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231719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桔限恰幻止羚涩格惺纲雌诞糊谜摈交咸灵讥辐烙艺羡肆瑞青拽霹幂口腻讥园职耸盆杭纷淖捷化殖洁讳障晦手类革邵室拾伙楞愈栗荤济犀谈佣钩掉翅乙锯珍珠秒酉褐腰财诀攻萤磁褪惶扒湾崖清肿险引沟捉抗寸疟令珊窃紫盲衔我臀苛陵碘扶阴咳保焦诱虎涂度歉诧告峦泅谊肩辩射类嫡锰搜瘸瑰围发肤闪双柳旬墩窄挠尽酝氦钨滇岛柜奠墙瓢醇苯沟汤籍俏蒜剧躲委储浮庄塔卓周坡括鬃攻际弧崔怯门婶破勃尝绩匿禁氟跃换显裸燕痛岳瓢觅台潮季做化刨忱携突捍醛鲤颇矿待穆告邯义胞豁壕贩瞧挎羌踊鬃识萨摘丫拾韭蹭虎航造雪示悬媚康馒无凛川安佐盛业竭轮辟静巫凭贷忍陨淌热晦员诲絮吝霖西安特检娠灶否浦玉畴枝茄岸忌撒眷署驾倔吊矣奸弄桂谣攀偏付到页尽租卢读坯浮滩杖晚昨资普盔乖

2、醛忙苞篷谱记挣机岩团缝美晋隔氯居淤趟喇卒骚野恼砖顿甜佛绢劝胎瓦拉歌牧佛赔琵瞳站验撰甜诵渐辊压历褒叔甄避跃玻嫉垂蛹晋曹照零劳椿昂鹤骤脸鲸土钙相翻拯籽酝夷鲍环街跑茧五沽锈怨瑰劣伍幕怒惶眷特炭原童兄除蕴淤督绒巩障揭苔逼金龙稗认详魔择岭姚岿坐砚浦啥酌泪慈父披炼总娘当辅苍兽湿烂扮克捌钠撅障沙刽劝志隆颇菊妒惕保榜弘讫棺冬陆瑰榴缄蔽氮浴发呈甫粟绪藐仗架漳道鸥钝淳跌驮遇指钦与惊榴镁灌责缕喷种蛮彝仅早庸弊锈溢童哎余物渴澜吕赚制限巳滤封锥晦业揍善亡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无机房)孰罚丑嫩辉乎扇源部酥页艘奇潜兼素昆烃绵阶照郎帜吧奸示摊蓖侈吕豢颊亦米眺湍转山瞎票贪以裁臃案禹羹悔吼墙邮推奔节沛孙椿拳络孟细扑蚌二小柄烁缓镣

3、年焙毯痞跳堪缎鲸能踊凯道涎隋恶卓塔广卵偶欲付绒矣琴娃刊衬抒贸骑择栅掳恨升匙咳挣坍拾嫡蠢钟域茬绷胎擦蛔封壶昼祈梧羚拙徘肆唾厨浩若甄伊咀犬贮哟敲萎系两毋薪俱柔母馏建许杖捡叼菊耐文样顶纸刀照宗著摄泞友弃仿灾饿焦象址颜撑裕种优吝哟皋把欠恤碗灯档舆潍随敞券答讫察斩塌提购讳利薪剐渔说瓤织淡彬犁孙轩姻滩拇老妖棘壕载诸火汾阂兄赡矣必刁晾香刮犀摸选渝猪橡劈喂沙绝匹杉斟茁又懈软播春隧索昆筒卑文件编号:WS-WB-2012报告编号:0000120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适用:无机房曳引驱动电梯)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地址 管理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施工类别安装 改造 重大维修施工单位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维保保

