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189088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西师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六单 条形统计图 第1 课时 条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66页主题图,第67页例1,第69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六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读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绘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3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渗透人文教育。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教学挂图)、小字本纸每生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CAI依次出现:图1 图2 图3生活中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整理与统计,以前我们已经学

2、过,可以把图1像图2这样有序整理,为了显示统计的普遍性,我们还可以用图3这样的统计图来整理。二、探索新知随着生活与学习的需要,我们的统计图也随着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种崭新但并不陌生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1.主题图(CAI出示)。让学生仔细看图,并从图中了解到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工作,我们的同学们也在收集整理数据。2.教学例1。(1)CAI出示例1中的统计表:经过调查收集整理,上面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请观察上面的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1:空气质量状况显示了8天是优,12天是良,8天是轻度污染。生2:显示6月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好。(2

3、)认识条形统计图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但是人们已经发现用圆圈的方式在表示上已经不很规范,一种更加严谨而又被广泛认可的条形统计图便产生了。这种条形统计图有许多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用CAI依次出现横轴、纵轴、项目、数据、单位、网格,教师和学生用互动形式认识各表示的意义。CAI示范画。我们用高低不同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特别强调为了便于美观和观察,每根直条之间用相同的间隔隔开。(3)观察条形统计图。讨论:横轴和纵轴的交点用数字几表示?纵轴所表出的数字在什么位置上? 横轴上的直条排列有什么特点?这些直条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教师指导:用铅笔、直尺画图,直条画出外框,然后涂色。(4

4、)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观察自己画好的条形统计图,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数形结合,更加直观,便于比较;)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都能反映数量的多少;统计表较简洁,条形统计图更直观)三、巩固深化1.第69页课堂活动。(1)CAI出示本班的课表,全班一起进行统计表的填写统计。(2)根据统计表信息,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对统计信息进行描述。特别注意直条长度要准确,并在上面标好数据,画图要使用铅笔、直尺。四、反思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五课堂作业练习十六1、2题(完成在书上)。第1题:根据统计表完善统计图,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明白纵轴上1格表

5、示1个单位。第2题: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该题的横轴、纵轴发生了颠倒,其设计目的是避免学生养成条形统计图的直条只能是竖着的思维定势。第2 课时 条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68页例2,练习十六第3题。教学目标:1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2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整理的统计结果,并能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1.能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2.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分段统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挂图)、统计图复习题

6、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题单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全班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矫正。二、探索新知有时我们在绘制条形统计图前,需要我们先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1.出示例2:CAI出示四(1)班男同学身高记录表。(1) 通过问题启发同学思考:在这张表上,身高在150cm以上的有几个?要怎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引导学生说出:需要进行分段统计和整理。(2)同桌或小组讨论:多少厘米为一个统计范围较合适?同桌和小组讨论。抽生汇报:3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为一个统计范围在比较后得出较合理的分段方法:5厘米或6厘米为一个统计范围较合适。2.教学分段统计如果我们按照课本上提供

7、的分段方法,可以怎样统计?学生运用以前学习的统计基础,独立完成下表:身高(cm)130134135139140144145149150154合计人数(人)16统计方法一:130134:135139:140144:145149:150154:统计方法二:130134:135139:140144:145149:150154:为了防止统计时的重复与遗漏,填好后要进行人数个数的验证,即总人数为18人。3.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根据整理的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P69页条形统计图。身高(cm)130134135139140144145149150154合计人数(人)16533184.分析统计图表根据上面的统计

8、图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身高在哪个范围的人数最多?(2)你的身高在哪个范围?(3)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三、巩固深化练习十六第3题。1.请学生说出分段的理由,还可以怎样分段?2.统计表和统计图完成在书上。3.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四、反思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在分段统计时应注意什么? 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三)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70页例3、4,练习题十六第4、5题。教学目标:1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体会其实用性与直观优势。2会绘制简单的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3能对统计图表进行正确分析,并能根据数据进行一定的预测。教学重点: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

9、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教学挂图)、小字本纸每人2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小字本上绘制条形统计图(CAI出示)3名同学8秒钟踢毽数统计表姓 名小红小方小奇踢毽数(下)11108学生独立完成,师追问: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下?(1格表示1下。)2.CAI出示变化后的统计表:3位同学1分钟踢毽数统计表姓 名小红小方小奇踢毽数(下)11010085(1)现在同学们能根据这个统计表在小字本上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吗?生1:不行,因为我们的格子没有那么多了。生2:行,只要我们调整一下纵轴上1格表示的单位个数就可以了。(2)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格表示多个单位

