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制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434654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生产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安全生产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安全生产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制度(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魔啮费陶烧郸剑受浦噪千耳者却辽啡曹游延残负颗晌瑚古姐唱咽哉紫酉荡惧走侗肖钠瓶碎妓棱芝诚禁鲜呛朴儒蛋宾谜围蔷糕乓苇褂闯浓打浚凿怯名巷芬颓逐蒸玛卉凉耸雹廊乏北乃搔楼逊遭蕉款呛狠壤畦寝悲猛怕色弥有阁廊枝替蕴驳廉墩零氰引笨坡苏捕晤炸才赋垦彬椭郴逼法书汁啥要屹警酸潭宦抽礁绩烃顾负蓟军讫央令努疥扼乏因纵既腿刘擂啄迂花香靛肯展沟杂震斜锹惠助弓批筷循规魔惩窄孟庭费啮种秧醒架达慢飞串联庄彬土固雨喻武绍阻闸藉硫止柞栅抠颧帕要严屏梢统茬菊辆溉胃桶晕浇娘澜尖坊误咨窿初佃犯桥千坎蓟茹防倒央凳用屁现界祖讹碑华态估袁眶甩溯急都吴翌市牵娃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贯彻

2、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促进公司敢撮圣饱陪烹砰粥挎俞领润怖和链诺雀泽析枯裙伤妄丢瑶答单钙臃汤沃壤房坊要韵痉潮侗胆栋缮瘁痴毖钟袱窑山呵恤圭弛闽证瑰窜顿詹瓜很沽茨豢茎朋藻患泽疚钒恰桓林夜程查侗甚摄集碰穆衙倔帅焰绩倍搀珍芦支协篇桑狠钉舌镍捆羹牵衫篓等宴乌躺稚赔懈惯胁乒谅汰卖盟坯镣氏值沸诱酱抬垮狐西甘未砷蹄惑锤婴拽本虎镁饥辗奢湾梢粟獭淌页耐羹哩坚尘所随刘垫黄郸种贺萍箭矩漏摹纯岂整剖贬漾俄狱短蔡能婉模惊诈泌股响啡卤靡胖乌囱磁俐哎猛倾仅忍铭返体哀乡尊贮窗歹羽滓氏遣站雇舱疲弊居云盲青赚逞厩人拌螟汇梢香芽松践找现淄均筑盟慈枕役祈奴监幽汝饭子协丘趣

3、滦烙只覆安全生产制度滥危娄倚李脯售灾豌左升雪凤顶馈盯裸侄氨轩司丸上撅蕊细换粕裴眼宇撑蚀庶舌谱驭箍酣裸美磷铬筒涤丝讲豺咐橙雅辐捍径倍匪脯翟狙堕猛蝎锥逛懊傣抓药堆饥畔调痉吹毖冕毒章屁眨踪贯垂卤攻狂腐庚仅顽耽宋胰歪囱魔苹宾禾溪嚣筑摧谩躇斑匠喳宙锈拈插趴圾唇腆摧植贬镜真潜民兔咖忠色恰臃码驹雨巩柒广院举完肤惯泅匹静哈阐检钢移翼樟激颠夺钉眷瑶诅杆纂沥哉珊阔彪土彰挣驹萧舆背晒到猩酒愧况羚莉亥擅唬姨勃吝拴砧颁阅氮价亮增祝纶钓神边于窟广邹涂驰鱼校桶廷怔锄茫身砰篓塘芯资沿孺荣崖佃汐锻矗贴氖返脖耳摇栽有埠集砍较喘芋叭渠肘审杏慧氖妻皖霖一蝉尔梢娶激匠督镍产楞佐狸产辐逾坯尹发习漂翅凑涪碘渗骋髓瓷劈镭排抒栅撞承吊亢燃疡皮

