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335717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4.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1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智能建筑的建筑设备自动化 北京工业大学空调教研室北京工业大学空调教研室施鉴诺施鉴诺1997091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空调自动化系统原理及接口空调自动化系统原理及接口1.0 智能建筑与空调节能11.0.1 智能建筑的空调节能举足轻重.11.0.2 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调查情况11.0.3 智能建筑空调运行问题的初步分析21.0.4 智能建筑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31.0.5 参考资料41.1 空调和冷热源系统监控要求51.1.1 一次回风系统.51.1.1.1 一次回风系统空调原理51.1.1.2 一次回风系统控制原理图51.1.1.3 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61.1

2、.1.4 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61.1.2 新风系统.71.1.2.1 新风系统控制原图71.1.2.2 典型新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81.1.2.3 典型新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821.1.3 风机盘管系统.81.1.4 热水交换器.91.1.4.1 蒸汽热水交换器的监控91.1.4.2 以高温水为热源的热水制备系统的监控91.1.5 冷水机组.101.1.5.1 冷水机组控制原理图.101.1.5.2 冷水机组的监控.101.1.5.3 冷却水系统的监控.101.1.5.4 冷冻水系统的监控.111.1.6 热泵机组.111.1.6.1 热泵机组控制原理图.111.1.7 参考资料121.

3、2 空调系统节能控制典型作法.131.2.1 死区恒温器.131.2.2 经济循环.131.2.3 焓值经济循环.141.2.4 夜间冷3却.141.2.5 VAV 加热控制.141.2.6 可变定风量(零能区)双管末端装置151.2.7 供热曲线控制装置161.2.8 热水系统的控制171.2.9 冷水机组的控制.181.2.10冷却塔和水冷冷凝器的控制.211.2.11 参考资料.211.3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221.3.1 国内外发展简况.221.3.2 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221.3.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221.3.4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分类.251.3.5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

4、.251.3.6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271.3.7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原理.291.3.8 关于TRAV.301.3.9 参考资4料.331.4 空调自动化产品和实例.341.4.1 Honeywell 产品.341.4.2 建筑实例:上海金茂大厦441.5 建筑能量分析方法.501.5.1建筑热过程的计算机模拟.501.5.2动态气象资料.501.5.3空气状态参数换算.531.5.4太阳辐射强度计算.561.5.5外遮阳计算和窗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透射.591.5.6墙体传热计算.631.5.7室内表面辐射热交换.851.5.8室内散热计算.881.5.9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计算

5、.891.5.10 室内热平衡.931.5.11 空调负荷计算.971.5.12 参考资料.106 1.6 空调自动化术语和缩略语.1091.6.1 空调自动化术语.1091.6.2 空调自动化缩略语.1121.6.3 参考资料.115第一章第一章 空调自动化系统原理及接口空调自动化系统原理及接口1.0 智能建筑与空调节能智能建筑与空调节能 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亦即通常所称 HVAC 系统)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物的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空调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对智能建筑运行节电节能的突出作用应该是可

6、以期望的对“智能”系统进行投资的重要回报内容之一。工程实践的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智能建筑或智能型建筑达不到节能的目的,不少建筑不能正常运行,有的 BAS 系统甚至从未开通。这里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各工程环节:设计院设计,设备安装,自控厂商及运行管理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智能建筑的工程实践有所帮助。本部分的最后提到了传统设计方法对智能建筑设计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针对我国工程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在设计、调试和运行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提出了空调节能的有关环节和节能前景。1.0.1 智能建筑中空调节能举足轻重智能建筑中空调节能举足轻重智能建筑通常具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讯网络系统(C

7、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并为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高效的环境。因此,大面积空调以建立一个可控制的人工环境就成为智能建筑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意味着整个建筑物的空调设备(包括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亦即 HVAC 设备)控制管理的计算机化;于是,建筑物内空调设备的计算机控制,就成了构成智能建筑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建筑中,为 HVAC 各系统服务的监控点数量常常占整个建筑物监控点总数的一半以上,HVAC 各系统的耗电量常常占整个建筑物耗电量的一半以上。因此,空调设备和空调控制设备不仅对整个建筑物的一次投资(包括弱电系

8、统投资)形成可观的比例,而且对建筑物建成后的运行费用形成重要的影响。如果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计算,情况就更是如此。事实上。智能建筑在运行费用方面的节省,包括节能节电和节省管理工作量和管理人员,是建筑物“智能”投资(“弱电系统”投资)的重要回报内容之一。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实践中,已经有一年运行费用的节省超出弱电系统总投资的范例;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智能建筑目前还远远地做不到这一点。这也正是需要跟踪探索并寻求解决办法的重大工程实践问题之一。1.0.2 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调查情况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调查情况针对国内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北京市科协下达了“智能建筑”软课题。由北京自动

9、化学会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1996.3-1997.6),组织了北京工业大学及兄弟院校,从事自控、计算机、通讯、空调方面的教授、专家、研究生、本科生 30 余人,采用走访、问卷、座谈的形式对北京 65 座大楼进行了普查;对北京京信大厦、京诚大厦、中化大厦、长安俱乐部、远南饭店、发展大厦、江苏徐州中房大厦、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金茂大厦、河南郑州期货商城等建筑物进行了实地考察。这大约是自我国出现智能建筑或智能型建筑以来,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和它的内涵,所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1调查表明: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混乱,技术行为不规范,智能化水平不高,用户满意

10、程度不高,工程质量差,售后服务差,有的系统甚至不能开通,造成用户投资的极大浪费。在智能建筑运行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往往是 BAS 系统;而在 BAS 系统中,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又往往是 HVAC 系统。主要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自动工作方式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操作不灵,(有的系统甚至从未开通过!),致使用户长期工作于手动方式,使自动控制设备形同虚设,(不仅白白增加了投资,而且增加了维护负担!);()一些技术先进、能够大量节能的系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比如在年前后安装的 VAV(变风量)系统,很多都在按定风量方式运行,且自控系统被拆除;()承包商(系统集成厂商或控制设备厂商)所答应的

