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202574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传感器实验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实验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院 (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 名: 刘海波 学 号: 22011112 实 验 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刘柄岐 实验时间:2013 年 11月 15日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试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二 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

2、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其中K为应变灵敏系数,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三 实验器材 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图2-1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四 实验步骤1. 根据上图示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2. 放大器输出调零。3. 电桥调零。4.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测得数据如下:重量(g)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5101520252934394348实验曲线如下所示:分析:由图可以看出,输出电压与加载的重量近似成线性关系,由于一开始调零不好,致使曲线没有经过原点,往上偏离了一段距离。

3、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系统的灵敏度(为输出电压变化量,为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式中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为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答: =43mv, =180g, 所以 =1.9768g, =200g, 所以 五 思考题 单臂电桥工作时,作为桥臂电阻的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答:应变片受拉,所以选(1)正应变片。实验二 金属箔片应变片板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二基本原理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暑促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

4、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图2-2 半桥工作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根据上图是原理图安装接线。2.放大器输出调零。3.电桥调零。4.应变片半桥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重量(g)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112131415162728392102实验曲线如下所示:分析:从上可见,输出电压与加载重量近似成线性。数据点与拟合直线相对单臂更为接近,即线性性更好。5.计算灵敏度S=U/W,非线性误差。 U=91mv, W=180g; 所以 S=91/180=0.506mv/g. =0.752

5、5g, =180g,6.利用虚拟仪器进行测量。 测量数据结果如下所示: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电压(mv)-2.67.818.728.939.550.059.970.2绘制实验曲线如下:五、思考题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答:(2)邻边。2.半桥测量时,两片相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点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答:(1)对边。3.桥路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答:(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2)应变

6、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时,其桥路输出电压。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都得到了改善。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图2-3 全桥工作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根据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2.放大器输出调零。3.电桥调零。4.应变片全桥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重量(g)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电压(mv)

7、19396080101122143164185206实验曲线如下所示:分析:从图中可见,数据点基本在拟合曲线上,线性性比半桥进一步提高。5.计算灵敏度S=U/W,非线性误差。 U=187mv, W=180g; 所以 S=187/180=1.039 mv/g; =0.1786g, =180g, 五、思考题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答:(2)不可以。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能否及如何利用四组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答:能够利用它们组成电桥。对于左边一副图,

8、可以任意选取两个电阻接入电桥的对边,则输出为两倍的横向应变,如果已知泊松比则可知纵向应变。对于右边的一幅图,可以选取R3、R4接入电桥对边,则输出为两倍的纵向应变。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接入与应变片阻值相等的电阻组成电桥。3.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基本原理如图2-9(a)、(b)、(c)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阐述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答: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灵敏度: 全桥半桥单臂 非线性度:单臂单桥全桥 理论上: 灵敏度: 单臂 ,半桥 ,全桥 。 非线性度:单臂,半桥 ,全桥 。 因为全桥能使相邻两臂的传感器有相同的温度特性,达到消除

9、温度误差的效果。同时还能消除非线性误差。结论:利用差动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灵敏度、降低非线性误差、有效地补偿温度误差。 (a)单臂 (b)半桥 (c)全桥图2-9 应变电桥4.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影响电阻应变片的温度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敏感栅丝的温度系数,应变栅的线膨胀系数与弹性体(或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附加应变。当温度变化时,即使被测体受力状态不变,输出也会有变化。 按照全桥性能实验步骤,将200g砝码放在砝码盘上,在数显表上读取数值Uo1。 将主机箱中直流稳压电源5V、地()接于实验模板的加热器6V、地()插孔上,数分钟后待数显表电压显示基本稳定后,记下读数Uot 。(Uot-

10、U01)即为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变化产生的相对误差: 如何消除金属箔式应变片温度影响?答:利用温度补偿片或采用全桥测量。实验五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基本原理 差动变压器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两段式和三段式,本实验采用三段式。 当被测物体移动时差动变压器的铁芯也随着轴向位移,从而使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将两只次级反向串接,引出差动电势输出。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物体的移动量。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差动变压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双踪示波器、万用表、导线等。

