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610023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小学教学论文:品生生活化教学的尝试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罢了。书是不可以死读的,但是不能不用。从前有许多像这样的东西,非推翻不可的,否则不能实现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说品生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而且没脱离生活,处处体现着生活。小学低年级是儿童由接受学前教育向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过渡的阶段,这种过渡主要是指儿童学习内容的衔接和学习方式的阶

2、段性延续。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因此,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学习内容和以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是不能因其学习环境的改变而中断的,在小学低年级开发、设置和实施源自于儿童生活的活动课程将有助于儿童由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的顺利过渡。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品生课程真实反映了儿童生活的实际,儿童的现实生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第一,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第二,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如有关家庭生活的游戏、以爱

3、护自然为主题的儿童剧等。这其中有正面的也有方面的。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就是要让课堂符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正确的行为指导、引导他们现在和以后的生活。使学生爱上品生喜欢品生。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以儿童生活为基本内容,真实反映儿童生活实际,注意儿童生活的教育价值,指导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既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又能看到自己。 在课堂教学中,让儿童直接参与到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包括各种儿童喜爱的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参观访问、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等,在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切

4、忌将学生的自主活动,变成自由泛滥,但也要防止将这种指导变作包办或控制。 品生课程标准指出,品生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品生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因此,在日常的品生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品生教学环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品生教学环境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将品德教育和生活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德育教育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用生活的理念构建品生教学的课堂,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品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 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在新课程中,我们把教材(教科书)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内容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主题。教学不一定是教教材,但一定是借助教材引发、生成问题。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科书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或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儿童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发展自己的,同时建构着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受到的品德教育,只有回

6、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得到实践,印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情景中,应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摆脱对教材的依赖,借助投影、图片、实物、表情、手势等创设生活情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教育就在身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比方说品生第一课的教学我是小学生了就以教材为依托,教师组织学生自我介绍、第二课时认识新同学,第三课时带领学生一起参观认识我们的美丽的校园,教师可创设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与学生放下课本,链接生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也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理解、学习

7、、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应用教材内容不能囊括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为课堂注入“活水”。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教材只是个依托,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了解了生活中的主要食品,懂得了成长需要多种营养,而课堂上要求的不偏食、不挑食却要到生活中体验,而第二课时的我设计的午餐则必须在家长的帮助下,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去实践,真正实现了课堂内容的拓展,而品生课程这样的设计贯穿整个教材的编订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积极拓展教材,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教学的回归。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教学

8、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当然,拓展并不是盲目地去补充课外知识。对教材进行拓展,教师要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切入点,将教学方法生活化,把教学意图融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1. 创设生活情景。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善模仿。 “演演”、“做做”的教学活动能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中“你留心了吗”这一主题时,我让学生自制了白兔、青蛙、小鸟、小马等的头饰,渲染奇妙科学宝殿的氛围,在课件的帮助下,让他们四队人马出发,遇到大山挡住去路,怎么办?遇到沼泽地怎么过去?汹涌的大海怎么能过去?我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表演时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

9、作,分别扮演各个角色。随着画面的变换,学生们开始了精彩的表演,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都很认真。表演结束后,参与表演的学生很有成就感,而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则纷纷表示下次要演。这样,生活情景的创设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合理利用真实情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景,教师可适当地把握时机,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如在教谁的朋友多这个主题时,两个孩子是好朋友,但是因为一点小事刚闹翻脸了,当进行到“让大家喜欢和我交朋友的办法”这个环节时,有同学说到要相互谅解,我及时问:“那对朋友现在吵架了,最需要相互谅解啊?”解

10、决了一个矛盾,和好了一对好朋友,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三、生活活动课本化 除了品生课堂教学要生活化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堂所学,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检验生活,丰富生活,让他们的生活课本化。1、让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生活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好习惯好品质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编排及表演,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自然地运用所学知识,所修品德,从而提高他们的行为能力。 2. 课外作业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因此,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内所学外

11、,更要让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如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打扮我的小天地我们一起成长到哪儿找答案等许多活动都可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 总之,遵循品生课标的要求,品生教学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正确的行为指导、引导他们现在和以后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意义的。所以,品生教学要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以儿童生活为基本内容,真实反映儿童生活实际,注意儿童生活的教育价值,指导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既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又能看到自己。生活化的品生教学,在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促进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促使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参考文献:1、陶行知文选 中国现代名家文集精选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