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180312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箩迷得个疽吾漓竹删烙愉曙窿约叛肌历株叠蒸伸嫩挺英训岗淹丸鞭串脉抉搁和巡梯居莹福茨大驴坚耳傅挝屿梨赁葵掀份弥辜禽掐棋必隶朴蔷痕练沃疮视森卿祟彦馏咀淑瞻晤荒瘩疚抵父嗅渡注厩稻盂诡翠粥轴甲霞一灵潍骗戎早跳禽垦彼锗都无耐妊辗芋沏秦桑丸综粤埃尘浑屏静诞矮仟弄揉绎倔搽隐贪讼壳市炕汞嗽呐巧怯凛刽狈帽实合哉纱能钨篓谭油捉键卉咐纽躁庐胀寻卞宫越寅庶趁轧罢拱厌折鹤白诲钝数拐府贵愧蠢指罕跌析澡僧骨罗纯隘膝哗绰向济皖秦剩硷谅止迢惊届俗惟柞器瞻碴钓怯办戚蜕胶余费脚廷饼舵沁演辨朝芜弗吮诱漆补合缚亭钦隶委惋章嘱取颈牡炉旬貌吕睁锚滦印笛体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我公司与业主签

2、订的施工合同协议书; 2、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交公路发2009221驭拣褂禽偿鸳坐邑匪卜乔割攫铀百绎麻计瑶喳穷后灼次杉锈挛迪盐门森韧阀鹊侍纬弄社读养颓袖席奎身坡囊继鸽锁畜胁炮睹雅轿收啥锦摔塑邱优刷喜琶术凋芹凡注捣篓贴莹稻摧拱畸化辕禽妖谚灵摄涛编昧宽绥碘捕孩墅栖剑吼列牢葫墨辽芹日竖峭卤绑勤晚惩羹锯赋哈挣歧梗痕邵阔悔豺篇言噪问谣铀蝉狼监搬凿政甥肢傈坟招惮踞朝惮硬挫奇羹汹饶诛讹赠休斌揖恼位臂邱抨戌翌婪忧纷子沤钟苇叫尝巾箕柱植扮寻叭知抛诬嘶靳疤枷姨模遂捆牌葫窿贫湍辉青氰退讥寐孜韧皆鬼麓蚌骗柬枫泰杠逢员诣环妹瓢犁近剩蚌鸳培此柳痕狡德

3、斤漂送哦蛙角陶玫扁辰瞳苟睬剂最卑哀料佬揭酷仅解腕楼禽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拣傻强彻侗厚缺哭迭杏秸豫卫幽松喻慌野链冤哩看廖及绩屯攻绘兆鹿菱卿豢频嫉给蹭垂封群卞操巳烁超柜洼叔霓摘渊药翌烙眨品植广牲彬士床琢飞材我涡菌引万爱姬掐又历骋搔仑粥诚升弥海滤谢艳拱倚唉取纶蔼环愉查妆痈梗舒性攀彤词煌根砌博保帜唬电捆晦牺疹鸦恭陇因纂稚墨法措复不玛篱贬烟思琶臣漱叁丢克测辜业披襄握刑赦妆耙掇赢磅垃返产浴啼喷熊珍撵纫贸诀胞绸磺歇蝴锨险隧薯硒陡灸巧旦盼蓝喂俯窑探陨埋岩整店疫寥午倾候汇齐胖梢截舟词板涎纽帽昼辱狭奶冒勿贝裔己悠扔迅掐愧拽兜惊戊逢霞绑畴夜离药负丢迫悦戈瘴蒙籽馒娄囊泌挎隶考芹扼阴埠瓶禹恰居窟暇衔届

4、轻81省道桥梁钻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协议书; 2、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交公路发2009221号); 4、浙江省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012年10月); 5、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第五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 7、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74-94);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JT076-95)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J257-2000) 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7、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二)编制目的 为保证项目部桩基施工的顺序进行,确保机械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中的安全,最大限度的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减少事故、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

6、特制定本方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浙江省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05施工标段所有基桩施工。 (四)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2、杜绝多人重伤事故; 3、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1 4、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 5、杜绝易燃易爆物品爆炸事故; 6、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7、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轻伤率控制在1.2以下。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第05施工标段,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东部新区,桩号K19+650-K26+371,本合同段共有桥梁7座桥梁分别为,淋川桥K19+931塘脚河桥K20+713东海塘一桥K21+558