11、图3-2 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按照接线图连接线路。2.差动变压器L1的激励电压从主机箱中的音频振荡器的Lv端引入,音频振荡器的频率为45KHz,输出峰峰值为2V。3.松开测微头的紧固螺钉,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变压器次级输出的Vp-p较小。 然后拧紧螺钉,仔细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变压器的次级输出Vp-p为最小值(零点残余电压),定义为位移的相对零点。4.从零点开始旋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2mm从示波器上读出示波器的输出电压Vp-p,记入表格中。 一个方向结束后,退到零点反方向做相同的实验。5.根据测得数据画出Vop-p X曲线,做出位移为1mm、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

12、差。数据表格如下:X(mm)-1.2-1.0-0.8-0.6-0.4-0.200.20.4V(mv)93776246311542037X(mm)0.60.81.01.21.41.61.82.02.2V(mv)536883100116133149165181实验曲线如下:分析:从图中可见,曲线基本呈线性,关于x=0对称的,在零点时存在一个零点误差。X=1mm 时, , ,; , ,。 五、思考题1.用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频率的上限受什么影响?答:受导线的集肤效应和铁损等的影响,若频率过大会导致灵敏度下降。2.试分析差动变压器与一般电源变压器的异同?答:相同点: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不同点:差动

13、变压器为开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随衔铁移动而变,且两个绕组按差动方式工作;一般变压器为闭合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为常数。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实验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院 (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 名: 刘海波 学 号: 22011112 实 验 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刘柄岐 实验时间:2013 年 11月 22日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实验十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量实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方法。二、基本原理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单晶硅的基片上扩散出P型或N型电

14、阻条,接成电桥。 在压力作用下根据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基片产生应力,电阻条的电阻率产生很大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把这一变化引入测量电路,则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了所受到得压力变化。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验模板、引压胶管。四、实验步骤1、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上,根据接线图连接管脚和电路。2、实验模板上RW2用于调节放大器调零,RW1调节放大器增益。3、合上主机箱的气源开关,启动压缩泵,逆时针旋转转子流量计下端调节阀的旋钮,观察电压表和气压表示数的变化。4、调节流量计旋钮,使气压表显示某一值,观察电压表显示的数值。5、仔细调节流量计旋钮,使压力在218KPa之间

15、变化,每上升1KPa气压分别读取电压表示数,将数值记录下表:P(KPa)2.23.24.25.26.27.28.29.2Vo(p-p)(V)0.0370.0620.0840.1050.1290.1510.1750.197P(KPa)10.211.212.213.214.215.216.217.2Vo(p-p)(V)0.2160.2400.2610.2850.3050.3280.3510.3736、画实验曲线,计算本系统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灵敏度: , 所以 。非线性误差: , 所以 。实验十一 压电式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原理和方法。二、基本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

16、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的振动频率,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体上产生正比于运动速度的表面电荷。三、实验器材主机箱、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振动源、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按照连线图将压电传感器安装在振动台上,振动源的低频输入接主机箱的低频振荡器,其它连线按照图示接线。2、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出波形。3、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同时观察低通滤波器输入和输出波形;在振动台正常振动时用手指敲击振动台,同时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4、改变振动源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低频振荡

17、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最大,调节频率,用频率表监测,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表格。f(Hz)571215172025V(p-p)0.451.052.141.491.291.090.82实验曲线:五、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台的自然频率大致是多少?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相位差大致为多少?答:根据实验曲线可知,振动台的自然频率大约为11Hz。,所以。实验十二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基本原理通过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金属体处于交变磁场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金属体内产生电流,该电流在金属体内自行闭合,并呈旋涡状,故称为涡流。涡流的大小与金属体

18、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线圈激磁电流频率及线圈与金属表面的距离x等参数有关。电涡流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部分磁场能量,从而改变激磁线圈阻抗,涡流传感器就是基于这种涡流效应制成的。电涡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当线圈与金属体表面的距离x以外的所有参数一定时可以进行位移测量。三、实验器材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被测体(铁圆片)。四、实验步骤1、观察传感器结构,根据示意图安装测微头、被测体、电涡流传感器并接线。2、调节测微头使被测体与传感器端部接触,将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切换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主机箱电源开关,记下电压表读数,然后每隔0.1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19、。将数据填入下表:X(mm)00.10.20.30.40.50.60.70.8V(v)00000.070.160.260.370.47X(mm)0.91.01.11.21.31.41.51.61.7V(v)0.580.680.790.911.021.131.251.371.49X(mm)1.81.92.02.12.22.32.42.52.6V(v)1.621.731.861.992.122.242.372.512.64X(mm)2.72.82.93.03.13.23.33.43.5V(v)2.782.913.043.183.313.463.583.723.86X(mm)3.63.73.83.9

