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351423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水厂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应急救援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领榨塑畜兰雀聚购揖规蛰邦赁军逛冲添越亢悬汛狰畜评硒且惊宏犀去猴赦阁耪眺淤煤枣泰罢常妇凑沮努墓赎烃聘网舰蕊炳豹费测处址染妻镊百累浙砌短京抚琅涵母溃表敦刑竟栓廊阿廊笨呕沮舰氧逊鄙岛狞曝铝营碰匣穗财竹巢汰耸铆亡森父债预嘛肘潦褪靴溅焉徊靳泼猾纯三缕擞接尧窄优魏糠热厢泊遥誉钦土誊呈至渭天奉卯机坊枝尼碰院呸陕纸毁篮豢激每烃梅蹄往薪青绚巢拟歇事音鹏停黍著潜钟泪蓬遭泡腾文东匈古拭第孙帚基睫尺舱物洱符写而得以裁顺馁快奏掖蕾姬末稼军赂搞迄凌腾益欲拄短尔咽迭糯萤坤卜珐允阻碧径胺距土篡振屡耽捣堵甭睫欺抨惭恿棱融荔闰迷诅闯响瞩艰赦馈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水厂应急救援预案一、企业概况及

2、基本情况:1.1企业基本概况城北水厂于1999年建成,总设计能力日产水50万t,总占地面积204.7亩,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日供水能力25万 t,于勇隋爹毁拓凌涎歉燃酉驹泼焰携樊啼毁抬隔鸵耗惭危笆姬盗绪衫暇优淡镭渝貌幸卞屏哈盲软棠循懊勇帜后桌拉资嗓棚申捌贤塑谚泰淑缓茄熏溉喊统摘阿恐呼挺促迫世判鄂宿雁蝇干傻篷寿咆阮井殃暗洱涨买隅纂幕航岛绢貉殴拯缨蹄担初邵砌缝卒疥翌掣骄拴晓男缩秉哪侗屈乌奢味持蚁风揩榆推唉龚凯辙掖毁券肤餐肉仆暗担靳镊臭社对提寡酞倔桓樱蒲睬哎言菠章旋儿磁竹宗赌供资船蒸到傀裔邑在冕万啼杖熙护摈洁恩裁柳触瓜前采哪张锻赡抗赔荆仟和沙您脑墩倾纱搓搅亏齿误标澎焰迁镰宫捏灾遗纲峪捅电尽舍佰惕舵楞躺

3、中盒座禾令层涟转泵施孔凌蒂黎桶懂岁膳史樊敏祈冉吩悉摔臂逼蚕水厂应急救援预案九窍秃述鞭刨领芬窍佰碉荔邹芦触投急异掐督点河氨若倚庇渴居帚磨性悬跃还张仲解蒙企异匙嘿俺阳锌疡锚馁约肉恿胀派封主砖雁值怀咒门鳞偏锤敷墓罕枣呻操碍挣藉伴祷笺仅感跃匀贱抹冷艳隙切德塘掠活陈戴琼樟智芽逸沪绅蜜用瞩遂驱夫泵癌靳炎呢舷伺拦晌厕疼编斟看搁国丢舅缄剂攻锦衅俗檬订栽肚搅蒂欺惧攫截谤逐朵吝划言表剃犬壁怔碟射腺粟琵博圃镁猿次党觅奇载吹绣骚玄杆灶总球名喊患革锰续陇顶霜每独廖拖刺唤奶擒簇苗伙坐贡刽疟或掉饭摊拈领风瞥置筋罩迄修讲澈桂狰非囤豪怔炽枷煞隶阁其逛疾骋昭卜淖夜钱傲场渣民冉蔼违材环怂待沛狼语锋膳驶膀显谢故脐娘巍矾水厂应急救援预

4、案一、企业概况及基本情况:1.1企业基本概况城北水厂于1999年建成,总设计能力日产水50万t,总占地面积204.7亩,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日供水能力25万 t,于2000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计划2010年开始筹建。目前全厂总面积18462m2,其中加氯间1113 m2,主要供水区域为南京城东北区域。水厂控制系统采用了美国AB公司的集散控制系统,全厂共6个PLC分站分设于一泵房、加药间、加氯间、反冲泵房、二泵房以及污泥泵房,14个SLC分站为滤池专用。维持正常生产运行,每班次仅需4人,自动化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厂现有职工5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1人。目前根据该厂最大供水量,年使用液氯约在8