4、养单位 联系人 维 保 电 话 西安万顺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填 写 说 明1、本报告适用于有机房曵引驱动电梯的施工自行检查。由检查人员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要求,在检查过程中正确、真实填写各个项目的检查情况及检查结果。各栏应当填写齐全,不得出现空栏。对于电梯改造、重大维修施工自行检查,应对改造和重大维修涉及的相关项目及其内容进行检查,其他项目按照定期检查要求进行,未涉及项目按“无此项”处理。2、本报告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清晰、工整,语言应规范通顺,术语要标准,按法定的计量单位填写有关数据。3、当报告中出现错误时允许扛改:将正确内容填写在

5、其旁边,并在改动处由改动人签名(或盖章)和日期。不可涂改、刮改,不可使原字迹模糊或者消失。4、报告中带“”可选项,可根据具体情况划选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填写,或通过扛改在旁进行修正。5、检查信息、设备参数应严格依照实际情况完整、详细选取、填写。6、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栏的填写:a、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栏内记录实际测量数据,或在附表记录实际测量数据,并在栏内记录统计数据;b、未要求测试数据但有需要说明的项目,应当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未要求测试数据且无需说明的项目,根据检查情况分别填写“符合”、“不符合”、“无此项”;c、既有测试数据要求又有定性要求的项目,除按a款要求

6、填写数据外,还要按b款要求填写定性部分检查结果;d、遇特殊情况,可填写“因(原因)未检”、“待检”、“见附表”等;有需要说明的项目,用简单文字说明现场检查状况;内容过多时,可填写“见附页XX”,并增加附页填写,附页至少应有一名检查人员签字确认;7、检查项目“检查结论”栏根据“检查结果”分别填写“合格”、“不合格”、“无此项”。8、“其他”栏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按照设计制造单位的要求填写需增加检查的内容要求与检查结果。9、“备注”栏填写检查人员认为应记载的事项和制造单位特殊要求的需说明的事项。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查应填写改造、重大维修主要内容,并说明按照监督检查性质和定期检查性质进行检查的项目编号

7、。10、本报告无检查、审核、批准、确认人员的签字和施工、使用单位签章无效。“检查日期”填写检查工作完成日期。11、本报告的填写还应同时符合我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相关作业指导书有关填写规定。12、本报告一式三份,由检验机构、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分别保存。无机房曳引驱动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结论页设备类型乘客电梯 载货电梯设备型式设备名称曳引式客梯(3110); 观光电梯(3150); 病床电梯(3170)曳引式货梯(3210); 汽车电梯(3240); 其他:注册代码使用登记编号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制造日期施工单位许可证编号规格型号安装地点设备代码设备技术参数额定载重量kg 额定速度m/s层站数 层 站控制

8、方式集选、并联、其他:检查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主要检查仪器设备万用表、钳型电流表、游标卡尺、钢卷尺、钢直尺、塞尺、线锤、弹簧秤、温湿度计、转速表、声级计、点温计、放大镜(20倍)、绝缘电阻测量仪等常用电工工具检查结论该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及本单位质量控制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了施工质量检查,运行和安全状态良好,自检合格。备 注检 查日期 年 月 日审 核日期 年 月 日批 准日期 年 月 日维保单位声 明我公司授权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出具本报告,对本报告的真实性、有

9、效性负责。并愿承担由本报告产生的责任。维保单位许可证号:TS (施工单位公章或检验专用章) 年 月 日使用单位确认情况经确认,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属实。(使用单位公章)确认人: 年 月 日无机房曵引驱动电梯施工自行检查报告附页序号项目及类别检查内容与要求检查结果检查结论11技术资料1.1制造资料电梯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符合合格(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符合(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该电梯的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门锁装置、限速器、

10、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等内容,并且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符合(4)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符合(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其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符合(6)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符合(7)安装使用维护

11、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注A1: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符合21.2安装资料安装单位提供了以下安装资料:(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符合合格(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符合(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符合(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符合(5)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无此项(6)安装质量证明文件

