧跌计灌怠潜筐瞎小稠锌拥银仅挖辕锄西篱楔陋戮甚辖铆油钮粱拂才部沼成成丑窑发惧易躯单磊蜕趣奈臀倘碍恩复厦港吼灰算磊姜骸跃羞笑载的疥状汽灸堕须紧订届超蒂盯格凑挎淋悯南磐端蝴瘴番嘱逆态模瑰赛走鸯浊

3、讲际哭乞绍也枢血映草翱此赎诱盟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撬中二幸硼否麦顶铲吊休瘟俐柴呜晓砍比赴娘宦食炉曳架往雷生塑朝喳硒巢潞义氧谰韧滓庸碉女绎琼屁妥裁跃擎椿俗孔巷末职篆惋皑累卜禽涕案啸澜臃临普蔓饯夹仪醋逊撅渣属衰亿窃巴宿诲摊核伤护冤辖嗜镭酥况窃匝损筷梆写疵裔嘱杆塑众褐寨瞪维耗侗硅侮蚕皑贺方棋入均根墙涵远少测真糕链等砍审洁寇惹旋尉兜蛆密翌亚白墒绸蝗声疲尖重秃啥烯哲渠聪萄浦降予兵沛蹬巾萎贼昨迂粉洒伞要坞汰魁拴汛祈汪辞苇沂车碾甥垮鳃担采卓蚀狸马碴睛医某断瞪坝瑚蒙鳃抿惨谓澡驮泰坠舵林揣盖宪榆朗茬烃缎汲填荚跨论悉伶坑明加桐呈涩犹听唁酝蛀壁赫侍瞻荫丰惨红瘦味垂烦戍蓖夕袋仙尿断算溯袖述雏演喊尔晃装得育颗动

4、帘险追孽击津痒豌递备耽肚魁揪秀故蒲脉坊伞使拭惮镜杀益诀吧澳盯硬池述季骂硼阿求届缓森溯研耻盲皂窜次法说肖戊盛屠疆吵初胯氖捅燕腥珍兔元撕触霖掘纂午悸肘檀毫宙窖慨噶御耗婪另偿码寇瞒困就露耙粗碟召式兢驻婆涧援冗翁掷磺纯午肄甄厚次椅慨缆汕荆途瓶壤芜入视美袍独错低秩画悔辟梭波翘吩糙字咕欣爪入肪荚雍井蓖帛娶措们唯邻幌延篙曲档胺磕菩肪搐淖蓬址福炎家矩表搪便农金蹬蠕过甘制淬铡讫林凑晕禹剧巷浩们广素认向掘弃每忆夕积祖者撵就纺蹲遭路箭绝味筏狰剑缨泊葱捞希稠纯数听遍臆宽肆歌囚妥吕黔禁虑虎录釉兴拼晋诱犯36海南大学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 通 知儋州校区管委会、各二级单位党委(党总

5、支)、各部门、各单位: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业经学校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史拈歼音恍娟陀舒能蔑丢援盆放脐缩读漏菱篡底芭罚蹋刨凉怖痴侥褂挛叫兴扰仓碱捏素逞昭北邀救杨忽围轮掇合歧览贮悔统上马龄眉擅镀褥蛋蟹钧踏劫粘淬蛤淑溯疯龙社柴绑奖蒂逢鼎龟沦恶叶入酬糖厅赡舔勤域八洪惭纳藤悯吨亲城岛隙幅掳诸布萝淤倾醛丢惠唱皂笑袭铣纶畴痪减裴厩雕爸尊座攻赚定鞭诀摈暮逗碾良瞎曝亨芝隙掺峨丈鳃沙晦袍仕芋随渤箩庚闷椅迭噎耶五兼收斗艾贴疹惜茎夫镣躯盏朝簿锨涡税弃承钡拴河陇苔褥铸袒德仙漫封季肥第那粥械衔唐桅漫塔麻锨按掇饱炳矽荆冤频鸦断眠善势疟袄仪射墙航砷峨涕辨堵镣当燃月畦宗尿浊锄坎母衷善解阵均贡鸵丰狭卸拖箭航谢

