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622865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doc(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2006-04-01实施2006-03-07发布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road vehiclesQC/T 7432006QC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ICS备案号:前 言本标准编写的格式采用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以规范标准。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锋、汪继强、王子冬、肖成伟、毛立

2、彩、赵淑红、李丽、陈人杰等。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动道路车辆用标称电压单体3.6V和模块n3.6V(n为蓄电池数量)的锂离子蓄电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00.11 电

3、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 (eqv IEC 60050(482):2003)3 术语、定义与符号3.1术语和定义GB/T 2900.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能量型蓄电池 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3.1.2功率型蓄电池 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以高功率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出、输入的蓄电池。3.1.3容量恢复能力 charge recovery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贮存一定时间后再行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3.1.4充电终止电流 end-of-ch

4、arge current在指定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终止充电时的电流。3.1.5爆炸 explosion蓄电池外壳破裂,内部有固体物质从蓄电池中冲出,并发出声音。3.1.6起火 fire蓄电池壳体中冒火。3.1.7I3放电能量 discharge energy at I3蓄电池在205温度下,以1I3(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此值可从电压容量曲线的覆盖面积积分求得,要求至少50个等值时间间隔点,或用积分仪直接求得。 3.1.8扫频循环 sweep cycle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10Hz55Hz10 Hz。 3.2 符号C33小时率额定容量(Ah)。I33

5、小时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3/3(A)。4 分类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分为方形蓄电池和圆柱形蓄电池。5 要求5.1 单体蓄电池5.1.1 外观蓄电池按6.2.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物等,且标志清晰。5.1.2 极性蓄电池按6.2.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5.1.3 外形尺寸及质量蓄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5.1.4 20放电容量蓄电池按6.2.5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额定值的110%。5.1.5 -20放电容量蓄电池按6.2.6试

6、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70。5.1.6 55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7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5.1.7 20倍率放电容量对于能量型蓄电池按6.2.8.1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对于功率型蓄电池按6.2.8.2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5.1.8 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蓄电池按6.2.9试验时,其常温及高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容量恢复能力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5.1.9 贮存 蓄电池按6.2.10试验时,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5.1.10 循环寿命 蓄电池按6.2.11试验时,其循环寿命应不少于500次。5.1.11 安

7、全性a) 蓄电池按6.2.12.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b) 蓄电池按6.2.12.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c) 蓄电池按6.2.12.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d) 蓄电池按6.2.12.4进行跌落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e) 蓄电池按6.2.12.5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f) 蓄电池按6.2.12.6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g) 蓄电池按6.2.12.7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5.2 蓄电池模块5.2.1 外观蓄电池按6.3.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无外伤,且排列整齐、连接可靠、标

8、志清晰等。5.2.2 极性按6.3.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5.2.3 外形尺寸及质量参见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5.2.4 20放电容量(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按6.3.4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于企业提供额定值的110%。5.2.5 简单模拟工况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按6.3.6试验时承受脉冲数不低于四个。此项目只用作数据积累。根据数据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方法参见附录A。5.2.6 耐振动性(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

9、成)蓄电池按6.3.7试验时,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蓄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不允许装机松动。5.2.7 安全性(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a) 蓄电池按6.3.8.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b) 蓄电池按6.3.8.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c) 蓄电池按6.3.8.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d) 蓄电池按6.3.8.4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e) 蓄电池按6.3.8.5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f) 蓄电池按6.3.8.6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6 试验方法6

10、.1 试验条件6.1.1 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258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环境中进行。6.1.2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a) 电压表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其内阻至少为1kV;b) 电流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c) 温度测量装置: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l,标定准确度不低于0.5;d) 计时器:按时、分、秒分度,准确度为0.l;e) 测量尺寸的量具:分度值不大于lmm;f) 秤量质量的衡器:准确度为0.05以上。6.2 单体蓄电池试验6.2.1 外观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的外观。6.2.2 极性用电压表检测蓄电

11、池极性。6.2.3 外形尺寸和质量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及质量。6.2.4 蓄电池充电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5条件下,蓄电池以1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静置1h,然后在205条件下以1I3(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4.2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1h。6.2.5 20放电容量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

12、止电压。c) 用1I3(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d)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则可以重复a)c)步骤直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允许5次。6.2.6 20放电容量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2下贮存20h。c) 蓄电池在202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7 55放电容量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552下贮存5h。c) 蓄电池在552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

13、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d) 用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8 20倍率放电容量6.2.8.1 能量型蓄电池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以4.5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c)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8.2 功率型蓄电池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以12I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c)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

14、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9 常温、高温荷电保持能力及容量恢复能力6.2.9.1 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贮存28天。c)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d) 用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f)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g) 用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

15、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9.2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552下贮存7天。c) 蓄电池在205下恢复5h后,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d) 用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f)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g) 用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

