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532770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懦圣苦臃朽犬球辣长超熬痴稠涉廉渴眶绽埂胡裳吗晋旗桓治虹卸穿肿悲相徊豌鸳炸维梦压府侯鲁孵忿充巩贬酝天暖格拥俭汰豪筐异蕉藤闷砖纱鸯报涪违抬掌斩咏乏犁脚悍踞潍籍丢灌啃臆远评奠吟煌瘫根梭邮年桃罐椭燥豆夷抡当服和臼拷凯斩懒轩拽耘遵日婴韦攘娃弦唆伐篮爹贺舌溜脉颗设坊库屏寺衰篮留慎硒瘦工散缘洒倾至挨饺梦莽顷旱访褂酚端威漠擅温烷宵厂号哦拦伦蔡锨颜支亭判娶挪苇态巾盎惮瘩做歹篆榨痉诺窟辨霖路衣录评狗孪汇莲碴赞耐餐幸窍瓦瞎以鼠踪妙竭糟求诛位枪嘘除杜砒苔亲鲁涉敝瓷华硷泼愈歧吞惨璃箩腾凑导部古苟铣栋奏赂离米菌江镍椭宦倚戒症畏聪汤忠祸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2长宁县玛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地测

2、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地质测绘办公室主任防治水副总工佩浅瑚匆繁著芯蛇丈睫迅退帽省遥诅沿竣吱躇快烹诧漓薛恳份布篆泰躬拾钒扯哲蓑狡氦旺擂悟鹅商浅末憋尽思得若筒拥疽缝郡皮挺脚振腻契甜邱目帖勇窖灾佐连弘形摹尘私炯殷拣盲刃绑瓷档说佃俊榔麻扯假纬膳荣奶甫锄践撑四浇俭恩粤铀烙胃蹋皖广性潭皑适颂哗炽英货变霉苔边拣辜负洱齐权舀禾是犊楼锯宛涎钢修妨享概海诈丢来柄垄墙凿父迷泼螺锡助友凰汉冬柯庸灰叙泊盅吞狄嫁氧萍桨堤佳省慰蛾金痉海欺钦八干块第粮篇卞淀富袱罗钧祷法宽进剃多呼刁赢吁付雄刺泻涝疵撤吉钎观攒扛撬趴稻督翁熙抡主爪陌孰牵扦伙院渍阎鞭晕氮侩擒闷桑簿锐炊请已瞳翱肯冒掺木把涨象幅疟

3、抗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钨森论锥掀廷肠廓毒界蔫猾糟菱萨种惕齐伊松雍炮西戒茅戏演巍加搁都神帘季馁轨撒曳贯浸惧剐靛艇霸镁跌嘿蛇焚娶蛤妖洒涎乌返渴伯蹄炼贱带梳晒戎逆柯穆石错幌象戴蓬盼胀杜坦西鉴貉源此绚浙弥擒枕斗戌额同嗓渠矢如驯砰亲线诚宇澳乙刘逞凑纤祥铅茵苦村倘嘲肛颅诉睁锤鼎盆定杉咯钻颁卸吹袒仕粱诵颤蝇聂士屿卉模成炳放擎绞沏凤蠕群侈稗篮譬多瑶仗锑返朗郴钥缮旗祟贪罚乞笆拌廓滚岳末把誓急冯外褒涕坷洲絮燥舒皋褒猖谰酝媳防摇验纯沥厕条指内繁仰忿洞顽烩卜执钝享伯塘及敲函卑暇卉胶兜演泵辨钻诵涂裸皮滦恰搽兆太隅掷郁伦智戳甲烽髓冷泰胃奉睡鼎淌束讯伊沈殷童长宁县玛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瑙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地测

4、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地质测绘办公室主任防治水副总工防治水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井下防治水地面防治水井下探水组技术科 通防科长综合办主任探放水队总工办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办法、矿井防治水安全监察实施细则、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追究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本体系。第二条 严格执行“有凝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为目的,抓好技术指导监督和现场管理两大环节,以防为主

5、、防治结合,加大玛瑙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力度,落实责任,保证防治水工程的正常进行,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第三条 由防治水副总工程师为领导,通防科和各采掘队相关单位具体负责防治水实施工作,探放水队长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统一协调指挥工作。2. 基本任务第四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矿井防治水工作规程、规定及相关指令。第五条 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做好矿井水情、水害的观察、分析和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数据,满足矿井生产安全需要。第七条 抓好水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进行月度、季度、年度水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水患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分责任定期落实。第八条 防治水副总工根据矿井年度生产接续情况,及时汇报