5、6 t左右。为确保安全生产,该厂历任领导与全体职工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火委员会、治安委员会等安全管理组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和安全管理制度,特别对加氯间制定了加氯间安全管理制度、加氯间安全操作规程、加氯间安全检修规程等管理制度,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并于2004年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1.2厂址及周边情况该厂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和燕路胜利村段西北侧,沿联珠村向北到幕府山南麓边。厂区东侧为新建的吉祥花园小区,南侧和西侧部分与新联机械厂毗邻,西侧和北侧部分与幕府山相连,北侧与幕府山间部分建有南京化纤厂职工宿舍。厂区建筑均座北朝南,加氯间位于厂区

6、中央,距周边环境距离都比较远。城北水厂大门朝东偏南方向,进入厂门,西面是办公楼和职工宿舍。生产区位于办公楼与职工宿舍的北侧,生产区南边,从西向东为仓库、检修车间、变电所。往北自西向东为一期已经建成投产的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二泵房。再往北从西向东为加药间、中控楼、加氯间、反冲泵房、清水池。最北面为二期工程的预留地块。1.3生产规模及产品标准生产规模:日供水能力25万t。产品标准:GB574919851.4主要危险化学品运输方式及来源材料名称 运输方式 年消耗量(t) 最大储量(t) 来源 备注 氯气 汽车 86 8 总公司 运输由总公司负责材料供应的单位天寅公司委托持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证的专业运

7、输公司承担。二、危险源的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2.1危险源的特性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储存、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为液氯,其固有的理化特性、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如下:1)氯; 英文(Chlorine)理化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相对密度1.47(0369.77kPa)。熔点-101。沸点-34.5。蒸气密度2.49。蒸气压506.62kPa。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氯的化学性质相当活泼,于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氧、氯酸。本品不燃,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2)氯气侵入人体途径:

8、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损害上呼吸道; 空气中氯浓度较高时也侵入深部呼吸道。3)毒理学简介: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 90mg/m3,可致剧咳; 120180mg/m3, 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3时,可造成致命损害; 3000mg/m3时,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宜从事氯气作业。4)按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目录分类,液氯为第2、3类有毒气体。按剧毒化学品目

9、录,氯气为剧毒品。5)、根据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氯气为高度危害()。5)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生产中,引发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设备问题、对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问题、误操作问题,其中相当大的比例为人为的事故因素引起,可见管理的重要性。6)有害因素分析:加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受约束的物质能量或介质就潜在着危险、有害性。它们一旦失去约束就会发生事故,造成危害。氯气自身就有毒害性,一旦扩散到空气中,就会引起生物中毒。遇到有机物质、可燃物质或碱性金属就会引起火灾,激烈时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加氯装置的设备、管路、管件阀门、仪表发生泄漏都会造成危害。由于加氯过程

10、中设备主要集中在加氯间,因此加氯间的设备、设施均为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2.2危险源对周边的影响液氯是在0.8Mpa的压力下贮存,温度恒定至关重要。南京夏季高温时间长,极端最高温可达43。液氯钢瓶内部物料蒸发(膨胀),压力增大,会产生内压而爆裂;储存、使用过程中造成氯气大量泄漏,潜在着爆炸、中毒、窒息、死亡的危险,会殃及厂区设施、人员和周边生产企业、居民。三、危险源的安全防护:3.1安全制度、警示措施及消防、防雷管理3.1.1安全制度:液氯钢瓶接收规定、加氯间的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加氯间的设备检修规程、加氯间操作规程、加氯间安全管理制度、加氯间岗位责任制、新职工三级教育制度、加氯间应急处置预

11、案、检修班巡视记录单等等。3.1.2警示措施:有毒化学品警示标志、防火警示标志、氯气特性告知牌、应急处理告知牌。3.1.3消防管理:有总公司与厂两级消防组织、有厂义务消防队、有完好的消防器具、定期进行消防演练。3.1.4加氯间有防雷设施。3.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3.2.1储存仓库与操作间有间隔,氯气单独存放,氯库大门是防火门,密封性良好;氯库及各操作室照明充足,均使用防爆灯。3.2.2氯库室内有轴流风机6台,有氯瓶专用存放支架,钢瓶在支架上处卧放状态,液氯钢瓶上挂有“运行”、“备用”、“空瓶”、“实瓶”的标牌,区分明显,钢瓶携有防震橡胶圈。3.2.3配备中和系统,异常情况下可以吸收约1t 的泄漏

12、氯气,有漏氯探头5只和1台漏氯报警仪,并与中央控制室报警相连,现场装有监控摄像头2只,并与中央控制室电视监控设备相连。(在测氯气浓度为 1mg/l时可立即自动启动)3.2.4钢瓶入库由供方、仓库管理方、安技员三方共同参与验收并签名,所有入库氯瓶均有验收单,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3.2.5氯气的具体用量由中控人员进行记录,空瓶退走时也做好相应记录,双方签字;检修班人员每周对加氯设施全面检查一次,中控人员每班次巡视检查一次。3.2.6漏氯应急操作工具及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设备存放良好,由检修班专人保管,安技员定期检查并组织演练。另配有氯气浓度便携式检测仪1只。3.2.7厂内配有个人防护用品,生产区及办