20、4.04.14.24.34.4V(v)3.994.144.284.414.544.674.814.945.07注:到此数据仍在变化,由于范围较大(大约9V),数据太多,所以后面部分没有记录。3、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即曲线线性段的中点)。试计算测量范围为1mm与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可以用端点法或其他拟合直线)。测量范围1mm: 灵敏度:, 所以 非线性度: 所以 测量范围3mm: 灵敏度:, 所以 。 非线性度: 所以 五、思考题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答: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就是传感器

21、的线性范围,它受到线圈半径。被测体的性质及形状和厚度等因素影响。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答:要保证所测量的位移在所选的传感器量程范围内。实验十三 (部分) 被测体为铝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X(mm)00.10.20.30.40.50.60.70.80.9V(v)2.072.282.542.813.063.323.583.834.084.32X(mm)1.01.11.21.31.41.51.61.71.81.9V(v)4.544.795.015.235.435.635.846.036.226.39X(mm)2.02.12.22.32.42.52.6

22、2.72.82.9V(v)6.566.736.897.057.207.337.487.617.737.85X(mm)3.03.1V(v)7.968.08实验十四 电涡流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与方法。二、基本原理根据电涡流传感器位移特性,根据被测材料选择合适的工作点即可测量振幅。三、实验器材主机箱、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电涡流传感器、振动源、低通滤波器、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根据示意图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逆时针转出压紧螺母,装上传感器安装支架再顺时针转动压紧螺母并接线。2、将主机箱中的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逆时针转到底,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3、

23、调节振动源中的传感器升降杆,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为:实验十三中铝圆片材料特性曲线的线性中点位置时的电压值。拧紧锁紧螺母。4、顺时针慢慢调节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为2V。 调节低频振荡器振动频率为325Hz之间变化,频率每增加2Hz,记录低通滤波器输出端Vo的值。f(Hz)3579111315171921Vo(V)0.0510.0580.0750.0870.1950.2890.0720.0580.0510.0435、画出fVo特性曲线,由曲线估算振动台的谐振频率。五、思考题1、能否用本系统数显表头,显示振动?还需要添加什么元件,如何实现?答:不能,因为输出电压随振动不断变化

24、。可以添加一个峰值采样电路,将其输出接到数显表,则可以通过数显表的变化来观察振动强弱变化2、当振动台振动频率一定时,调节低频振荡器幅值可以改变振动台振动幅度,如何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台的振动幅度?答:将输出值接到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则此峰峰值对应一个振动幅度。将测得的峰峰值带入两者关系公式,即可得到幅度。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实验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院 (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 名: 刘海波 学 号: 22011112 实 验 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刘柄岐 实验时间:2013 年 11月

25、29日评定成绩: 审阅教师: 实验十五 直流激励时线性霍尔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二、基本原理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中运动时,它的电势会发生变化,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位移测量。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测微头。四、实验步骤1、按示意图接线,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开关打到2V档。2、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处在两磁钢的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3、向某个方向调节测微头2mm,记录电压表读数作为实验起始点; 再反向调节测微头,没增加0.2mm记下一个读数,将数据记录入表格:X(m

26、m)-2-1.8-1.6-1.4-1.2-1.0-0.8-0.6V(V)-1.289-1.155-1.024-0.891-0.762-0.634-0.504-0.381X(mm)-0.4-0.200.20.40.60.81.0V(V)-0.252-0.126-0.0010.1190.2460.3760.5000.620X(mm)1.21.41.61.82.0V(V)0.7500.8740.9991.1271.248 做出V-X曲线,计算不同测量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2mm时灵敏度: 所以 。非线性度: 所以 五、思考题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什么量的变化?答:反映的是磁

27、场的变化。实验十六 交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二、基本原理交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与直流激励一样,基本工作原理相同,不同之处是测量电路。三、实验器材主机箱、测微头、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模板、双线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按照示意图接线。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电源开关。 调节主机箱音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用示波器、频率表监测Lv输出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4V的信号。 关闭主机电源,将Lv输出信号作为传感器的激励电压接入实验模板中。3、合上主机箱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传感器的霍尔片处于两磁钢中间。先

