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11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067641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教案1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教案1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教案1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水》教案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教案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秋水教案11秋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 引入课文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

2、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

3、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三、课文分析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名学生的卡片。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

4、”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4)一词多义 (5)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且夫我

5、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6)出自本文的成语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4学生齐读课文,研读讨论(1)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组内讨论,分组承担问题,班级交流)全文可分

6、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篇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全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们什么?点拨:批评自

7、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点拨: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点拨: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四、小结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神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五、板书设计秋水教案点评: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本教案的学习重点落实在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上。本教案特色在于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另外,本教案的讨论问题设置的细致贴近课文文字,值得教师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