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168510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的实际问题教材第93页例6及相关练习。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课件。课件出示下面各题:口答,只列式不计算。5是4的百分之几?4

2、是5的百分之几?生:5445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生:5040(5040)40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生:6448(6448)64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生:1412师: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同学们都会做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例6。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并分析数量之

3、间的关系。(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哪个量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3)要求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4)有几种解法?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全班交流解决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师追问: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2016)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416)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2016)16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师: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2016)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

4、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125%100%)2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师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预设学生猜想“少25%”。)师:(1)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2)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3)要求“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4)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生:20164,42020%或(2016)2020%。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

5、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你能说说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明确关键是找准单位“1”。)1教材第93页“练一练”。(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2)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继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4)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适当的交流。2教材第95页“练习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结合线段图进行思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

6、、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

7、传播知识。3教材第95页“练习十五”第1011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与整数解决问题不同的是整数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实际数量直接相减,分数与百分数则不可以。分数与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表示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实际数量减分率,而应先求出多或少的数量,再做除法。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于数量的关系比较模糊,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列式出错。应加强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