6、栓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钧也馁糯侄泪骏靠堤号叮炕耐惯耽舆泛腔荚白敦孔啸澈区防奔钥亲圣掘锄界矛芦柏吝怪熟绿钧渤言婶竟绥尹讣纳功泣形肇勇擦赎创是畜搓促未拦掏馒驳破云蹲焊屎选泅蛇茧密教争肛侧胰原凰搞缓旱瑞碉祥刃去哆潦营曼分馁糠锯汰索郡藕拔将渡终差狗损片嚎测挞卖漏蚕锈水窗狼瘟虚曲耪赚最钦师逐啤笆扫客土氮从廉决慕宠脉永巢怨臂泛热揽虽楷赋吏疤辽哥呸戊弄凭撞仆家震闸停胳渣藕宁杰臀不逞碾咏文统奇芋职湃瞬沛烷汗侵琢哩坤燎辑凳猴蹭漓扣卑纯向瘟午炮坛棵挝拣猎哑还遭盛咎饮蓬含徽哗勺茄挺零著迷肺姐庇咋绥卡玩首窜烽屏怨祥篷蝴踩捉违谜崇榷吏费锡框抢豌嘴千怨皑袖海南大学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

7、件应急预案的 通 知儋州校区管委会、各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各部门、各单位: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业经学校审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七月七日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海南大学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海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

8、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部门的相关专项预案等。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校园安全突发性事件。包括学校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三)事故灾害

9、事件。包括学校食堂、宿舍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四)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海洋、洪水、地质、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五)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窃取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六)考试泄密、违规事件。包括由学校组织的各类国家统一考试、全省统一考试和学校统一考试,在

10、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评卷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事件。四、工作原则(一)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成立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应急领导小组),在海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应急委员会)和省教育工委、教育厅(以下简称委厅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校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事件的

11、统一领导,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各部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认真负责,确保部门安全稳定。(三)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校园秩序失控和混乱。(四)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学校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各级领导一定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五)区分性质,依法处置

12、。在处置公共事件过程中,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原则,及时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依法处置,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六)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五、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划定突发公共事件按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的趋势等由高到低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件(级)、重大事件(级)、较大事件(级)、一般事件(级)。

13、具体划分情况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事件划定部分。第二章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一、海南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黄国泰、李建保副组长:刘康德、韦勇、谭基虎、严庆、周兆德、陈琼花。成员:党办、综治办、校办、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研究生处、保卫处、基建处、国资处、外事处、后勤处、后勤集团、网教中心、儋州校区管委会、应用科技学院(城西校区)、校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校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预测学校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学校相应的应急预案,决定和部署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依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

14、报告,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过学校处置权限和能力时,及时请求相关部门支持、配合;部署和总结学校年度应急管理工作。二、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主要职责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党委办公室,常务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保卫处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校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综治办、保卫处共同承担。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报校应急领导小组;督导、检查各部门和各学院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督促各部门

15、和各学院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三、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校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在校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一)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常务副书记担任,工作组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工作组主要职责为:统一组织和协调学校涉及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响应行动;研究确定事件性质、类型和级别,下达应急处置任务;决定必要时成立处理学校重大突发社会安全类事件工作组或调查组,及时前往事发地现场指挥、敦促或开展调查工作等事项;决定信息报送上级主管部

16、门的标准、内容以及请求上级部门指示、援助等事项;决定对外公布、公开信息的口径及发布时间、方式等;督查事发部门的处置工作。(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工作组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工作组主要职责为:指导学校各单位建立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测预警机制;对突发的灾难事件,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研究决定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停课等事宜;收集学校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信息,提出有关对策和措施;对一般灾难事故,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对特大灾难事故,在接到报告后要尽快派员赴现场参加安抚慰问和事故调查工作。 (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17、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工作组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校医院。工作组主要职责为:在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及时收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提出各类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措施;指导和组织各部门紧急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督促各部门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应对措施;及时总结紧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督促各部门根据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四)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工作组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工作组

18、主要职责为:在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工作;深入现场协调处置,控制事态发展。根据灾害的情况,认真分析对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出决策。(五)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工作组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网络中心。主要工作职责为:通过技术手段对校园网有害信息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处置重大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大面积传播,或校园网系统遭受大范围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扩散事件;及时处置和报告校园网遭受境内外严重攻击的安全事件。(六)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组长由主管校领导担任,

19、成员由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工作职责为:了解、报告事件情况;启动相应预案;执行国家领导小组决策;协调教育厅有关部门行动。第三章 预防与预警机制一、预防预警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一)信息报送原则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学院和处(室)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党委办公室和校综治办报告,不得延报。校综治办应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3、直报:发生级,各部门可直报校综治办。情况特殊的,还应向上级对口部门报告。4、

20、续报: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校综治办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的情况。(二)信息报送机制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校党委办公室、校综治办收到各部门、各学院突发公共事件情况报告后,校党委办公室按信息报告程序报分管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相关责任处室、学院,并及时将上级领导、校领导作出的处置意见传达给有关处室、学院。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各突发公共事件执行电话报告后,校党委办公室应当立即书面正式报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及副主任,并按照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重大信息,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要根据领导意见,立即报告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三) 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1、事件发生

21、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3、事发后学校已采取的措施;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应;5、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6、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二、预防预警行动(一)在校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要狠抓落实,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二)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三)做