11、系统集成功能集成不起来,致使有关HVAC 设备处于孤立运行状态。应该指出:在智能建筑运行中,BAS 系统出现颇多问题的状况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年月,天津大学召开的建筑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上,一位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师谈到香港建筑中空调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者在会议讨论中曾要求给出出现问题的比例评估,回答是:大约是一半对一半,(精确统计很难做到)。一位英国专家,“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建筑能量管理系统)一书的作者,G.J.Levermore 在他著作的前言中写到:“我确实经常询问设计人员、用户和学生们,他们是否

12、知道任何建筑物在调试后运行良好,然而能够回答的很少。我希望我的书会帮助减轻此类问题。”可见,空调运行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情况相当普遍,只不过我国出现的情况,往往由于对工程项目的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力度不够,对智能建筑的技术研究和总结的力度不够,因此范围可能更大些,问题性质更严重些。1.0.3 智能建筑空调运行问题的初步分析智能建筑空调运行问题的初步分析 当一栋建筑物,其 VAV 系统被取消,或其空调自控系统处于瘫痪状态时,人们都急于了解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现场分析的经验表明:此种分析任务往往是十分艰巨的,问题往往盘根错节,原因往往相互交织,有的甚至很难剖剥以便找到问题的真正

13、根源。根据我国现行的设计体制,空调系统的建成和使用,大体上经过以下四个主要环节:()空调系统设计,一般由土建设计院的暖通设计人员完成;()空调系统安装,调试,一般由设备安装公司完成;()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一般是在设计院暖通专业人员的参与下,由自控设备厂商完成;()空调及其自控系统的运行管理,由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部门完成。根据我国工程实践的目前现状,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四个主要环节都没有工作到位,形成下一道工序工作于上一道工序不到位的基础上,这势必造成技术脱节;而且问题一旦出现,又会成为责任不清、很难判断的困难局面。下面针对比较普遍的情况加以说明:()空调系统的设计是空调系统及其控制

14、系统能够良好运行的技术基础。设计院一般能够按传统的办法完成空调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的设备选择,但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往往考虑不够,对于所提空调系统对自动控制的工艺要求条件也往往深度不够。在由陆耀庆教授主编的“暖通空调设计指南”中提出:“设计供暖空调自动控制时,作为工艺设计者的暖通专业人员,应向自控专业人员提供下列各项资料:工艺流程图;供暖、空调系统的平面图,图上应标明空气处理设备、执行机构、敏感元件等的具体位置、动作情况、要求和量程等;有工况分区的表明空气处理过程的焓湿图;各个空调房间的温湿度基数、允许波动范围、整定值范围等;在各种工况下,各种执行机构的动作要求及其工作状态,如参数调节、全开、全

15、关等;工况转换的边界条件或相应的控制程序;开机与停机的控制程序;各项参数的检测要求和自动保护、自动联锁、自动报警以及显示、记录等的具体要求。”但从设计实践来看,所提资料的深度普遍不够。特别是其中的第条,一般没有提供。这是一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一旦或缺,常常留下难以弥补的空洞。()空调设备的安装质量,是空调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能够良好运行的物质基础。一些正规的设备安装公司,目前都很注意工作质量,因此空调设备的安装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安装完毕之后,普遍没能进行认真的测试。各个风系统和水系统,从干管到末端装置,并没有调整到设计要求值。因此,虽然也经过了工程验收手续,但用户接手的仍然是一个未经过认真调

16、试的系统;而且不能排除工程本身可能存在着出力不够,无法平衡,严重堵塞等重大隐患。()由自控设备厂商完成的空调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安装和调试,往往是目前出问题最多的环节。厂家在竞标阶段,往往就没有在具体分析设计方案、系统运行、节能措施等重大技术问题上下很大功夫;而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人力不足或专业不齐备或骨干力量不强,(外商工程部人力严重不足、与市场部不相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就势必造成相应的设计、施工和调试质量粗糙,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甚至有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少厂家,也包括一些世界著名厂商在中国的分公司,着眼于短期效益,不在工程质量和用户服务方面下真功夫,长期运营却未能树立起节

17、能样板,相反,却留下了令用户可畏的根本未能开通运行的反面实例。()在整个建设阶段和长起运行周期,投资者的着眼点显然起着控制和决定性的作用。就智能建筑的空调系统来说,空调系统对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的作用,业主往往估计不足,对重大技术方案(如 VAV 系统,控制方案选择等)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往往心中无数。这样,在 BAS 系统中占重要比例的HVAC 系统控制的设计、调试和验收等工作即可能处于某种盲目和失控状态。一旦问题形成,可能已是上亦难下亦难的骑虎之势。此外,业主还应注意选择和培养一个合格的 HVAC 系统运行管理人员。智能系统能够大幅度的节能节电,并大幅度的节省维护管理人员;但对运行管理人员

18、的素质要求,却大大的提高了。合格的运行管理人员,不仅要懂一般的机电知识,而且要掌握 HVAC 系统的运行原理,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表明,运行管理水平也是系统运行成功的重要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即使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严谨,也是毫无意义的。1.0.4 智能建筑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智能建筑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种种行业上、工程上、以及历史上的原因所形成,在传统设计中确实存在着粗放的地方,比如在工程实践中,用估算或实质上的估算代替冷热负荷计算和水力平衡计算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估算”设计,对于手动控制的传统空调系统也许能够解决问题;但对于以计算机控制为特点的智能建筑空调系