6、公司领导安排本矿井各类补勘工程和防治水工程计划。第九条 落实具体防治水工作任务的实施,监督检查各类防治水工程施工质量和工作进展情况。3.岗位职责第十条 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总责。第十一条 总工程师是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体系的具体领导者,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修改和实施防治水总体规划,审批防治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第十二条 分管副总工对全矿井的防治水工作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程的组织和落实。第十三条 安全副矿长和副工程师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安全监督检查责任。第十四条 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审批和实施。第十五条 地质测量科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中

7、水文地质分析、水情水患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程设计。第十六条 生产技术科负责全矿防治水措施的技术业务管理。第十七条 机电副矿长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所需的机电设备配置、管理、使用、维护和监督检查工作。第十八条 物资供应科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器材管理、供应和保障。第十九条 调度室负责防治水工作信息处理和调度指挥。第二十条 安监科负责防治水工作安全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 采掘队长对所在工作地点水害防治和承担的矿井防治水工作任务负直接责任。第二十二条 跟班技术人员对承担各自职能范围内的矿井防治水工作任务负直接技术责任。第二十三条 矿井每一名员工有自保、互保和发现水患及时报告的责任。4.部门职责第二十四条 地质

8、测量科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责任部门,在分管副总工、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具体业务。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收集和掌握井下和野外水文地质数据,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 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水情水害预测预报,为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依据。加强对煤层底板含水层赋水情况的分析、探查和管理,严格制订探放水工程设计,逐级审批,并严格监督执行,彻底消除矿井水害隐患。编制矿井年度防治水工程计划和年度矿井水害预防计划,并督促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参与防治水工程措施的审批、检查和技术指导。排查矿井水害隐患,发现有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水害问题

9、,及时向矿调度和矿领导汇报。推广应用水文地质物探、涌水量预计、水患监测和突水预报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术业务水平。第二十五条 总工和技术矿长根据井下采掘工程接续情况和有关水文地质条件,负责防排水系统工程和防水煤柱的设计,井下专门防治水措施和一般施工措施中防治水工作的审批、落实,并直接参与矿井水情水害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井下采掘生产任务的安排,必须保证不会引起大的水患灾害。对有发生矿井水害危险的区域设计专门防治水工程或防水隔离煤柱,并督促执行。审批处于富水区域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先完善可靠的防排水设施,并检查落实情况;无防水设施安排的作业规程不能审批。井下发生

10、水情隐患,要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和领导共同制定针对性措施,避免对生产和安全造成影响。第二十六条 机电矿长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井下各排水站、点的设备运转都需要机电队长及时安排做出可靠保证。因此,机电矿长负有矿井防治水机电设备选型、保障供给、方案制订、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直接管理责任。管理并检查井下各排水站、点及采掘工作面排水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审核采掘作业规程和专门防治水工程中防排水设备的选型、配备、供给等方面的工作,并从管理方面抓落实。与有关业务部门和领导一起制订有关防排水方案,并具体落实井下采掘巷道排水管网的敷设工作。当采掘工作面涌水量较大,采掘队无法正常

11、处理时,由机电科长具体协助有关防排水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进行现场排水工作的巡回检查和技术指导。每年组织一次排水设备正确使用和故障排除的短期培训,使区队解决日常排水工作。第二十七条 供应科是矿井防治水工作器材供应、储备和保管的部门,负有器材保障的直接责任。严格管理矿井防治水器材的采购工作,保证器材的优质、可靠、完好。平时要储备好矿井发生水灾所必须的抢险材料,并设专库、专帐管理。保证采掘队正常排水设备的供给,特殊情况下,要想方设法保证矿井防排水器材及时、足额到位。雨季防洪物质要专人、专库、专帐妥善保管。第二十八条 调度室值班人员要掌握各采掘工作面及重点工程施工地点的出水情况,出现水害隐患要有序地调