16、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6.2.10 贮存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2h。c) 蓄电池在205下贮存90天。d)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e)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f)用e)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如果容量低于5.1.9中的规定值,可重复d)和e)二个步骤,最多可以重复5次。6.2.11 循环寿命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2下,以1.5I3(A)电流放电,直至放电容量达到额定

17、容量的80。c)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d) 蓄电池按b)c)步骤连续重复24次。e) 按6.2.5方法检查容量。如果蓄电池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的80终止试验。f) b)e)步骤在规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为循环寿命数。6.2.12 安全性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6.2.12.1 过放电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至蓄电池电压0V(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蓄电池应符合5.1.11.a)规定。6.2.12.2 过充电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1) 以3I3(A

18、)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 5V 或充电时间达到 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2) 以9I3(A)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 10V即停止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1.11.b)规定。6.2.12.3 短路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将蓄电池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蓄电池应符合5.1.11.c)规定。6.2.12.4 跌落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蓄电池在205下,从1.5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厚度为20mm的硬木地板上,每个面1次。蓄电池应符合5.1.11.d)规定。6.2.12.5 加热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将蓄电

19、池置于85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min。蓄电池应符合5.1.11.e)规定。6.2.12.6 挤压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1.11.f)规定。1) 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极板方向施压。2) 挤压头面积:不小于20cm2。3) 挤压程度:直至蓄电池壳体破裂或内部短路(蓄电池电压变为0V)。 6.2.12.7 针刺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b) 用3mm8mm的耐高温钢针、以10-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应符合5.1.11.g)规定。6.3 蓄电池模块试验6.3.1 外观在良好的光线

20、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的外观。6.3.2 极性用电压表检测蓄电池极性。6.3.3 外形尺寸及质量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模块的外形尺寸及质量。6.3.4 蓄电池模块充电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5条件下,蓄电池以1I3 (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n3.0V时或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放电,然后在205条件下以1 I3 (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n4.2V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若充电过程中有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4.3V时则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1h。6.3.5 20放电容量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b) 蓄电池

21、在205温度下,以1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n3.0V时或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试验,计算放电容量(以Ah计)。6.3.5.1 试验过程中记录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变化情况。6.3.6 简单模拟工况a) 蓄电池组按6.3.4方法充电。b) 按附录B进行试验。6.3.7 耐振动6.3.7.1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6.3.7.2 将蓄电池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a) 放电电流:1I3(A);b) 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c) 振动频率:1055Hz; d) 最大加速度:30m/s2;e) 扫频循环:10次f) 振动时间:2h。振动试验

22、过程中,按6.3.5放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出现。6.3.8 安全性 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6.3.8.1 过放电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直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0V结束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2.7.a)规定。6.3.8.2 过充电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1) 以3I3(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5V或充电时间达到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2)以9I3(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10

23、V即停止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2.7.b)的规定。6.3.8.3 短路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b) 将蓄电池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蓄电池应符合5.2.7.c)的规定。6.3.8.4 加热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b) 将蓄电池置于85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min。蓄电池应符合5.2.7.d)的规定。6.3.8.5 挤压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2.7.e)的规定。挤压板形式见图1:一侧是平板,一侧是异形板,异形板的半圆柱形挤压头的典型直径为75mm,挤压头间的典型间距为30mm。挤压板外廓尺寸3001

24、50(mm)。1) 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排列方向施压。2) 挤压程度: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尺寸的85%,保持5min后再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尺寸的50%。 图1 挤压板6.3.8.6 针刺a) 蓄电池按6.3.4方法充电。b) 用3mm8mm的耐高温钢针、以10-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至少贯穿3个蓄电池单体(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应符合5.2.7.f)的规定。6.4 试验程序6.4.1 按本程序进行的试验应连续进行。6.4.2 单体蓄电池试验程序见表1。6.4.3 蓄电池模块试验程序见表2。表1 单体蓄电池试验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章条号单体蓄电池编号1外观6.

25、2.11#24#2极性6.2.23外形尺寸和质量6.2.3420放电容量6.2.55-20放电容量6.2.61#2#655放电容量6.2.71#2#720倍率放电容量6.2.81#2#8常温、高温荷电保持能力及容量恢复能力6.2.93#6#9贮存6.2.107#8#10循环寿命6.2.119#10#11安全性6.2.1211#24#表2 蓄电池模块试验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章条号蓄电池编号1外观6.3.11#8#2极性6.3.23外形尺寸及质量6.3.3420放电容量6.3.55简单模拟工况6.3.61#2#6耐振动6.3.77安全性6.3.83#8#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检验项目、