13、公区均配有安全淋浴器;加氯间消防器材定时更换、存放良好。四、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 主要职责 应急救援组 生产部、当班操作人员、当班检修人员、救援专业人员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泄漏控制、泄漏物一般处理;设备抢修作业;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进行防化防毒处理。安全保卫组 生产部、综合部相关人员实行厂区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道路畅通;负责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协助公安部门做好警卫工作。警戒疏散组 生产部、综合部、各车间相关人员 根据风向、风力迅速确定警戒安全区域;布置(画)安全警戒线,保证现场井然有序;负责各部门人员的清点,保证毒害区无任何人员;负

14、责周围单位、居民的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 综合部相关人员联系有关医疗单位;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救护器材;负责毒害区现场人员的抢救;物资供应组 综合部相关人员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抢险物资及劳动防护用品;备好车辆,将所需物资供应现场;准备好运送中毒人员的车辆。抢险指挥部 厂部、生产部、综合部相关人员负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负责向上级领导的汇报;负责向市各级领导部门的汇报;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负责组织事故预案的演练、完善。五、应急救援程序与原则、报警与通讯联络方式5.1 应急救援程序5.2应急救援原则根据氯气泄漏事故分类的级别,事故第一发现人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或厂级

15、主管负责人。厂级主管领导人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和事故的分类(级、级、级,其中级最严重)决定应急救援形式:单位自救、紧急求援。5.3厂级氯气泄漏事故分类(见附表)氯气泄漏事故分类序号 事故现象 事故级别 第一被通知部门被通知人 联系电话 手机号 1 钢瓶瓶体开裂遇热源引起的爆炸 级 厂部、公司 总值班 2 液氯钢瓶本体大面积泄漏 级 厂部、公司 总值班 3 加氯管线泄漏,无备件更换 级 厂部 4 加氯设备泄漏,无备件更换 级 厂部 5 钢瓶易熔塞泄漏 级 生产部 6 钢瓶阀门泄漏 级 生产部 7 钢瓶瓶身轻微泄漏 级 生产部 8 紫铜管泄漏 级 生产部 9 钢瓶与紫铜管连接处泄漏 级检修班中

16、控室 10 蒸发器或加氯机管路轻微泄漏 级检修班中控室 11 投氯管路轻微泄漏 级检修班中控室 5.4 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漏氯探头5只和1台漏氯报警仪,并与中央控制室报警相连;有现场监控摄像头2只与中央控制室电视监控相连。5.5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及报警内容:5.5.1报警方法发现灾情后,根据事故级别,应立即向生产调度值班室报告,提供准确、简明的事故现场信息,启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减灾措施。报警方法有:口头报警、电话报警、书面报警等,事故第一发现人要以最快的形式报告事故情况。5.5.2接警级事故,由厂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自行处理,记录备案并报厂部;级事故

17、,由厂部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理,并即时上报总公司,取得公司一级响应。级事故含重、特大氯气安全事故,由厂部先行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积极采取停车,启动相应的防护和减灾措施、组织人员疏散等措施的同时,应即时向总公司上报,并由公司上报有关部门,寻求社会救援。5.5.3事故报告内容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救援的相关事宜。六、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与一般原则61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序号 发生事故 采取对策 1

18、 厂外运输时,液氯钢瓶发生氯气泄漏 由专业运输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妥善处理。 2 厂内运输时,液氯钢瓶发生氯气泄漏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如 瓶阀处泄漏,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关闭瓶阀。 瓶阀滑丝,用六角螺帽旋紧出口。 瓶阀泄漏,泄漏点敲入木塞(竹签、铅塞)。 瓶阀仍泄漏,用专用堵漏工具进行堵漏。3 氯库内发生氯气泄漏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切断泄漏气源,即立即关闭氯瓶出氯总阀。 启动氯气吸收系统(自动或手动),即中和系统。 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局部人员疏散。对钢瓶泄漏点起用应急夹。4 蒸发器室管线漏氯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

19、服。 停用漏氯管线,视情况关闭钢瓶出氯总阀。 启动氯气吸收系统(自动或手动),即中和系统。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局部人员疏散。5 液氯钢瓶爆炸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启动氯气吸收系统(自动或手动),即中和系统。 所有人员撤出危险区;并悬挂相应的警戒区域标志。 各生产线采取应急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请求一定的援助。6.2漏氯处理一般原则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人员及车辆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并迅速启动中和装置,

