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399801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监测报告(附图)(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水平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地价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平均水平为每平方米 145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但低于京津两市的地价水平。从各城市地价水平来看,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地价水平较高,在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湖州、无锡、嘉兴等城市地价水平较低,在每平方米1000元以下。从各类用地价格来看,商业地价水平最高,为每平方米2344元,居住地价水平每平方米1540元,工业地价水平最低,为每平方米521元。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增长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 2003年相比下降了11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地价增长率略高 0.82个百分点,地价增长速度趋缓,但地价增长率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两市的平均水平。从各城市来看,湖州、南通、宁波三城市的平均地价增长率较高,均达到15以上,杭州市的平均地价增长率最低,为200。总体看来,沪、宁、杭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增长率相对其他重点城市较低,说明三大中心城市的土地市场趋于成熟,而其他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各类型用地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居住地价增幅最大,工业地价保持稳定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居住地价平均水平为每平方米1540元,年增长率为12.16,

3、与2003年居住地价增长率相比增加了17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各城市工业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521元,年增长率为224,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城市之间波动较大。宁波市工业地价增长幅度较大,为1470,而南通市工业地价出现了933的负增长。各城市商业地价平均水平为每平方米2344元,年增长率为733,与 2003年增长率相比减少了116个百分点。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沪、宁、杭三大中心城市地价水平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地价增长幅度较大从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地价水平看,2004年商业地价平均增长率为6.28,居住地价平均增长率为 8.11,工业地价平

4、均增长率为049,均低于区域平均增长率。从上海市来看,居住、商业地价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 1231和943,工业地价增长080,基本保持稳定。杭州市的地价水平结束了前三年大幅波动的状态,2004年地价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商业、居住地价增长率分别为30和1.0,工业地价与上一年持平。南京市平均地价水平增长率为603,其中居住地价增长率最大,为1101。与此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带动了该地区地价水平的整体上升,其中商业地价增长率为772,居住地价增长率为1369,工业地价增长率为290,均高于区域平均增长率。湖州、南通、宁波等城市的地价水平增长最快,平均增长率均在15以

5、上,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城市的地价基数较低,地价水平存在更大的潜在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城市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水平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促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水平的稳步提高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5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77,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建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促进了各类投资的增加,从而引起土地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生

6、活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居民不断改善住房条件,这也导致了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需求和地价上涨。土地供应政策调整并没有引起地价大幅度上涨受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供应政策的影响,部分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出现了负增长,如嘉兴市2004年土地供应总量较去年减少了7442,苏州市居住类土地供应总量较去年减少了 3174,但两城市的地价增长率分别仅为575和881,总体来说,控制土地供应并没有引起地价大幅上涨。杭州市则通过调整供地结构平抑市场价格,停止增量供地,加大存量供地,保证住宅房地产开发的用地需求。2004年杭州市住宅类土地供应总量为42037万平方米,其中存量土地占供应总量的455,普通住宅类房地产的存量土地供

7、应占土地供应总量的871,写字楼类房地产中存量土地供应量占961。通过调控供地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地价上涨,2004年杭州市地价增长率仅为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与房价总体上呈上涨趋势,但地价增长均低于房价增长上海市商品房价上涨158,居住用地价格上涨123;南京市商品房价增长率为154,居住用地价格增长率为 110。杭州市的居住地价基本保持不变,涨幅仅为10,但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为134。苏州市居住地价年增长率为 79,商品房价年增长率则达到258。总体来说,地价与房价均呈上涨趋势,但前者普遍低于后者,二者关系在各城市之间差异比较明显。数据来源:

8、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各城市统计快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占房价比例一般在30-40之间,地价占房价的比重适中不同级别、不同用途的地价占房价比例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居住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基本在30-40之间。从各城市来看,上海市的居住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为326,杭州市为331,南京市稍高,为 424,嘉兴市最低,为175。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变化与社会经济增长关系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增长率远低于城市 GDP增长率从地价监测结果看,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平均增长率为690,而该地区主要城市的GDP增长率在13

9、7-180之间,高于全国95的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市的 GDP增长率为136,平均地价增长率为273;杭州市的 GDP增长率为137,平均地价增长率为200;南京市的 GDP增长率为145,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02。全部城市中,只有湖州、宁波和南通的GDP增长率小于地价增长率,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地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地价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数据来源同图4。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地价增长率总体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低于该地区其他主要经济指标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 140-378之间,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10、但总体而言,该地区690的平均地价增长率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其中,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38,地价增长率为 273;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45,地价增长率为 200;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80,地价增长率为 603。从统计数据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对地价的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但从城市地价变化情况看,地价增长率总体保持稳定,说明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措施对稳定地价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地价变化趋势分析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地价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其他重点城市地价增长速度仍将大于中心城市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宏观经

11、济形势持续向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热点投资地区之一,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民营资本,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对土地产生引致需求,是地价上涨的内在推动因素。从近5年来的地价监测情况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理性,地价变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房地产市场变化相适应。从总体来说,沪、宁、杭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水平基本趋于稳定,但须防止其他重点城市地价过快上涨。随着土地供应机制的不断成熟和规范,地价变化趋势将更加理性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地矛盾非常突出,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土地需求压力,2005年土地的宏观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政策也将不断加强,供需矛盾的紧张客观上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从土地供应机制方面,需要不断挖掘土地的开发潜力,加强存量土地的消化和利用,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以适应土地市场的需求,确保地价水平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