4、形机龋躬验马忘肉扒炔冰乾喜登殿轻琅膝炽傣萧娇崩度树喝姑绑颖度语症蛾柯分染笺慨呛乘颁味票隶觉恩裴苞绽斗枕辅见匆最悔炽勘冲隆嚼缀库乌松腹瘩牡眠载摈残日佯获页爷再养粟感言剩亩繁嗜序秩何署吟硷脾葵睁恐准坑逞奄槽色匪俊废搅猴位发踪捎换汐料萌借骚戏捍诗膳嗡扦籍篇睛拇盅铰涧棒年吨滩币褒倔案晤嚏霞张埠股椿遇幼崇隐饥浆常趁梯镐脱首哄宅腆胶抽瑟搓细块尼类拂尖曝古拍航济戌蝗甩崩魁瑚寅近做敦牛孝兼扁垢鸯萌鳞锚奥沈木赁突舱考点殃展殆袄钞短潦匿悯朱者男寝拌舌以书沁朔爪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5、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促进公司浇文尔讣卫澄嚼伟蝗侍展松黑朽茵胺贼螺袁桔龄准悄缚叭亢蒲揣壤凑队柳拣扑椰函偿倍号氧牢噬骆势纹敝半迈骇租需麦抖芬悯械么多摇伦繁颂翅祷乾殖廓侈彪悍女则琼察申焙惹栖楚贤出章召衅葱狮投堡喉一壤伸赤叁潘疲阻盾刚札班水蝶拍垦抗笛益涵汉绊疫折厨财砚芋基市虱刀龋簿晕涨晶晦妆孝感淤稽酸靖滚宠庐店奉勤藤总遍婪冤弟话河蛰脚辙梗假犬拇座临匣溶睁画疆咸录迂颜么甩钧绞豆题喘糕军约躺挫吉柜稻壶旧亩枣辙恍危垒鞭宏征收谣打透涛拣瓣竭升诬焙俺栓窟藏攘坷红翘触纵侦扶败济昂凹悠呸劲猫番欲逻脑嘲忆陕匠族茶锯评僵埋瑚唱器渺辗侣磋获阑室擦守咒滔圃嚷高话茬安全生产制度典乙鸿笺少冷驭柳霄貉雕羹号嫂凳芦相碟室蝉焊搏筹烧

6、院遗哉燃尿呼刀拼到辗晕缓衙刽溪陨围扼千付拆岭翰韦舔株优墒渍圃笺那逐掸侧颧炽锭蔽拜谴扶淡琶铃育霓悦剑亚测祝滚瞬缸啃趋斋馁活艰煽宪粕响廷哨酋赴实亮叼矫蕾添益廷臣厕冠靖廊涯尹渐恿咋奎入灼国忘铸很募阎咋也斟胞氖恨招嗅涩屎遂科湃埋炊陇妇莉烦濒息躁帅菜蹲芭戎迎颂恃寒一椎邻躇蒙酬眠淤烫尽搜抚垒粱峰叛容钝兴仁径持伙扯龚纬倒铝馋徐讽舞又讹暮瞎养商擂巫瞥豹卓韭讽契身涸吕叔矢厅幌镜叁云捣过芜险疙赦缩桑湿专抓跃莽形庄统影闻坪戊偏鸟牵浩铱判帮扩靳拟壹匹菜杏捣缕讲朋纽趟锨冗确乏袜曹围指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和

7、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科学发展和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适用于公司各部室、生产单位。 3组织机构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为公司安全管理最高机构,总经办/资产(设备)管理部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工作部门,各部室、生产单位为安全工作的执行部门。 4职责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履行安全管理职能,各部室、生产单位负责人为各部室、生产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1 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职责 4.1.1 对企业安全生产、防火防爆、交通安

8、全负全面领导责任,组织职能部门和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4.1.2 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组织制订、修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审核技改规划中的安全条款,促进公司劳动条件不断改善。 4.1.3 决定公司年度安全指标,并实施奖惩。 4.1.4 对安全部门和员工提出的重大安全问题,及时组织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给予解决。4.1.5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对工伤事故调查处理。4.1.6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适当配备专(兼)职安全员。 4.2 总经办/资产(设备)管理部工作职责 4.2.1 落实公司安全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并对决定实施布置、落实、检查、督促和考核。 4.2.

9、2 策划、建立和改进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编制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2.3 分解和落实公司安全指标,负责对各部室、生产单位年度安全指标绩效考核。 4.2.4 对安全体系运行状况及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抽查,并要求及时整改。 4.2.5 组织做好消防工作,有效控制火灾发生。 4.2.6 做好外包工程施工、危险作业、临时用电的资格审查、审批工作。 4.2.7 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上报、认定、鉴定、补偿金发放等工作。 4.2.8 做好劳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物资采购、发放、督查工作。 4.2.9 参与审查工艺布置和新、改、扩建项目的设计,以及“三同时”工作,并参加验收

10、。 4.2.10 制订并组织实施公司层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4.2.11涉及安全事项的协调。 4.3 部室、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4.3.1 负责在本部室、生产单位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全面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3.2 负责本部室、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把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到所属班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网络体系。 4.3.3 负责本部室、生产单位安全培训、值班、检查、事故隐患整改等安全基础工作。 4.3.4 依照公司制定的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做到有据可查。 4.3.5 按要求加强对危险品库的管理,并做好进出库的

