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070721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污染排放管制程序(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1/81.目的1.1为对公司产生之废气、废(污)水做好管理,使排放之废气、废(污)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减低对员工及环境的影响。1.2为有效清理本公司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卫生,进而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安定化、无害化及经济化的目的。2.适用范围2.1本程序所规范之污染排放管制包括:废气、废(污)水及废弃物排放管制。2.2本公司生产制程产生之废气均属废气排放管制范围,但意外事故产生之大量空气污染行为(如火灾之浓烟)不在此限。2.3公司生产制程产生之废(污)水及日常生活活动产生之废(污)水均属废(污)水排放管制范围。2.4公司生产制程产生之

2、废弃物及日常生活活动产生之废弃物均属废弃物排放管制范围。3.定义3.1无组织排放:或称作“逸散”指空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管道的无规则排放。低矮排气管道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3.2污染源:指排放空气污染物的设施或指排放空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3.3周界:指厂房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3.4生活废弃物:于日常生活、办公中产生的垃圾,足以污染环境卫生之固体或液体废弃物,如办公区、餐厅、洗手间、茶水间等处产出之废弃物。3.5事业废弃物:非于日常生活、办公中产生的垃圾,产生于事业之制造、维

3、修、保养程序,足以污染环境卫生之固体或液体废弃物。3.6有害事业废弃物:由事业所产生具有毒性、危险性,其浓度或数量足以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之废弃物,符合 “有害事业废弃物一览表”(附件一)者。3.7一般事业废弃物:由事业所产生第3.6项有害事业废弃物以外之废弃物,如生产制程衍生之废弃物、纸屑、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2/8包装材料、金属、修缮营造废弃物等。3.8资源性废弃物:具可回收、再利用性质之废弃物,如废纸、纸容器、铁铝罐、塑料罐、保丽龙等可资源回收之物品。3.9废污泥:系指废水处理设施产出之污泥饼。3.10贮存:指事业废弃物于清除处理前,放置于特定

4、场所或贮存容器、设施内之行为。3.11清除:指事业废弃物之收集及清运。3.12兼容性:指事业废弃物与容器材料接触或两种事业废弃物混合不发生下列效应者。3.12.1产生热。3.12.2产生激烈反应火灾或爆炸。3.12.3产生可燃流体或有害流体。3.12.4造成容器材料劣化,致降低污染防治之效果。4.权责单位4.1环安卫:4.1.1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申报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废气及废(污)水的种类、数量、浓度;与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4.1.2依规定必须取得排污许可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

5、件。4.1.3代检测机构的选定与签约。4.1.4各项废弃物、废污泥代清理厂商选定与签约。4.1.5记录废气来源、排放方式及处理方式于“空气污染来源一览表”。4.1.6记录废(污)水来源、排放方式及处理方式于“废水污染来源一览表”。4.1.7各项废弃物、废污泥贮存区域及暂存区之规划、标示与查核监督作业。4.1.8提供待检测机构相关信息供管理课选择之参考。4.1.9依“环安卫协力厂商管制程序”对废弃物代清理厂商之稽核。4.1.10检测纪录之保存。4.1.11于新进人员教育训练中,讲授污染排放管理课程内容。4.2总务:4.2.1依废弃物名称、种类、处理方式、代清理机构、产生部门等,制作“废弃物清理方

6、式一览表”,并依废弃物之特性不同予以分类贮存。4.2.2各项废弃物、废污泥贮存区域及暂存区之管理工作。4.2.3安排清洁人员收集员工餐厅、洗手间等处产出之生活废弃物及资源性废弃物,运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3/8送至贮存场所。4.2.4清运符合附件一“有害事业废弃物一览表”之有害废弃物,依法事先报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4.2.5对废弃物之清运作成纪录。 4.3各部门:4.3.1依“环境考量面及优先行动鉴定等级鉴定管制程序”之规定进行评估是否有废气、废(污)水及废弃物污染排放之情形。4.3.2操作人员(含防制设施之操作)之教育训练。