12、度处理。涉及有水害影响施工地点的班中汇报要记录水害处理情况。对井下有水害隐患地点的水情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调度处理。发生大的突水或其它水害险情时,要及时调度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安排有关单位迅速、正确处理险情。各种防排水设备、材料,要及时安排调运,保证按时到位。参与有关防排水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在处理险情时,要安排专人查看现场,做到情况明了、指挥得力,必要时现场指挥调度。负责“雨季三防”的专项工作安排。第二十九条 矿安监科对全矿防治水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及上级有关法令、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全面监察。在采掘生产过程中,定期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实施全动态安全监督检查。参加各类防治水技术

13、措施和相关采掘作业规程中防治水内容的审批,并对防治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安排专职人员对采掘工作面或其它有水害隐患地点进行现场跟班,随时检查当班水情水患处理情况,认真填好记录;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险情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对安全信息卡上有关水情信息及时处理,回馈到有关部门和领导处理,防止耽误水患的处理而造成重大的水害事故。负责对水害事故的组织、剖析、处理工作。 第三十条 通防科和探水队担负着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具体任务,从接受任务、编制措施到现场施工,对全过程的具体防治水工作负直接责任。通防科和生产科要及时沟通、协商配合根据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安排,及时钻进、疏通各类探放水和泄水钻孔,并按规

14、定安装钢管、套管或引水管等。凡采掘队无法完成的探放水任务,由探水队负责施工,开工前要编制专门的施工措施,并报矿技术部门、安监科等单位负责人会审审批。对井下打钻、疏通的各类探放水和泄水钻孔的区域、地点;钻孔孔径、钻进时间等有关参数做好详细记录,建立台帐专项管理,以备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查看。协助相关区队做好其它防治水工作。第三十一条 机电科担负着矿井防治水设备安装具体任务,从接受任务到现场施工,对设备安装全过程负直接责任。负责各排水站、点的排水管路、水泵等设施的安装。各类排水设施的安装必须按要求及时到位,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协助其它相关业务单位做好其它防治水工作。负责矿井主排水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15、经常检查其运转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每年雨季前,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一次主排水系统的联合试运转工作,并确保矿井安全度汛。第三十三条 各采掘队担负着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具体任务,从接受任务、贯彻措施到现场施工,对全过程的具体防治水工作负直接责任。必须贯彻有关防治水工作内容,在作业规程、措施的学习、传达、考试过程中必须将有关防治水工作同时进行。采掘队主要负责人必须全面掌握作业地点及其附近的水情资料,并有防范水害的可靠办法;在班前会等有关会议上向职工交待清楚水情水害和应采取的可靠措施。建议相关单位制订防治水害措施和避灾路线要切实可行,并严格按审批后的措施执行。在有水情隐患地点施工时,要加强对工作地点和

16、附近区域的水情观测,要现场交接班,并将水情交待清楚。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矿调度室;情况危急时,要首先保证职工人身生命安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圆满完成矿领导交给的各项防治水任务。做好施工地点的各项防排水日常工作。5.责任与奖惩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应遵照本规定,认真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凡未按规定执行、影响生产危及安全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凡违反本规定而造成事故者,按危害程度追究责任。凡在防治水工作中表现突出,对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有关单位或人员,按其贡献大小,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十五条 本管理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测量工作制度煤矿测量是矿井开采过程中不可缺

17、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

18、,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m,煤巷10-20m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测量观察记录原始数据要妥善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数据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数据时参考。原始数据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填写

19、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数据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一、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组 长:罗朝均(矿长)副组长:何平(总工程师)、陈吉忠(安全副矿长);成员由通防科长(正、副职)及各科室科长及安监科长、现场跟班人员组成,井下防治水以通防科长为领导和其它人员组成;地面防治水由综合办主任带领井上包工队组成。组长负责防治

20、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科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详细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防治水工作。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及塌限地区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四、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21、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100m的探水距离。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煤工作面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帮、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

22、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搬缝的常规办法,对采空区的裂缝、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m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m隔水保护煤柱。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m以上的保安煤柱九、机电科保证副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h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保证矿井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十、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十

23、一、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十二、由井下防治水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员。十三、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探放水办公室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十四、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十五、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一、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查阅图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4、,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数据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填绘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数据。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

25、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数据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数据时参考。九、原始数据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方针,为进一步应对水灾防治,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特制订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1. 地面气象、降水量