19、统就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应该指出,传统的设计方法与智能建筑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并非我国所独有。一位美国专家,“Direct Digital Controls for HVAC Systems(用于暖通空调的DDC 控制)”一书的作者,曾对此做过评述:“DDC 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改善 HVAC 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机会,但在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中却很少去探索和利用这些机会。建筑业大多数设计工作是基于估算(rules of thumb),而不是严格的分析计算。打破现有设计和运行原则的想法仍然被认为是冒险。采用高性能控制的设计要求设计者反复考虑如何才能组成最高效率的系统,而这种考虑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估算原则是一

20、种挑战。”从我国智能建筑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许需要分三个层次,提出对 HVAC 系统及其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和运行的要求:第一,要确保 HVAC 系统及其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一要求本是最基本的,但却并非所有建筑物都能真正达到。第二,是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这一要求也原本是投资“智能”系统的正常回报,然而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这一步的就很少了。第三,是实现 HVAC 系统运行的全面优化。这一要求对于我国大多数智能建筑来说,恐怕是一种长远目标,需要逐步达到。 建筑热环境是多种传热形式和多种传热渠道交织的极其复杂的动态热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建筑空调节能,将包括空调系统形式和空调设备的选择,空调自控系统控制策

21、略和自控设备的选择,室外自由冷源和建筑物蓄热放热的巧妙利用,以及空调及其自控系统的运行管理等诸多因素。根据 ASHRAE(美国采暖冷冻空调工程师协会)的研究成果:大型办公楼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形式下的冷热源全年能耗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空调系统形式和不同控制方法,其冷热能耗相差极远,可以达到一倍甚至两倍以上。如果在加上全面优化运行等措施,智能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的潜力是极其巨大的。1.0.5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北京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研究课题组,“智能建筑”软课题研究报告,1997.6;2John Burnett, Jianlei Niu,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22、Performance of Air-Conditioned Office Building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ilding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97;3G.J.Levermore,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 application to heating and control, E&FN Spon,1992;4陆耀庆主编,暖通空调设计指南,建工出版社,1996 年 5 月;5T.B.Hartman, Direc

23、t Digital Controls for HVAC Systems, McGraw-Hill, 1993;6ASHRAE, Application Handbook, 1995。1.1 空调和冷热源系统监控要求空调和冷热源系统监控要求1.1.1 一次回风系统一次回风系统1.1.1.1 一次回风系统空调原理一次回风系统空调原理一次回风系统即传统的空调系统,是最常见的空调系统形式。一次回风系统的装置图式和在 i-d 图上的表示如图 1-1 所示: (a) (b) 图 1-1 一次回风系统(a)系统图示 (b)i-d 图上的表示其中:W 是室外状态点,决定于室外的气象条件,一般以平均每年不保证5

24、0 小时的室外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代表。N 是室内状态点,决定于室内规定的温湿度条件。C 是混风点,NC 与 NW 的比值代表新风比,即新风在送风量中的比例。L 点是机器露点,O 点是空调送风状态点。空气处理过程的流程是:室内回风与新风在空调箱进行混合,通过喷淋室或表面式冷却器将混合后的空气处理到 L 点,经加热到达 O 点,对室内进行送风。O 点处在室内空气的热湿比线上,送风温差t 的大小由空调精度来确定。1.1.1.2 一次回风系统控制原理图一次回风系统控制原理图图1-2 一次回风系统控制原理图一次回风系统控制原理图如图 1-2 所示,从左至右:室外温度监测:室外空气温度信号,AI室外湿度

25、监测:室外空气相对湿度信号,AI以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为输入值,可以计算出空气的焓值和含湿量(如Honewell 的湿度和焓值(H,X)控制器完成此功能),从而实现节能运行(如 Honewell 的节能器控制,Eco)。风阀控制:根据室内外空气的焓值比较来决定新风阀、回风阀和排风阀的开度,信号为 AO,在冬季和夏季采用最小新风比,在过渡季采用全新风,这样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并节省运行能耗。 过滤器堵塞报警:过滤器两端压差达到规定限制时,发出开关信号 , DI。 盘管水阀控制:根据送风温度控制电动两通阀的开度,信号为AO。 加湿器阀门控制:根据室内或送风相对湿度控制电动两通阀的开度,信号为AO,用

26、于 冬季。 回风机状态监测:根据风机两侧压差比较,发出运行或停止状态信号,DI。 送风机状态监测:根据风机两侧压差比较,发出运行或停止状态信号,DI。 送回风机控制:自动启停,信号为DO。 室内温度监测:室内空气温度信号,AI。 室内湿度监测:室内空气湿度信号,AI。 室内CO2浓度监测:室内CO2浓度信号,AI。CO2浓度的监测值可以直接用于控制新风阀的开度,保证最小新风量的供给。1.1.1.31.1.1.3 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1)室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监测;(2)室内温湿度监测(如系统较小,可用回风温湿度代替室内温湿度。);(3)送风温度、相对湿度监

27、测;(4)新风阀阀位的监测和控制;(5)回风阀阀位的监测和控制;(6)排风阀阀位的监测和控制;(7)过滤器两端压差监测;(8)冷水盘管冷水调节阀阀位控制,水温监测;(9)热水盘管热水调节阀阀位控制,水温监测;(10)加湿器调节阀阀位控制;(11)送风机风机状态、电机故障监测和风机启停控制;(12)回风机风机状态、电机故障监测和风机启停控制;(13)风阀、水阀和蒸汽阀门的控制,一般采用PI调节。房间温湿度的控制可采用串级调节:根据房间温度的变化确定送风参数的设定值,根据送风参数设定值与实测值的偏差,用冷水盘管或热水盘管控制送风温度,用加湿器控制送风的含湿量值。(14)随着季节变化,室内参数的设定