7、4.3.3将所产出之各类废弃物分类各别贮存于不同之区域及暂存区。4.3.4负责本单位各项废弃物、废污泥贮存区域及暂存区之分类、收集与标示。5.作业内容5.1污染源环境考量面鉴定:5.1.1有新增制程、设备时,使用部门应依据“环境考量面及优先行动鉴定等级鉴定管制程序”之规定进行评估是否有废气、废(污)水及废弃物污染排放之情形。5.1.2如有造成空气或废(污)水污染排放之情形,环安卫应记录废气或废(污)水来源(污染源)、排放方式及处理方式于“空气污染来源一览表”或“废水污染来源一览表”。5.1.3工厂新增制程、设备时,应考虑空气及废(污)水污染预防,尽量采用低污染或无污染之制程或设备。5.2废弃物

8、分类:5.2.1总务依废弃物名称、种类、处理方式、代清理机构、产生部门等,制作“废弃物清理方式一览表”,并依废弃物之特性不同予以分类贮存。5.2.2总务依废弃物分类贮存地点绘制平面配置图,以供本厂同仁了解废弃物分类方式及贮存位置。5.3废弃物收集:5.3.1一般事业废弃物收集及注意事项:A.员工餐厅、洗手间等处产出之生活废弃物及资源性废弃物,由总务安排清洁人员收集运送至贮存场所。B.各部门办公室产出之生活废弃物及资源性废弃物,由各部门自行负责收集。C.制程产出之一般事业废弃物,由产出部门分类后自行收集运送至贮存场所。D.制造部门之化学品空瓶产出时,务必将瓶内液体倒净锁紧瓶盖,再载运至贮存场所。

9、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4/8E.废污泥由皮膜课负责装袋及收集运送至贮存场所。F.各部门需严格注意废弃物之分类收集及贮存,不可混淆。5.3.2有害事业废弃物收集及注意事项:A.收集时需注意废弃物之兼容性,严禁不兼容之物质同时进行清运之工作,以免造成危险。B.清运人员须穿着、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具,以免遭到伤害。5.4废弃物贮存:5.4.1所有废弃物应贮存于特定设施内或规划之贮存空间,总务应派员管理贮存设施之清洁完整,不得有废弃物飞扬逸散,渗出污染地面之情况。5.4.2贮存场所应以中文标示废弃物种类或名称以利辨识处理。5.4.3有害及一般事业废弃应分开贮放,不

10、得混存。5.4.4事业废弃物贮存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A.贮存容器或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完整,其盛装之废弃物不得有飞扬、逸散、渗出污染地面或散发恶息情事。B.贮存地点或容器,设施应与所存放之废弃物具有兼容性,不具兼容性之废弃物应分别废弃物。C.贮存设施应有防止地面水、雨水及地下水流入渗透之设备。D.有害事业废弃物之贮存应标示事业单位名称、废弃物名称、数量、日期及特性标志,特性标志之制作可参考“化学品及危害通识管制程序”附件五“危害物质之主要分类及图式”。E.有害事业废弃物之贮存设施应于明显处,设置白底、红字、黑框之警示标志,并有灾害防止设备。F.有害事业废弃物设于地下之贮存容器应有液位检查防漏措施

11、及侦漏系统。G.感染性事业废弃物应以不易穿透之黄色容器密封贮存,并标示感染性事业废弃物标志。H.贮存场所严禁烟火。5.4.5贮存设施应配置消防设备,以防止火灾发生;若发生火灾则依“紧急应变计划管制程序”规定进行紧急应变及厂内通报。5.5教育训练:5.5.1环安卫于新进人员教育训练中,讲授污染排放管理课程内容。5.5.2操作人员(含防制设施之操作)应进行相关教育训练,由各部门各自于车间教育中执行。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5/85.6代清理厂商之管理:5.6.1代清理厂商必须是领有政府核发许可证之合法厂商或政府所属之清洁队,环安卫依政府公告之合格厂商名录选定代

12、清理厂商,并进行合约签订。5.6.2代清理厂商应依“环安卫协力厂商管制程序”进行管理;环安卫应依“环安卫协力厂商管制程序”对废弃物代清理厂商进行稽核。5.6.3当贮存场所堆置一定量之废弃物时,总务应通知签约之合格清除厂商入厂清运;若为固定清除频率之厂商,则应将清除频率明订于合约中。5.6.4不具兼容性之事业废弃物不得混合清除。5.6.5清除作业完成时,清除厂商应负责将本厂场地复原,并由总务负责稽核及监督,并随时提出纠正。 5.7操作与维护:5.7.1设有空气污染防制或废(污)水污染防治设施之制程与设备,在运作前应先确认防制(治)设施是否正常运作,平时并应做好防制设施的保养与维护。5.7.2无组