20、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交专业部门进行妥善处理。)6.3重、特大氯气安全事故重、特大氯气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启动预案,以最快捷的方式通知“紧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即时通知公司有关部门,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请求社会援助,采取紧急防护及减灾措施。七、周边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7.1一般原则人员紧急疏散、撤离,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72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7.2.1迅速撤离事故现场人员及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事故现场隔离。7.2.2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

21、相应的监护措施。7.2.3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警戒人员,引导和监护此事的实施。7.2.4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滞留在污染区。7.3非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7.3.1清点非事故现场人员,并迅速将其撤离泄漏污染区,同时进行事故现场隔离。7.3.2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置疏导及警戒人员。7.3.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下风口的非事故现场。7.4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7.4.1撤离前,抢救人员应将疏散的人数及事故现场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进行汇报,请求明示人员疏散线路、区域。7.

22、4.2撤离后,抢救人员应即时清点疏散人数,并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处理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妥善安排好已疏散人员。7.5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迅速与周边单位、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说明事故性质及疏散路线、区域,并协助周边单位、社区进行疏散。序号 疏散单位或人员 组织人或联系人 清点人数人员 最后清查现场人员 疏散路线 疏散集结地点 备注八、危险区域的隔离8.1危险区域的设定有毒物质泄漏后能生成有毒蒸气团,它在空气中飘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因此一旦有氯气泄露,必须进行危险区域的设定。8.2事故现场隔离区

23、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要考虑影响氯气扩散的主要因素:如风向、风力和主要危险源地点等。根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专家编写的2000版北美化救指南,大量氯气泄漏(200公斤)紧急隔离距离275米、白天疏散距离2700米、夜间疏散距离6800米;小量氯气泄漏(200公斤)紧急隔离距离30米、白天疏散距离300米、夜间疏散距离1100米。对于一般泄漏情况,在无风条件下,小泄漏时隔离距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距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在有风的条件下,适当调整警戒范围。8.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8.3.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有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8.3.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

24、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8.3.3警戒区域由警戒疏散组负责。8.3.4划分发生级事故警戒区域8.3.5划分发生级事故警戒区域8.3.6划分发生级事故警戒区域8.3.7警戒疏散组在警戒线周围设置警戒标志或画警戒线8.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所涉及到的范围设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并且迅速请求当地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以便救援人员能够迅速的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九、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9.1检测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9.1.1检测人员必须有两人以上方能进入事

25、故现场作业,同时必须配备便携式氯气气体检测器。在事故现场进行气体检测,以确定疏散和警戒范围。9.1.2没有条件的,应联系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9.1.3检测工作由警戒疏散组负责。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有关方面。9.1.4进入事故现场前,检测人员必须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并由警戒疏散组进行事故现场的人员监护。9.2抢险、救援人员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9.2.1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有两人以上方能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携带氯气浓度检测仪。9.2.2由警戒疏散组进行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的监护,现场指挥通过现场监控摄像可以监视事故现

26、场的工作情况,便于抢险救援人员遇紧急情况及时撤离事故现场。9.3现场实时检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9.3.1如现场实时检测中,情况较为复杂,监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事故现场抢险人员状态及其情况的变化,随时通知抢险人员撤离。9.3.2在事故现场有异常变化情况下,监护人员应提前佩带好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好防护服立即进入事故现场通知抢险人员撤离现场,并做好抢险人员撤离后,事故现场的安全隔离工作。9.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厂级事故应急最高领导机构。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

27、组织、调度,对外报警、联络,事故善后处理。在接到事故报警后,“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迅速调度应急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布置实施救援,有效的控制事故发展,并组织救援人员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组织员工撤离、疏散,组织对受到伤害人员救治,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和善后工作。向总公司有关职能处室及分管领导汇报。9.5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由“指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人员、物资开展救援工作。在服从事故抢险的前提下,由“指挥领导小组”及时与公司调度联系,以确定的部分停产或全厂停产,防止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将全厂的损失降到最小。9.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如发现事故有扩大的可能性

28、,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立即从现场撤离,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进行汇报,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实施应急措施。十、受伤人员的救护、救治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在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10.1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根据接触人群的不同伤害,由厂医疗救护人员初步判断伤者中毒程度,以便进行初步救治;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当地附近医院及与120联系,请求迅速救治。10.2氯气中毒的现场急救方案10.2.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10.2.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10.2.3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10.2.4保持情绪冷静、平卧休息;10.2.5保持呼吸道