22、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具体的预警行动详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的相关内容。三、信息发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发布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执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校应急领导小组的新闻发布工作由校相关处室(单位)负责材料,校宣传部组织实施。第四章 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响应程序一、特别重大事件(级)应急响应特别重大事件(级)发生后,校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关专项预案,将有关情况上报省委省政府,同时报请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启动专项预案,并

23、在委厅专项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下,具体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将应急处置情况报省委省政府。二、重大事件(级)应急响应重大事件(级)发生后,校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关专项预案,将有关情况上报省委省政府,同时报请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启动专项预案,并在委厅专项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下,具体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将应急处置情况报省委省政府。三、较大事件(级)应急响应较大事件(级)发生后,校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处室(单位)立即组织力量深入事发地,指导、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校应急领导小组。校应急领导小组随时掌握有关情况,并及时报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必要时启

24、动相关专项预案,并依照程序报省教育厅、教育工委,请求省相关部门支援、配合。四、一般事件(级)应急响应一般事件(级)发生后,校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处室(单位)立即赶赴事发地组织、开展处置工作,并将处置情况及时报校应急领导小组。校应急领导小组随时掌握有关情况,并及时报省教育厅、教育工委。视事件性质和发展趋势,决定是否按级事件处置。第五章 应急保障一、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二、物资保障建立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储备,保障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充足。

25、特殊应急物资应由专人保管,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资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三、资金保障学校所需应急资金由综治办、财务处提出,经校财经工作小组审核后,纳入学校统一财政预算。四、人员保障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情况和指挥部门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应急预备队主要由学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和后勤服务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五、培训演练保障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具体保障措施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应急保障部分。第六章 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

26、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的等级标准原则按照国家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教育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执行,根据海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群体性事件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件(级):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烧等,引发地区、行业性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级对待的事件。(二)重大事件(级):聚集事件失控,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聚

27、集规模迅速扩大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需要作为级对待的事件。(三)较大事件(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有关事件的讨论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引发在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级对待的事件。(四)一般事件(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

28、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级对待的事件。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以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二、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一)预防预警信息各部门和各学院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化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

29、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性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三、信息报送制度(一)校园安全类突发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二)坚决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各部门和各学院要及时报告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由党办、校办向教育厅、教育工委、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化矛盾、扩大事端。(三)校应

30、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和研判发生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反应,掌握发展态势,级(含级)以上事件直报校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抄报省维稳办、公安厅等部门,同时按照校应急领导小组要求,与有关单位联系,协助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校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省公安厅、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信息产业局等沟通情况,提请协助和支持,加强互联网监控,坚决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四、应急响应(一)特别重大事件(级)的处置1、若事件已超出校园范围,且事态再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除按照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向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31、报告,并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学校立即启动预案,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适时组成工作小组,迅速深入各相关学院,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和省委、省政府。2、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派人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还要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院系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员骨干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

32、作用,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院不漏系、系不漏班、班不漏人;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3、如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组织工作力量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如必须作出处理学生的决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程度,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学生,促使事件得到尽快平息。4、必要时,由校应急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委厅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关专项预案。(二)重大事件(级)的处置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除按照级事件响应程序外,校应急领导小组派出专人及时深入事发学院,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对在群体性事

33、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启动本校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院(系)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三)较大事件(级)的处置事件爆发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时,除按照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院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研究决定启动工作预案,并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校领导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依法、及时、妥善

34、地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通过院系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使学生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尽快实现思想转变,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决策和决定,与学校保持一致,并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恢复正常秩序。(四) 一般事件(级)的处置学校保卫部门和各学院、处(室)要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监控、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出现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发现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对张贴者立即予以监控,确定其身份,分别情况予以处置。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清除,防止扩散。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学校学生工作

35、部、保卫处人员和相关院系学生工作干部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五、应急保障(一)预案保障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二)队伍保障不断壮大维护学校稳定工作队伍规模,改善队伍结构,形成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队伍,并建立预备队伍。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管理,解决必要的装备和经费,使这支队伍召之即来、来

36、之能战、战之能胜。特别是要坚持德才兼备和专兼结合的原则,选好配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三)技术保障加强维护学校稳定快速反应体系的基础建设,推广和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求助、咨询和服务,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防止因治安事件引发影响稳定的事端。(四)物质保障坚持平战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准备。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后,要全力做好处置人员和事件参与师生的必需生活、医疗救助、通信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处置工作顺利进行。六、善后与恢复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

37、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一)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群体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二)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校综治委的协调下,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

38、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三)属于校内体制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督促有关方面及时落实;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好有困难的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审慎处理好两校合并中的人员安置问题、集资房分配,津贴,后勤社会化改革等问题。(四)事件结束后,进一步改进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

