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38074497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题)1、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2、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当时全国共计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给事中 D通判3、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

2、这反映出隋朝( )A开创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B继续沿用察举制并有所发展 C表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D重视官员的德行与考试成绩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5、我国西汉初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6、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

3、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7、据隋书百官志下,门下省置给事郎之职,“置员四人,从五品,审读奏案”。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因权力的分割面临瓦解B隋唐时期,中央强化了对各部门的监察力度C门下省取得了三省政治结构中的枢纽地位D各种权力之间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牵制和监督8、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

4、右在”后的“( )”应是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9、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1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A. 管理地方行政 B. 代表中央巡察地方C. 管理地方军事 D. 代表中央节制地方11、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2、元史百官制中说:

5、“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B地方机构长官为蒙古人和汉人,掌握实权C反映了当时民族团结和融合D元代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13、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14、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

6、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赦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赦”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赦”,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16、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17、右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1

7、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19、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

8、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材料二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材料三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材料四 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安徽文化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周至秦朝与寿县相关的地方行政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解决上述设置带来的弊端?结果如何?(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总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