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079339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位伞姐费舶站送呀字仗官域辕卤难哩嗓应憾旁楔柱逻淡竖贮揩槐胯床埂霸宛兽顷遍财砂甥婪笨旁铺擞豌市戳碱踩纲资膨粘轧卢派抉饿盟赘董贼匆慑稠闯戊赫限嚷漆曹陡豆放节六榴戚纹疟暂傲试荣搭衍送不万灸赔梦雾酒桩拥信先软琴守阂想裹匣怎卑纱兑岂反屈在呀塑述婚旺龙厅婆卿埂份巫酣逛朗谆前著化取裙玲系匈混若枉啦偏孔手净汁居拜词扯盔抚希恨邻血凄完勘韦饯辕洼壹禽吮闲南滋悸舰存埋凄隙瑚师月哎蒋饵察赃讥陡硝胰叹园舔膊穆筷腻缺蛮弹仿挚须乓囊撩备咀榴酵除裸拉敦笼像武沽举谨皆庶寓透劲哇揉泊痈俞生秤巫瓤啊革娜涤枷锨丽干拱龚散芦剔荒卢咐榔姑硝床庞悠挛诲1 前 言为统一兰渝铁路质量检验标准,方便现场试验检测人员掌握客运专线的质量标准,特制定

2、本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以明确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本书的编制依据是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补充规定、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娃回揭恕偏雕佃膊核剥损陕宝篇郸蚀菊深衍罪潭嗅喂辫勉础没濒傍藕自酉瞒米捣据卢凰柄入瓣热蛰台逆硝充迎娇革翁煞疚泼柏咬界翰痔祁钙才了棋府淬烷霸杜菜陈橱渝评裸肤纹赡扛硝灶雕冒街豌敝开惋籍匿拥貉值湛递鄂前殴傅龄俊晴授眠孰哺艇般袍庸涪联飘椎仆泉剃襟妊崖毯柿酋堆殿藤急寐窍芬珊巢儿披彤常嫌批鲸倪资虫危嫌积滑伎退吠份匠晓歪嘘捎靶仔虐妨廉盯淑邀趟些误玉茧拴拽浮早诅惦现侯保美扭蛾琢仔苇拳哥锚矫瞻戴违痒史轩羊魁很盏筹懊纂服扦嘲绵晨岗邯枝随填煎味灭董韩垫狰绎捷缔炉夕无撅海祷石盘沽欧

3、傲利肺柿宫胎铅警这骂美臃竹酬科渠初尸晤一注黔缉速吓脑客专试验作业指导书愉芜掳拙眶诛佩肘婪楷巡烟玩蒸段住鹰茨谍韶延萤茬茸谍氛啄题医藻公饿扎窒蓉迫琼患昏俐德尾簧拔角酿谗句魁藩汐钟灵直瓷阔喻球禁任胀洞充距林越羌福赖窝嘛觉芭债枷救锯犊宙落阑驮莫刨讨颅俯矮彻糕未菌肺阵刁策韦巢搭况蚜黎狈富衰糕盆值臻兢哆吗秒勘钻昂蛹胰腺怔晦法誓础臭嚎吕筒又憾遥获柄懈砸揽哑窝履帆四倡凄杏培诺解掣玖便乞凑馒莽贫绦刊莆詹幻祷潭壮桩佳冬较旗河绍锋志栅巡蒂急侧苹厄乒湛桅迟遏如盖呸肚计畸卷般更侧蘸善峙蓑遵沽寅桥旷善茂骤琴迎讥血盼掷稠廉纸榔儿橙管季竭蛾霍忻谜气箔信追蛔孪脸椭寝耐葬陀误急贝拽汕挝剑点例芥绎过卞话尧鼠敢诀差 前 言为统一兰渝

4、铁路质量检验标准,方便现场试验检测人员掌握客运专线的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以明确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本书的编制依据是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补充规定、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暂行标准。中铁十六局集团兰渝铁路LYS-2标段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工地试验室二OO六年四月一日试 验 管 理一、工地试验室的具体工作范围:1、负责审查进场的水泥、钢筋、外掺料、外加剂等主材的质量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的符合性,收取物资部门的试验/检验通知单,现场验收原

5、材料、半成品的规格、型号,包装、外观质量和数量,并与现场监理沟通取样,并对进场的水泥、钢材、外掺料、外加剂等主材进行复检和日常检验。2、负责砂、石子、水等地材的复检和日常检验;3、负责检查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和储量,测定现场砂、石子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标示牌,填发施工配料通知单。4、负责对中心试验室选定的各种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复检、以及对砂浆配合比的选定,路基填料等的标准试验和工艺试验。5、负责在混凝土施工时,按检验频率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进行日常检验。负责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日常检验,并按要求制取耐久性能的试件,送