28、用示波器观察使霍尔元件不等位电势为最小,然后观察数显表显示,调节电位器Rw1、Rw2使显示为零。4、调节测微头使霍尔传感器产生一个较大的位移,利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的输出,旋转移相器单元电位器Rw和相敏检波器单元电位器Rw,使示波器显示全波整流波形,并观察数显表显示值。直至数显表显示为零,此点作为测量原点。然后旋动测微头,没转动0.2mm,记下读数,填入表格。X(mm)00.20.40.60.8V(V)00.1040.2000.2960.387X(mm)1.01.21.41.61.8V(V)0.4800.5630.6350.6960.745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V-X曲线,计算不同量程时的

29、非线性误差。2mm时的非线性误差: 。 1mm时非线性误差: 实验十七 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此。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和计数电路计数就可以测量被测物体的转速。三、实验器材主机箱、霍尔转速传感器、振动源。四、实验步骤1、根据示意图将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于霍尔架上,传感器的端面对准转盘上的磁钢并调节升降杆使传感器端面与磁钢间距离大约为23mm。2、在接线前,先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电源224V旋钮调到最小,接入电压

30、表,监测大约为1.25V; 关闭主机箱电源,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转动电源按照示意图分别接到主机箱的相应电源和频率/转速表的Fin上。3、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在小于12V的范围内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观察电机转动及转速表的显示情况。4、从2v开始纪录,每增加1v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电压(v)23456转速39062085010601290电压(v)7891011转速15201760197022002420画出电机的vn特性曲线。五、思考题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限制?答:有。当被测体是磁性体时不能用霍尔元件测量。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六只磁钢,能否用一只磁钢?答:可以,但是会降低分

31、辨率。实验十八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电机转速一、实验目的了解磁电式测量转速的原理。二、基本原理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N匝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势:发生变化,因此当转盘上嵌入N个磁棒时,每转一周线圈感应电势产生N次变化,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等电路即可测量转速。三、实验器材主机箱、磁电式传感器、转动源。四、实验步骤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用接电源,其余和实验十七相同。数据记录:电压(v)23456转速70082095011101310电压(v)7891011转速15201730190019802260画出电机vn特性曲线:传感器第四次实验 实验二十七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度标定实验一、实

32、验目的 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做出工作电流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及工作电压与光照度的对应关系曲线,为以后实验做好准备。二、基本原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由-族化合物制成,其核心是PN结。因此它具有一般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及反向截止、击穿特性。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有发光特性。当加上正向激励电压或电流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在PN结附近产生导带电子和介带空穴,电子由N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注入N区,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光。假设发光是在P区中发生的,那么注入的电子与价带空穴直接复合而发光,或者先被发光中心捕获后,再与空穴复合发光。除了这种发光复合外,还有些电子被非发光中心捕获

33、,再与空穴复合,每次释放的能量不大,以热能的形式辐射出来。发光的复合量相对于非发光的复合量的比例越大,光量子效率越高。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所以光仅在靠近PN结面数um以内产生。发光二级管的发光颜色由制作二极管的半导体化合物决定。本实验使用纯白高亮发光二极管。三、实验器材主机箱(020mv可调恒流源、电流表、024V可调电压源、照度表),照度计探头,发光二极管,遮光筒。四、实验步骤1、按照示意图7-2接线,注意+、极性。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3、调节主机箱中恒流源电流大小(电压表量程20mA档),即改变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大小就可以改变光源的光照度值。拔去发光二极管的

34、其中一根线头,则光照度为0。按表7-1进行标定实验(调节恒流源),得到照度电流对应值。4、关闭主机箱电源,再按图7-3配置接线,注意+、极性。5、合上主机箱电源,调节主机箱的024v 可调电压(电压表量程2v档)就可以改变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度。按表7-1进行标定实验(调节电压源),得到照度电压对应值。6、根据表7-1画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照度、电压照度特性曲线。表7-1 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电压与照度的对应关系照度(Lx)102030405060708090100电流(mA)/0.150.210.270.340.410.480.550.610.68电压(V)2.632.702.762.812.842

35、.872.902.932.982.98照度(Lx)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电流(mA)0.750.830.900.971.051.121.201.271.351.42电压(V)3.013.033.053.073.093.113.133.153.173.18照度(Lx)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电流(mA)1.501.581.661.731.811.881.962.042.122.20电压(V)3.203.223.243.263.273.293.303.323.333.35电流照度特性曲线电压照度特性曲线实验三十一 硅光电池实