13、织排放污染源之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与污染物相应之呼吸防护具。5.7.3废(污)水污染防治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与污染物相应之呼吸防护具。5.7.4生产过程废气之排放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所在地政府规定之排放标准。5.7.5符合附件一“有害事业废弃物一览表”之有害废物,总务应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事先报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并领取联单。5.8量测与纪录:5.8.1生产过程废气及废(污)水应定期进行检测,一年不少于一次,若检测结果不符合法规时,依“公用系统及环安卫矫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处理。5.8.2空气

14、及废(污)水污染物浓度之测定应委托政府或其它有能力检测的机构完成。5.8.3检测记录应由环安卫保存至少三年。5.8.4如发现不符合规定之清除作业,应依“公用系统及环安卫矫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进行改善。5.9申报事项:环安卫应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申报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废气及废(污)水的种类、数量、浓度;与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5.10紧急应变: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6/8因发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大量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依“紧急应变计划管制程序”

15、处理。5.11文件管理:5.11.1总务应对废弃物之清运作成纪录,填入“废弃物清运纪录”。5.11.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应妥善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验。6.相关文件6.1“环境考量面及优先行动鉴定等级鉴定管制程序”(PYP-43)。6.2“公用系统及环安卫矫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PYP-63)。6.3“紧急应变计划管制程序”(PYP-13)。6.4“环安卫协力厂商管制程序”(PYP-50)。6.5“化学品及危害通识管制程序”(PYP-46)7.附件7.1有害事业废弃物一览表(附件一)8.记录与保存No.表单名称表单编号保存期限核准者保存单位1空气污染来源一览表FR-P-L1-0423年权责主管环安

16、卫2废水污染来源一览表FR-P-L1-0433年权责主管环安卫3废弃物清理方式一览表FR-P-L1-0443年权责主管环安卫4废弃物清运纪录FR-P-L1-0453年权责主管环安卫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7/8附件一、有害事业废弃物一览表本表依1998年1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颁布,1998年7月1日实施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制定,若前述法令、标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修订,而本表尚未修订前,一切应依最新版本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为管制标准。编号废物类别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HW03废药物、药品实验室过期、

17、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废化学试剂废化学试剂HW06有机溶剂废物从有机溶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HW42类的废有机溶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溶剂的清洗杂物清洗剥离物,反应残渣及滤渣,吸附物与载体废物HW08废矿物油不适合原来用途的废矿物油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废机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柴油、热处理油、润滑油、冷却油HW09废乳化液从机械加工、设备清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废油水混合物配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剩乳化液机械加工、金属切削过程产生的废乳化剂乳化油/水/液、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HW12染料、涂料废物

18、从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油漆、油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颜料、油墨的有机溶剂废物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清洗容器设备产生的污泥状剥离物含有染料、颜料、油墨、油漆残余物的废弃包装物废水处理污泥废酸性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偶氮染料、直接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醇酸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树脂涂料、聚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份涂料、油墨、重金属颜料HW31含铅废物含铅及其化合物废物报废的铅蓄电池含铅的废物x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污染排放管制程序版 本A修订次数1页 次8/8编号废物类别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HW34废酸从使用

19、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固态酸及酸渣(pH2的液态酸)化学分析及测试金属及其它制品的酸蚀、出光、除锈(油)及清洗废水处理废硫酸、盐酸、磷酸、氢氟酸、硼酸HW35废碱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碱液、固态碱及碱渣(pH12.5的液态碱)化学分析及测试金属及其它制品的碱蚀、出光、除锈(油)及清洗废水处理废氢氧化钠、氢氧化钙HW42废有机溶剂从有机溶剂使用中产生的其它废有机溶剂(不包括HW41类的卤化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和残余物。含环已烷,石脑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硝基苯,甲基异丁基酮,环已酮,二乙基酮,乙酸异丁酯,丙烯醛二聚物,异丁醇,乙二醇,甲醇,苯乙酮,异戊烷,环戊酮,环戊醇,丙醛,二丙基酮,苯甲酸乙酯,丁酸,丁酸丁酯,丁酸乙酯,丁酸甲酯,异丙醇,N,N二甲基乙酰胺,甲醛,二乙基酮,丙烯醛,乙醛,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乙烯酮,甲基丁酮,甲基丁醇,苯甲醇的废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