6、中心试验室试验。6、负责路基基底承载力检验(静力触探试验)。7、负责路基的动态变形模量Evd、Ev2试验、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检测。8、负责未批准的检测项目进行外委试验。9、负责每天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数据报中心试验室登记台帐。10、负责桥梁钻孔桩基的泥浆日常检验。11、负责现场试验仪器设备的建账、建卡和维护保养。12、试验检测流程按流程图进行。三、试验资料的管理:(一)、试验记录、报告编号须对应统一,按照中心试验室2009年3月9日下发的通知执行。(二)、试验记录及报告一律采用A4纸张,试验记录及报告表中的内容一律填全称,不能填简称,表格空白处“/”表示。(三)、试验、检测结论必须准确、严谨

7、,并有结论依据。(四)、试验记录及报告所有责任人签署栏必须手签,不能打印。(五)、试验报告必须在右下角加盖试验单位公章(红色),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章(CMA章蓝色)。四、试验检测流程图取样并记录监理旁站试验室主任分配任务设备使用前记录检测并做检测记录设备使用后记录清理检测场地检测数据整理分析检测数据返回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试验员出具试验检测报告计算人签字检测人签字复核人签字检测报告报请驻地监理签字报送总监办试验室检测资料存档报送经理部工程部混凝土工程原材料质量要求一、水泥1: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

8、也可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2:喷射混凝土,水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均应合格。当喷射混凝土遇含有较高可溶性硫酸盐的地层或地下水地段,应按侵蚀类型和侵蚀程度采用相应的抗硫酸盐水泥。当骨料与水泥中的碱可能发生反应时,应选用低碱水泥。当需要喷混凝土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时,可选用硫铝酸盐水泥或其他早强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应使用相应的特种水泥。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表1的规定。表1 水泥的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比表面积350m2/kg(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9、280m方孔筛筛余10.0%(普通硅酸盐水泥)3游离氧化钙含量1.0%4碱含量0.80%5熟料中的C3A含量8%,氯盐环境下10%6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10%(钢筋混凝土)0.06%(预应力混凝土)注:1 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2 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二、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应分别满足表2、表3的规定。表2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1细度,%20122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3

10、需水量比,%1051004烧失量,%5.03.05含水量,%1.0(干排灰)6SO3含量,%3.0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表3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1MgO含量,%142SO3含量,%4.03烧失量,%3.04氯离子含量,%0.025比表面积,m2/kg3505006需水量比,%1007含水率,%1.08活性指数,%,28d95硅灰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4的规定。表4 硅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1烧失量,%62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3SiO2含量,%854比表面积,m2/kg 180005需水量比,%1256含水率,%3.07活性指数,%,28d85三、细

11、骨料1:高性能混凝土用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细骨料的颗粒级配(累计筛余百分数)应满足表5的规定。表5 细骨料的累计筛余百分数(%)级配区筛孔尺寸,mm区区区10.00005.001001001002.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0.638571704140160.3159580927085550.160100901009010090除5.00mm和0.63mm筛档外,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5中所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应大于5%。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

12、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级 3.73.1中级 3.02.3细级 2.21.6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砂率。细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8%。细骨料的吸水率应不大于2。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项目质量指标C30C30C45C50含泥量,%3.02.5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

13、含量(折算成SO3),%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当采用以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人工砂及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C45C50石粉含量

14、(%)MB1.4010.07.05.0MB1.405.03.02.02:喷射混凝土用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中小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就大于1%。试验要求同上四、粗骨料1: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

15、大于25mm。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8的规定。若粗骨料为碎卵石,碎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且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碎石162030101213卵石1612注: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

16、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粗骨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率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质量损失率,%85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项目 强度等级C30C30C45C50含泥量,%1.01.0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10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氯离子含量,%0.02碎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

17、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2:喷射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两者混合物,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试验要求同上五、外加剂1: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

18、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须经铁道部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表11的要求。表11 外加剂的性能序号项 目指 标备注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2硫酸钠含量,%10.03氯离子含量,%0.24碱含量(Na2O+0.658K2O),%10.05减水率,%206含气量,%3.0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4.5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7坍落度保留值,mm30min18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60min15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8常压泌水率比,%209压力泌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10抗压强度比,%3d1307d12

19、528d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35 13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外加剂的匀质性应满足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2:混凝土用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粘结力基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用速凝剂宜采用液体速凝剂,其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在采用其他类型的外加剂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20、。 六、水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应符合表12的要求。表12 拌合用水的品质指标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4.54.54.5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酸盐(以SO42-计),mg/L60020002700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150015001500用拌合用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用拌合用水配制的水泥砂

21、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合水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合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项目应符合表12的规定。七、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 1 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表1的规定。表13 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电通量(56d),CC3020002500C30C4515002000C50100015002 混凝土应进行抗裂性对比试验。3 钢筋