28、和新风比的控制,应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15)开关逻辑:先开送风机,后启动回风机。一旦防火阀关闭,立即停止送、回风机的运行并报警。启动时,先开水阀,再开风阀,然后启动风机。停机时,按相反顺序进行。(16)中央控制管理机功能:显示:风机,风阀,水阀,新风,送风,室内空气等运行状态;报警:过滤器压差过大,送风温度超过低限,风机电机过载停机等;设定:修改送风参数、室内参数设定值,风机启停时间程序。时间程序包括对工作时间与下班时间,周日与周末以及节日进行设定;控制:中央控制管理机应能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记录和打印:设定和运行参数,积累和分析运行数据。1.1.1.41.1.1.4 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

29、点一览表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 典型一次回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 表1-1序号 描述 监控点类型 AI DI AO DO1新风温湿度22室内温湿度23送风温湿度24新风阀115回风阀116排风阀117过滤器18冷水盘管219热水盘管2110加湿器111送风机2112回风机21小计13562注:表1-1可供参考,具体工程应结合产品情况和项目标准,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监控点的数量和类型。1.1.21.1.2 新风系统新风系统1.1.2.11.1.2.1 新风系统控制原理图新风系统控制原理图图1-3是新风系统控制原理图。图1-3 新风系统控制原理图新风阀不用来调节风量,仅为冬季停机后防止盘

30、管冻结用,因此可选择通断式风阀控制器,通过一路DO通道来控制,当输出为高电平时,风阀控制器打开风阀,低电平时关闭风阀。为了解风阀的实际状态,可以将风阀控制器中的全开限位开关和全关限位开关通过2个DI输入通道接入DDC。过滤器两侧一般不采用可连续输出的微压差传感器,而采用微压差开关监视过滤器两侧压差,通过一个 DI 通道接入 DDC。表冷器盘管夏季通入冷水对新风降温除湿,冬季通入热水对空气加热。水阀采用连续可调的电动调节阀,根据送风温度的监测,通过 AO 通道对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在盘管出口安装水温传感器,测量出口水温,一方面供控制机用来确定是热水还是冷水,以自动进行工况转换;同时还可以在冬季用

31、来监测热水供应情况:当某种原因造成热水温度降低或热水停止供应时,为了防止机组内温度过低,冻裂盘管,应自动停止风机,同时关闭新风阀门,当热水恢复供应时,应能重新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的正常工作。加湿器用于冬季对新风加湿,可采用一个电动调节阀来调节干蒸汽加湿器的蒸汽量,使风机出口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送风机由一路 DI 信号监测风机的启停状态,由一路 DO 信号控制风机的启停。在风机出口处对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监测,以便了解机组是否将新风处理到所要求的状态,并以此控制盘管水阀和加湿器调节阀。新风机的控制策略,开关逻辑和控制时间表等,与一次回风系统一样,也有类似的考虑和安排。当具体进

32、行空调系统自控设计时,应审慎地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监控点的类型和数量并选择产品,不同厂家的控制产品显然将最终影响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的经济和技术效果。1.1.2.2典型新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典型新风系统监控功能要求(1)监测和控制新风阀开关状态;(2)监测过滤器两侧压差;(3)监测冷热水盘管进出口水温;(4)控制冷热水电动调节阀,保持送风温度,一般为PI调节;(5)控制加湿器电动调节阀,保持送风含湿量值,一般为PI调节;(6)监测和控制风机启停,故障监测;(7)监测送风温度、相对湿度;(8)监测室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9)新风风阀与送风机连锁。开风机后开新风阀,关风机后关闭新风阀。(10)

33、当机组内温度过低时(如盘管出口水温低于5或送风温度低于10),为防止水盘管冻裂,应停止风机,并关闭新风阀。(11)中央控制管理机功能:显示新风机,风阀,水阀,送风,新风等运行状态;过滤器压差过大,送风温度超过低限,风机电机过载停机等超限报警;通过中央管理机修改送风参数设定值,启停风机;记录、打印运行状态,积累、分析运行数据。1.1.2.31.1.2.3典型新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典型新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 典型新风系统监控点一览表 表1-2序号 描述 监控点类型 AI DI AO DO1新风阀12过滤器13冷热水盘管进出水温24冷热水调节阀15加湿器调节阀16风机217送风温湿度28新风温湿度2小计

34、6422注:表1-2可供参考,具体工程应结合产品情况和项目标准,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监控点的数量和类型。1.1.3 风机盘管系统风机盘管系统风机盘管机组的局部调节,包括风量调节,水量调节和旁通风门调节等三种常用调节方法。设计者可根据使用要求,对风机盘管机组设备进行选择。风量调节通常分高、中、低三档调节风机转速以改变通过盘管的风量。风量调节一般由使用者就地手动控制。水量调节可采用两通阀变流量调节,亦可采用三通阀分流调节;房间温度控制器可选用双位调节,亦可选用连续比例调节。风机盘管的冷水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水量调节情况,自动控制水泵转速或台数。风机启停与电动水阀联锁。当房间设有节能钥匙系统时

35、,风机盘管宜与节能钥匙联锁。风机盘管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与新风系统承担负荷情况和运行方式有关,其节能控制应结合新风系统和冷水系统的控制综合考虑。1.1.4 热水交换器热水交换器1.1.4.1 蒸汽蒸汽热水换热器的监控热水换热器的监控热水交换器控制原理图如图 1-4。图 1-4 热水交换器控制原理图监测:蒸汽温度,供水温度,供水压力,供水流量,回水温度,回水压力控制:根据供水温度检测值与设定值的差值,控制蒸汽调节阀的开度。根据回水压力检测,控制旁通阀的开度,以实现热水供应压力在设定范围内。根据负荷(温差+流量)控制加压泵的运行台数,以实现节能。水泵停止后应自动关闭蒸汽阀。报警:温度、压力过限报警