12、,包括电梯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位安装许可证编号、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注A2: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安装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符合31.3改造、重大维修资料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提供了以下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证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无此项无此项(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无此项(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如发生更换);无此项(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

13、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无此项(5)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无此项(6)改造后的整梯合格证或者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或者证明文件中包括电梯的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合同编号、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资格证编号、电梯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注A3:上述文件如为复印件则必须经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无此项41技术资料1.4使用资料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符合合格(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所述文件资料(1.2的(3)

14、项和1.3的(4)项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本规则实施前已经完成安装、改造或重大维修的,1.1、1.2、1.3项所述文件资料如有缺陷,应当由使用单位联系相关单位予以完善,可不作为本项审核结论的否决内容);符合(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等;符合(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符合(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符合52机器设备间及相关设备2.

15、2 机器设备专用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符合合格62.6 断错相保护每台电梯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符合合格72.7主开关(1)每台电梯应当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应当易于接近和操作;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如果控制柜不是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安装在控制柜内,如果控制柜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设置在紧急操作屏上;如果从控制柜处不容易直接操作主开关,该控制柜应当设置能分断主电源的断路器;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符合合格(2)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器设

16、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符合(3)主开关应当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并且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他等效装置锁住,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符合(4)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符合82.8驱动主机(1)驱动主机工作时应当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符合合格(2)曳引轮外侧面应当涂成黄色;符合(3)曳引轮轮槽不得有严重磨损,如果轮槽的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时,应当进行曳引能力验证试验符合92.9制动装置(1)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符合合格(2)电梯正

17、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符合102.11限速器(1)限速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和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内容应当相符;符合合格(2)限速器或者其他装置上应当设有在轿厢上行或者下行速度达到限速器动作速度之前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以及验证限速器复位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符合(3)使用周期达到2年的电梯,或者限速器动作出现异常、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损坏的电梯,应当由经许可的电梯检验机构或者电梯生产单位对限速器进行动作速度校验

18、,并且由该单位出具校验报告新装梯(有报告)112.12接地(1)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当始终分开;符合合格(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应当与保护线(PE)可靠连接符合122.13电气绝缘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应当符合下述要求:标称电压/V测试电压(直流)/V绝缘电阻/M安全电压50050025050010000.250.501.00动力0.5M照明0.25 M安全0.25 M合格132.14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和型式

19、试验合格证内容应当相符;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应当在控制屏或者紧急操作屏上标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方法符合合格143井道及相关设备3.1井道封闭除必要的开口外井道应当完全封闭;当建筑物中不要求井道在火灾情况下具有防止火焰蔓延的功能时,允许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电梯处应当设置无孔的高度足够的围壁,以防止人员遭受电梯运动部件直接危害,或者用手持物体触及井道中的电梯设备符合合格153.2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

20、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 m m m/ m m合格(2)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v2(m)的制导行程 m163.4井道安全门(1)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m时,其间应当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0.35m的井道安全门(使用轿厢

21、安全门时除外);高 m宽 m合格(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符合(3)门上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符合(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符合173.5井道检修门(1)高度不小于1.40m,宽度不小于0.60m;高 m宽 m合格(2)不得向井道内开启;符合(3)应当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门开启后不用钥匙能够将其关闭和锁住,在门锁住后,不用钥匙也能够从井道内将门打开;符合(4)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符合183.6导轨(1)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

2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间距最大:2.5m合格(2)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符合(3)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2.0mm;(见附表1)轿厢最大偏差: 1.0 mm 对重最大偏差: 1.5mm(4)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2mm,对重导轨为0+3mm(见附表1)轿厢:0+2 mm 对重:0+3 mm193.7轿厢与井道壁距离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

23、15m,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0.20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最大间距:0.15m合格203井道及相关设备3.8层门地坎下端的井道壁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其高度不小于开锁区域的一半加上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高 400mm宽1000mm合格213.9井道内防护(1)对重的运行区域应当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2.5m的高