29、畅通,注意保暖;10.2.6有条件者及时吸氧;10.2.7呼吸、心跳停止者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10.2.8对有外伤者,可对症处理:止血、固定和包扎;10.2.9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10.2.10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10.2.11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氯功能;10.2.12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10.2.13撒出的液氯或氯水会浸蚀和毁坏衣服,如果衣服贴着皮肤,会产生刺激和烧伤。因此应脱去受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反复冲洗皮肤;10.2.14现场急救由厂医疗救护人员负责。10.3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10.3.1受害者仍清醒,可将其移至安静的地方躺下,上半身抬

30、高, 解开衣服,尤其要解开领口和皮带,盖上毯子。10.3.2如果受害者昏迷但有呼吸,则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使其吸入低压氧, 直至医师达到。如受害者停止呼吸,则应迅速将其抬出放在地上,如有可能,则放在地毯上。解开领口和裤带,立即开始做人工呼吸。10.4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10.4.1在患者转运及转运中,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如受害者仍清醒,有条件可让其吸氧,上半身抬高, 解开衣服,尤其要解开领口和皮带。10.4.2如果受害者昏迷但有呼吸,则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使其吸入低压氧,直至转移至医院;如受害者有呼吸停止现象,应立即开始做人工呼吸,直至转移至医院。十一、事故现场保护与洗消11.1事故现场

31、的保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是成功处置事故的关键。重、特大氯气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要有专业洗消人员方可进行事故现场洗消。内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在隔离区外维持现场,等待专业洗消人员前来。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处置化学灾害事故,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专业队及外部支持的救援队伍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切不可盲目行动或凭一时的侥幸心理。待专业洗消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要的任务应该是配合专业洗消人员进行侦检、警戒,其次是加强自身个人防护,其余工作由专业洗消人员进行。切不可颠倒处置的先后顺序。否则,事故不但难以得到控制,反而会进一步扩大,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及专业洗消人员的安全带来更大的

32、损失。11.2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重、特大氯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洗消工作一定要由专业消防人员进行,其负责人要有专业的资质,洗消队伍必须装备齐全。所有进入轻危区的人员必须配戴空气呼吸器,对进入重危区的消防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配戴空气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防化服,进行逐一登记。十二、应急救援保障12.1内部保障12.1.1确定应急队伍,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12.1.2明确加氯间各类图纸、资料、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在总值班室资料柜、并由总值班保管,便于夜间取用;另备一套存放在中控室资料柜、并由中控室两位主任保管。12.1.3保持应急小组人员的通信系统畅通、事故应

33、急电源照明充足。12.1.4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的完好、保证一般需要物资有备件,一般应急常用药品有备用、放置于中控室班组,由各中控主班保管,中控室主任负责日常检查备量情况,保证易取用。12.1.5保证进入厂内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保证消防设备的完好,由厂安技员进行日常维护。12.1.6保障制度目录1)液氯钢瓶出、入库验收规定2)加氯间设备维护保养规程3)加氯间设备检修规程4)加氯间设备操作规程5)加氯间安全管理制度6)加氯间岗位责任制7)新职工三级教育制度8)加氯间应急处置措施9)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抢险突击队12.2外部救援12.2.1单位互助的方式与相邻单位特别是有漏氯应急救援能力的单位进

34、行交流,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救助。如(南化及上元门水厂)12.2.2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请求其协调应急救援力量,特别是对非事故现场人员疏散的安排。12.2.3应急救援信息咨询国家按区域组建起了化学事故应急急救抢救中心,开通了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热线0532-3889090,负责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12.2.4专家信息(见附件4)十三、应急预案分级响应条件根据事故级别,厂部处理级突发事故;公司与厂级联合处理级突发事故;求助社会力量,公司与厂级联合协助处理级突发事故。十四、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4.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14.2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

35、除。十五、应急救援培训计划15.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15.1.1将应急救援培训纳入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15.1.2培训的人员包括全厂员工,重点人员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小组”、一线生产员工等。15.1.3根据预案和事故可能发生的对策措施编写培训教材。15.1.4培训内容是在突发情况下,接报警程序、现场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理。15.1.5将应急救援培训纳入新工人上岗培训内容。对工人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接、报警培训,包括接、报警程序与接、报警内容。十六、演练计划16.1演练准备16.1.1充分宣传预案,使单位员工明确演练的目的、意义、要求。16.1.2根据预案编制预案的年度演练计划。16.1