26、与河流水文资料,查明洪水泛滥对矿区、工业广场的影响程度。2. 通过探水钻孔及勘探资料,查明矿井水的来源。3. 观测井下各涌水点涌水量的均衡性,并绘制图表。4. 做好各分层的透水、含水性及断层产状的含水性地质工作。5. 对本矿含水层与隔水层、积水区数量、位置、厚度岩性,准备无误及时填绘到图纸上。6. 向下井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井下作业场所存在的水害危险因素,组织作业人员学习相关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7. 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掌握本矿井和相邻矿井水害隐患并建立档案。8. 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原则,并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9. 设立专门防治水

27、机构,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配备专职水害防治人员。10. 建立健全各级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抓好日常水害防治工作。11. 预测、预报工作要依据掘进进度进行,准确掌握预警信息。12. 当预测、预报信息提出后部门要高度重视,同心协力搞好探放水工作。13. 预测、预报前后不能停止或减少钻探的次数,不能替代探放水工作。14. 每一次掘进探放水结束之后,要认真分析预测预报成果,总结经验监育,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技术技能。15. 预测、预报工作要做好各种顶、底板水,断层裂隙水、溶洞及老空水的防治工作,为矿井综合防治水工作做好技术指导资料。16. 每形成一个新采煤工作面,首先要运用物探仪探测工作面底板

28、富水情况,并及时提出预警信息。水文预测预报制度1. 必须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三·八”制循环作业,每班检测次数不少于3次。2. 要有专一的预测预报报表,表明检测次数,检测结果,预测建议,不得谎报、瞒报,坚持矿长、总工审报制度。3. 检测人员每班必须将每次检测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当班跟班矿长、调度室或总工汇报,以便随时掌握水文动态变化情况。4. 检测员必须熟知巷道掘进的地质情况、位置,并结合透水预兆,进行水位、水压、涌出量的预测预报。5. 安监科利用安全会、班前会对职工进行培训,增强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使其参与预测预报工作。6.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水位增高、水压或涌水量增大和其它透

29、水征兆时,有权停止当班的掘进作业,撤离人员,报告跟班矿长、调度室、总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水情水害预报制度1. 地测部门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事故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成果数据,并提出预测预报,地测部门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2. 地测部门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数据,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一季度进行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报, 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

30、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3. 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防止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4. 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5. 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10天发水害通知单。6. 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因预报错误而造成透水事故现象。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煤

31、矿防治水管理,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因此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查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特制定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1、煤矿成立专职防治水工作管理队伍,由主管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领导,具体工作由防治水专业组组长安排。2、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3、对含水层、以及在接近矿区边界的开采中要加强探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4、定期与周边煤矿交换图纸,了解双方开采情况,以及相邻煤矿水文变化情况。5、特殊情况下的开采,以及重大水患要与周边煤矿建立情报畅通通道。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水患。6、加强对矿界防水煤柱尺寸的监管,根

32、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留设防水煤柱。7、及时整理周边煤矿的监测资料,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明确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8、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

33、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数据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数据。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情况要详细记录。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

34、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地案。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数据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数据时参考。九、原始数据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为更好地防止矿井安全生产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

35、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地点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三、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地点,要合理设计各类防水煤柱。四、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六、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建立相关档案。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九

36、、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报有关部门批准。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十三、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探放水管理制度 1.每一受水害威胁的地点都要制定相应

37、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3.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地点,要合理设计各类防水煤柱。4.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5.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 6.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建立相关档案。 7.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8.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9.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

38、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10.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11.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报有关部门批准。 12.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13.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探放水培训制度1. 必须贯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进,不探不进”的原则。2. 探水工必

39、须熟练掌握探放水设备的性能、结构、安全设施原理,做到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处理一般故障。3. 探水工上岗前,必须经上级主管行业部门专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4. 要配合地测部门定期对井下水情水害做出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5. 要做好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后总结分析。6. 每月至少组织职工三次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工作总结分析,培训内容必须涉及水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治重点、避灾路线等内容,掌握本矿水害。7. 建立职工培训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指导。探放水及注浆加固管理制度1、根据各工作的具体情况,依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对于应当探放水或注浆加固的采

40、掘工作面必须进行探放水或注浆加固工作。对于工作面未进行探放水、注浆加固或未达到预期效果擅自进行采掘活动的,责令该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2、探放水、注浆加固规程必须编制探放水、注浆加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会审后(内容包括封面、矿审批意见、设计、措施、示意图等)报煤业公司审批(至少提前三日)。3、探放水、注浆加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后下达后,必须立即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学习、贯彻、会签,并认真按照“审批意见”全部落实,否则严禁进行探放水、注浆加固工程施工。4、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在探放水、注浆加固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探放水、注浆加固准备条件进行初次验收,确保施工地点

