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326182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详解版)(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化学核心教程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气体1如何使一个尚未破裂而被打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采用了什么原理?答:将打瘪的乒乓球浸泡在热水中,使球的壁变软,球中空气受热膨胀,可使其恢复球状。采用的是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2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试问,这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3 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内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根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体分开。当左边球的温度为273 K,右边球的温度为293 K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试问: (1) 若将左边球的温度升高10 K,

2、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2) 若将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答:(1)左边球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个球的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球的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所占的比例比右边的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压力)左边的比右边的大。4在大气压力下,将沸腾的开水迅速倒入保温瓶中,达保温瓶容积的0.7左右,迅速盖上软木塞,防止保温瓶漏气,并迅速放开手。请估计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软木塞会崩出。这是因为保温瓶中的剩余气体被热水加热后膨胀,当与迅速蒸发的水汽的压力加在一起,大于

3、外面压力时,就会使软木塞崩出。如果软木塞盖得太紧,甚至会使保温瓶爆炸。防止的方法是,在灌开水时不要灌得太快,且要将保温瓶灌满。5当某个纯的物质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不断升高平衡温度,这时处于平衡状态的气-液两相的摩尔体积将如何变化?答:升高平衡温度,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也升高。但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小,热膨胀仍占主要地位,所以液体的摩尔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蒸汽易被压缩,当饱和蒸汽压变大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会变小。随着平衡温度的不断升高,气体与液体的摩尔体积逐渐接近。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液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时,这时的温度就是临界温度。6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分体积

4、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答:这两个定律原则上只适用于理想气体。Dalton分压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压等于在该温度和体积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Amagat分体积定律要在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总压不变的前提下,某个组分的分体积等于在该温度和压力下单独存在时所占有的体积。7有一种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b为大于零的常数),试分析这种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不同?将这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会不会下降?答:将气体的状态方程改写为 ,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相比,这个状态方程只校正了体积项,未校正压力项。说明这种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不能忽略,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将这

5、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时,气体的温度不会下降,这一点与理想气体相同。8如何定义气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答:在真实气体的图上,当气-液两相共存的线段缩成一个点时,称这点为临界点。这时的温度为临界温度,这时的压力为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9 van der Waals气体的内压力与体积成反比,这样说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根据van der Waals气体的方程式,其中被称为是内压力,而是常数,所以内压力应该与气体体积的平方成反比。10当各种物质都处于临界点时,它们有哪些共同特性?答:在临界点时,物质的气-液界面消失,液体和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成为一种既不同于液相、

6、又不同于气相的特殊流体,称为超流体。高于临界点温度时,无论用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这时的气体就是超临界流体。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这时A的分压和分体积分别是和。若在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问和的变化为 ( )(A) 和都变大 (B) 和都变小(C) 不变,变小 (D) 变小,不变 答:(C)。这种情况符合Dalton分压定律,而不符合Amagat分体积定律。2在温度、容积都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压和分体积分别为和,容器中的总压为。试判断下列公式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

7、(A)。题目所给的等温、等容的条件是Dalton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所以只有(A)的计算式是正确的。其余的之间的关系不匹配。3 已知氢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有一氢气钢瓶,在298 K时瓶内压力为,这时氢气的状态为 ( )(A) 液态 (B) 气态(C)气-液两相平衡 (D) 无法确定答:(B)。仍处在气态。因为温度和压力都高于临界值,所以是处在超临界区域,这时仍为气相,或称为超临界流体。在这样高的温度下,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氢气液化。4在一个绝热的真空容器中,灌满373 K和压力为101.325 kPa的纯水,不留一点空隙,这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 )(A)等于零 (B)大于101.