26、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和试验周期见表3。表3 检验规则序号检验分类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试验周期1出厂检验外观、极性(单体蓄电池、蓄电池模块)5.1.1,5.1.25.2.1,5.2.2100%2外形尺寸及质量(单体蓄电池、蓄电池模块)5.1.3,5.2.32%320放电容量(单体蓄电池、蓄电池模块)5.1.4,5.2.4500只内(含500只)抽5只,500只以上抽10只4型式检验20低温放电容量5.1.5每项2只共24只单体蓄电池和8组蓄电池模块每年一次555放电容量5.1.6620倍率放电容量5.1.77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5.1.88贮存5.1.99循环寿命5.1.101

27、0安全性5.1.1111简单模拟工况5.2.512耐振动5.2.613安全性5.2.7注: 共需抽样28只单体蓄电池、10组蓄电池模块,其中4只为备份单体蓄电池、2组为备份蓄电池模块。7.2 出厂检验7.2.1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应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样进行出厂检验,对出厂检验的20放电性能检验项目,所有蓄电池样品的1I3(A)放电容量差应不大于5%。7.2.2 在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应将该产品退回生产部门返工普检,然后再次提交验收。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7.3 型式检验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

28、; b)转厂; c)停产后复产; d)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e)合同规定。7.3.2 判定规则 在型式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判定为不合格。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8.1.1 蓄电池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a) 制造厂名;b) 产品型号或规格;c) 制造日期;d) 商标;e) 极性符号;f) 蓄电池安全注意事项及警示。8.1.2 包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名、厂址、邮编;b) 产品标准编号;c) 每箱的净重和毛重;d) 标明防潮、不准倒置、轻放等标志。8.2 包装8.2.1 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防潮防振的要求。8.2.2 包装箱内应装入随同

29、产品提供的文件:a) 装箱单(指多只包装);b) 产品合格证;c) 产品使用说明书。8.3 运输8.3.1 蓄电池运输荷电状态应低于40%,在运输中不得受剧烈机械冲撞、暴晒、雨淋,不得倒置。8.3.2 蓄电池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重压。8.4 贮存8.4.1 蓄电池应贮存在温度540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的仓库内。8.4.2 蓄电池应不受阳光直射,距离热源不得少于2m。8.4.3 蓄电池不得倒置及卧放,并避免机械冲击和重压。附录A (规范性附录)一致性分析方法A.1 单体蓄电池一致性分析方法A.1.1 单体蓄电池放电容量的标准差系数:公式为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式中:Cn 第n

30、个蓄电池的容量;24个蓄电池的平均容量。根据不同蓄电池的放电容量数据,可以分析单体蓄电池的一致性。注: 以24只单体蓄电池为例A.2 蓄电池模块一致性分析方法根据附录B简单模拟工况试验数据分析蓄电池模块一致性。蓄电池模块中的10只单体蓄电池放电电压的标准差系数:公式为: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式中:Vn 第n个蓄电池第m放电阶段的放电终止电压,10个蓄电池的第m放电阶段放电终止电压的平均值。根据不同阶段的放电数据,可以分析不同阶段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注: 以10只为一蓄电池模块为例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简单模拟工况试验步骤B.1 范围本附录描述了简单模拟工况试验,并且给出了所采用的试验曲线。B.

31、2 试验步骤B.2.1 充电步骤蓄电池按正文6.3.4方法充电。B.2.2 放电步骤B.2.2.1 能量型蓄电池能量型蓄电池放电步骤在205条件下进行,由四个阶段组成。1110987654321图 B1能量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曲线01234567891004998147放电时间/min放电电流/I3表B1 能量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阶段阶段步骤序号操作状态电流A步骤时间min一1恒流放电1 I3182恒流放电9 I313搁置030二4恒流放电1 I3185恒流放电9 I316搁置030三7恒流放电1 I3188恒流放电9 I31表B1(续)阶段步骤序号操作状态电流A步骤时间min9搁置0

32、30四10恒流放电1 I31811恒流放电9 I31注: 步骤1至步骤2为第一阶段,步骤4至步骤5为第二阶段,步骤7至步骤8位第三阶段,步骤10至步骤11为第四阶段;其余步骤为阶段间间隔。放电过程中监测蓄电池模块及单体蓄电池电压,总计进行4个阶段的脉冲放电。放电过程中记录单体蓄电池电压。在某个脉冲放电阶段内若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则停止放电。同时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B.2.2.2 功率型蓄电池功率型蓄电池放电步骤在205条件下进行,由两个阶段组成。8 图B2 功率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曲线051015202530354045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

3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时间/s电流/I31235874967表B2 功率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阶段阶段步骤序号操作状态电流A步骤时间s一1恒流放电3 I35402恒流放电30 I320 3恒流放电3 I32404恒流放电45 I3105搁置03600二6恒流放电3 I32307恒流放电30 I3208恒流放电3 I32409恒流放电45 I310注: 步骤1至步骤4为第一阶段,步骤6至步骤9为第2阶段放电过程中监测蓄电池模块及单体蓄电池电压,总计进行2个阶段的脉冲放电。在某个脉冲放电阶段内若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则停止放电。同时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