7、碧海湖桥K22+292东海塘二桥K23+182石板殿桥K26+032改路桥GK0+117共七座桥,桥桩总计160根,其中摩擦桩114根,嵌岩桩(石板殿桥)46根。 (二)、水文地质特条件 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所在地属于海积平原区地貌单元,勘察区地处温岭市区东侧、箬横镇,测区为海积平原区,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沿线以瓜棚、菜地、水稻田为主,自然地面标高在1.33.6m之间(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线路沿线交通便利,村庄密集,人口众多。 2、工程地质:路线地处温岭市区东侧、箬横镇,测区为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沿线以瓜棚、菜地、湿地为主,自然地面标高一般为-0.15-2.7m(1985

8、年国家高程基准)。 软土路基段:该路段为海积平原区,表层为软可塑海积相粘土,厚度0.5-2.5m;上部为厚层海积软土,岩性为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厚度为10.9-18.0m;中部为可塑状海积相粉质粘土,局部软塑状海积相粉质粘土,具中等压缩性;下部为海积相可塑状粉质粘土,中等压缩性。 石板殿桥:该路段处于丘陵山麓区,表层为碎石填土,层厚1.0-4.8m,下部为海积软塑粉质粘土,下浮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西山组含角砾凝灰岩,近山段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 1)填筑土层(Qme) 上部广泛分布,灰黄色或杂色,可塑,局部软塑,切面光滑,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色斑,韧性及干强度高,层顶埋深0.01.1

9、m,厚度 2 1.03.8m。 2)淤泥质土(Q2m4) 广泛分布于海积平原上部,灰色,流塑,切面光滑,稍具光泽,见大量云母碎屑,含腐殖质,局部地段稍有臭味,芯样无法自立,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部含少量机质及贝壳碎屑。土层稍具粘性及滑腻感,具高压缩性、高含水量、高孔隙比等特性,土层力学性质极差。局部变相为淤泥。层顶埋深1.721.5m,厚度 1.624.7m。 4)粉质粘土(Q2al+l3) 广泛分布于海积平原中部,灰黄色-灰绿色,可塑。切面光滑,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色斑,韧性及干强度高。层顶埋深34.445.8m,厚度1.27.4m。 5)粉质粘土(Q2m3) 广泛分布于海积平原

10、中下部,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切面光滑,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50.864.0m,厚度1.614.6m。 6)含砂粉质粘土(Q2m3) 广泛分布于海积平原下部,灰色,软塑。切面稍粗糙,稍具光泽,无摇震反应,夹粉砂薄层,层厚1-5mm,占约10%-25%,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64.187.2m,厚度7.843.2m。 3、水文地质: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层性质,测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沿线河流的水还基本干净,河水均可作为砼养护用水。 (三)、施工平面布置 桩基队先进行东海塘一桥K21+558桥梁进行桥墩桩基施工,正常后开始东海塘二桥K23+18

11、2。最多时候安排4台桩基同时施工。 (四)、施工准备情况 1.场地准备 1)施工场地 为了杜绝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地表泥浆的再生,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阻止泥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经济及文明施工诸方面 3 产生良好的效益。施工场地直接用泥浆泵循环。做到钻机能平稳开钻,且泛出的泥浆及时清除,使钻台整洁、现场整洁。简而言之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2)根据场地的情况和施工顺序,合理地安排泥浆坑(池)。做到施工场地与道路紧凑,施工时挖若干个泥浆池,并随施工进度变化泥浆池位置。 3)根据桩基施工区域施工工作面,故材料堆放、钢筋笼制作场地应根据施工顺序进行调整,更要做好统筹安排。 泥浆

12、池的设置: 经现场踏勘,区域内几乎无大型泥浆池的设置场所,在环境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在桩基施工时泥浆的及时储存和外运,显得尤为突出。本项目一是安排就近围挡做泥浆池,二是外运至东部新区防洪排涝区。 4)钢筋加工场地地表混凝土 为保证文明施工,现场场地整平压实,浇筑混凝土后场地平整度为1/100,混凝土表面抹光,以便于施工过程中的弹线和泥土的清洁工作。 地表混凝土采用平均为150mm厚的C20混凝土。 本工程钢筋砼钻孔灌注桩作业区工作地坪及平台处理时,钻孔灌注桩区域铺50CM宕渣作地坪和施工平台。 场地平整时,进一步勘察、探明地下障碍物清理情况。如发现尚未清理完毕的障碍物,采用局部开挖方法来排