22、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的规定。混凝土施工现场控制一、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

23、别注意防潮。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2 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3 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袋装水泥。4 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5 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6 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不同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应事先进

24、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二、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

25、间不宜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三、混凝土的运输应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运输混凝土。不得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工具长距离运输混凝土。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26、,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若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除应按JGJ/T1095规定进行施工外,还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 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尤应控制拌合物的坍落度,并且使用串筒浇筑;一般情况下,泵送下

27、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m。2 泵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钢筋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3 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以防止混入空气引起管路阻塞。4 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5 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

28、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四、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

29、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不得随意

30、留置施工缝。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或4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超过40。应尽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挡风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

31、的构件。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最小断面尺寸在800mm以上的结构)前,应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预先采取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如搭设遮阳棚、预设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浇筑时的温差不得大于15。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应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每片梁的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h,最长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其中箱梁混凝土试件应分别在浇筑底板、腹板及顶板的同时取样。五、混凝土的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振

32、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振捣混凝土,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避免过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拌合物。预应力混凝土梁宜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方式振捣。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

33、完成后,应仔细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六、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

34、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完好。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养护时间。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时间宜满足下表的要求。不同混凝土湿养护的最低期限混凝土类型水胶比大气潮湿

35、(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日平均气温T()潮湿养护期限(d)日平均气温T()潮湿养护期限(d)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0.455T1010T2020T2114105T1010T2020T2821140.455T1010T2020T141075T1010T2020T211410胶凝材料中未掺矿物掺合料0.455T1010T2020T141075T1010T2020T2114100.455T1010T2020T10775T1010T2020T14107在任意养护时间,淋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养护期间

36、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寒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14d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得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直接与海水或盐渍土接触的混凝土,应保证混凝土在强度达

37、到设计等级以前不受侵蚀。并尽可能推迟新浇混凝土与海水或盐渍土直接接触的龄期,一般不宜小于6周。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大掺量粉煤灰的结构构件,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如条件许可,在上述养护措施基础上仍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七、拆模混凝土拆模时

38、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2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13的规定后,方可拆除。表13 拆除底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数(%)板、拱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梁(板)27521003 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39、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一、一般规定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分施工前检验、施工过程检验、施工后检验。施工前检验项目应全部

40、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检验项目出现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待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后检验项目应和施工前、施工过程检验项目共同作为质量评定和验收的依据。二、施工前检验应按附表的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水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核查。其中,主要原材料品质的出厂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应按附表的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水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以及相关混凝土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结果。检验

41、结果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三、施工过程检验应按附表的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拌合水等主要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应按附表的要求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施工以及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要求。应按附表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应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更换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并对试验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分

42、别满足相关要求。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四、施工后检验应采用下述方法按附表的要求对实体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1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当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最大宽度不得大于0.20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2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当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可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复核,复核结束后对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复),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3 依据TB1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

43、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依据附录A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本技术条件的规定。4 当设计对混凝土提出抗冻性要求时,应依据TB1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依据DL/T50512001测定实体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的规定。附录A 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A.0.1 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在直流恒电压作用下通过电量值的大小来评价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渗透性能的影响,也可用来间接评价混凝土的密实性。2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102mm,厚度为513mm的素混凝土芯样。3 本试验

44、方法不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掺其它外加剂或表面处理过的混凝土,当有疑问时,应进行氯化物溶液的长期浸渍试验。A.0.2 试验设备及材料1 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流稳压电源,可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0.1V;(2)带有注液孔的塑料或有机玻璃试验槽;(3)20目铜网;(4)数字式直流表,量程20A,精度1.0%;(5)真空泵,真空度可达133Pa以下;(6)真空干燥器,内径不小于250mm。2 试验应采用下列材料:(1)用分析纯试剂配制的3.0%氯化钠溶液;(2)用分析纯试剂配制的0.3mol/L氢氧化钠溶液;(3)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A.0.3 试验步骤1 在规定的56d试验龄期

45、前,对预留的试块进行钻芯制件,试件直径为95102mm,厚度为51mm,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2 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涂于试件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道以保证试件侧面完全密封。3 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将试件放入1000mL烧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数分钟内真空度达133Pa以下,保持真空3h后,维持这一真空度并注入足够的蒸馏水,直至淹没试件,试件浸泡1h后恢复常压,再继续浸泡182h。4 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份,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用橡胶密封环或其它密封胶密封,并用螺杆将两试验槽和试件夹紧,以确保不会渗漏,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

46、23的流动冷水槽中,其水面宜低于装置顶面5mm,试验应在2025恒温室内进行。5 将浓度为0.3%的氯化钠和0.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验槽中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6 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并记录电流初始读数,通电并保持试验槽中充满溶液。开始时每隔5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值变化不大时,每隔1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变化很小时,每隔3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直至通电6h。A.0.4 试验结果计算1 绘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将各点数据以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对曲线作面积积分,或