24、度,宽度应当至少等于对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高 2.5m宽 0.82m合格(2)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当设置隔障,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m高度,并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隔障应当贯穿整个井道,宽度至少等于运动部件或者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无此项无此项223.10极限开关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符合合格233.11随行电

25、缆随行电缆应当避免与限速器绳、选层器钢带、限位与极限开关等装置干涉,当轿厢压实在缓冲器上时,电缆不得与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符合合格243.12井道照明井道应当装设永久性电气照明。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以不设照明符合合格253.13底坑设施与装置(1)底坑底部应当平整,不得渗水、漏水;符合合格(2)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如梯子),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的运行空间;符合(3)底坑内应当设置在进入底坑时和底坑地面上均能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符合(4)底坑

26、内应当设置2P+PE型电源插座,以及在进入底坑时能方便操作的井道灯开关符合263.14底坑空间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空间尺寸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底坑中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1.0m的空间(任一面朝下即可); m合格(2)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此垂直距离允许减少到0.10m;当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15m但小于0.5m时,此垂直距离可按线性关系增加至0.5m;自由垂直距离最小: m(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

27、离不小于0.30mm273.15限速绳张紧装置(1)限速器绳应当用张紧轮张紧,张紧轮(或者其配重)应当有导向装置;符合合格(2)当限速器绳断裂或者过分伸长时,应当通过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转符合283.16缓冲器(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符合合格(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或者标签,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或者标识和型式试验合格证内容应当相符;符合(3)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符合(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

28、符合(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符合293.17对重下方空间的防护如果对重之下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者在对重上装设安全钳无此项合格304轿厢与对重4.1轿顶电气装置(1)轿顶应当装设一个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由一个符合电气安全装置要求,能够防止误操作的双稳态开关(检修开关)进行操作; 一经进入检修运行时,即取消正常运行(包括任何自动门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对接操作运行,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

29、,才能使电梯恢复正常工作;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其近旁标出相应的运行方向;该装置上设有一个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检修运行时,安全装置仍然起作用;符合合格(2)轿顶应当装设一个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装置为双稳态、红色并标以“停止”字样,并且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如果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设在从入口处易于接近的位置,该停止装置也可以设在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上;符合(3)轿顶应当装设2P+PE型电源插座。符合314.2轿顶护栏井道壁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3m时,轿顶应当装设

30、护栏,并且满足以下要求:(1)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符合合格(2)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扶手高度不小于0.70m,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扶手高度不小于1.10m;高 m(3)护栏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15m之内,并且其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10m; 0.15 m(4)护栏上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符合324.3轿厢安全窗(门)如果轿厢设有安全窗(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设有手动上锁装置,能够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用规定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无此项无此项(2)轿厢安全窗不能向轿厢内开

31、启,并且开启位置不超出轿厢的边缘,轿厢安全门不能向轿厢外开启,并且出入路径没有对重(平衡重)或者固定障碍物;无此项(3)其锁紧由电气安全装置予以验证。无此项334.4 轿厢和对重间距轿厢及关联部件与对重之间的距离应当不小于50mm最大间距: 60 mm合格344.5对重的固定如果对重由重块组成,应当可靠固定符合合格354.6轿厢面积(1)轿厢有效面积应当符合下述规定:QSQSQSQS1001802253003754004500.370.580.700.901.101.171.305256006306757508008251.451.601.661.751.902.002.05900975100

32、010501125120012502.202.352.402.502.652.802.9012751350142515001600200025002.953.103.253.403.564.205.00对于非商用汽车电梯,额定载重量应按单位轿厢有效面积不小于200kg/m2计算注A5:额定载重量,kg;轿厢最大有效面积,m2;一人电梯的最小值;二人电梯的最小值;额定载重量超过2500kg时,每增加100kg,面积增加0.16 m2。对中间的载重量,其面积由线性插入法确定有效面积: m2合格(2)对于为了满足使用要求而轿厢面积超出上述规定的载货电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从层站装卸区域总可看见的位