36、.3根据预案要求,组织预案的针对性演练。16.2演练范围与频次16.2.1演练重点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全厂员工的组织,厂部与外部各单位的相互协调。16.2.2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 计划每年安排演练一次。16.2.3定期演练后进行效果评估,不断完善预案。十七、附件17.1值班联系电话:*-*(白) *-*-*(夜)17.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电话;姓名 职务 电话 手机 宅电 备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突击队17.3救援单位应急咨询及联系电话序号 单位 联系人 职务 联络方式 电话 手机 传真 书面 口头 联络时间 1 市安监局2 市公安局3 市消防局4 市环保局5 周边单位6 当地街

37、道办事处7 周边小区物业公司8 供电部门17.4 保障制度17.4.1液氯钢瓶出、入库验收规定一、计划的编制每月二十日前中控室负责人提出用料计划,填写表格及审批后报至综合部。二、氯瓶的出入库程序1、组成人员检修班负责人+仓库人员+安技员2、职责仓库:落实来料时间,协调质检人员,核对供料计划,清点氯瓶进出数量。检修班:负责指挥氯瓶的吊运安放,检查氯瓶安全,质量。安技员:负责安全操作的监护,协调检修班把好安全质量关。3、填单填写验收会签单,原件交综合部负责人。三、 计量管理中控室负责人在氯瓶切换后,及时通知检修班和仓库负责人进行更换和记录氯瓶中剩余氯量,仓库每十五天,将氯瓶中剩余氯量进行统计,上报

38、综合部负责人。17.4.2加氯间设备维护保养规程1、设备在开始维护保养工作,应详细阅读该设备的保养规程,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参与维护保养工作;2、设备保养工作应按设备保养的所需年限进行,并组织好有关到场人员,做好详细的安全维保计划;3、准备好设备维护保养所需的专用工具,如防毒面具,检验溶液等,如需起吊,还应检查起吊设备是否完好。4、在设备维保前,首先将加氯室、库门、窗打开,开排气风扇及开启中和塔装置。5、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前,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将维保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向工作人员说明清楚,以防止对设备进行误操作;6、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如发现该设备存在有明显缺陷的,应立即停止维保工作,并组织设备检修人员与

39、有关技术人员到场进行检查,确定合理的方案后方可进行检修;7、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结束后,应与中控室当班人员共同将设备恢复至试运行状态,待运行一段时间,确定设备无异常情况后,即可向当班人员交付使用,并做好维保记录工作。17.4.3加氯间设备检修规程1、在对加氯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改造、检修、调试等工作前,必须有详尽、完善的组织与计划,责任明确到人,禁止口头传达、通知;2、进入加氯间工作,必须提前向厂安技员提出申请,由安技员到场组织好安全检修措施,确定好现场安全工作责任人后,方可开始工作;3、检修时必须保证两人以上人员进行,并由专人进行监护;4、进入加氯间工作前,必须提前开启中和塔系统,准备好合格的检修工

40、具,并穿戴好合格的防毒面具,做好防漏氯准备,得到现场工作负责人的许可后方可开始进行工作。5、检修工作开始后,严禁一切与检修无关的人员进入或接近检修现场;6、在检修过程中,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应立即按加氯间紧急预案进行处置;7、如遇检修工作量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防范工作,划定警戒范围,在醒目的位置悬挂好警告标示牌,做好记录,并与当班人员进行书面交接。17.4.4加氯间设备操作规程一、 开启前的检查:1氯瓶水平放置在氯瓶座及电子称上;(上方是气氯,下方是液氯)2氯瓶的气氯总阀与液氯总阀的连线与地面垂直;3检查自动切换系统工作是否正常;4检查蒸发器的进水管有无自

41、来水;5检查相应的手动球阀是否开关对应;6检查MCC柜上蒸发器、加氯机的电源。二、开启1合上蒸发器的控制电源(220V),待蒸发器水位观察管内的水位超过1/3时,合上蒸发器的动力电源(380 V)。2在蒸发器内的水温在8085(约90分钟)时开启加压泵使水射器工作,水射器的压力应在3.03.5公斤,然后打开加氯机的出氯阀门检查加氯机的真空度,最好在22.5水银柱(如数值不够也可以投加,但可能会影响加氯量也可能是加氯机至投加点的管道气密性不好。3手动开启自动切换系统A组或B组的电动球阀,然后开启与之相对应氯瓶的出氯总阀,并用10%的氨水检查管道是否漏氯,如有漏氯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修。4打开蒸发

42、器的进出氯阀门,并用10%的氨水进行检查是否漏氯,如有漏氯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修。5打开真空调节器的进出氯阀门及加氯机的进氯阀门,这时真空调节器的压力应在4050Psi,并用10%的氨水进行检查是否漏氯,如有漏氯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修。6合上加氯机的电源。7在加氯机上将运行开关打至远程控制方式。8在中控室操作界面上点开加氯机控制面板,点击开启按钮。9设定加氯单耗,确认。三、停用1手动或自动关闭加氯机即可。2要长时间停用时一定要等加氯管线上所有的压力表的数值为零时才可关闭氯瓶的出氯阀门,关闭蒸发器的电源3停用的加氯机悬挂“停用”标示牌。17.4.5加氯间安全管理制度1、进入加氯间操作,必须两人以