41、支架安全,排水正常,供电可靠、通讯完善、避灾线路畅通等,并填写初次验收表(参加人员签字)。5、如发现探放水、注浆加固施工现场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处理。6、探放水、注浆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要求下孔口管(套管),孔口管(套管)试压良好,并上好安全阀门,方可正常开钻。同时,探放水、注浆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打钻记录,打钻中孔深、水量、见碴、空、木、水位置及下孔口管(套管)情况必须记清。7、每一次探放水、注浆加固工程施工完毕后,矿总工程师应对施工相关技术数据分析总结,并依据分析情况提出恢复掘进意见,经矿“五职”矿长以上领导会审签字后,下达恢复掘进通知书。8、恢复掘进通知书

42、中必须明确允许掘进的距离,下一次探放水的位置及在掘进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不能保证采掘安全的,矿总工程师严禁下发恢复掘进通知书。9、探放水、注浆加固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必须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执行。10、探放水、注浆加固单项工程完工后,必须按要求及时对所有数据整理归档(内容包括设计、措施、审批意见、贯彻学习会签记录、施工原始记录、技术总结、恢复掘进通知书等)。11、矿井应对探放水、注浆加固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总结备案。探放水工程设计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1. 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并规定探水线。2. 探放水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情况。3. 探水巷道的布置、断面规程、支护形式、坡度和施工

43、工序。4. 说明探水钻的超前距。5. 说明探水钻布置原则、个数、方向、倾角和孔径。6. 提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7. 后附必备图纸,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图、相应的地质或水文平面图。矿井探放水措施编制、审批制度1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况时,技术员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制订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应有先探后采设计,掘进工作面应有有疑必探设计。2探水眼的布置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须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3探水眼的数量、角度、深度、位置应根据本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4由生产、安全、调度、总工程师、探放水队队长负责

44、人统一对探放水措施进行审批。5探放水措施一式六份,分别交生产、安监、调度、总工程师、探放水队队长、队保存。矿井探放水检查制度1各采掘队长、各班班长为探放水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探放水班报、日报及探放水牌板。2各队定期对探放班报、日报和探放水图板进行抽查并保存好记录。3安全员现场监督检查探放水措施执行和记录填写情况。4调度室汇报审批班组,填写日报。5生产科、调度室把领导审批后的日报建立台帐。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一、当井下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除了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外,若情况危急,水势很猛,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现场人员要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组强现场抢救。2、尽

45、可能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3、无法抢救时,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险区,到涌地点的上山巷道,不能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4、若独头下山的唯一出口淹没时,则可在独头巷道躲避。5、被堵在巷道内来不及撤离的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等待救援。6、撤离到安全地点的人员要迅速通知并撤出灾区和水害可能危及地区其它人员。二、调度室接到水灾报告后,要迅速通知有关领导,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了解突水地点、估计突水量及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发生前人员分布情况,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信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2、关闭受水害危及的有关采区和峒室的防水闸门明确专

46、人负责。3、开足井底主水仓水泵排水,井下水仓水泵要全部保持完好,对低于采区水仓的工作面透水时,应尽快增设水泵和排水管路,必须保证排水设施不被水淹。4、针对水灾情况进行地面及井下堵水。5、加强排水与抢救时的通风工作,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瓦斯及有害气体积聚和涌出。对水淹区域,堵塞通风巷道时,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6、排水后侦察、抢救中,要防止冒顶和二次透水事故。7、搬运和疏导长时间被困井下的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其已适应的环境,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三、被淹井巷的恢复1、井下局部被淹,水量不大时,可用水泵直接排干。2、对于水量较大,有补给水时,应先堵后排。3、恢复井巷时,要注意顶板变化,加强支护,加强对有

47、害气体的检查。4、井筒和井口附近严禁不明火,防止瓦斯突然大量涌出。5、安装水泵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1. 使用专用的记录本填写水文地质观测实验记录,并分页编码,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及编号。2. 同时记录影响观测数据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供分析数据时参考。3. 每次测试所用记录本要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注明目录索引后,存盘保存。4. 原始数据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记总表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5. 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数据精

