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303752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析与测评:必修3第2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常兆国一、学法指导1本框题一共包括三目:第一目“文化影响面面观”,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目 “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讲解了人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原因;第三目“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阐述“三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本框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介绍文化对人的影响,使学生感知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同时初步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2逻辑顺序:(1)文化影响面面观: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

2、对人影响的表现。(2)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主动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3)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三观”对人的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二、重难点分析1人与文化的关系怎样?(1)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不同,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即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2)文化不是消极被动存在的,文化对人本身具有深远的影响。总之,人和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了人。2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是什么?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有哪些?(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

3、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

4、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有哪些?(1)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氛围的无形、非强制性影响: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自觉、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参加健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5、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4全面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的方面:交往方式、生产方式和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持久深远(3)文化影响人的内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这就要求我们

6、自觉主动地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辨析: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自然就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1)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文化氛围虽然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所以人们应该主动、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7结合实际,通过探究把握主要内容(1)青春畅想:政治家说:青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太阳里充满了希望:哲学家说:青春是否定之否定的一个规律,是由量变引起的一个质变;数学家说:青春是一种

7、加法,最多是十六加上一个八;文学家说:青春是一朵鲜花,开放尽管短暂,却充满了芳香;音乐家说:青春是五线谱上的一个开音号,乐曲将从这里开始变调;美术家说:青春是一幅素描,任何色彩都不需要;理发师说:青春是一头秀发,剪会断理会乱;厨师说:青春是一道热炒,要趁热把它全吃掉。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内容?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人受主观因素影响表达方式不同(2)孟母三迁:墓地附近模仿丧礼仪式;集市附近学小贩叫卖;学校附近言行举止中规中举,发奋读书。这一典故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3)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8、乡音无改鬓毛衰。从这首诗看出文化影响的什么特点?深远持久(4)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在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你能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吗?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还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5)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身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8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1)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一面。(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

10、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三、演练广场 1(多选)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B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台湾亲民党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省时用地道 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在这件事表明(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11、核心和标志 B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3在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时,贾母作为长辈也要对自己的孙女跪拜。从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来看,这是取决于( ) A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B所遵循的礼教 C风俗习惯 D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 4现代的商业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和智力的竞争。肯德基之所以能够开遍全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消费心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们每在一个国家开办连锁业务前,都会对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作一番深入的调查论证,而且还会聘请一些了解这个国家的人作为管理人员和顾问。肯德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12、 ) A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消费心理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C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 D对一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尊重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5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6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D文化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13、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7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现文化影响的是( ) 握手是中国人常见见面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 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 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A B C D 8(多选)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C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D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

14、此可以看出( ) 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0(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11文化

15、对人的影响有()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12遍种菊花献哀思,轻点白烛暖故人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周年祭”成网上最热门搜索。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国内网民不约而同地自发参与网上“512周年祭”,用虚拟的网络语言表达真实的民族大爱。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这体现了(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3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 ) A文化促进经

16、济社会的发展 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146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首届北京青少年读书节日前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启动。本届读书节以“文明读书”为着眼点,围绕“倡导读书文明、共建和谐社会”的主题,通过开展适合青少年阅读特点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产品的基础正式启动,在北京市几百万青少年学生中树立文明读书、礼貌待人的新风尚。由材料可以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特定的文化环境 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B C D 15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

17、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性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 B C D 16(2008山东高考)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72005年6月

18、7日人民日报报道,13岁的初中生小艺,在一个平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详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小艺的悲剧说明( ) A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8几位同学相约游览泰山,看到沿途的崖刻和寺庙建筑等文物、古迹,有人不禁吟咏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说明( ) 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杜甫的诗句脍炙人口 C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 D人们总要在

19、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19(2008广东高考,多选)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20营口市的脑瘫女孩李雅楠,从小喜欢读书。直到今天仍念念不忘鲁滨孙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而她最欣赏的人,则是张海迪。她以顽强的毅力用脚趾握笔,写下了三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李雅楠的事迹说明 (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生发展 A B C D 参考答案: 1AD 2B 3D 4A 5A 6B 7D 8ABC 9D 10A 11C 12A 13C 14C 15A 16A 17B 18A 19BD 20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