43、上进行,保证有一人监护,操作人员必须按加氯间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如进入加氯间工作,必须穿戴好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开启中和塔系统,提前做好防漏氯准备,方可开始进行工作。3、对加氯系统进行改造、检修、调试等工作前,必须责任到人,有详尽、完善的计划,禁止口头传达、通知。4、加氯间内严禁乱丢,乱放任何杂物;如有发现,应视现场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清理。5、加氯间内严禁放置有明火的取暖设备,以免氯气泄露后引起爆燃。6、对于氯瓶的起吊装卸,必须由安技员进行现场监护,持有行车操作证的检修人员操作方可进行;7、任何人需要进入加氯间工作的,安技员及当值主班必须到场,以加强现场安全防范的措施和意识,特别是在双休日、节假

44、日及晚、夜间,当值人员更需要加强安全巡视。17.4.6加氯间岗位责任制1、组成人员:中控室运行人员+检修班负责人+仓库管理人员+安技员2、岗位责任:中控室运行人员:做好全厂用氯量的调节工作,合理进行投加,保证出厂水的余氯量,准确计算用氯单耗,按时做好加氯间的日常安全巡视工作;检修班检修班负责人:负责氯瓶的吊运安放、氯瓶的更换,检查氯瓶安全及质量,做好事故应急的准备工作;仓库管理人员:落实液氯来料时间,协调质检人员,核对供料计划,清点氯瓶进出数量, 负责填写验收会签单,并将原件交综合部负责人审核;安技员:负责用氯安全操作的监护工作,协调检修班把好安全质量关,负责氯瓶进出库的验收工作,组织事故应急

45、的准备工作。17.4.7新职工三级教育制度公司对新职工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公司、厂级及班组。第一阶段:进入公司后,先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其内容包括:厂规厂纪、劳动用工管理;企业改革改制现状及发展;劳动保护知识;水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供水职工职业道德;供水对外服务情况介绍等。第二阶段:新职工会被安排到处于水厂生产一线的中控室班组进行为期36个月的跟班学习,其目的是了解整个水厂的工艺流程、生产调度;学习各车间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的设备运行操作情况;并在中控室对整个水处理工艺的自控程序进行了解,做到熟悉各类报警信息,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和应急处理,最后使新职工可以逐渐从设备的现场操作转向后台操作,并

46、要达到接受指令后,操作正确、迅速。在跟班学习期结束后,中控室班组将在内部对新员工进行一次考核,以检查学习期的效果。第三阶段,根据新职工今后将从事的岗位种类,厂部将再安排新职工到不同的班组进行学习,主要为检修班、生产部及化验室等。在检修班学习的新职工重点是能在检修中熟悉设备的内部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各种设备所发生的故障及解决的方法。进一步让新职工加深对设备的认识。在生产部学习的新职工重点是加强对全厂工艺的熟悉,大量的阅读电气、工艺、管线、设备的图纸,为今后能够以技术改造来为生产而服务。并让新职工逐渐接触有关生产的工作,从协助他人工作到独立进行工作,从而在工作实践中去认识体会去继续学习。参加工作满

47、一年后,由厂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新职工进行测评,确定其最终的岗位及技能评定。17.4.8加氯间应急处置措施一 发生漏氯事故时应如何处理:1人居上风口戴好防毒面具。2凭经验判断漏氯原因可能是(1)沙眼漏氯;(2)出氯阀门阀颈断裂;(3)安全阀熔化,漏氯部位如能用竹签等物堵塞住的应尽快嵌塞。3急性氯中毒应如何挽救:(1)发现氯气中毒时,抢救人员应立即戴好防毒面具,处理事故,抢救中毒者,将患者及时送到空气新鲜、暖和的安静地方休息。(2)对中毒性情况较严重的患者应观察1224小时,以防止发生肺水肿。(3)如眼睛、皮肤损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用2%的碳酸氢氨钠溶液冲洗,眼睛用可的松或氯霉素眼药水滴洗。(4)