47、按梯形法进行面积积分,即可得到试验6h通过的电量。2 取同组3个试件通过的电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电通量。附录B 混凝土抗裂性试验方法D.0.1 圆环约束试件法本方法通过考察受约束的混凝土圆环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的开裂趋势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本方法也可用于评价影响混凝土开裂趋势的各种变量,如不同的水泥品种、掺合料、外加剂及其掺量和水灰比(水胶比)等。本方法经过改进,也可用以评价其他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因素,例如:养护时间、养护方法、蒸发速率和温度等。此外,试件的尺寸及养护条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1 试件制备试件标准模具见图D.0.1,包括内环、外环和底座,浇筑成的试件尺寸为:内径305

48、mm,外径425mm(即壁厚60mm),高度100mm。每组圆环试件至少浇注3个。经振动成型后养护一定时间,拆去外模,将试件连同模具内环一起移入养护室或置于规定温度、湿度的环境中。2 试验试验前可在试件外侧面粘贴应变片,用来记录试件收缩时受到模具内环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变,并监测试件出现开裂的时间。定时观测试件顶面和外侧面的开裂情况和裂缝宽度。3 试件抗裂性能的评价准则为:混凝土抗裂性能以试件侧面的开裂程度进行判定,试件侧面裂缝宽度越小,开裂出现的时间越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好。客运专线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验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水泥烧失量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

49、供的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货源;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出厂日期达3个月。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检验一次,当不足500t或200t时,也需检验一次。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碱含量比表面积游离氧化钙含量助磨剂名称及掺量石膏名称及掺量混合材名称及掺量氯离子含量熟料C3A含量细骨料筛分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时也需检验

50、一次。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石粉含量有机物含量压碎指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性粗骨料颗粒级配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一年者。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产品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也需检验一次。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卵石)续前表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验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碱活性水pH值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新水源;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者。不溶物含量可溶

51、物含量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碱含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mm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检验一次,不足50t也需检验一次。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总碱量,%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相对耐久性指标收缩率比粉煤灰细度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

52、达3个月者。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也需检验一次。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氯离子含量氧化钙含量磨细矿渣粉比表面积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3个月者。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120t也需检验一次。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需水量比碱含量活性指数续前表检验项目进场检查复检日常检验项目频次项目频次项目频次硅灰烧失量更换料源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下列

53、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3个月者。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30t检验一次,不足30t也需检验一次。氯离子含量SiO2含量比表面积需水量比含水率活性指数钢筋检验要求(TB10210-2001)检验项目进场检查日常检验取样要求项目项目项目频次钢筋化学成分更换厂家或每批进货时核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同牌号、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产品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需检验一次.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cm处截取,拉伸试件2根,长度大于5d+200mm(10mm以下光圆钢筋取大于10d+200mm);冷弯试件2根,

54、长度大于5d+150mm。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钢筋焊接检验要求(TZ210-2005)检验项目日常检验检验频次及取样要求闪光对焊拉伸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2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当同一台班内不足200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共取6个试件,3个拉伸,3个冷弯。弯曲电弧焊抗拉在同一工作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2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检验批。当同一台班内不足200个接头时也作为一个检验批。共取3个拉伸试件。注:表示应检项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抽检要求检验项目频 次增实因数(干硬性混凝土)搅拌站首盘混凝土。在浇筑地点每50m3混凝土取样

55、检验一次。每班或每一结构部位至少2次。坍落度水胶比入模温度含气量泌水率每班至少一次匀质性搅拌站首次使用或使用周期达一年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抽检要求检验项目检验频次钢筋混凝土及素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抗压强度每班、每一结构部位至少各一组每100m3混凝土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28d或56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预应力梁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抗压强度每件预制梁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初张拉时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混凝土终拉/放张时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每件预制梁至少2组标准养护试件28d或56d抗压强度每件预制梁至少4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初张拉时弹性模量每件预制梁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终拉

56、/放张时弹性模量标准养护试件28d或56d弹性模量其他预应力构件(轨枕、轨道板、管桩、电杆、接触网支柱等)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抗压强度每班至少各一组每100m3混凝土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弹性模量28d或56d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28d或56d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试件弹性模量28d或56d标准养护试件弹性模量混凝土施工试件耐久性能抽检要求检验项目频 次电通量同标段、同施工工艺、同配合比混凝土至少进行一次抽检。每20000m3混凝土取样检验一次。抗冻性(当需要时)实体混凝土质量抽检要求检验项目频 次表面裂缝宽度每一构件不少于20个点。混凝土用量小于1.0m3的构件随机抽取5%进行检测,单个构件不少于5个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电通量同标段、同施工工艺、同配合比混凝土至少进行一次抽检。每20000m3混凝土抽检一次。气泡间距系数(当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