8、325 kPa(C)小于101.325 kPa (D)等于101.325 kPa答:(D)。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本性,与是否留有空间无关,只要温度定了,其饱和蒸气压就有定值,查化学数据表就能得到,与水所处的环境没有关系。5真实气体在如下哪个条件下,可以近似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答:(C)。这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体积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自身所占的体积都可以忽略不计。6在298 K时,地面上有一个直径为1 m的充了空气的球,其中压力为100 kPa。将球带至高空,温度降为253 K,球的直径胀大到3m,此时球内的压力为 (

9、 )(A)33.3 kPa (B)9.43 kPa(C)3.14 kPa (D)28.3 kPa答:(C)。升高过程中,球内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改变,利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计算在高空中球内的压力。 7使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是 ( ) (A)压力大于 (B)温度低于 (C)体积等于 (D)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答:(B)。是能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若高于临界温度,无论加多大压力都无法使气体液化。8在一个恒温、容积为2 的真空容器中,依次充入温度相同、始态为100 kPa,2 的(g)和200 kPa,1的,设两者形成理想气体混合物,则容器中的总压力为 ( ) (A)100 kPa (B)150

10、 kPa (C)200 kPa (D)300 kPa答:(C)。等温条件下,200 kPa,1气体等于100 kPa,2气体,总压为=100 kPa+100 kPa=200 kPa 。9在298 K时,往容积都等于并预先抽空的容器A、B中,分别灌入100 g和200 g水,当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力分别为和,两者的关系为 ( ) (A) (B) (C)= (D)无法确定答:(C)。饱和蒸气压是物质的特性,只与温度有关。在这样的容器中,水不可能全部蒸发为气体,在气-液两相共存时,只要温度相同,它们的饱和蒸气压也应该相等。10在273 K,101.325 kPa时,的蒸气可以近似看作为理想气体。

11、已知的摩尔质量为154的,则在该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 ( ) (A) (B) (C) (D)答:(A)。通常将273 K,101.325 kPa称为标准状态,在该状态下,1 mol 任意物质的气体的体积等于。根据密度的定义,11在某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温度为300 K的气体,现在保持压力不变,要将气体赶出1/6,需要将容器加热到的温度为 ( ) (A)350 K (B)250 K (C)300 K (D)360 K答:(D)。保持V,p不变,12实际气体的压力(p)和体积(V)与理想相比,分别会发生的偏差为( ) (A)p,V都发生正偏差 (B)p,V都发生负偏差 (C)p正偏差,V负

12、偏差 (D)p负偏差,V正偏差答:(B)。由于实际气体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实际的压力要比理想气体的小。由于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不能忽略,所以能运用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小。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3)因为,所以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 (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焓变

13、为。若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热效应为,焓变为,则。答:(1)对。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固定后,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定值。反之,状态函数都有定值,状态也就被固定了。(2)不对。虽然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会改变,但不一定都改变。例如,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过程,体积、压力等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系统的状态已与原来的不同,但是温度这个状态函数没有改变。(3)不对。热力学能U和焓H是状态函数,而DU,DH 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和仅在特定条件下与状态函数的变量相等,所以和不可能是状态函数。(4)不对。系统可以降低自身的热力学能来对外做功,如系统

14、发生绝热膨胀过程。但是,对外做功后,系统自身的温度会下降。(5)不对。因为环境对系统进行机械搅拌,做了机械功,这时,所以不符合的使用条件。使用这个公式,等压和,这两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6)对。因为焓H是状态函数,只要反应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则焓变的数值也相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状态函数的性质,“异途同归,值变相等”。但是,两个过程的热效应是不等的,即。2回答下列问题,并简单说明原因。(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2)与盐酸发生反应,分别在敞口和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哪一种情况放的热更多一些?(3)在一个用导热材料

15、制成的圆筒中,装有压缩空气,圆筒中的温度与环境达成平衡。如果突然打开筒盖,使气体冲出,当压力与外界相等时,立即盖上筒盖。过一会儿,筒中气体的压力有何变化?(4)在装有催化剂的合成氨反应室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反应方程式为。分别在温度为和的条件下,实验测定放出的热量对应为和。但是用Kirchhoff定律计算时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不符,试解释原因。答:(1)可逆热机的效率虽高,但是可逆过程是一个无限缓慢的过程,每一步都接近于平衡态。所以,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在有限的时间内是看不到火车移动的。所以,可逆功是无用功,可逆热机的效率仅是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使实际不可逆热机的效率尽可能向这个目标靠

16、拢,实际使用的热机都是不可逆的。(2)当然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时,放的热更多一些。因为在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其化学能是一个定值。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化学能全部变为热能,放出的热能就多。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时,一部分化学能用来克服大气的压力做功,余下的一部分变为热能放出,放出的热能就少。(3)筒中气体的压力会变大。因为压缩空气冲出容器时,筒内的气体对冲出的气体做功。由于冲出的速度很快,筒内气体来不及从环境吸热,相当于是个绝热过程,所以筒内气体的温度会下降。当盖上筒盖又过了一会儿,筒内气体通过导热壁,从环境吸收热量使温度上升,与环境达成平衡,这时筒内的压力会增加。(4)用Kirchhoff公式计