36、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池的光照、光谱特性,熟悉其应用。二、基本原理光电池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不需加偏压就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P-N结的光电池器件。当光照射到光电池的P-N结上时,便在P-N结两端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该效应与材料、光的强度、波长等有关。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安装架、光电器件实验(一)模板、滤色片、普通光源、滤色镜、照度计探头、照度计模板探头、硅光电池。四、实验步骤1、光照特性光电池在不同照度下,产生不同的光电流和光生电动势。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光照特性。实验时,为了得到光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Is,不要同时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

37、要错时接入来测量数据。(1)光电池的开路电压实验 按图7-7安装接线,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电流由实验二十七光照度对应的电流值确定,读取电压表Voc的测量值填入表7-6中。表7-6 光电池的开路电压实验数据照度(lx)0102030405060708090100Voc(mv)00.250.280.300.310.320.330.340.350.36(2)光电池的短路电流实验 按图7-8接线,发光二极管的输入电压由实验二十七光照度对应的电压值确定,读取电压表Is的测量值填入表7-7中。表7-7 光电池的短路电流实验数据照度(lx)0102030405060708090100Is(uA)00.10.30

38、.81.31.72.12.63.13.53.92、根据表7-6、表7-7的实验数据作出特性曲线图。光电池的开路电压特性曲线图光电池的短路电流特性曲线实验三十二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圆分布即双D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挂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三、

39、实验器材 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7-9示意安装光纤传感器和测微头,两束光纤分别插入实验模板上的光电座中。接好其他接线。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测微头,使光反射面与Y型光纤头接触;再调节实验模板上的Rw电位器,使电压表显示0V。3、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取电压表显示值,将数据填入表7-8中。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1mm测量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表7-8 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X(mm)0 0.10.20.30.40.50.60.70.80.91.0V(v)00.290.56

40、0.851.131.411.661.912.152.372.62实验曲线:灵敏度: 所以 。非线性误差: 所以 。五、思考题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时对被测体表面有些什么要求?答:被测体表面对光要有较好的反射性;表面尽量光滑;被测面最好是与光纤头平行的平面,以免移动过程中造成额外误差。实验三十三 光电开关实验、透射式光电开关实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透射式光电开关的组成原理及应用。二、基本原理光电开关可以由一个光反射管和一个接受管组成。当发射管和接受管之间无遮拦时接受管有光电流产生;一旦此光路中有物体阻挡时光电流中断。利用这种特性可制成光电开关用来工业零件的计数、控制。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光电器件

41、实验模板(一)、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也可利用光开关实验模板。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7-10安装接线,注意接线孔颜色相对应。2、开启主机箱电源,观察遮挡与不遮挡光路时模板上指示发光二极管的亮暗变化情况,由此形成了开关功能。反射式红外光电接近开关一、实验目的了解反射式红外光电接近开关的组成原理及应用。二、基本原理 反射式红外光接近开关由一个红外发射管和一个接收管组成。 当发射管发射红外光被接近物反射到接收管时,接收管有光电流产生;一旦接近物离开时,接受管接收不到红外光,光电流中断。利用这种特性可制成光电开关用来计数、控制等。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光电开关实验模板、反射式光耦。四、实验步骤1、根

42、据图7-11安装接线,注意接线孔颜色相对应。2、开启主机箱电源,接近物接近与远离时模板上指示发光二极管的亮暗变化情况,由此形成了开关功能。实验三十四 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二、基本原理 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两种。 本实验装置是投射型的,传感器端部两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将脉冲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转动源、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断续器。四、实验步骤1、将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024V旋钮

43、旋到最小并接上电压表;再按图7-12所示接线。将主机箱中频率/转速表的开关切换到转速处。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的电源。 在小于12V的范围内,调节主机箱的转速调节电源,观察电机转动和转速表的显示情况。3、从2V开始每增加1V记录相应电机转速的数据。 画出电机的V-n特性曲线。数据表V(v)234567891011n3756008301050128015101740195021802410实验曲线五、思考题已进行的实验中用了多种传感器测量转速,试分析比较一下那种方法最简单、方便。答:已经用过的传感器有:霍尔转速传感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及光电转速传感器。 霍尔转速传感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外形类似,体积较大,安装固定相对比较麻烦。转盘上需安装一定数量的磁钢。磁电式转速传感器不适合测量低速转动。 光电转速传感器体积较小,安装较方便;转盘上需有通孔。 根据它们的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就实验中而言,光电转速传感器使用最简单、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