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509539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山煤矿西翼探煤巷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生产需要,我矿决定在主井底平石门的南西部施工一条探煤巷,鉴于该巷道的北西部有一口已经停产的矿井(探1井)。为确保巷道施工安全,防止误穿采空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地段的透水预兆的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实行探钻。为保证探钻的安全,制定本探水钻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概况平山煤矿位于小江镇芫坝村境内的杉皮坑,直线信丰县城约32km,井口距小定公路约8km,为简易公路与其相接,交通较为方便。矿区有龙南电网10kv高压电通到本矿内。井田地形地貌:为北东翼较为平坦,南西方向地形较高。最高海拔为+326.3m,最低标高为+150m左右,最大高差约

2、180m。矿区内无重要建筑物。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煤系地层沉积较为稳定,主要可采煤层为B2煤层,B1煤层为局部可采,B3煤层在本区缺失。本区域有过开采历史,因年代久远,老窑分布情况不详。由于开采历史条件所限,开采深度大都在3050m之间。改革开放以后,小煤窑生产又活跃起来,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井口的北东翼浅部开采,开采深度在100m左右,标高在+90m以上。二、地层情况本井田范围内主要地层有第四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及泥盆系上统地层,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四系(Q4):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及砾石组成,分布在矿区内的低洼地段,厚度515m。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

3、2L)分为上、下两段。(1)上段(P2L2):是本矿区的主要含煤段(B煤组),该段又称老山段。岩性主要由一套灰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细砂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本段含煤2层,自上而下分别为B2、B1煤层,B2为可采煤层,B1为局部可采煤层,本段厚度为170m左右。(2)下段(P2L1):下部由灰至深灰色厚层状粉砂岩夹砂质条带,浅灰色硅质砂岩夹泥质条带组成,产少量黄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夹12层煤线(A煤组)。上部为浅灰色至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粗粒砂岩(俗称官山砂岩)。本段厚度为60200m。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主要由深灰色硅质灰岩组成,具平行层理,产少量黄铁矿结核,局部夹断层角砾岩,

4、为断层夹块,厚度030m。4、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基本覆盖了井田内的大部分区域是推覆体构造的主要断层,岩性主要由暗紫红色、灰白色、灰绿色系粉砂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组成,厚度不详。三、构造情况矿区内煤系地层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NWSE的复式背斜,背斜的轴部地层走向与背斜轴向相近,倾向分别为NE、SW,倾角在15左右,两翼部深处倾角较大可达30左右。局部多以单斜构造为主。根据储量检测报告称,井田内有三条较大的断层,分别为F1推、F2推、F16正断层,三条断层均呈南北走向,贯穿整个井田,资料表明F1、F2都是逆掩性推覆断层,对煤层破坏性较小,且为挤压性,导水性能较差,F16断层对浅部煤

5、层起到了切割作用,落差为315m,该断层为张性断层,具有良好的导水性,由于处于浅部,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四、煤层情况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B2煤层,B1煤层仅局部可采。1、B2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细粉砂岩,平行层理发育,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底板为团块状细粉砂岩,局部夹碳质泥岩。B2煤层为黑色块状至粉粒状属于半亮型无烟煤,玻璃光泽、亦似金属光泽,煤层局部夹矸厚0.1m左右,属于结构简单的煤层。煤层厚度1.703.68m,一般厚度在2.0m左右。2、B1煤层:煤层顶板为似层状带微细镜煤条带的黑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该煤层矿区内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大,在02.6m内变化,煤层常呈粉

6、末状产出。五、水文地质概况本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主要降水集中在46月份。降水顺山沟流入青山洲河。主井筒东侧有一座微型水库,随季节性变化,储存水量不大,且距主斜井在60m以外。井田北端有一条龙舟河从矿区内通过,距离主井口达380m。主、副井口都建在+200m以上的山坡上,当地最高洪水位低于+180m,洪水期可以确保矿井安全无虞,不会受到洪水的威胁。(一)地层含水性1、第四系主要分布在井田的低洼处,由亚黏土、亚砂土和砾石组成,含水性能较好,该层多为坡积物和冲积物,因地形较缓的缘故,井口周围均有其沉积,但只要在井口周围附近挖好排水沟,即可防止地表水倒灌入井下。2、煤层