17、算的是反应进度等于1 mol时的等压热效应,即摩尔反应焓变。用实验测定的是反应达平衡时的等压热效应,由于合成氨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比较低,只有25%左右,所以实验测定值会比理论计算的结果小。如果将反应物过量,使生成产物的数量与化学计量方程的相同,那实验值与计算值应该是等同的。3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计算,那两种过程所做的功是否一样?答:当然不一样,因为从同一个始态出发,绝热可逆与绝热不可逆两个过程不可能到达同一个终态,两个终态温度不可能相同,即DT不可能相同,所以做的功也不同。通常绝热可逆过程做的功(绝对值)总是大于不可逆过程做的功。4指出如下所列3个公式的适用条件:

18、(1) (2) (3)答:(1)式,适用于不做非膨胀功()的等压过程()。(2)式,适用于不做非膨胀功()的等容过程()。(3)式,适用于理想气体不做非膨胀功()的等温可逆过程。5用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下列过程中,和的符号,是,还是。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为 。(1)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2) van der Waals气体的等容、升温过程(3) 反应 在非绝热、等压条件下进行(4) 反应在绝热钢瓶中进行 (5) 在273.15 K,101.325kPa下,水结成冰答:(1)W = 0 因为是自由膨胀,外压为零。 Q = 0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势能并

19、没有变化,能保持温度不变,所以不必从环境吸热。 DU = 0 因为温度不变,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或因为W = 0,Q = 0,所以DU = 0。 DH = 0 因为温度不变,理想气体的焓也仅是温度的函数。 或因为,DU = 0,所以DH = 0。(2)W = 0 因为是等容过程,膨胀功为零。 Q 0 温度升高,系统吸热。 DU 0 系统从环境吸热,使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DH 0 根据焓的定义式,。(3)W 0 反应会放出氢气,要保持系统的压力不变,放出的氢气推动活塞,克服外压对环境做功。Q 0 反应是放热反应。DU 0 系统既放热又对外做功,使热力学能下降。DH 0 因为是在绝

20、热钢瓶中发生的放热反应,气体分子数没有变化,钢瓶内的温度会升高,导致压力也增高,根据焓的定义式,可以判断焓值是增加的。 或 (5)W 0 在凝固点温度下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系统克服外压,对环境做功。Q 0 水结成冰是放热过程。DU 0 系统既放热又对外做功,热力学能下降。DH 0 因为这是等压相变,DH = Qp 。 6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四种不同的途径生成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反应,(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在所有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方程式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请问这四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答:应该相同。因为热力学能和焓是状态

21、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无论经过什么途径,其变化值一定相同。这就是状态函数的性质:“异途同归,值变相等”。7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熔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一定量的水又回到了始态。问历经整个循环,这一定量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答: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都为零。因为热力学能和焓是状态函数,不论经过怎样复杂的过程,只要是循环,系统回到了始态,热力学能和焓的值都保持不变。这就是状态函数的性质:“周而复始,数值还原”。8在298 K,101.3 kPa压力下,一杯水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气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试将它设计成可逆过程。答:通常有四

22、种相变可以近似看作是可逆过程:(1)在饱和蒸气压下的气-液两相平衡,(2)在凝固点温度时的固-液两相平衡,(3)在沸点温度时的气-液两相平衡,(4)在饱和蒸气压下的固-气两相平衡(升华)。可以将这个在非饱和蒸气压下的不可逆蒸发,通过两种途径,设计成可逆过程:(1) 绕到沸点;将298 K,101.3 kPa压力下的水,等压可逆升温至,在沸点温度下可逆变成同温、同压的蒸气,然后再等压可逆降温至298 K。(2) 绕到饱和蒸气压;将298 K,101.3 kPa压力下的水,等温可逆降压至饱和蒸气压,在298 K和饱和蒸气压下,可逆变成同温、同压的蒸气,再等温可逆升压至101.3 kPa。变化的示意