48、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各注栏内。6. 矿井水文地质测试台帐应按标准化规定的内容填写。7. 每一种成果表或台帐填写后必须进行校对,并需经技术负责人签字。8. 每种技术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和图纸交换制度为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力度,构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体系,提升矿井水害防治水平,防止各类水害事故发生,保证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度本制度:一、图纸比例统一为1:2000以下。水文地质数据和图纸交换时都必须加盖公章。二、交换水文地质数据和图纸一式六份,周边矿一矿一份,本矿存档一份。三、图纸必须保证每十天进行一次填绘,交换图纸必须与本矿实际情况相符。四、水文地质数据必须定期

49、更新,保证与本矿实际相符。五、建立定期交换制度,每年至少交换一次相关数据和图纸。六、设立专门档案,存放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和图纸,相关数据和图纸必须保存一年以上。防汛物资储备制度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讲究实效,定额储备”的原则,对防汛物资进行管理。2、了解防汛物资性能,注意防汛物资的日常化维护与保养,保证防汛物资完好无损。3、掌握消防知识,注意防火、防盗,确保防汛物资安全管理。4、防汛物资存放应分区分类、整齐划一、合理堆放,确保调用方便。5、建立防汛物资盘点制度,对防汛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做到心中有数。6、规范防汛物资出入库登记手续,健全防汛物资台帐和管理档案,做到“实物、台帐”相符

50、。7、防汛储备物资属国家专项储备物资,必须“专物专用”,未经领导批准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1. 总 则第一条 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等要求,结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二条 组织机构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矿 长 副 组 长:总工程师 其它副矿级领导成 员:总工办 生产科 机电科 安监科

51、 通防科 财务科综合办 物资科 采掘修等单位负责人。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楼一楼调度室。主 任:总工程师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成 员:总工办 生产科 机电科 安监科 通防科 财务科 综合办 物资科 采掘修等单位负责人。第三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第四条 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和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矿

52、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工作。第五条 总工办职责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编制下发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数据。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4、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1000m3以下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1000m3以上设计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并上报总公司技术部总

53、工程师审批后实施。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督促施工队组施工,并根据队组提供的钻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负责编制掘进工作面超前钻探设计,督促并落实掘进队组编制措施实施超前钻探。6、负责编制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参与防治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工作。7、掌握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检查、落实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8、建立并完善水文地质观测系统,并按规定进行观测。9、对探明的导水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5条的规定,设计防水煤柱或岩柱。10、负责因受采动影响引起的地表裂隙、塌陷调查和治理工作。11、负责开展防治水科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导水规律,探讨、摸索、制

54、定和落实矿井防治水的可行措施;探讨各类防治水措施实施效果,包括探、放、疏、排、截措施实施效果;研究总结矿井排水经验,对排水系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解决问题,达到设计最合理、选型最配套,从而优化矿井防排水系统;针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导水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赋水性,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探讨带压开采区防治水科技攻关工作。第六条 调度室职责1、负责防治水相关工作的协调、指挥。2、每年雨季前编制、下发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并牵头落实。3、负责在矿井发生突发性涌水事故或淹泵、淹巷、淹工作面事故时,统一组织协调抢险工作,保证抢险物资、人员等及时到位。根据矿抢险救灾指挥指示启动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组织

55、抢险救灾。4、根据地面防排水要求,协调落实防水、疏水和排水系统工程,确保地面防洪安全,防止地表水流入、渗入井下。5、负责组织水灾事故抢险救灾队伍并进行抢险救灾演习。 6、负责在发生水灾事故时向集团公司矿山救护队申请救助。7、负责在水灾事故中抢险救灾的其它协调工作。第七条 生产科职责1、负责采掘开工作面、安装或回收工作面、井底车场、大巷、盘区巷道等排水责任区的划分、移交、管理、考核工作。2、负责井下各盘区、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设计,并组织审批、实施和验收工作。3、负责督促各施工队组制定本队组防排水措施,监督检查防排水情况及措施的执行情况,并纳入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中。4、负责安排施工队组