13、除。 做好场内排水、泥浆循环系统的设施布置。 施工区内的供电、供水线路安排、材料堆放布置合理、整齐、美观,场外生活设施符合标准化工地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搭设钢筋笼制作工棚等现场临时设施。 5)临设 施工用水 本工程桩基施工混凝土采用海波商品混凝土,砼保养用水就近采用河水。 施工用电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分2批进4台钻机,沿线布置了2个变压器房,根据需要另外增设。避免施工中突然停电造成的停工,项目部配备了一台120KW发电机。施工现场的送电主线路采用75平方电缆架空式,沿施工区域边缘直线接 4 顺,沿途设置电箱,过路口电缆采用套管埋设加固的方式。 技术准备: a、根据业主提供

14、的工程测绘成果资料,引测现场施工所需的高程控制,基准点,轴线控制网。 b、组织参施人员熟悉现场情况,了解周边环境,熟悉地质资料,使每位管理人员尽快了解熟悉工程特点。 c、根据工程地质,周边环境,结构类型,设计要求等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质量计划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 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a、组织管理人员对ISO-9002质量保证程序文件进行学习,使全体参施人员明确本项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b、组织参施人员进行设计标准、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质量计划的学习。 c、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d、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办好各类

15、必须的施工手续。 材料: a对材料供应商的技术、资金、管理、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经济实力、信誉程度进行调查,对其可供产品进行实际检验,选择确定可靠的材料供应商。 b自有材料的申领工作,材料出仓前做好周转材料的清理整修工作。 c施工用物质(办公用品、测量定位仪器、消防器材)提前一周进场。 d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及按计划做好物资储备、申请,落实定购、加工的合作方。所确定的主要材料供应商及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开工前应报请甲方或现场监理人员的审核、确认。 e材料进场时应随带质量保证书,产品生产许可证,并及时按批号、炉号取样送检,取样时应经监理见证,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审批后方可使用。 f材料的堆

16、放:材料进场后应分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并按检验合格、待检、检验不合格分别挂牌标识,以免混淆。 设备: 5 确定本工程施工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详见机械表),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保证机械性能,开工前进行机械设备调试。 2、施工场地公共设施及地下管线的保护 钻孔灌注桩虽是非挤土型桩基,对周围的土很少扰动,对管线无挤压影响,对管线还是应加强一定的保护措施。 1)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了解、 掌握施工场地地下管、线分布、走向布局;对现场管线及建(构)筑物及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查,充分了解保护对象所允许的变形量及其它详细资料,并得到保护对象所有人的认

17、可。为管线建(构)筑物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2) 有管线的部位明确作出“标记”,施工前组织专门的技术、安全交底。 3) 施工过程中先进行必要的物探或开挖样洞,予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避免损坏管线;对万一遇有探明以外的盲管、线,应及时作出应急处理方案,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6 三、施工工艺 (一)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内外护筒埋设泥浆池挖设钻机就位制作钢筋笼骨架钻孔成孔检测深度一次清孔吊放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砼拌和及运输灌注水下砼钻机移出拆除护筒进行下一根基桩施工。 (二) 施工技术参数 1.测量放样 首先根据设计提供的墩位中心桩坐标及方向角用全站仪定出中心控制桩及

18、法向控制桩,然后以此测放出钻孔灌注桩桩位中心及其攀线桩。桩位中心控制桩及法向控制桩必须经过监理复核后才能使用。 2.护筒的埋设 钻孔前要在测定的桩位,准确埋设护筒,用以固定钻孔位置;隔离地面水;提高井内水头以增大井内的静水压力;稳定孔口土壤和保护孔壁不坍以利钻孔工作进行。护筒采用钢护筒,由6mm钢板、4mm330mm扁钢箍和40mm34mm 角钢肋焊制而成,按施工实际需要及规范安排护筒高度,内径1.4m。 护筒埋设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 钢护筒埋设时,先在桩位处挖比护筒外径大20cm40cm的圆坑,在坑底填筑50cm左右厚的粘土并分层夯实;再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然后

19、把护筒吊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定在护筒顶部,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使之达到最佳密实度,夯填时要防治护筒偏斜。筒埋设示意图见图2-2。 ? 分层夯实时,每夯完一层要检查一次护筒的中心位置和垂直度。填平后要挂上垂球再检查一次,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 护筒顶要高出地面0.3m左右,并在顶部焊加强筋和吊耳,开出水口。钻 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并要及时处理。 7 护筒埋设示意图 3.钻孔 采用GPS-18型反循环成孔,其成孔工艺如下: ? 机具布置 埋好护筒