7、顶底板的隔水情况:B1、B2煤层的顶底板是由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等组成。铁石口矿区经地质部门钻井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为0.0002450.00347L/s.m,渗透系数为0.000040.06m/昼夜。除局部的细砂岩为含水甚微的裂隙承压水外,可以认为龙潭煤系地层为较好的隔水层。3、茅口组灰岩:矿区内曾揭露的石灰岩厚度为23m,未发现溶洞,区域内分布不大,仅含少量裂隙水。4、泥盆系砂岩,主要由粉砂岩、千枚状细粉砂岩组成,含裂隙水,水量较大。(二)矿井主要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补给:本矿各含水层地下水均受大气降水补给。据原附近生产立井的矿井涌水量表明,旱季涌水量不足2m/h,雨季涌水量小于4 m/

8、h,可见大气降水对矿井涌水量影响较大。2、断层导水情况F1推和F2推断层处于B2煤层的上部,与B2煤层的法线距离为3050m,它与泥盆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直接相通。F2推断层在井田的东翼直接切割了B2、B1煤层,鉴于B2煤层在井田的北东部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应具有一定积水量,且该两断层之间为茅口灰岩,因此两断层应视为具有一定的导水能力。3、老窑积水情况:2002年以前的生产井分布在井田的北东部,形成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有可能通过断层对矿井正常生产构成威胁。六、探水钻超前距离的理论依据井田中北部以东地表标高为+210+250m,探1号生产井为独眼井,没有和其他生产井联通,该井开

9、采最低标高为+101m,开采B2煤层的最低标高为+136m,开采范围以井筒为中心,四周3050m范围内的煤层均已回收。井田至井底高差为130m左右,一般可以认为该处水头高度为120m左右。由探1井至探煤巷距离为125m,煤层倾角小于20,探水钻的超前距离由下式确定:1、煤层中探水钻的超前距离:D=5M+0.05H+0.002L式中:D超前距离(m) M煤层厚度(m),0.83.68m,取2.0m H水头高度(m) 取120m L探煤巷至采空区的距离(m)取95mD=52.0+0.05120+0.00295 =16.19(m)2、岩层中探水钻的超前距离:D=5K+0.05H+0.002L =51

10、.3+0.05120+0.00295 =12.69(m)式中:K为系数,一般1.21.4,取1.3根据计算和相关规定要求,煤层中探水钻的超前距离取20m,岩层中探水钻的超前距离取15m。七、探水警戒线的确定井田中北部以东区域的原生产矿井系几年以前所为,井巷均经过实测,并以上图,采空区范围的分布基本真实,故采空区的范围基本可视为积水区域范围。探水警戒线基本以原采空区的边缘向外平推60m和龙舟河南岸向南平推60m即为探水警戒线。八、探水钻孔设计(一)钻孔布置图(略)(二)钻孔技术参数孔号方位角(磁)坡度孔深(m)备 注1330+5252350+525310+5254330+525510+525(三

11、)安全技术措施1、探钻现场及附近20m范围内的巷道支架必须架设牢固;2、在通往探钻地点的巷道中,不得有矿车、杂物、余煤(矸)等,确保通道畅通无阻;3、探钻现场附近必须有完好的通讯电话;4、必须确保探钻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量,并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探钻现场及附近20m内的瓦斯情况;5、为保证探钻工作安全进行,钻机前方要打牢立柱和挡板;6、要挖好排水沟,保证现场不得积水;7、探钻现场及附近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探钻,经过处理,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才能继续开钻;8、探钻现场及附近不得做与探钻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9、钻机安装必须牢固,不得因钻机安装不牢而出现事故和影响钻探质量;1

12、0、严格按照钻探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确是需要调整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同意后才能改变设计方案;11、司钻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探钻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2、每一个钻孔的深度必须达到25m以上才能终孔,终孔孔径不得大于50mm;13、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有顶钻现象,不得拔出钻杆,必须切断电源,撤离人员,及时汇报,等候处理;14、五个钻孔孔深都必须达到25m以上,未探至积水时,允许进尺4m,切不可超过4m。必须确保20m以上的超前距离,进尺4m后,再行探钻,如此循环往复;15、探钻人员必须做好本班的探钻记录,如进度情况、开钻时间、停钻时间、钻进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等;16、避灾路线:(1)突水事故:人员从现场副斜井地面;(2)瓦斯事故:人员从现场副斜井地面。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