36、,水泵故障报警中央集中管理:状态显示,参数设定,报警,显示打印。1.1.4.2 以高温水为热源的热水制备系统的监控以高温水为热源的热水制备系统的监控高温水侧监测供水和回水温度、流量,从而可得到热网供应热量的瞬时值。不断累计,可以得到逐日和全年的耗热量。此外,高温水水侧还测量供水和回水压力,以监测外网压力状况。生活热水回路测量供水温度、流量,用来控制高温水侧电动阀,以适应生活热水供应温度不变但流量波动的变化。供暖系统测量供水和回水温度,以此为基础控制电动调节阀以调节高温水侧流量。空调热水系统测量供水和回水温度,一般维持供水温度为常值,以此控制高温水侧的电动调节阀。1.1.5 冷水机组冷水机组1.

37、1.5.1 冷水机组控制原理图冷水机组控制原理图冷水机组控制原理图如图 1-5。图 1-5 冷水机组控制原理图监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压力,回水流量,冷冻水泵的状态、故障、水流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泵的状态、故障、水流,冷水机组的状态、故障,冷却塔风扇的状态、故障。控制:根据供回水温差、流量,计算冷负荷的变化量,以控制冷水机组投入运行台数。根据冷冻水压差检测值,调节旁通阀开度,以保证水力状况稳定。报警:检测参数过限,水流开关,设备故障。中央集中管理:状态显示,参数设定,报警,显示打印。1.1.5.2 冷水机组的监控冷水机组的监控典型冷冻机组的监控内容如下:监测参数: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冷凝器进

38、出口温度,压缩机进气和排气的压力和温度,油泵出口压力,冷凝器水流开关,蒸发器水流开关。控制参数:根据命令启停压缩机,根据冷冻机出口设定值调整压缩机入口导叶。设定参数:冷冻水出口温度。目前用于集中空调的冷冻机大多数带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单元控制器。有些控制器同时还完成一部分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等辅助系统的监控。还有些冷冻机的供应商同时提供冷冻站的集中控制器,对几台冷冻机及其辅助系统实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能量调节。当考虑冷水机组的监控时,如何把冷冻机自己配备的单元控制器与设计中的 BAS 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知名厂商,如Honeywell,做了大量工作,可以把一些知名的不

39、同厂商的设备联入系统。ASHRAE 于 1995 年推出楼宇自动化的通讯标准 BACnet,推荐 LonTalk 作为通讯协议。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发展方向。1.1.5.3 冷却水系统的监控冷却水系统的监控每台冷却塔风机通过计算机进行启停控制:启停台数根据冷冻机开启台数、室外温湿度、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泵开启台数来确定。每台冷却塔进水管上可安装电动阀,在出水管上设温度测点。监测水温可以确定冷却塔的工作情况,根据各台冷却塔出水温差,可以对各台的流量进行调节,以便分配均匀,保证各冷却塔都达到最大出力。当夜间或春秋季室外气温低,冷却水温度低于冷冻机要求的最低温度时,可以通过启停冷却塔台数,改变冷却塔风机转

40、速,或适当打开混水阀,使一部分从冷凝器出来的水与从冷却塔回来的水混合,以调整进入冷凝器的水温。1.1.5.4 冷冻水系统的监控冷冻水系统的监控对于一级泵系统,为了保证蒸发器中通过足够的水量以使蒸发器正常工作,要使蒸发器前后压差维持定值这可以通过调节电动旁通阀来实现。冷冻机启停台数,通过判断冷水用户的负荷状况(亦即回水温度的变化)来确定。对于双级泵系统,根据冷冻机启停控制循环泵(仅提供克服蒸发器及周围管件的阻力)的启停;根据用户用水量控制加压泵(用于克服用户支路及相应管道阻力)。为了节省加压泵电耗,可以根据用户侧最不利端进回水压差P 来调整加压泵开启台数或通过变频器改变其转速。1.1.6 热泵机

41、组热泵机组1.1.6.1 热泵机组控制原理图热泵机组控制原理图热泵机组控制原理图如图 1-6。监测:供回水温度、压力,供水水流状态,热泵机组运行状态,水泵启/停状态控制:根据供回水温度,控制运行台数。根据供回水压力,控制旁通阀,以保持水力稳定。热泵机组与水泵一对一方式运行,开机时先水泵后热泵机组,关机时顺序相反。报警:参数过限,水流开关,设备故障。中央集中管理:状态显示,参数设定,报警,显示打印。图 1-6 热泵机组控制原理图1.1.7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施鉴诺,日本东京新宿 NS 大楼空调计算机控制系统简介,“暖通空调”,1984 1;【2】施鉴诺,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研制及系统简介,“

42、暖通空调”,1994 No.6;【3】龙惟定,智能化大楼:对暖通空调的挑战,“暖通空调”,1996 No.6;【4】1995 ASHRAE Applications Handbook;【5】暖通规范管理组,暖通空调设计规范专题说明选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6】施鉴诺等,暖通计算机方法,建工出版社,1985;【7】施鉴诺译,一栋超节能大厦,世界建筑,1983 年第六期;【8】施鉴诺译,利用建筑物蓄热性能以期减少冷负荷,“暖通空调”,1980 No.4;【9】黄昱等,建筑节能技术与中国公寓式住宅的能耗问题,世界建筑,1983 年第一期;【10】施鉴诺等,北京民用建筑的冬季室内气候,CIB“