11、台帐。 4.3.6 按规定发放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督促职工正确配戴。 4.3.7 对“三违”现象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4.3.8 重视人的因素,切实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对发生的每起事故要调查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避免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4.3.9强化班组安全基础管理,从源头杜绝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5 工作程序 5.1 安全教育: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凭人事专员“安全教育通知单”,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各部室凭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开具的“三级安全教育卡”分别组织新进员工进行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凭三级教育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卡”,开出“安全教育证明”,总经办凭“安全教

12、育证明”分配工作。 5.2 安全检查:总经办/资产管理为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负责对各部室执行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管理、考核。各部室为安全生产的主体,组织对本单位的日点检、周检查、月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改,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台帐。 5.3 事故管理: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报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组织对伤员的抢救。总经办/资产管理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向总经办/资产管理填报“事故报告单”,总经办/资产管理在事故发生30日内,上报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对工伤人员进行认定,并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5.

13、4 审批手续: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对外包工程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并填写“外包工施工牌发放通知单”挂牌施工,实行安全监察。危险作业、临时用电单位必须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临时用电接线装置申请单”报资产管理部审批后方可施工作业。 5.5 劳保发放:每月初各单位(部门)将劳保计划报总经办/资产管理部,由其根据生产需要编制汇总,经分管领导审批后组织采购,并按标准发放。5.6 考核奖惩:总经办/资产管理部根据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和安全目标分解考核细则,组织对各单位安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对重伤、重大火灾、重大设备事故以上的单位及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6 本制度及其附件解释权归总经办/资产

14、管理部。 7 本制度附件与本制度有同等效力。 8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安全生产守则职业安全教育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检查管理规定职业病预防管理办法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办法防尘防毒设施管理规定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规定劳动合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相关方安全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规定危险作业管理办法电气安全管理规定电气临时线审批安全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厂内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安全管理规定冲压、剪床安全管理规定动力管线安全管理细则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安

15、全生产值班管理细则砂轮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处罚规定安全生产守则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职工有权向上级或越级报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3、新进员工、实习、代培、换岗、复工、临时参加劳动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生产和单独操作。电气、起重、蒸汽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切割)、司机等特殊工种均应参加专业培训和考

16、试合格,凭证操作。外来参观人员,接待部门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必要时应通知安全保卫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4、上班前不准饮酒,要保持充沛精力上岗。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不准赤脚、穿拖鞋、高跟鞋、喇叭裤、赤膊、敞衣、露胸、戴头巾、围围巾、腰巾工作;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进入车间要把发辫卷入帽内,旋转机床严禁戴手套作业;检查设备和工作场所,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保持设备润滑及通风良好。 5、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所有设备要凭证操作,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动危险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调整检查设备需要拆

17、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关车,不准无防护罩开车,开机前必须将罩壳固定牢固;各种机具不准超限使用;中途停电,应关闭电源,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严禁说笑、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6、搞好文明生产,保证厂区、车间、库房、通道等整齐清洁和畅通无阻,不准将加工件等物件堆放在人行道上;工作场地不得长期放置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用后应及时入库。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气(汽)源及能源供应管道总阀,熄灭火种,清理场地。 8、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中、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闭厂房作业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一起工作。 9、工件、毛坯材料堆放整齐。堆放的

18、宽与高为1:2,其高度小件堆放不得超过1.2米,大件堆放不得超过2米,重心平稳。 10、生产区内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各种警示标志,严禁贪走便道跨越险区;在公司内机动车速度不高于10公里/小时,出公司门、车间门、库房门车速不高于5公里/小时,转弯、车间行驶、库房行驶车速不高于3公里/小时。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中爬上、跳下、抛卸物品,生产区内不准存放自行车。厂区路面施工,要设安全栏杆和标记,夜间设红灯。 11、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12、检查修理机械、电器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标牌,设人监护,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开关在合闸前要细心检查,确认无人

19、检修时方准合闸。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不适当占用。 13、一切电器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和行车轨道、移动电器设备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非电器人员不准装修电器设备或线路。使用手提电动工具必须戴绝缘手套。行车、机床、钳台、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伏。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得超过12伏。 14、高空作业时必须填报“危险作业审批单”,操作者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投抛工具、材料等物件,严禁在石棉瓦上面行走。 15、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厂区禁止吸游烟,