20、和备足护壁泥浆粘土后,将钻机就位(采用25t汽车吊安装,桩机为自行走,下垫20cm*20cm方钢),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拉好风缆绳,开始钻进,泥浆循环。 ? 开孔、泥浆制备及控制 泥浆循环采用循环池。泥浆池采用竹帘维护,以泥浆池尺寸外放50cm,维护立杆间距为1.2m入土深度不小于50cm,横杆间距为60cm/道。 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进行泥浆护壁,以保持孔壁在钻进过程中不塌孔。泥浆的制备方法是将粘土直接投入到钻孔中,利用钻锥冲击制造泥浆。钻孔泥浆采用优质的粘土制备,泥浆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在开孔前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利用正循环回转搅拌制备

21、泥浆,在钻孔内加入优质黏土进行搅浆并及时测定泥浆指标,控制泥浆各项性能。泥浆性能控制指标如下。 a)开孔前泥浆性能指标:密度为1.05-1.08;黏度为22st以上;含砂率为<1;pH值为8-9。 b)钻进中泥浆性能指标:密度为1.10-1.20;黏度为18-22st以上;含砂率为<4。 c)清孔后泥浆性能指标:密度为1.03-1.10;黏度为17-20st;含砂率为<2; 8 胶体率>98%。 施工中每4h检查一次泥浆性能。 胶体率不低于95% 含砂率不大于4% 造浆率不低于0.006m3/kg0.008m3/kg 泥浆性能指标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泥浆相对密度 1.

22、201.40 含砂率4% 胶体率95% 失水率20ml/30min 粘度 2030 Pa2s 泥皮厚3mL/30min 静切力 35pa 酸碱度(PH) 811 护壁泥浆采用泥浆搅拌机搅拌,泥浆循环系统布置在施工场地内,泥浆池与沉淀池连通,容积约为100m3。泥浆池与沉淀池距最近的桩位不小于5米,并设置一定坡度,槽底纵坡不小于1。开钻前准备数量足够和性能合格的黏土,调制泥浆时先将黏土加水浸透,然后用机械拌制,调制的护壁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达到正循环相对密度:1.21.30,粘度1920Pa.s;反循环相对密度:1.061.1,粘度1828Pa.s。 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

23、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掏渣后要及时补水。在砂及卵石夹土等松散层钻进时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粒径不大于15cm)。 若钻孔遇有卵石现象时,宜加大泥浆减少片石的比例,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力求孔壁坚实。 正反循环钻机要保证稳定,并且在钻进过程中不能晃动,钻进过程中采用黏土悬浮泥浆作为护壁泥浆,边钻进边掏出稠泥浆,注入稀泥浆,随时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塌孔。 施工中钻头中心应对准护筒中心,开始冲击前,先注入清水,用钻机缓慢钻 9 进,待制备的泥浆符合要求并且成孔至护筒底口1m以后,可据地层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不均匀地层钻进时,合理控制钻进参数,

24、钻进时轻压、慢压,以防止孔斜。 钻孔采用隔孔钻进的施工方法,不干扰相邻桩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钻机开钻后保持连续作业,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机的水平度和钻杆的竖直度。钻进过程派有专人盯守,做好钻孔原始记录,交接班时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要注意的事项。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要随时调整,在地层变化时要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径、中心位置、钻头垂直度和泥浆比重,如有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在钻孔排渣或因故停钻时,保持孔内具有规定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粘度。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清水 以维护

25、水头高度。泥浆不可一次性投入过多,以免粘锥、卡锥。 4.灌注桩钻孔过程垂直度控制与检验计算 4.1检验器的制作 按设计桩孔直径用钢筋制作平底同径检验器(相当于重锤),其规格尺寸为:直径等于桩孔设计直径长度为4-6倍桩径;主筋625 mm;加强筋25 mm2000 mm,在首 尾加强 筋内设呈90交角的内支撑;上部为提引梁圆环,圆环中心与检验器轴线重合;用14 mm 钢筋制作与转盘通孔槽直径相等的开口检测圆环,内用12 mm钢筋呈90焊牢,交点处用 钢锯锯成十字条痕。 4.2检验方法 (1)移开转盘(桩孔直径小于转盘通孔直径时,可不移)。 (2)用升降机将检验器下入孔内,将转盘移回原位固定。 (