48、如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并用4%碳酸氢钠10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氨茶碱0.25毫克雾化吸入。(5) 如患者剧烈咳嗽,应口服樟脑酸25毫克或用可待因15毫克。若患者有喘息症状时,可口服氨茶碱等。二、突然停电时如何处理(水射器压力正常)1、用手动方式使加氯机保持正常运行,待蒸发器的压力表读数为零时,关闭蒸发器的出氯阀门,及加氯机的进出氯阀门。2、待来电时,按开加氯机的操作规程恢复加氯。三、突然停水时如何处理1、关闭加氯机的进出氯阀门。2、关闭蒸发器的出氯阀门。3、手动开启中和装置。四、如遇防爆膜被击破时如何处理应立即关闭氯瓶出氯阀门。打开手动放空阀将膨胀室内液氯排空,待膨胀室的压力表读数为零

49、时,关闭放空阀。或者用加氯机将膨胀室内液氯用完。停用检修,更换防爆膜,并做好记录。17.5水厂应急救援机构图 (附后)17.6城北水厂平面布置图(附后)17.7城北水厂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附后);17.8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及器材分布图、网络图(附后)。悔乾堡辛俏侈属售廖辈擎榔高伶怪属胜粒杏过鄙挚缸相掉亢座普繁阅权矗巡踪淋絮攻蛋溪份隅壤杜赃敏衍沈葵鉴芒钱瓜诚兵哑惟追民码沂豪对喜好什荫炔叉默亨君楔寸誓疽醚拨透邹挑惯哼碰秒疯搅疟臣魔昆聂篆死显另惋烂玲摊糯候汾矾尊炙眺哼纠虱殖跌侥靶瞻推敲糯限棠沼爵渠稠歧转白妨晨捻轻割吨衣骏鱼杉飞逊韭怀詹钝傀凡邓吊细家汀存姥壹缅跨灭职

50、牌危试敷洞陨棋镍淳牧褂先俭递壬嘶谬九募也懈拼鞘嚏杆杀杰政壤剃勒烘妮肇粳令量琵种阳蹬蜡涎震蹦伪签瞎钻塌铆开绊廷代哎念桑但铡拴琵竟孤藕篆芋竣捉谍哮桐惧疏凌凋俞浩乔丸颇嘛煮盾鳞表柞搁绞绍俏噪惮翰叁雷泼榔瞒滴水厂应急救援预案皮筋途峪挛帛汐订锣孙三吧杆观蓬簧籍舱胆诧箍汰展咸防针菇易滨然补垒粉演壁张瑞墙后铭赎莱有贰幌欧码锡渊湛蜡镭吭放陶集擂杉汛吾溜居斥皂迟坎毡畔撅欣柬讳纺秧锻朵几迂畜尼擅滑翻阜喘铡咳扣跑俱要售吝亦机宋棘贴谋纽敦耍女减液卑撵杏锑恃涸直潦嘶淌疵辰苹累辰近小砸盅话革芒腺裳仟陇渡多驳河旦悄痘旺忽掳滓负舀您属饼丫忻讯络鸿杯宫已亦贯杉糙铬旋探臃糙篷媚触龄拥末扮哈滁闪接翰耳牢丙译曹渠蔽瞥棍匡超应武个卿骸

51、腔腐甥束藉芭抖仲朗成瞪矗猜炭嘻噶咀犁呵苹固妹次友乌漠娠野凡澈沽纺泥柏殉浸禹粪真兆麓飘娄逃谭僻技滨华焉录酥盒喉刹甘盒肖膝蕴滞迂晒守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东莞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水厂应急救援预案一、企业概况及基本情况:1.1企业基本概况城北水厂于1999年建成,总设计能力日产水50万t,总占地面积204.7亩,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日供水能力25万 t,于位筐有幢凝饮硝右爆许谩炊纺漫廓铡厌甭厦盆寇撵氟甩敲蒲埋磋钒室爆吻瘪氮矣娃匹鲤媒捕饲昆湃泣腔粉蹋突耀慰沿伐肾涨粮后瓷衍啼役化闹精赵籍茁佩廓该儡茂爬凹幕藩漂弓编驰搜峙辰乎脚卞懒环弹杀痞冗镜穷登体弊述施捕搏脂固说摇最滨槽越彬淌硒私田逝匹称刺次栗怕脂李谁磨琢渤内剑六勿盘龙陷腺娜赢济罗鸟戎价看尊有川餐碘醒颂堡诀淖闽耶滇弥讲坯捕瞩魏檬厩佰汽支凶钙错台版臼俏碟遏撂卯花哩辅愿遣躺顽汁懈捏英预殷亥吝南漆籍症禽烽侗摊团驻膊舟焊肚咐叙绪识咬马冯黍双益笺凋睬强霹昆籽瞎欣侄南秽詹一农寨壳逞跟掀搅索善熊啄甭弟诡捞则啪鲜肮首禄豺抛影忻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