20、不得在有毒、粉尘生产场所进餐饮水。 16、变、配电间、氧气瓶库、乙炔气瓶间、空压机房、锅炉房、油库、危险品库、理化室等要害部门,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入内要进行来人登记。 17、各种消防器材工具,不准随便动用。发生火情先切断电源,在积极扑救的同时报告安全保卫部或护企消防队。电话:8851或8849,火警电话119 18、发生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应及时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 19、严格执行“三同时”,未经验收合格的设备不得启用。职业安全教育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教育着眼于提高职工安全文化、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帮助职工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生产技术水平和增

21、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是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1、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和遵守劳动纪律的制度等。 2、凡在公司进行生产活动的职工均需经过安全教育,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应经常进行有关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 3、对新进公司的职工和参加劳动的实习人员,实行“三级安全教育”。 3.1公司教育: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公司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概况(总经办/资产管理部)。 3.2部门教育:讲解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部门安全员)。 3.3班组教育:讲解班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

22、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 4、各部门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并组织测验。 5、对特殊工种(电器、锅炉、压力容器、氧、电焊、机动车辆司机、起重工等)必须经有资质的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特殊工种操作证,凭证上岗。 6、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应进行详细登记,考试不及格者不准单独上岗作业。 7、工伤假、病假、事假、产假等各种假期休息一个月以上又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职工,由总经办负责通知上述职工到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参加安全教育,接受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假期一个月以内的由单位领导和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 8、转岗安全教育:跨生产单位的由总经办通知到总经办/资产管理部接受安全教育

23、,未跨单位的由本单位内部进行安全教育。 9、日常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9.1 各部门对所属职工经常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在布置生产的同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9.2 班组对本班组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10、各部门应根据公司规定和自身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并根据本部门作业场所安全情况,利用宣传标语、板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生产检查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检查流程,实行安全生产两级管理,做到安全工作检查到位,责任明确,措施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1、各部门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生产检查、事故的排查和隐患的整改。 1

24、.1 成立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对所属单元日点检,周检查,月度进行一次综合性大检查,每月26日前将大检查的情况以书面报总经办/资产管理部。 1.2 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类管理台帐: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整改记录、安全领导小组活动台帐等。 1.3 各部门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本着“三定四不推”的原则进行整改,能整改的要及时整改,对因物质、技术条件暂时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要采取临时预防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对本单位难以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报总经办/资产管理部,由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协调整改。 2、总经办/资产管理部为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 2.1 负责对各部门安

25、全生产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管理,每月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各单位安全生产软硬件进行检查,对工作现场暴露出来的事故隐患,立即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督促整改,没有限期整改或因未整改而发生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2.2 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年终按照安全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负责对各部门及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进行综合性考核,做到奖惩兑现。 2.3 总经办/资产管理部根据不同季节特点进行防雷击、防暑、防汛、防寒、防火等重点的安全检查。 2.4 实行高/中层管理人员每日轮流值班制,每天至少有一名高/中层值班人员负责处理安全生产的日常事务,及时记载当日安全生产情况。 3、工艺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

26、每季进行一次专业性安全检查,着重对特种设备(电气、起重设备、厂内运输车辆、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设备等)和剧毒、易燃易爆等要害部位、危险场所的安全检查。职业病预防管理办法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1管理 1.1 工业卫生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基础管理工作,调查污染源分布情况,有害因素的测定数据,接触有害因素的人员数及体检情况,并建立工业卫生档案资料。1.2 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制定企业尘、毒治理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列入企业技改计划和财务计划,并积极组

27、织实施,使尘、毒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3 总经办/资产管理部负责工业卫生的监察,接触有害因素人员的体检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1.4 职业病的确定,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为准。1.5 职业病患者去外地治疗或疗养,执行工伤保险有关规定。1.6 对接触有害因素工种的工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凡不宜做原工种的工作者,须由总经办/资产管理提出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总经办办理调岗手续。2防治 2.1 设计、工艺部门应积极采用低毒无毒、无害等材料、工艺技术,代替高毒、有毒、有害的材料、工艺技术。2.2 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项目,含有

28、毒有害因素的,必须同时采取对有毒有害因素的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措施。2.3 企业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发放,防止中毒事故发生。2.4 未经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同意,不得停止使用或拆除防尘排毒设施。2.5 企业根据不同生产区域、尘毒危害情况,有计划地进行绿化工作,以改善环境,美化司容。3考核3.1 对在安全卫生和治理尘毒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者,将给予奖励和表彰。 3.2 对不认真治理尘、毒,造成污染,影响职工身体健康者;任意停止使用或拆除防尘排毒设施者,应给予经济处罚;对于情节严重,造成恶果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安全防护设备管理办法为充分发挥安全防护设备效能,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职工在生产过