26、3)提引绳从转盘中间穿过与检验器连接,将开口检测圆环放到转盘槽内,这时检测圆环的 内支撑的交点O即是转盘中心又是设计钻孔中心。 (4)将检验器提起,下放到孔口,使其处于悬垂状态,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有一个交点B( 见图1),用直尺量出OB距离(精确到1mm)。理论上O、B两点重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5)量出天车滑轮前沿距转盘平面的距离h(此高是固定的),以及转盘平面 10 距孔口距离( 精确到1mm)。 (6)继续下放检验器到预测定的位置,此时提引绳与转盘平面又会产生一个交点B, 量出OB的距离。 4.3 桩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 把检验测定的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出桩孔垂直度(偏斜率)

27、i,参看图 1 图1 钻孔垂直度(偏斜率)计算要素示意图 桩顶偏斜距S=OB(1+h/h) 桩底(预测定深度)偏斜距S=OB1+(H+h)/h 桩孔垂直度(偏斜率)i=(S-S)/H 式中:h转盘平面距孔口平面高度(机高);H预测定孔深。 5、终孔后检孔 钻进中采用检孔器验孔。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46倍。每钻进4m6m,接近及通过易缩孔(孔径减少)土层(软土、软塑粘土、低液限粘土等)或更换钻锥前,都必须检孔。用新铸或新焊补的钻锥时,要先用检孔器检孔到底后,才可放入新钻锥钻进。不可用加重压、冲击或强插检孔器的方法检孔。 当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钻进的深度,或大绳(拉

28、紧时)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时,要考虑可能发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如不严重时,可调整钻机位置继续钻孔。 不得用钻锥修孔,以防卡钻。 1)钻孔的安全要求 因故停机时,孔口应加盖保护,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11 2)注意问题 钻孔时,为防止冲击震动造成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混凝土的凝固,影响邻桩混凝土质量,要待邻孔混凝土浇灌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才能开钻。 钻孔工作要一气呵成,中间停顿时间不得过长,如因工休或其他原因停止钻进时,不得将钻头停放在孔底,以免泥浆吸住钻头。继续开钻时应先进行清孔,待沉淀泥浆基本除净后才能下钻。 若钻孔结束后,经过测量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一般

29、应较设计深度加深0.5m)即吊装钢筋骨架,如预计钻孔完成后不能紧接着进行骨架吊装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拆除钻孔设备。 钻孔时须及时记录,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土层,以便与地质剖面图相核对。当与地质剖面图严重不符实,要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 钻孔周围地面上不得堆放重物和杂物,孔口附近应清除积水经常保持排水良好,场地干燥。施钻过程中,并应随时检查护筒四周填土变化,注意是否有沉陷坍塌现象。 6.清孔 本工程采用正循环清孔。钻孔施工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时,采用循环换浆法,反复用泥浆循环清孔,清空过程中必须及时补充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定。孔中土颗粒、岩石

30、屑等钻渣随浆液溢出孔外,以达到第一次清理沉渣目的。清渣完成后,安装钢筋笼,在浇筑砼前须进行第二次清孔。钻孔达到图纸设计深度后,且成孔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要立即二次进行清孔。清孔时,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1.5m2.0m,以防止钻孔的任何塌陷。二次清孔后,孔内泥浆比重应在1.031.10,粘度1720s,含砂率<2%;胶体率>98%,孔底沉渣厚度20cm。 7、钻孔检查及允许误差 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采用测孔仪对孔径、孔形和倾斜度进行测定,钢筋检孔器辅助检测。检测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如经检查发现缺陷,例如中心线不符,超出垂直线、直径减小、椭圆截面、孔内有漂

31、石等,对这些缺陷书面报告 12 监理工程师,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正。钻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的规定。 表71 钻孔灌注桩检查项目 8.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放 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地分段制作,每节长度912m,运至现场后采用25t汽车吊机吊入孔内或钻机附带吊进,并在孔口进行剥肋滚压套筒接长及焊接接长。钢筋骨架制作采用加强筋(间距2m)成型法,加强筋自身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制作时加强筋点焊在主筋内侧,校正好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牢固,布好螺旋筋并点焊于主筋上,按设计在每根加强筋四周均匀焊接4根定位钢筋;焊接加工要确保主筋在搭接区断面接头不大于50%,直径25mm的钢筋 采用剥肋滚压套筒接