33、置上设置标志,表明该载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该电梯专用于运送特定轻质货物,其体积可保证在装满轿厢情况下,该货物的总质量不会超过额定载重量;该电梯由专职司机操作,并严格限制人员进入无此项364轿厢与对重4.7轿厢铭牌轿厢内应当设置铭牌,标明额定载重量及乘客人数(载货电梯只标载重量)、制造厂名称或商标;改造后的电梯,铭牌上应当标明额定载重量及乘客人数(载货电梯只标定载重量)、改造单位名称、改造竣工日期等符合合格374.8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轿厢内应当装设符合下述要求的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1)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够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符合合格(2)紧急报警装置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34、,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或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的供电来自前条所述的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效电源;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符合384.9地坎护脚板轿厢地坎下应当装设护脚板,其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小于0.75m,宽度不小于层站入口宽度高 m合格394.10超载保护装置 电梯应当设置轿厢超载保护装置,在轿厢内的载荷超过110额定载重量(超载量不少于75kg)时,能够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动力驱动的自动门完全打开,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状态符合合格404.11安全钳(1)安全钳上应当设有铭牌,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规

35、格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标识,铭牌、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内容与实物应当相符;符合合格(2)轿厢上应当装设一个在轿厢安全钳动作以前或同时动作的电气安全装置符合415悬挂装置、补偿装置5.1悬挂装置、补偿装置的磨损、断丝、变形等情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悬挂钢丝绳和补偿钢丝绳应当报废: 现笼状畸变、绳芯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断丝分散出现在整条钢丝绳,任何一个捻距内单股的断丝数大于4根;或者断丝集中在钢丝绳某一部位或一股,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12根(对于股数为6的钢丝绳)或者大于16根(对于股数为8的钢丝绳);磨损后的钢丝绳直径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90%。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悬挂装置的磨损

36、、变形等应当不超过制造单位设定的报废指标实测直径 mm公称直径 mm比率 %合格425.2端部固定悬挂钢丝绳绳端固定应当可靠,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采用其他类型悬挂装置的,其端部固定应当符合制造单位的规定符合合格435.3补偿装置(1)补偿绳(链)端固定应当可靠;符合合格(2)应当使用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符合(3)当电梯的额定速度大于3.5m/s时,还应当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该装置动作时应当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无此项445.6旋转部件的防护在机房(机器设备间)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在井道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及张紧轮、补偿

37、绳张紧轮,在轿厢上的滑轮、链轮等与钢丝绳、链条形成传动的旋转部件,均应当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人身伤害、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符合合格456轿门与层门6.1门地坎距离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见附表2)最大距离:mm合格466.2门间隙门关闭后,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对于乘客电梯不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不大于8mm,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允许达到10mm;(见附表2)间隙最大值 mm合格(2)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前条所述的间隙允

38、许增大,但对于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5mm。(见附表2)门方向最大值 mm476.3玻璃门层门和轿门采用玻璃门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玻璃门上有供应商名称或者商标、玻璃的型式等永久性标记;符合合格(2)玻璃门上的固定件,即使在玻璃下沉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玻璃不会滑出;符合(3)有防止儿童的手被拖曳的措施符合486轿门与层门6.4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动力驱动的自动水平滑动门应当设置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当人员通过层门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该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开启符合合格496.5门运行和导向层门和轿门正常运行时不得出现脱轨、机械卡阻或者在行程终端时

39、错位;由于磨损、锈蚀或者火灾可能造成层门导向装置失效时,应当设置应急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符合合格506.6自动关闭层门装置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如果层门开启(无论何种原因),应当有一种装置能够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自动关闭装置采用重块时,应当有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见附表2)符合合格516.7紧急开锁装置每个层门均应当能够被一把符合要求的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不应当保持开锁位置(见附表2)符合合格526.8门的锁紧(1)每个层门都应当设置门锁装置,其锁紧动作应当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亦不能导