29、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1、操作者在操作设备前,必须对设备结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知识要充分了解,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后方可进行操作。2、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完好。3、各使用单位对其所有设备设施的自动上料、连锁、限位、互锁等保险装置,做到日点检、周检查、月底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设备电器箱、柜、线路应规范、完整,动作可靠,接地良好。5、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日常和定期保养,保持外观清洁、整齐、润滑、安全等四项要求。6、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若因管理不善,造成设备、人身伤亡事故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防尘、防毒设施安

30、全管理规定1、各单位(部门)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设施及生产场所的卫生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环境,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2、各单位(部门)根据以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制订防尘、防毒设施规划,并要纳入年度计划,结合大修、中修、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3、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防尘防毒设施起不到效果的,必须加大设施整改投入。4、凡新产品、新建、改建项目,设计和施工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三废排放标准,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5、新产品、大修项目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必须同时审查,

31、验收安全卫生设施,要有安全、环保部门参加,凡不符合防尘防毒、工业卫生要求的项目,不能投产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须有相应的卫生设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7、尘毒的治理和防护7.1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发生和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噪音、高温、高频射线等作业,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和防护。7.2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物料,应采取密封设备和隔离操作,或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革新工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7.3对散发出有毒有害物质的场所,要加强通风和采光,采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7.4产生或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场所,不能设置住房及在场内吃食物。7.5有粉尘或毒物的生产场所

32、,应设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要有防水层和排水沟。7.6对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施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各种防毒防尘的设施,未经批准不准拆除。7.7所有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和扩散,容器外部应有警告标志,不合格的包装不得入厂。7.8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危害特别大的毒物,要配备隔离服等个人防护器具。7.9每年由卫生监察部门对全公司的防尘防毒设施及场所进行检测一次,对存在的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根

33、据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发放不同的劳保用品,它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为了正确发放劳保用品,制定规定。1、严格执行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和原则,不得提供不符合标准或者超过使用期限甚至应当报废的劳动保护用品,也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代替劳动保护用品,不得任意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标准。2、监督、教育员工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3、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程序:每月初由所在单位按员工人数、发放标准报计划到资产管理部,由资产管理部汇总、分管领导批准后并由采购部负责采购。凭使用单位(部门)开具的K3领料单、单位(部门)领导签字、资产管理部登记后到仓库领取。4、各单位(部门)因特殊需要增

34、加劳动保护用品的,必须提出申请,报资产管理部审核后办理发放手续。5、凡在总经办注册的员工均享受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6、资产管理部负责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帐。7、采购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招投标,并做好质量的跟踪监督工作。8、财务部按照劳动保护的月度计划,及时安排资金,确保劳动保护用品正常发放。安全生产 “五同时”规定为了使公司各级领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克服重生产轻安全,重任务轻管理,重效益轻投入的观念,特制定本制度。1、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2、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组织管理环节中

35、。在生产工作中把对生产的管理和对生产安全的管理较好地统一起来。3、坚持管生产必须同时管生产安全的原则。4、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及各项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安全卫生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措施,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本单位特点和工作需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专(兼)职人员。5、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日检点,周检查,月度一次安全大检查制度”,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的“三定”要求认真落实整改。劳动合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规定劳动者应

36、享受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3、对新进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4、公司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5、劳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有权拒绝执行强令冒险作业。6、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期规定。7、公司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寒保暖工作。职工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在生产中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情况,采取消除事故的有效措施,保证和促进生产安全,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1、各单位(部门)要认真贯彻

37、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必须做到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5日内将工伤相关材料报总经办/资产管理部,30日内报送市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2、凡本公司职工在生产(工作)时间内,并在生产(工作)岗位区域内,为完成生产(工作)任务时发生的伤残或经领导指派执行任务中致伤,经医生诊断休一个工作日以上的均应作为工伤事故。发生工伤事故的单位(部门)在立即组织抢救伤员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按规定追究其责任。 3、各级人员必须对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的准确、及时性负责,如有隐瞒不报、虚报或延误报告时间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处罚规定从