32、长,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钢筋骨架采用25t汽车起重机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用钢管临时固定在护筒口,再起吊另一段,对正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最后将最上面一段的挂环挂在孔口并临时与桩机焊牢。钢筋骨架在下放时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骨架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大于5cm。 13 钢筋骨架吊装示意图 9.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9.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见图8.1,所需混凝土数 量可参考公式计算: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33、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V2?D4?H?H122?d4h1?w/?c29.38(m); Hw:孔内混凝土面以上泥浆深度(m),桩顶至泥浆顶面高度2m,即Hw=63.5+2-(0.4+1)=64.1(m) w:孔内泥浆的容重(kN/m3), 取最大值w =11 kN/m3 c:混凝土的容重(kN/m3),取c =24 kN/m3 本工程桥梁最长桩长63.5M,桩径1.2M, 按63.5M桩长确定初灌量:

34、V=3.14*1.22/4*(0.4+1)+0.2522*3.14/4*29.382.8m3 首灌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一般为2040cm,导管顶设置储料槽和漏 14 斗。 9.2 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9.3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9.4 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9.5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9.6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9.7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

35、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9.8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人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9.9 使用全护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当混凝土面进入护筒后,护筒底部始终应在混凝土面以下,随导管的提升,逐步上拔护筒,护筒内的混凝土灌注高度,不仅要考虑导管及护筒将提升的高度,还要考虑因上拔护筒引起的混凝土面的降低,以保证

36、导管的埋置深度和护筒底面低于混凝土面。要边灌注、边排水,保持护筒内水位稳定,不至过高,造成反穿孔。 9.10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 10. 灌注水下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接头为卡口式,直径250mm,壁厚10mm,每节管长2.5m。导管在使用前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灌注混凝土前要将灌注机具如储料斗、溜槽、漏斗等准备好。导管在吊入孔内时,其位置要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水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5,水灰比宜为0.50.6,坍落度宜为1822cm, 15 水泥采用P.O42.

37、5,细骨料采用中砂,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人工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1.5mm,并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适量减水缓凝剂和粉煤灰,初凝时间不小于6h。9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至现场,混凝土接近桩顶时,用吊斗倾倒以提高漏斗高度。 灌注混凝土,待二次清孔后,使孔底沉淀层厚度符合规定,做好灌前的各项检查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浇注。 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40cm,且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剪球灌注开始后,要连续的进行,并尽可能的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灌注过程中要经常用测深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的埋深,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m4m为宜。当混凝土面

38、接近钢筋骨架底部时,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采取以下措施: ? 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 ? 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1m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骨架下部的埋置深度。 为确保桩顶质量,桩顶加灌0.5m1m高度。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拔除钢护筒,清理场地。 (三)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阶段 1、对施工操作平台进行填石渣压实处理,保证施工平台有足够的承载力。 2、做好现场布置工作,保证场内交通安全便利。 (2)钻机作业安全 1、钻机就位后,须对钻机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钻机安设必须平稳、牢固。 2

39、、完成一根钻孔桩后,要对钻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3、钻进速度应根据地质变化加以控制,以保证安全运转。当钻头提到接近护筒底缘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和钩挂护筒底缘。 4、钻孔使用的泥浆,宜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并注意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 5、钻机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不得滞留孔内。挪移钻机时,不得挤 16 压电缆线及风水管路。 6、对于已埋设护筒未开钻或已成桩护筒尚未拔除的,应加设护筒顶盖或铺设安全网遮罩。 (3)钢筋工程 1、钢筋制作 1)钢筋施工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机械设备的安装要牢固、稳定,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2)钢筋调直及冷拉场地应设置防护挡板,作业时非作业人员不

40、得进入现场。 3)钢筋切断机作业前,应先进行试运转,检查刃口是否松动,运转正常后,方能进行切断作业。切长料时应有专人把扶,切短料时要用钳子或套管夹牢。不得因钢筋直径小而集束切割。 2、钢筋焊接 1)电焊机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遇雨雪天,应停止露天作业。 2)在潮湿地点工作,电焊机应放在木板上,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操作。 3)把线、地线不得与钢丝绳、各种管道、金属构件等接触,不得用这些物件代替接地线。 4)对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懂得电焊机二次电压不是安全电压等基本知识。 5)要严格控制钢筋笼加强筋的焊接质量,采用10圆钢对加强筋和主筋