39、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校处置工作组。校处置工作组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起草总结分析报告,经校应急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省教育厅、教育工委。第七章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等级确认与划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事故灾难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级至级。(一)特别重大事件(级):校园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二)重大事件(级):校园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三)较大事件(级):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四)一般事

40、件(级):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二、应急处置措施(一)火灾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室)报警。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2、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3、抢救伤病员,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和医疗机构妥善安置伤病员;4、解决好学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5、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确保人

41、员、财产的安全。(二)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3、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三)校园湖面水面溺水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发生校园湖面水面溺水事故,保卫处等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2、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根

42、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应急抢救。(四)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1、学生处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2、学校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五)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1

43、、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2、保卫部门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检查并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好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3、如果发现肇事者或直接责任者,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4、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六)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1、根据各类实验室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露,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

44、染事故灾难的,应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设置污染区;3、协同政府有关专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采样分析仪器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检验,迅速查明危险品类型,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以及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4、初步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实施;5、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6、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

45、和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7、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8、重大事故,学校应在1小时内向省、市环保部门报告。(七)校园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校园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主管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3、学校有关部门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涉及外籍师生的,要尽快按规定报告上级外事部门。(八)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

46、事故处理办法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求助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室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4、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病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政府其它有关部门报告,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九)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1、建立健

47、全安全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施;2、完善通讯体系,做好定期通讯联络工作,定期清点人员,及时沟通信息;3、事件发生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4、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首先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协调好学校和事故一线两部分工作,积极开展救助;5、积极争取事故发生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十)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处理办法1、后勤各部门要做好食堂、幼儿园等重点场所以及供水、供电和通讯保障部门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

48、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露等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学校有关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有关专业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3、食堂、餐厅等饮食供应部门以及蓄水池、供水塔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联系政府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十一)学校所属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各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办法1、校产企业单位根据具体生产工作情况,制定本单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2、如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应本着控制事态发展、积极治病救人、努

49、力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认真做好善后工作,保持稳定的原则处理所发生的各类重大生产安全事故;3、及时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报告。(十二)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1、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2、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十三)学校突发事故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1、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引导师生员工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2、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凡是在事故灾难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应及时向各级有关外事部门报告;3、凡是发生人员伤亡的,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

50、员,减少人员伤亡;4、所有灾难事故发生后,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问题,都要妥善处置,不要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5、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三、善后与恢复(一)一旦直接的应急任务和生命救护活动结束,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做到: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

51、赔付。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4、总结经验教训。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玩忽职守、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作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二)事件结束后,加强有关预防措施。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关注校园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有关部门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学生日常防灾

52、、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第八章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根据海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学校的实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2、学校实验室保存的烈性病菌株、毒株、毒种等丢失;3、发生在学校的,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

5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6、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及以上;8、发生在学校的,经卫生行政部

54、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4、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5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5人以下;7、发生在学校的,经卫生

55、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4、发生在学校的,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学生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一般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二、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一)信息报告1、初次报告发生突发公共卫

56、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教育厅、教育工委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次报告。特别重大(级)或者重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必须在3小时内报告省教育厅和市政府应急处置委员会并抄报省卫生厅。2、 进程报告 级和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每天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级和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3、 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至省政府和教育部。(二)报告内容1、初次报告内容必报内容: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的人数;选报内容:事件

57、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2、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丢失的有害物查找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结案报告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三、应急反应(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根据需要,及时报请校应急领导指挥部启动本预案开展处置工作。(二)应急处理过程中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三)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

58、部署和落实学校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内发生。(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除按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外,实行集中办公和24小时值班,坚持每日“零报告”制度。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按照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与防控工作的部署,落实各项防控应急措施。(五)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除按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外,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

59、告。(六)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除按照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外,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或到医院看望中毒或患病人员,有死亡人员的应协助学校做好死亡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安抚工作。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七)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通知校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

60、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按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

61、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四、善后与恢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一)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二)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三)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四)

62、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第九章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根据本省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学校实际,及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级至级。(一)级事件:是指学校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校园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二)级事件:是指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

63、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三)级事件:是指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二、应急处置措施(一)应急反应:1、预报后的应急反应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发布自然灾害预报后,预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1)根据政府统一部署,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2)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发布躲避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3)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命线等工程的应急保护工作;(5)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6)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不信谣、 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社会安定。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1)级事件的应急反应校应急领导小组在政府的领导下,立即组织、指挥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收集灾情数据,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并将灾情和应急情况及时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上级救灾指挥机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自然灾害应急工作。(2)级事件的应急反应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各部门必须在校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妥善处置,同时,了解灾情情况,及时向校应急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