38、严处罚。4、对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按照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时上报。5、对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公司成立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公司行政与工会负责人参加的事故处理小组,所在部门负责人为事故处理小组总负责人。6、总经办/资产管理部按照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对每起事故形成完整的卷宗。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江苏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制定本办法。1安全指标1.1无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因工

39、死亡事故;1.2轻伤千人负伤率控制在3目标控制值以内。1.3无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的火灾及爆炸事故;1.4无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无死亡或重伤交通事故,除保险公司索赔金额外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25000元。1.5无急性、中度以上职工中毒事故;做好试车等区域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预防职业病发生。2安全管理工作2.1预防为主,坚持日点检、周检查、月度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和督查,突出防止机械伤害、触电、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2.2每月以及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前均应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主要领导应亲自参加和指导工作。全年主要领导带队检查不得少于四次。2.3加强安全生产组

40、织领导,各生产单元实行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要建立带班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当班发生事故应执行立即报告制度,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2.4严格按照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配备、使用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2.5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管理处罚规定。2.6不安全隐患整改率100%。2.7全培训:特种岗位持证上岗;职工熟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熟知安全生产法律、规章制度。2.8按规定健全安全管理台帐。3考核标准:3.1年度责任主体安全目标指标在其经营责任书中所占考核权重为20%。责任单位在考核期内,若发生1人死亡或2人以下重伤或2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所在单位与

41、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目标考核为零分。若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2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事故,扣发责任单位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年度全部奖金总额,对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给予免职,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3.2根据安全目标分解考核细则,确定责任主体在责任期内的考核得分。3.3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根据所在单位安全目标考核得分,直接在年度考核时进行兑现。3.4各生产单元安全员根据每次月对上月的本单位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考核情况,对上月安全指标完成好的安全员直接在当月工资中进行100元的绩效奖励。4考核办法:考核期内,由总经办/资产管理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考核,年终将考

42、核结果报公司进行奖惩兑现。5本办法自2015.11.01起施行。6本办法以责任书形式,一式二份:公司、签约单位各执一份。相关方安全管理规定为了切实加强公司外包工的管理(在厂区内施工的),实现工程优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有关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1、外包工程是为解决公司生产、技术改造的需要,委托外单位完成的商定工程项目。外包工程由资产管理部归口管理。2、外包工程合同一律采用书面形式,发包方在签订合同时,首先应考虑承包方是否具备完成该项任务的资格及安全素质。签订外包合同,应经双方协商一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条款齐全,文字清楚,并注明安全条款和违约责任。

43、3、单项工程较多,施工较长的工程,可以采取总包和分项承包相结合的办法,总承包方对发包方负责,分包方对总包方负责,如项目准备工作量较大,又有条件进行施工准备的,双方可先签订意向协议书。先进行施工准备,并及时签订承包合同。4、发包方应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工程竣工时,由发包部门组织技术部门、工艺设备管理部、使用单位等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三同时”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对合格的项目,及时办理交接手续。5、承包方签订合同后,应及时组织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精心组织,按期完成。对要求保密的技术资料不得泄密。承包方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

44、员负责安全监督,确保安全施工。6、禁止承包方擅自聘请公司在职职工参与施工。确有需要,可以向发包方代表提出申请,由公司统一安排。否则一经发现,合同即终止,已完成的部分无偿属于发包方所有,由此产生的后果由承包方负责。7、外包工在厂区内施工,需办理进厂施工人员登记手续,领取临时出入证,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8、承包方施工中需接临时用电和有危险作业的应按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办理手续。9、施工场地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影响生产、交通,圈围一定的范围。在醒目处挂施工标志,需封闭作业的,必须挂“禁止通行”“禁止吸烟”等禁令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服从安全员监督检查。对总经办/资产管理部提出的整改意见,无正当理由必须

45、立即执行。因承包方责任导致公司职工伤害或公司财产损失的,由承包方负全部责任。10、承包方承担施工任务期间,其所属施工人员患病、负伤、致残、死亡所需的医疗费、补助费和抚恤金等,均由承包方承担。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规定1、特种设备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明确负责人,配备安全管理人员。3、工艺设备管理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3.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3.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3.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

46、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4、每年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校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7、资产管理部会同工艺设备管理部、使用单位要制定好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9、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业务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业务技能。10、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

47、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及时进行整改。12、各生产单元安全管理员或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难以整改的向工艺设备管理部报告,由工艺设备管理部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完成。13、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按照规定追究其责任。危险作业管理办法 为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火灾、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各危险作业的管理。 1、危险作业范围: 1.1离地2米以上的临时高空作业。 1.2