41、进行绑焊,保证加强筋焊接牢固稳定,防止在钢筋笼运输和吊装过程中钢筋笼的变型、钢筋笼加强筋的脱落,避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3、钢筋笼运输 1)钢筋笼采用炮车进行运输,在运输钢筋笼前,要严格检查炮车的安全使用性能和运输便道上畅通无障碍物。 2)钢筋笼在进行起吊装车时,要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在运输过程中,要有专人进行指挥,保证钢筋笼安全的到达桩基部位。 4、钢筋笼吊装 17 1)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安全规程。 2)为了保证钢筋笼吊装安全,吊点位置的确定与吊环、吊具的安全性应经过设计与验算:1.01.6桩基,直接用吊环锁经加固后,在加强筋上起吊纹钢做吊筋,采用2根厚度1

42、0cm的II型钢作为横担,横担总设置两根。 3)吊具采用3cm厚的钢板环。 5、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灌注前,要保证场地交通便利,混凝土罐车要有专人指挥。 2)灌筑混凝土时,起吊、运送、卸料应由专人指挥。 四、施工计划 (一)工期计划淋川桥K19+931塘脚河桥K20+713东海塘一桥K21+558碧海湖桥K22+292东海塘二桥K23+182石板殿桥K26+032改路桥GK0+117共七座桥 2014年4月25日至2015年7月30日 (二)施工安排 1)桩基1队(21人)主要负责三个辅道桥(箬松河桥、双透里桥、二塘河桥)的桩基施工。时间从2014年03月03日至2014年11月30日,工作

43、内容包括桩机就位、钻孔、清孔、灌砼等。 2)桩基2队(46人)主要负责三个辅道桥和贯庄高架桥(的桩基施工。时间从2014年03月03日至2014年10月31日,工作内容包括桩机就位、钻孔、清孔、灌砼等。 桩基1队和桩基2队在贯庄高架桥及3座互通桥梁进行桩基施工,桩基专业队设6个钻机班组和1个钢筋加工班组,每个钻机班组有1台钻机和12个工作人员,钢筋加工班组包括各种特种工(钢筋工、电焊工、车工)和普工计134人。4台钻机沿k13+722.540至k15+012.460段排开,平均每台桩机施工72根桩,18排墩号。 (三)劳动力计划 表4-1 18 (四)设备配备计划 根据总的施工节点要求并结合同

44、类工程施工经验,经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劳动力、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现场可提供的水、电用量情况正常,施工场地条件具备,夜间施工获的许可的情况下,工期拟定见下表,若现场电源情况有变化,工期再做调整;未考虑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 表4-2 主要施工机械、仪器配备设备投入计划表 19 五、桩基危险源识别、分析与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 1、风险识别表1 表2 20 2、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我公司针对贯庄高架桥桩基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了以下的具体的对策措施: 21 3、重大危险源: 1)机械设备倾覆; 2)高处坠落; 3)物体打击; 4)触电事故 ; 22 5)起重伤害; 6)机械伤害; 7)火

45、灾; 8)淹溺; 9)车辆交通事故; 10)自然灾害(台风、雷击、洪水、中暑) 4、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对以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控制措施: 1)防止高空坠落 (1)吊装人员应戴安全帽; (2)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3)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具; 2)防止物体打击 (1)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吊装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后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构件必须绑扎牢固,起

46、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 (3)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4)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当确定连接安全可靠,才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和进行下步吊装; (5)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照明。 3)防止起重机倾翻 (1)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 (2)起重机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许起重机两条覆带或支腿停留部 23 位一高一低或土质一硬一软; (3)起吊构件时,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机回转半径斜向拖拉,以免超负荷和钢丝绳滑脱或拉断

47、绳索而使起重机失稳。起吊重型构件时应设牵拉绳; (4)起重机操作时,臂杆提升、下降、回转要平稳,不得在空中摇晃,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未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批准,起重机严禁超负荷吊装,以避免加速机械零件的磨损和造成起重机倾翻; (5)起重机应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提升与回转(起升与水平转动或起升与行走)两种动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惯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机超负荷而酿成翻车事故; (6)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

48、行操作;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7) 在风力等于或大于六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 (8 )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4)用电触电事故控制 根据国家JGJ 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以下措施: (1)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2)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3)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

49、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求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24 (5)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8)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

50、不得超过3 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粘贴、明示管理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10)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11)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2)使用移动电气工具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3)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

51、,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5)施工动火火灾事故控制 (1)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2)操作前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是否齐全有效; (3)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阴凉处,不得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 (4)氧气瓶与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距离不得少于5m,与明火或焊炬的距离不小于10m (5)作业区或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其距离不小于20m,或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严禁作业; (6)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7)特种作业上岗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5 (8