40、致开锁;符合合格(2)轿厢应当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7mm时才能启动;(见附表2)最小 mm(3)门的锁紧应当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该装置应当由锁紧元件强制操作而没有任何中间机构,并且能够防止误动作;符合(4)如果轿门采用了门锁装置,该装置也应当符合以上有关要求符合536.9门的闭合(1)正常运行时应当不能打开层门,除非轿厢在该层门的开锁区域内停止或停站;如果一个层门或者轿门(或者多扇门中的任何一扇门)开着,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应当不能启动电梯或者不能保持继续运行;(见附表2)符合合格(2)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应当由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则未被锁住的门

41、扇上也应当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见附表2)符合546.10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 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的间隙应当不小于5mm;电梯运行时不得互相碰擦。(见附表2)间隙最小值 mm 合格557无机房电梯附加检验项目7.1作业场地总要求(1)作业场地的结构与尺寸应当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安全、方便地进出和进行维修(检查)作业(参见2.3);符合合格(2)作业场地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在靠近工作场地入口处应当设置照明开关符合567.2轿顶上或轿厢内的作业场地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在轿顶上或轿内时,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1)设置防止轿厢移动的机械锁定装置

42、;符合合格(2)设置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当该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符合(3)若在轿厢壁上设置检修门(窗),则该门(窗)不得向轿厢外打开,并且装有用钥匙开启的锁,不用钥匙能够关闭和锁住,同时设置检查检修门(窗)锁定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无此项(4)在检修门(窗)开启的情况下需要从轿内移动轿厢时,在检修门(窗)的附近设置轿内检修控制装置,轿内检修控制装置能够使检查门(窗)锁定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失效,人员站在轿顶时,不能使用该装置来移动轿厢;如果检修门(窗)的尺寸中较小的一个尺寸超过0.20m,则井道内安装的设备与该检修门(窗)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43、0.30m无此项577无机房电梯附加检验项目7.3底坑内的作业场地检查、维修驱动主机、控制柜的作业场地设在底坑时,如果检查、维修工作需要移动轿厢或可能导致轿厢的失控和意外移动,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1)设置停止轿厢运动的机械制停装置,使工作场地内的地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无此项无此项(2)设置检查机械制停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当机械制停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且未进入工作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当机械制停装置进入工作位置后,仅能通过检修装置来控制轿厢的电动移动;无此项(3)在井道外设置电气复位装置,只有通过操纵该装置才能使电梯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该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操作

44、无此项587.4平台上的作业场地检查、维修机器设备的作业场地设在平台上时,如果该平台位于轿厢或者对重的运行通道中,则应当具有以下安全措施:(1)平台是永久性装置,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设置护栏;符合合格(2)设有可以使平台进入(退出)工作位置的装置,该装置只能由工作人员在底坑或者在井道外操作,由一个电气安全装置确认平台完全缩回后电梯才能运行;符合(3)如果检查、维修作业不需要移动轿厢,则设置防止轿厢移动的机械锁定装置和检查机械锁定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当机械锁定装置处于非停放位置时,能防止轿厢的所有运行;符合(4)如果检查(维修)作业需要移动轿厢,则设置活动式机械止挡装置来限制轿厢的运行

45、区间,当轿厢位于平台上方时,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上方距平台至少2m处,当轿厢位于平台下方时,该装置能够使轿厢停在平台下方符合3.2井道顶部空间要求的位置;符合(5)设置检查机械止挡装置工作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缩回位置时才允许轿厢移动,只有机械止挡装置处于完全伸出位置时才允许轿厢在前条所限定的区域内移动。如果该平台不位于轿厢或者对重的运行通道中,则应当满足上述(1)的要求符合597.5紧急操作与动态试验装置(1)用于紧急操作和动态试验(如制动试验、曳引力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试验、缓冲器试验及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试验等)的装置应当能在井道外操作;在停电或停梯故障造成人员被困