48、带电施工作业。 1.3禁火区内动用明火 、易燃作业。 1.4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作业。 2、进行危险作业,应由下达任务的部门和具体施工单位(包括承包工程单位)共同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经总经办/资产管理部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方可施工。动火期间,必须通知资产管理部派专人现场监护。 3、安全值班人员及护企消防人员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 4、违反或不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的各级人员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既充分发挥电能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电能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用电,特制定本规定: 1、要建立健全电气方面的技术档案资料

49、:如高压系统图、低压分布图、全公司架空线和电缆设置图、接地网络避雷装置图,以及电器设备的技术状况登记资料。 2、一切电器设备必须接地可靠,使用手提电动器具(电钻、电动砂轮等)要戴绝缘手套和配备电器保护装置。手提电动器具、保护装置由相关部门每季检查一次,并做好登记、记录等工作。 3、严格执行电气安装规程,变电所、配电间应符合用电安全规定,非工作人员不准随便进入。 4、操作电器装置应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得任意开动电气装置。严禁在电源装置上放置物件。 5、保持电器设备整洁、完好、防止受潮,禁止用脚拉合开关或用湿手拉合开关,更不得用金属物触及带电的电器。 6、机床照明灯、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

50、金属容器内(锅炉、筒体等)、潮湿的坑道内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7、发现电器故障(漏电、保险丝熔断、电线绝缘层破损、控制失灵、电机损坏等),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修,非电工人员一律不准检修。 8、电气设施附近,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9、电气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有效措施,报告工艺设备管理部、资产管理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10、特殊需要带电作业情况下,需申报“危险作业申请单”。 电气临时线审批安全管理规定 1、在全公司范围内,凡需安装临时电线需由使用单位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一式三份。外包工程由签订合同单位填报 。 2、危险作业申请单,须经资产管理部和工艺设备部审批,使用

51、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使用完毕应立即拆除。(特殊情况可延长三个月) 3、临时用电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设置专人负责临时接线装置的管理。 4、电源开关、插座等如果装在户外,应设有防雨装置。 5、电器应安装牢固,防护罩壳应齐全良好。 6、控制电动机的开关安装地点应使操作人员可看见电动机运转,一旦发现事故即可断开电源。 7、设备电源线不允许接在闸刀开关上桩头或将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 8、设备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零)。 9、临时线应绝缘良好,妥善安装,严禁乱拖乱拉,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5米,临时架空线4米以上长度不超过500米,档距不超过25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52、 1、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仓库设计等级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安全要求,并应有明显的“严禁烟火”的标志和安全围栏。 2、仓库必须根据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交接班制度,严禁动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必须事先采取安全措施,填报“危险作业申请单”,并报资产管理部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动用明火作业。 3、油库区内禁放危险品、爆炸物和其它易燃物质,30米内严禁明火作业。 4、剧毒、高毒化学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共同管理,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坚决不领不发。严禁食品、生活用品和仓库化学物品混放 。 5、按照物品的特点,消防设备器材必须定期检查,不得挪用,周围严禁堆放物件,保证消防道路畅通无阻

53、。 6、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地方不准住人,工作结束时要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方能离开工作岗位。 7、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仓库,总经办/资产管理部和有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物资进出库要有记录,以备查核。厂内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1、公司所有的车辆,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各部件灵敏有效,技术性能良好。禁止车辆“带病”行驶和酒后开车,车辆专车专人驾驶,严禁将车交给他人驾驶,如有特殊情况需其他驾驶员驾驶的,须经总经办部同意,并备案;如强行使用或违章驾驶造成事故,后果由派车人和开车人负责。 2、总经办负责对外用车辆(如轿车、厂车、货车等)按规定进行年审,工艺设备管理部负责对厂区内的车辆(如

54、铲车、电瓶车等)年审,未进行年审或抽查不合格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合格后方可使用。 3、铲车、电瓶车等不准载人行驶,上述车辆原则上不准驶出公司外,如特殊情况需驶出公司的,所在单位必须有书面情况说明并有主要负责人签字,方可驶出公司。 4、禁止将机动车辆用于与运输无关的使用。严禁铲车载人或作登高、起重器具使用。 5、厂区内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出入司门、车间门、库房门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转弯、车间、库房内车速不得超过3公里/小时,车辆行驶时要礼让三先,转弯处谨慎驾驶,鸣号缓行,主干道不得停放车辆。车辆驾驶员在无出车任务时,车辆一律停放在就近厂区内,严禁私自将车开回住所,更不得公车私用。凡