23、图如下:究竟设计哪一种可逆途径,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决定。四概念题参考答案1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下述四种理解: (1) 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 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 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都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 答:(D)。热力学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其绝对值无法测量。2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A)

24、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无法判定 答:(C)。压缩空气冲出钢筒时,筒内的气体对冲出的气体做功。由于冲出的速度很快,筒内气体来不及从环境吸热,相当于是个绝热过程,所以筒内气体的温度会下降。3有一真空钢筒,将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冲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无法判定 答:(B)。空气冲入钢筒时,外面的气体对冲入钢筒的气体做功。由于冲入的速度很快,筒内的气体来不及向环境放热,相当于是个绝热过程,所以筒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4将1 mol 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分别经历:(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 真

25、空蒸发,变成373 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这两种过程的功和热的关系为 ( ) (A) W 1 Q 2 (B) W 1 W 2 Q 1 W 2 Q 1 Q 2 答:(A)。过程(1)中,系统要对外做功,W 10,而过程(2)是真空蒸发,W 2=0,所以W 1 Q 2。5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冰箱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答:(A)。对冰箱做的电功,全转化为热释放在房间内。6 凡是在孤立系统中进行的过程,其U和H的值一定是 ( ) (A) U 0 ,H 0 (B) U = 0 ,

26、H = 0 (C) U 0 ,H 0,=0 (B) 0,0 (D) 0答:(C)。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体积增加,熵增加,但要从环境吸热,故环境的熵减少。2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缸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气体的熵变:(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答:(A)。封闭系统的绝热不可逆过程,熵增加,这就是熵增加原理。因为气体的体积虽然变小了,但是它的温度升高了,总的熵一定是增加的。3和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水的过程( ) (A) H = 0 (B) U = 0 (C) S = 0 (D) G = 0 答:(B)。因为钢瓶是恒容的,并与外界无功和热的交换,所以

27、能量守衡,U = 0。4在273.15 K和101 325 Pa条件下,水凝结为冰,系统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 )(A) U (B) H (C) S (D) G 答:(D)。等温、等压、不作非膨胀功的可逆相变,Gibbs自由能等于零。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体积从变到,则熵变的计算公式为 ( )(A) (B)(C) (D)无法计算答:(B)。虽然真空绝热膨胀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但是理想气体的温度不变,可以设计一个始、终态相同的等温可逆膨胀过程,用(B)式来计算熵变。6在对和的混合气体进行绝热可逆压缩,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U = 0

28、 (B) A = 0 (C) S = 0 (D) G = 0 答:(C)。绝热可逆过程是恒熵过程,由于QR= 0,所以S = 0。7 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温度由T1变到T2时,等压可逆过程,系统的熵变为,等容可逆过程,系统的熵变为,两着之比等于:( )(A) (B) (C) (D) 答:(D)。等压、变温可逆过程,等容、变温可逆过程,。现在温度区间相同,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所以,相当于摩尔等压热容与摩尔等容热容之比。8纯的在 373 K,的条件下,可逆汽化为同温同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量为 U1,H1和 G1;现把纯的(温度、压力同上),放在373 K 的恒温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使

29、系统终态的蒸气压也为,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U2,H2和 G2。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 ) (A) U1 U2, H1 H2, G1 G2 (B) U1 U2, H1 H2, G1 H2, G1= G2 答:(C)。系统的始态与终态都相同,所有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变量也都相同,与变化途径无关。9 298 K时,1 mol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压力从1 000 kPa变到100 kPa,系统的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 ( ) (A) (B) (C) (D) 答:(D)。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10对于不做非膨胀功的隔离系统,熵判据为: ( ) (A) (B) (C) (D)答:(D)。在不做

30、非膨胀功时,保持系统的U,V不变,即膨胀功等于零,这就是一个隔离系统。11甲苯在时的正常沸点为110,现在将1 mol甲苯放入与110的热源接触的真空容器中,控制容器的容积,使甲苯迅速气化为同温、同压的蒸气。如下描述该过程的热力学变量正确的是 ( )(A) (B)(C) (D)答:(D)。甲苯的始、终态与等温、等压可逆蒸发的始终态完全相同,所以状态函数的变化量也相同。对于等温、等压可逆相变,。12 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等温可逆膨胀后,其热力学能将 (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答:(A)。可以将该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改写为,与