43、Healthy Buildings”会议,1988 9 月,斯德哥尔摩【11】丁高,空调系统 DDC 控制设计,“暖通空调”,1994 3;【12】金元昕,分布式微机控制系统在橡胶厂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暖通空调”,1996 1;【13】刘天川,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探讨,“暖通空调”,1995 4;【14】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15】刘跃浩,空调与供热的自动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年 8 月;【16】AT&T(中国)有限公司,霍尼韦尔中国公司,建设智能大厦的最佳伙伴;【17】霍尼韦尔中国业务组, 霍尼韦尔在中国;【18】霍尼韦尔公司,建筑物自动化网络世界

44、,Excel 5000 system;【19】霍尼韦尔公司, Excel Fs90 防火和保安系统;【20】霍尼韦尔公司,XBSi 综合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21】霍尼韦尔公司,XFi 开放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22】霍尼韦尔公司,Excel CARE 和 Live CARE 工程软件;【23】霍尼韦尔公司, Excel 综合型建筑物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服务器CSS;【24】霍尼韦尔公司, Excel 500 和 600 大型控制器;【25】北京工业大学电子集团楼宇电气自动化工程部,楼宇自动控制用户手册;【26】科德公司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介绍;【27】JOHNSON 公司自动控制系统说明书;【28

45、】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建筑设计技术,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10;【29】李林,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北京工业大学智能大厦设计技术学习班培训教材,19973;【30】江亿,空调系统的监测控制,“暖通空调”,19973;【31】陈向阳,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暖通空调”,19973;【32】李克欣等,VAV 空调系统初探,“暖通空调”,19973。【33】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厂变配电所空调系统及工业锅炉计算机控制;【34】北京国际银燕电脑控制工程有限公司,S600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资料;【35】陆耀庆主编,暖通空调设计指南,建工出版社,1996 年 5 月;【36】顾兴莹主编,民

46、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建工出版社,1996年 2 月;【37】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建工出版社,1993 年 6 月。1.21.2 空调系统节能典型做法空调系统节能典型做法从分析空调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出发,大体上可对空调系统的运行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1)正常运行;(2)节能运行;(3)优化运行;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是创造基本的温湿度条件,达到设计基本要求。 “节能运行”则要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采取一种和几种措施,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优化运行”是指包括冷热源系统在内的实现全面节能的优化运行,它需要全面地考虑并巧妙地利用设备特性、管网特性、建筑物特性和室内外条件。

47、冷热源设备通常都带有厂家自己的控制装置。对于其中的容量控制部分,设计者应该了解其运行控制,并把它集成到 BAS 系统中去。对于其中的安全控制部分,在检测到不安全条件时应能关机,并把报警传输到控制中心。本节目的在于描述空调系统节能典型做法的控制原理,以利分析。1.2.1死区恒温器(死区恒温器(DeadDeadBandBand ThermostatThermostat)死区恒温器如图 1-7。在一个相当宽的范围内,(此范围可调,可多达5K),恒温器保持中性,即不要求供冷亦不要求供热。在死区的每一端恒温器控制一小段,直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亦即整个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图 1-7 死区恒温器1.2.2

48、 经济循环(经济循环(EconomizerEconomizer cyclecycle)经济循环控制如图 1-8。只要室外气温足够低,室外空气也是一种冷源,充分利用室外空气做冷源,是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取室外空气温度上限为 18,在此条件下,调节回风阀、排风阀和新风阀,以保证混风温度的设定值(通常为 1316)。当送风机不运行时,排风阀和新风阀联锁成关闭,回风阀联锁成打开。当室外气温超过上限温度设定值时,新风阀关小至一个固定的最低值,排风阀和回风阀也相应地关小和打开。图 1-8 经济循环控制1.2.31.2.3 焓值经济循环(焓值经济循环(EnthalpyEnthalpy econo

49、mizereconomizer)当潜热负荷较大时,可以用焓值经济循环代替经济循环,以进一步减少能量费用。这时可以把室外气温上限的判断改为下列条件之一:(1) 一个固定的焓值上限;(2) 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回风焓值;(3) 焓值与上限温度的结合。1.2.41.2.4 夜间冷却(夜间清除)(夜间冷却(夜间清除)(NightNight cool-down(nightcool-down(night purge)purge))夜间冷却控制如图 1-9。在非工作时间,“夜间冷却”采用 100%新风用于冷却。房间被冷却到设定温度,(通常高于室外空气温度 5K)。“夜间冷却”的限制条件是: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

50、室外空气露点温度太高,或室外气温太低(通常是 10以下)。通常在太阳升起前,室外气温最低时,启动夜间冷却循环。只要室外空气状态允许,而室内需要供冷,则冷却循环即是优化启动过程的第一步。图 1-9 夜间冷却控制1.2.51.2.5 VAVVAV 加热控制(加热控制(VAVVAV warm-upwarm-up controlcontrol)加热控制如图 1-10。在非工作时间的加热过程,不需要室外空气。通常是使新风阀和排风阀保持关闭。如果是图中所示的带回风机系统,新风阀应处于最小位置,且送风量的最大值为回风量,以便使管道内的正压或负压最小。图 1-10 加热控制压力限制控制器可以防止过压或负压下管

51、道的损坏。送风机加热控制如图1-11。图 1-11 送风机加热控制1.2.61.2.6 可变定风量(零能区)双管末端装置可变定风量(零能区)双管末端装置 Variable constant volume (zero energy band) dual-duct terminal units可变定风量双管末端装置在供热和供冷管道上有入口阀门。两个阀门联锁成反向动作,只需要一个控制执行器。总流量也有阀门,并有自己的执行器。房间恒温器直接控制入口混风阀门,流量控制器控制流量阀门。当空调区域的热负荷发生变化时,房间恒温器从最大到最小重新设定流量控制器。图 1-12 表明控制原理和阀门运行。注意在控制范