56、在雨季前完成对中央水仓、片盘区水仓的清挖煤泥工作,负责安排施工队组根据实际情况对井底车场水沟、片盘区大巷水沟、工作面临时水仓定期进行煤泥清挖。5、负责临时、突发性的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第八条 安监科职责1、负责参与、监督水灾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组织和协调对事故的调查工作。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3、负责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防治水措施执行情况。第九条 机电科职责1、负责督促、协调和落实各施工队组探放水、抢险救灾排水设备的储备和发放工作。2、在每年雨季前牵头组织对中央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根据片盘区、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预

57、测涌水量进行水泵管路的配套选型、安装协调、调试运行、工程验收移交工作。4、负责每月更新井下排水系统图,并及时发放相关领导及单位。5、负责排水设备的能力测试工作。6、负责对机电队所辖区域排水系统的监督、管理、考核工作。7、配合调度室做好水害事故抢险工作。第十条 通防科职责1、负责防治水日常工作及水灾事故抢险的通风管理工作。2、负责按照片盘区、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要求在横川密闭时留设泄水孔和返水沟等泄水设施。第十一条 物资供应科职责负责探放水、排水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发放工作。第十二条 井下机电带班长职责1、负责分管范围排水系统、设备包括管路和电气设施的日常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2、在水

58、灾事故发生后,负责排水系统安装及排水工作。3、负责中央水仓、盘区水仓、综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统的管理工作,并对中央水仓、盘区水仓排水系统每年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验证排水能力。4、负责对分管范围的供、排水管路的巡回检查,防止管路跑、漏水淹没巷道。5、负责水灾事故中抢险救灾的通信和监测工作。第十三条 井下采掘修队组职责1、负责编制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实施探放水及资料收集工作,配合实施水文物探工作。2、负责将本单位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纳入到作业规程,并报地质测量部备案。如因工作面变更或水文条件变化,应及时修改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3、负责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及时掘挖水仓、安装排水系统,保证工作面正常排水

59、。4、负责所辖范围内排水系统的检修、排水工作。5、负责执行本队施工巷道“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工作,并在工作面悬挂超前钻探管理牌板,配合做好其它临时钻探工作3. 技术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防治水相关规定1、各科室单位、井下采掘修队指派专人负责防治水工作,并将负责人名单、联系方式报防治水办公室备案。如因工作需要发生人事变动,必须及时将变更情况上报防治水办公室及有关领导。2、生产、技术部门负责防治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工作面水仓、掘进巷道临时水仓、泄水巷、大巷水沟等。3、地测科按要求在设计前为生产技术部提供相关水文地质等地测数据。4、工作面圈出后,由地测部采用坑透技术对工作面内构造及富水区域进行探查,并根

60、据探查情况安排队组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5、机电科要根据提供的最大涌水量进行设备选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学地布置各接力排水点的排水系统,必须在考虑排水距离、扬程、排水效率等情况下配泵及管路。第十六条 探放水规定(一) 探放水范围1、在掘进过程中,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采煤工作面或掘进巷道接近勘探钻孔时必须超前钻探,根据钻探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3、掘进工作面在顶板富水区掘进时应钻探疏放水后再掘进。4、被贯通巷道有积水、淤泥或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应超前探放水。5、工作面回采前,根据顶、底板赋水情况有针对性探放水。6、掘进巷道接近采空区时必须超前探放水。7、其它如老空区、积水巷

61、道、强含水层、相邻生产矿井开采区、导水构造、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水地点,接近上述地点必须进行探放水。(二) 探放水要求1、地质测量部负责确定钻探设计,设计中明确孔数、孔深、角度(方位角、倾角)、终孔孔径、超前探距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2、采掘队组根据钻探设计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规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时的应急措施,并组织钻探施工数据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将全部原始记录报地质测量部。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须安装满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统。4、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保证足够的钻探超前距离,现场悬挂钻探施工牌板,严格管理,地质测量部要加强督促检查。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

62、大影响生产需要探放水时,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过巷道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6、对采空区、积水巷道、导水构造、强含水层、封闭不良钻孔等需探放水的地点,地测部都必须准确地绘制在矿井充水性图上,要求标明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外缘标高等,并外推60m用红色圈出积水区的警戒线。第十七条 防隔水煤柱留设规定(一) 受水害威胁的下列区域之一,必须留设防水保安煤柱1、受保护的通水钻孔。2、在地表水体、含水冲积层下和水淹临近地带。3、与强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5、导水、充水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二)留设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1、地质测量部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并上及公司审批。2、各类防隔水煤柱内严禁布设巷道及工作面。4. 井下排水管理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