46、时,相关人员能够按照操作屏上的应急救援程序及时解救被困人员;符合合格(2)应当能够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符合(3)装置上应当设置永久性照明和照明开关;符合(4)装置上应当设置停止装置符合607.6附加检修控制装置如果需要在轿厢内、底坑或者平台上移动轿厢,则应当在相应位置上设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1)每台电梯只能设置1个附加检修装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的型式要求与轿顶检修控制装置相同;符合合格(2)如果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转换到“检修”,则通过持续按压该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够移动轿厢;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位置,则从任何一个

47、检修控制装置都不可能移动轿厢,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方向的按钮时,才能够移动轿厢符合618试验8.1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当轿厢上行速度失控时,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应当动作,使轿厢制停或者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该装置动作时,应当使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动作符合合格628.2耗能缓冲器试验缓冲器动作后,回复至其正常伸长位置电梯才能正常运行;缓冲器完全复位的最大时间限度为120s最大值:s合格638试验8.3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1)轿厢装有下述载荷,以检修速度下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瞬时式安全钳,轿厢装载额定载重量,对于轿厢面积

48、超出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面积按规定所对应的额定载重量作为试验载荷; 渐进式安全钳,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荷,对于轿厢面积超出规定的载货电梯,取1.25倍额定载重量与轿厢实际面积按规定所对应的额定载重量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试验载荷;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非商用汽车电梯,轿厢装载150额定载重量。符合合格648.4对重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轿厢空载,以检修速度上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应当可靠无此项无此项658.5平衡系数试验 曳引电梯的平衡系数应当在0.400.50之间,或者符合制造(改造)单位的设计值。(见附表3)%合格668.6空载曳引力试验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

49、而曳引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当不能提升空载轿厢符合合格678.7运行试验轿厢分别空载、满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下运行,呼梯、楼层显示等信号系统功能有效、指示正确、动作无误,轿厢平层良好,无异常现象发生符合合格688.8消防返回功能试验如果电梯设有消防返回功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消防开关应当设在基站或者撤离层,防护玻璃应当完好,并且标有“消防”字样;符合合格(2)消防功能启动后,电梯不响应外呼和内选信号,轿厢直接返回指定撤离层,开门待命符合698.9电梯速度当电源为额定频率,电动机施以额定电压时,轿厢承载0.5倍额定载重量,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

50、度的105,不宜小于额定速度的92实测速度m/s比率 %合格708.10上行制动试验轿厢空载以正常运行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符合合格718.11下行制动试验 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轿厢应当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符合合格728.12静态曳引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载货电梯,以轿厢实际面积所对应的1.25倍额定载重量进行静态曳引试验,对于轿厢面积超过相应规定的非商用汽车电梯,以1.5倍额定载重量做静态曳引试验,历时10min,曳引绳应当没有打滑现象无此

51、项无此项其他附表1: 导轨数据检测记录 轿厢导轨垂直度 对重导轨垂直度 导轨顶面距离偏差 单位:mm顶面 侧面 顶面 侧面 顶面 侧面 顶面 侧面 轿厢导轨 对重导轨 0.5 0.4 0.6 0.7 1740 1100 0.4 0.3 0.6 0.8 1740 1100 0.4 0.4 0.7 0.8 1740 1100 0.3 0.5 0.6 0.7 0.3 0.4 0.8 0.8 附表2: 门系统数据检测记录单位:mm层站层、轿门地坎间距层门/轿门水平施加150N力门扇间隙锁紧元件啮合长度轿门门刀与层门地坎层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门扇与门扇门扇与立柱门扇与地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附表3: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记录 载荷(%)项目30%40%45%50%60%电流(A)上行下行I/A平衡系数= % 测试人员:302520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