52、围内的一部分,热风和冷风是混合的。可变定风量(零能区)双管末端装置在冷风管和热风道上有入口阀门,并有单独的阀门执行器和流量控制器,但没有总流量阀门。当房间负荷改变时,零能区(ZEB)房间恒温器以系列方式重新设定流量控制器的设定值。在零能区既不需要供冷亦不需要供热时,流量控制器保持一个用于通风目的最低流量(可调),且阀门动作没有重叠。图 1-13 表明控制原理和阀门运行。可变定风量双管末端装置有否零能区(ZEB),其能耗基本一样。图 1-12 压力无关双管 VAV 末端装置图 1-13 可变定风量(零能区,ZEB)双管末端装置1.2.71.2.7 供热曲线控制装置供热曲线控制装置(HCA,Hea

53、ting Curve with Adaption)供热曲线控制装置(HCA)是一种有室外气温补偿的加热温度设定值计算器,亦即通过一条供热曲线由软件为加热温度设定值赋值。如果联接一个房间温度传感器,则室外气温补偿控制器可以自动采用这种供热曲线。室外气温补偿控制如图 1-14。图 1-14 室外气温补偿控制对每一个供热回路,室外气温补偿控制器需要一条特定的供热曲线,以便根据室外气温正确地确定加热后的空气温度。这种供热曲线表明了室外气温与加热温度的关系。这种控制器使用多个参数(由经验确定)以保证供热的经济运行。控制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一个时间表控制所需要的温度,也维持几个对系统或建筑物安全有关的温度。

54、控制器也可以利用房间温度,室外气温和加热后空气温度的平均值,自动地逐渐地调整供热曲线。1.2.81.2.8 热水系统的控制热水系统的控制 生产锅炉和冷机的厂家通常都与设备一起安装有自控设备。其自控功能可分为容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两大类。容量控制使供热(冷)能力随负荷而变化。设计者需要了解这些控制功能,以便把它们集成到包含多种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去。安全控制一旦检测到不安全因素时,产生报警并关机。如果有上位控制系统,应把报警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锅炉向热水系统的供热量通过调节火焰和开关锅炉来控制。火焰调节是由锅炉自身的控制装置来完成的,但在什么情况下增减锅炉以及供水温度控制在什么温度,要由控制系统的设计者

55、来决定。热水输送控制包括在锅炉房或换热站的热水温度的控制,热水温度的重新设定,以及各热区的控制。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通过锅炉的最小水量;(2)在温度发生剧变时锅炉的保护;(3)防止盘管冻结。如果使用了多种热源或替代热源,(如冷凝器热回收或太阳能蓄热装置等),则控制策略中应该包括热源排序或选择最经济能源的办法。图 1-15 是一个燃气或燃油锅炉的负荷控制系统。锅炉的安全控制通常包括灭火、高温,以及其它一些关机控制。间断燃烧通常控制容量,而在较大的系统中通常调节燃料的输入。在大多数情况下,锅炉控制为恒定水温,而室外温度可以对水温重新设定,(供应生活热水的锅炉除外)。在下图的安排中,根据预

56、定的设定办法,由室外温度重新设定供水温度。为尽量减少烟气冷凝和锅炉损坏,水温设定不要低于厂家的推荐值,通常为 60。在图 1-15 的系统中,在热盘管附近有三通控制阀以确保流经锅炉的最小流量。区域控制可通过改变热盘管的流量来实现。一个房间恒温器控制一个三通阀,从而改变通过盘管的流量。预热控制使用第二个三通控制阀通过改变混水流量来实现;其中的循环泵保持通过预热盘管的恒定流量以防冻结。对于较大的系统而泵运行费用相当高时,可采用变速泵,带最小流量旁通阀的泵出口阀,或双速泵以减少二次泵容量来适应负荷变化。图 1-15 一个简单热水系统的负荷和区域控制热水换热器或蒸汽热水转换器有时用来代替锅炉作为热水产

57、生设备。转换器通常不包括控制装置,因此设计者要决定其控制办法。图 1-16 的控制原理可用于低压蒸汽或 93127的锅炉热水。供水恒温器控制一个蒸汽(或热水供水)管上的两通调节阀。通常有一个室外恒温器,当负荷减少时重新设定下游的供水温度。当热水泵不运行时,流量开关联锁应把两通阀关闭。图 1-16 换热器控制1.2.91.2.9 冷水机组的控制冷水机组的控制 由于冷机类型、大小、驱动、厂家、管网、水泵、冷却塔、分配系统和负荷的极大不同,每一个冷冻站及其控制都需要在特定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冷冻站通常有两种类型,变流量和定流量。在图 1-17 和图 1-18 中,两种类型系统其负荷管网都是并联的。使用

58、那一种类型的系统,是由远端负荷的控制方式来确定的。盘管的节流阀随着负荷改变流量,而温差则倾向于保持接近设计温差。冷水的供水温度决定了基础流量。为了提高能量效率,设定值可以根据最大负荷区域或其它一些变化情况重新设定。管网和水泵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但必须保持厂家要求的通过一台运行冷机的最低流量。定流量系统实际上是所有在线冷机组合后的定流量,一个重要的干扰总是发生在增泵或减泵的时候。根据负荷重新设定的功能使最大负荷区域得到满足,同时,对供或回水的控制来处理区域负荷的平均值。图 1-17 变流量冷水系统图 1-18 定流量冷水系统(1) 优化制冷剂压力制冷机的效率决定于冷机的满负荷百分比和冷凝器与蒸