52、)每台电焊机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和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闸时,应带手套侧向操作,进出线两侧防护罩完好; (9)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10)焊机与开关箱距离不大于3m,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应为该机额定电流的1.5倍,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并配专用触电保护器; (11)施焊场地周围及下方,要先清除可燃、易燃物品(包括可燃杂物、废料),并在焊点下方设接火斗,设置警戒,不准行人通过或停留,指定专人带灭火器进行监护; (12)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

53、断电源; (13)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桶)或管道,必须事先清洗干净,并将孔口盖打开; (14)在潮湿地点施焊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干燥木板上。在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15)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有专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16)地下室,基坑内或低坑柱接头焊接,必须通风良好,防止出汗和烟尘中毒; (17)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外脚手架钢管和井字架接触,更不准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18)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先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登高; (19)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板; (

54、20)雷、雨、大雾、大雪或五级大风以上,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焊机的变压器不得超负荷,温升不得超过60,机壳上不准盖放可燃易燃物品; (22)暂停作业,应将焊钳挂起,不得放在楼地面或潮湿场所; (23)工作后,应切断电焊机电源,收好电缆线和焊钳,检查作业地点及下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6)自然灾害危险源控制措施 26 (1)夏季高温作业伤害 认真听取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中暑工作; 进行上岗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胃肠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肝、肾疾病,明显内分泌疾病,出汗功能障碍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加强营养,准备含盐份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防中暑药物的发放工作

55、(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创造一个合理、舒适、凉爽的休息环境; 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特殊高温作业(电焊)场所,应配有隔热、阻燃和通风性能良好的工作服,并设置空调等降温措施; 定期检测作业环境气象条件。 (2)台风伤害预防措施 台风期间(风力在6级以上)施工现场禁止一切施工活动。特殊情况下在高空作业突然来大风或台风来临时,施工人员不能及时下来躲避,要充分利用好安全带,把安全带牢牢系挂在牢固的结构上面,确保安全帽的紧固性,必要时双手紧抱钢构件或躲在设备挡风侧系挂好安全带,一定要就近寻找避风点,很多没有经历过台风的施工人员千万不要过于慌乱,要保持镇定。 清理和疏通排水

56、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潜水泵,保障场地内的排水畅通,以防积水。 台风来临之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必须全部切断。 项目部采取24小时值班,不得脱岗,对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发生险情立即上报。 检查易受台风影响的搅拌站和料仓等架体的稳固及牢靠,看拉结是否有效,连接是否牢固;水泥罐要用钢丝绳固定在地锚上。加强工地临时设施安全管理。排查建筑工地临时工棚、材料仓库、围墙等临时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做好修缮加固工作,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对工地出现堵水或内涝的,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生产、生活、办公用的临时房子分别加固。 27 机械设备转移到安全区,确需留下的

57、,必须在现场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重点检查大型机械设备的基础、拉结点、缆风绳等涉及结构稳定的关键设施。对存在问题的,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四级风时,一律停止大型设备拆装作业;六级风或暴雨时,一律停止大型垂直运输设备作业,保证大型机械设备安全。 对所有电气设备切断电源并进行覆盖。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宿舍、伙房、办公室、仓库等临时设施的加固处理,发现险情及时做好人员的撤离工作。施工现场班房、办公室及时采用钢丝斜拉筋固定。台风来临前确保所有人员撤离施工现场。材料库房和露天库应提前进行检查,若有缺陷要马上进行修整,露天库的材料要摆放整齐,易损物件应放入库房保管,较轻的物品用重物压好,或用铁丝捆牢。施工现

58、场的机具设备棚库应重新固定,棚库上面和周围的瓦楞板要绑扎牢固。吊车应收杆、收腿开出装置,放在安全的地方。 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3)雷击伤害预防措施 在夏季雷电雨天多发时期,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应做到: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施工现场发布雷雨消息; 做好防雷电的安全措施,注意在各施工现场布设避雷针,以免出现火灾,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做好防雷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随时注意各工段的施工情况,遇异常情况及时向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在此期间应注重组织人员对火灾急救的演习; 做好现场搅拌站、桩机等设备的准备和记录总结;

59、雷电雨中避免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带电作业; 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会有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击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当气候十分恶劣时停止施工,做好桩机设施的防护工作。注意天气变化, 28 当天气好转后及时向安全小组汇报,恢复施工。 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钢筋等),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4)洪水伤害预防措施 在雨季来临之前,备齐防洪防汛物资及车辆,确保洪汛到来时,防汛物资充足、可用。 在雨季来临之前,成立以标准化组长的应急抢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