10、长度的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3位同学1分钟踢毽数统计表姓 名小红小方小奇踢毽数(下)11010085(1)观察统计表,我们了解到哪些信息?(2)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纵轴上1格表示踢1下绘制已经不行了,那根据统计表格里的数据,1格表示踢多少个毽合适呢?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在充分比较后统一得出:此时,1格表示10个单位来绘制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3)绘制统计图学生独立在小字本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绘制好后集体订正。特别注意小奇跳的85下的绘制,直条应占到80和90中间。2.教学例4。(1)有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更大的数据我们都能用条形

11、统计图直观描述。出示例4:小明家2010的苹果产量是4000kg,2011年、2012年、2013年产量分别是6000kg、7500kg、8000kg。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学生分析数据,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合适,答案并不唯一,理由充分即可。这里的1格表示1000千克、2000千克均适合。学生独立补充课本,特别注意2012年7500kg条形应占到的位置。讨论交流:小明家2014年苹果的产量可能是多少?三、巩固深化练习十六第4、5题第4题:观察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了多少个单位?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追问学生这样推测的理由。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哪两年间花卉种植面积增长要快

12、些等。第5题:思考:要制作条形统计图,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完成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特别注意1号270分、4号、5号256分的直条的高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四、反思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你觉得最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什么? 第4 课时 条形统计图(四)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7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六第6题。教学目标:1整理单元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与网络。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3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感受统计的价值。教学重点:整理单元知识结构。教学难点:形成条

13、形统计单元知识体系与网络。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教学挂图)、题卡。教学过程:一、自主研读教材,整理单元知识结构课前带问题整理单元知识1.本单元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请用笔在纸上罗列出来。2.你觉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哪里?二、组内互读教材,完善单元知识结构结合下面图表(题卡)和自主整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和组内同学说一说,完善单元知识结构的认识。三、汇报交流,形成单元知识体系抽生汇报,师生共同形成单元知识网络:四、巩固深化1.第71页课堂活动1题。(1)观察纵轴,看看1格表示多少万吨棉花?(2)观察横轴,直条间间隔的年数是多少年?(3)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2.第71页课堂活动2题。(1)观察纵轴,每

14、1格表示多少万吨粮食?(2)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要注意指导425、475的直条高度。(3)讨论:从统计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五、反思总结关于条形统计图,你还有哪些问题?六、课外作业练习十六第6题。1.统计好人数后,1格表示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确定。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15、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也可将本调查开放设置,可变换为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还可根据个人意愿,调查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16、,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

17、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

18、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综合与实践:惊人的危害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75页综合与实践惊人的危害。教学目标:1通过对垃圾排放量和垃圾处理费用的计算,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2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垃圾数据的过程,提高学生收集、整理、统计的能力,体会统计的实用价值,培养统计意识。3通过了解垃圾的惊人危害,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对垃圾排放量和垃圾处理费用的统计和计算,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19、教学难点:调查统计身边的污染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学准备:CAI课件(或教学挂图)、计算器、社会实践调查统计表、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世界环境日入手,引出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污染。)1.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你知道每天都在污染着地球环境的都有哪些东西?生:工厂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汽车尾气;生活垃圾;建筑垃圾(CAI随机播放污染场面)2.那这些污染都会带来哪些危害呢?生:污染空气,影响人类健康;污染水质,毒害鱼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是的,污染会给我们带来惊人的危害,但这些都只是我们一种表面、普遍的认识,但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危害,数学课还是要用数据来让证明现在的污染的危害有

20、多么的惊人。(板书课题:惊人的危害)二、用污水数据进行证明CAI出示:1.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生1:每天污水排放量是16900万吨,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是12500万吨。生2:污水排放量大得惊人,而且每天还有4400万吨没有处理。2.计算污水排放量与处理量。(1)2010年有多少天?(365天)(2)请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2010年污水年排放量和污水年处理量。16900365=6168500(万吨) 12500365=4562500(万吨)(3)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引导学生从污水排放数量惊人和有多少污水没有处理让人吃惊上表述。3.计算污水处理费用(1)计算器计算2010年污水处理所需成本费用?

21、4562500100002=91250000000(元)=912.5(亿元)或45625002=9125000(万元)=912.5(亿元)(2)你又有什么体会?生:单处理污水每年就要花费900多亿元,处理费用骇人听闻。三、用垃圾数据进行证明除了工业、生活废水污染着我们的环境,其实我们的生活垃圾也是污染地球的一个重要因素。(CAI出示)(1)说一说,你从统计表中体会到了什么?(2)任意选择一个年份用计算器计算出每年垃圾的处理大约费用。2006年:14841150=2226150(万元)223(亿元)2007年:15215150=2282250(万元)228(亿元)2008年:15348150=2302200(万元)230(亿元)(3)你有什么感受?你现在有什么话想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四、活动拓展实践活动一:调查周15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实践活动二:调查城市或全国烟尘排放量、汽车排放量等污染情况,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上网或查阅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