59、发器中的制冷剂压力差。在实践中,此压力差由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温度减去冷冻水供水温度来代替。为减少此压力差,必须提高冷冻水供水温度,或降低冷凝水的温度。每减少 1K,可省能 2-3%。减少制冷剂压力差有两个有效的办法:(A) 当负荷减小时,使用冷水负荷重设提高供水温度设定值。图 1-19表明这种方法的基本功能。各种复杂程度均可,包括计算机控制。图 1-19 冷冻水负荷重设(B) 降低冷凝温度到最低的安全值(使用厂家的推荐值):关闭冷却塔旁通阀,开 足冷凝水泵,让冷却塔风机发挥全部作用,直到水温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之差小于 3K。然而,水泵和风机消耗电力,在计算能量节省时,应该把此种消耗和 VAV 空

60、气处理器的风机动力一并考虑进去。(2) 优化运行多冷机冷冻站应该运行于部分负荷曲线的最高效率点上。图 1-20 表明一台离心式冷机在设计条件下典型的部分负荷曲线。图 1-20 在设计制冷剂压力差条件下冷机部分负荷特性图 1-21 表明在不同极限压力条件下类似的曲线。图 1-21 不同压力下冷机部分负荷特性图 1-22 表明在一个两台机组的冷冻站于何点应该加或减冷机。一般情况下,应该画出冷机所有组合的部分负荷特性曲线;这样,在 n 和 n+1 冷机之间的平滑改变点即可确定。图 1-22 多冷机运行转换点(两台同样大小的冷机)(3) 最大限度减少运行时间冷冻站每天启动时间的优化是建立在空气处理机启

61、动时间的基础上。冷机启动一般可与第一个风机系统的启动时间相同。如果水系统热容量很大,冷机可以启动早些;如果在启动过程中室外空气可以向风机系统供冷,则冷机可启动得晚些。1.2.101.2.10 冷却塔和水冷冷凝器的控制冷却塔和水冷冷凝器的控制当设备自身的控制装置集成到中央冷冻站时,控制工程师开始着手冷机控制工作。一般应该考虑冷却塔、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控制,以便使整个冷冻站稳定和节能。舒适性空调最常用的整体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是逆流引风和鼓风。它们的控制情况类似,应根据生产厂家的推荐来做。对于大一些的冷却塔,双速或变速风机(及其相应的马达控制回路),可在部分负荷条件下减少风机动力消耗并稳定冷凝器水温

62、。图 1-23 表明冷凝器水温的旁通阀控制。图 1-23 冷凝器水温控制对于离心式冷机,冷凝器的供水温度允许在高于低限温度条件下浮动。生产厂家应该指明满足特定冷机运行的最低冷凝器进水温度。图 1-23 的控制原理如下:对于一种冷凝器供水温度,(比如高于 24的设定值),通向冷却塔阀门开启,旁通阀关闭,冷却塔风机运行。当水温降低时,(比如降到 18),如使用双速马达则可以把风机速度降为低速。如果冷凝器供水温度继续降低,则风机停转,且旁通阀开始起调节作用以保持水温在可以接受的低限。在气候较冷而又要求全年空调的地区,冷却塔也许会要求加热并且全部流量连续通过冷却塔以防冻结。在这种情况下,冷却塔水池恒温

63、器将控制热水或蒸汽阀以便保持水温,不被冻结。1.2.111.2.11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 ASHRAE Applications Handbook,1995;2 Honeywell 产品资料,1997;3 Andover Controls 产品资料;4 Johnson 产品资料;5 Landis &Gyr 产品资料;6 新加坡 ST8200 产品资料;7日本山武公司产品资料。1.3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变风量系统的应用1.3. 国内外发展简况国内外发展简况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系统于世纪年代起源于美国,原本是为了改进高速送风空调系统的,因为减少送风量对于高速送风空调系统

64、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变风量系统出现以后并没有立刻得到推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空调方式仍是定风量系统加末端再热和双风道系统,直到年西方石油危机之后,能源危机推动了变风量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此后年中不断发展,并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由于高速送风空调系统既便采用了变风量控制仍然相当耗能,因此在日本几乎看不到高速送风空调系统。但近年来定风量空调系统的单一温度控制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而变风量系统的控制方式则有更大的灵活性,于是变风量空调方式在低速送风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进入 90 年代以后,大量 70 年代以前建造的空调系统在翻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程从定风量空调系统改

65、造为变风量空调系统。【2】我国在七十年代即有人研究 VAV 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并在地下厂房、纺织厂、体育馆等建筑中采用过 VAV 系统。在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出现的首批智能化建筑中,也曾采用过 VAV 系统。但由于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有些工程两三年后使用单位即取消了变风量系统的运行方式,相应的自控设备也拆除了;这使得变风量系统的优点没有发挥出来,变风量系统附加的投资即成了泡影。在此期间,变风量空调技术(包括控制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在国内智能建筑的高速发展中,急需全面深刻地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关键,总结工程实例,促进这一重要技术的平稳发展。1.3.2

66、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对房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是:Q=G(inio)式中: Q房间负荷,KW; G空调送风量,Kg/s; in室内空气状态的焓值,KJ/ Kg; io空调送风状态的焓值,KJ/ Kg。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是全年固定不变的,并且按房间最大热湿负荷确定送风量,称为定风量(CAV)系统。实际上房间热湿负荷不可能经常处于最大值,而是在全年大部分时间低于最大值。当室内负荷减少时,定风量系统是靠调节再热量以提高送风温度(减少送风温差)来维持室温的。亦即人为地增加负荷。这样既浪费热量,又浪费冷量这是传统的再热式空调系统的一大缺点。变风量系统的概念是:当房间热湿负荷低于设计值时,保持送风参数不变而通过减少送风量的办法来保持室内温度不变。这不仅节约了提高送风温度所需的热量及相应的冷量,而且由于处理风量的减少,降低了风机功率的电耗。1.3.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主要优点如下:(1)可以节能。与定风量空调系统相比,它减少了再热量及其相应的冷量,这是变风量系统从运行机制上比定风量系统合理的地方。而且,随着各房间送风量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