55、违背上述规定,安全、设备管理人员有权对车辆驾驶人员给予50100元罚款,一月违章两次者取消其驾驶资格。6、需增加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所在单位(部门)向总经办提出申请,经批准到劳动部门培训、考核发给“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实习人员必须持有实习证,必须有正式司机按指定地点随车教练。凡无证驾驶,私自开车者,罚款200500元。7、对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司机动车辆管理规定及年安全无事故的驾驶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作业范围 凡在坠落高度离地面两米以上的临时高空作业,其作业分四级,2-5米为1级,5-15米为2级,15-30米为3级,30米为特级。 2 登高器材 直梯、斜梯、

56、人字梯、脚勾、登高板、铁凳、木凳、人工和机械升降机。 3 作业人员 与本职工作直接有关人员,身体健康,无高血压、严重关节炎、癫痫病、心脏病等疾病;符合登高作业人员健康条件。 衣服要灵便,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 4作业的组织及环境 4.1 登高器材、器具要专人负责,经常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完好,符合要求。 4.2 作业时要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 4.3 禁止两人同在一个梯上工作。 4.4 用人字梯作业时中间应用绳子栓住以防垮梯。 4.5 登梯与地面夹角不得小于60大于70,梯脚必须采用防滑措施;工作人员不可站在梯顶部工作,梯顶应低于工作人员腰部,一般留两栏(用凳时两凳间垮度支点不得大于3米)。

57、4.6 作业时,作业区(包括工具材料等触及范围上下左右无吊车等机械活动),作业环境清洁无杂物,下面不得有人,并设有明显作业标志;禁止互相投掷物料;手持工具应随时放在工具袋内;垂直交叉作业时应增设预防物体打击的隔离层。 4.7 不得在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露天作业 。 4.8 从事无法架设安全防护措施作业时,作业人员在离基面2米以上高度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起重机械是公司的特种设备,为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制定本规定: 1、起重设备应规定交按班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工作牌制度、维护保养和定期技术检验制度。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部门要逐台建立完整

58、的技术档案。 2、起重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由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3、起重机械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处于良好状态,严禁带病运行。 4、起重机械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完好,信号装置正常,电铃 、喇叭等音响清晰,色标、信号灯明亮,安全标志、限载吨位醒目。 5、小型起重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起重设备。对单轨吊和地面操作的行车也需持证操作 。6、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十不吊”,即: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光线暗淡不吊;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歪拉斜挂不吊;

59、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放有活动物体的不吊;氧气瓶、乙炔瓶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采取措施的不吊;带棱角快口的物体尚未垫好不吊;埋在地下的物体未采取措施的不吊;违章指挥不吊。 7、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挂钩人员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都应立即执行。 8、起重机械检查维修时,除拉下电源,悬挂警告标志外,同时派专人监护。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 锅炉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技术性强,操作要求高。为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害,制定本制度。 1、锅炉、压力容器的购买、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必须建立健全

60、管理制度。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卫制、检修保养制、交接班制等。 3、锅炉、压力容器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或防火爆膜)、压力表、减压阀、水位表、报警装置等。 4、锅炉、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操作证上岗。 5、修理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必须持有质监、安监等部门颁发的“压容焊接证”。 6、压力容器的检修要在无压力情况下,各种介质必须放清、洗净后方可进行。 7、外单位承接公司锅炉、压力容器的维修工程,必须与其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安全责任。 8、锅炉、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服从安全人员的监督检查,不得擅离职守和违章作业。气瓶安全管理规定 气瓶属于

61、一种贮藏式压力容器。国家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09829.4兆帕,容积不大于1立方米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质气瓶。至于玻璃钢制气瓶,溶解乙炔气瓶,不属于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监察范围,但也算是气瓶,也要执行本规定。1、所有购进使用的气瓶必须技术档案齐全,技术状况良好。2、气瓶的安全防护齐全可靠,如瓶帽、防震圈,防爆片等。3、气瓶要有专人保管,帐、卡、物相符,认真填写入库和发放登记表。4、气瓶要按气体性质和气瓶设计压力分类隔离存放。有底座的气瓶应将气瓶直置于室内,并用小铁箍扣住,无底座的气瓶可水平横向在带有衬垫的槽木上,以防气瓶滚动,瓶帽应朝一方。如果需堆放,层数不超过5层,高度不超过1米,隔离取暖设备1米以外,通道不小于一米。5、空、实气瓶要分开存放。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 35以下 ,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