3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相比,只对体积项进行了校正,说明该实际气体分子本身所占的体积不能忽略,但对压力项没有进行校正,说明该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一点与理想气体相同,所以在膨胀时,不需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所以在等温膨胀时,热力学能保持不变。这种气体作绝热真空膨胀时,温度也不会改变。13在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应满足的条件是( ) (A)等温、可逆过程 (B)等容、可逆过程 (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等温、等容、可逆过程答:(A)。在等温、可逆过程中,Helmholtz自由能的变化值就等于对环境做的最大功,包括膨胀功和非膨胀功,这就是将Helmholtz自由能称为功函的原因。在定义

32、Helmholtz自由能时,只引入了等温的条件。14 热力学第三定律也可以表示为 ( ) (A) 在0 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 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答:(B)。完整晶体通常只有一种排列方式,根据描述熵的本质的Boltzmann公式,可得到,在0 K时,完整晶体的,则熵等于零。15纯在标准压力和正常沸点时,等温、等压可逆汽化,则( ) (A) vapU$=vapH$,vapA$=vapG$,vapS$ 0 (B) vapU$vapH$,vapA$ 0 (C) vapU$vapH$,vapA$v

33、apG$,vapS$ 0 (D) vapU$vapH$,vapA$vapG$,vapS$ 0。在正常沸点等温、等压可逆汽化时,vapG$=0,液体等压变为气体时,要对环境做功,所以vapA$0,vapU$vapH$。16在 -10、101.325kPa下,1mol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下列哪个公式仍适用 ( )(A) U = TS (B) (C) H = TS + Vp (D) GT,p = 0答:(B)。过冷水结冰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根据Gibbs自由能的定义式,在等温时,这个公式总是可以使用的。只是和的数值要通过设计可逆过程进行计算。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与摩尔

34、量有什么异同?答:对于单组分系统,只有摩尔量,而没有偏摩尔量。或者说,在单组分系统中,偏摩尔量就等于摩尔量。只有对多组分系统,物质的量也成为系统的变量,当某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引起系统的容量性质的改变,这时才引入了偏摩尔量的概念。系统总的容量性质要用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计算,而不能用纯的物质的摩尔量乘以物质的量来计算。2什么是化学势?与偏摩尔量有什么区别?答:化学势的广义定义是:保持某热力学函数的两个特征变量和除B以外的其他组分不变时,该热力学函数对B物质的量求偏微分。通常所说的化学势是指它的狭意定义,即偏摩尔Gibbs自由能,即在等温、等压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它物质组成不变时,Gibbs自

35、由能随B物质的量的改变的变化率称为化学势。用公式表示为: 偏摩尔量是指,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保持除B以外的其余组分不变,系统的广度性质X随组分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率,称为物质B的某种广度性质X的偏摩尔量,用表示。也可以看作在一个等温、等压、保持组成不变的多组分系统中,当时,物质B所具有的广度性质,偏摩尔量的定义式为 化学势与偏摩尔量的定义不同,偏微分的下标也不同。但有一个例外,即Gibbs自由能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是一回事,狭意的化学势就是偏摩尔Gibbs自由能。3Roult 定律和Henry定律的表示式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答:Roult 定律的表示式为:。式中为纯溶剂的蒸气压,为溶液中溶剂的蒸

36、气压,为溶剂的摩尔分数。该公式用来计算溶剂的蒸气压。适用条件为:定温、稀溶液、非挥发性溶质,后来推广到液态混合物。Henry定律的表示式为:。式中,和分别是物质B用不同浓度表示时的Henry系数,Henry系数与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适用条件为:定温、稀溶液、气体溶质,溶解分子在气相和液相有相同的分子状态。对于液态混合物,Henry定律与Roult定律是等效的,Henry系数就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4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有哪些依数性?答: 稀溶液依数性是指在溶剂的种类和数量固定后,这些性质只取决于所含溶质粒子的数目,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稀溶液中由于溶剂的蒸气压降低,因而导致如下依数性质: (1)凝固点下降;(2)沸点升高;(3)渗透压。5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这样说对不对?答: 不对。化学势是某组分的偏摩尔Gibbs自由能。溶液中可以分为溶剂的化学势或溶质的化学势,而没有整个溶液的化学势。6对于纯组分,它的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