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001520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46.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毕业设计(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以 XXX 大学学生为例 学学 院:院:法学院法学院 专专 业: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082008 年年 5 5 月月 3131 日日 XXX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号学院法学院班级学生信息姓名专业社会工作班教师信息姓名职称学历任务书 发出时间2008 年 1 月 10 日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以 XXX 大学学生为例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

2、007 年 3 月 5 日2007 年 5 月 31 日 共需周数12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 以 XXX 大学学生为例主要内容:该论文是一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文章,本文将 XXX 大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了解该校部分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来反应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状况,深度透析近几年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式造成的大学生自卑心理所出现的新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主要要求:课题的要求:1,本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 2,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 3,有实证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据 4,翻阅往届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定位自己在本文中的研究方向和独特

3、之处 5,论文相关的所以程序都严格按照学校的文件进行 预期目标: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严格按照毕业生论文设计的程序保质保量的完成论文设计,在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资料、文献,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为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作以铺垫计划进程:1、 2008 年 3 月 5 日20 日收集并阅读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包括制作问卷) 2、 2008 年 3 月 21 日-24 日完成论文大纲和文献综述的写作 3、 2008 年 3 月 25 日-27 日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并交给指导老师指导后完成修改4、 2008 年 3 月 28

4、 日 开题报告答辩5、 2008 年 3 月 29 日-4 月 9 日撰写初稿6、 2008 年 4 月 10 日-13 日修改初稿7、 2008 年 4 月 14 日-25 日完撰写二稿8、 2008 年 4 月 26 日28 日修改二稿9、 2008 年 4 月 29 日5 月 13 撰写三稿10、2008 年 5 月 14 日30 日修改三稿并定稿并准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 陶国富, 王祥兴. 大学生积极心理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 周德明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3 周春彦. 大学生心理弱点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

5、 年. 4 高希庚, 孙颖.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年.5 葛操. 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M. 北京: 工商出版社, 2000 年.6 张旭东, 车文博. 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年.7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 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年8 邢莹,梁平,吴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年.9 (美)谢尔顿. 真正的成功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5 年.10 陈最华. 大学生心理引导M. 海口: 南方出版社, 2002 年.11 孙实明. 远离羞怯:成功克服

6、羞怯心理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4 年.12 罗斌. 自信何来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3 年.13 凡禹.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年.14 楚天大圣. 自信第一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15 耿玉龙. 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6).16 方凌瑾. 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原因和调适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1(3).17 Adler,A(1958)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New York:Capricorn(Original work p

7、ublished 1931)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X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论文( (设计设计) )名称名称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 以 XXX 大学学生为例论文(设计)论文(设计) 来源来源教师选题论文(设计)论文(设计)类型类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生姓名班级班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被誉为“21 世纪文化新生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逐步定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健康心理,对其

8、一生的影响很大。但是,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又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被誉为“人生第二个短乳期”。因此,他们会出现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应、矛盾以至挣扎,他们的内心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疑惑、冲突和情绪低落。其中自卑心理就表现的较为突出,造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因素很多,而就业压力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就业压力导致的严重的自卑心理不仅严重阻碍了个人的生活学习,同时对他人,对社会也是不利的。本文通过对 XXX 大学学生做的问卷调查,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状况,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的成因和表现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美品格。落实党

9、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就业,如今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时时被人们提及,我国在大学生就业这方面所做的研究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大四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旅途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每个人都要解答这样一个选择题.2002 年,有关部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 2002 年的毕业生中有 44 万人离校是没有落实工作岗位。2003 年截止6 月底,初次签约率只有 50%,明显低于 2002 年的 65%。严峻的就业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困惑、失落和自卑。而其中由

10、于自卑心理造成的大学生自杀、犯罪的事件也是屡屡发生,这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再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就学生现在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国外很多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形式是比较好的,所以国外学者在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方面还没做过多的深入研究。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内容:1、自卑心理的涵义和范围 2、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涵义和范围3、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状况的调查 4、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成因 5、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应对措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 克服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方法2、 建立大学生就业信心的渠道3、 增强大学生就业

11、能力的措施 思路:通过实证调查,在对 XXX 大学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状况了解的基础上综合的反应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状况,并进一步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成因、特点和表现,然后针对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特点给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观点和看法。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工作条件:1充足的与该课题相关的图书。 2完善的网络数据查询平台。3完善的上网设备 4大量与该课题相关的资料。解决办法:学校新建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条件。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

12、排:第一阶段: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第二阶段: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第三阶段:完成初稿并交由指导老师修改第四阶段:提交并修改二稿第五阶段:完成三稿并修改第六阶段:最终定稿并修改格式完毕、准备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 陶国富, 王祥兴. 大学生积极心理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 周德明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3 周春彦. 大学生心理弱点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 年. 4 高希庚, 孙颖.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年.5 葛操. 当代大学生

13、心理分析M. 北京: 工商出版社, 2000 年.6 张旭东, 车文博. 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年.7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 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年8 邢莹,梁平,吴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年.9 (美)谢尔顿. 真正的成功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5 年.10 陈最华. 大学生心理引导M. 海口: 南方出版社, 2002 年.11 孙实明. 远离羞怯:成功克服羞怯心理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4 年.12 罗斌. 自信何来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3 年.13

14、凡禹.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年.14 楚天大圣. 自信第一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15 耿玉龙. 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6).16 方凌瑾. 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原因和调适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1(3).17 Adler,A(1958)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New York:Capricorn(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 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说

15、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XXX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VII页目 录目 录 .III摘 要 .VIABSTRACTABSTRACT .VII前 言 .1一

16、、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含义和范围 .2(一)就业的定义 .2(二)自卑心理的含义 .2(三)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含义 .2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4(一)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调查进程的安排 .4(二)调查地点的选择 .4(三)被试的选择 .4三、调查数据分析 .6(一)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特点 .61.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 .62.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专业上的差异 .73.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年级上的差异 .84.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个人形象上的差异 .85.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 .96.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能力上的差异 .9(二)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表现 .101.自我同一性混乱

17、.10 XXX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VIII页2.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113.就业两极心理 .11(三)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成因 .111.缺乏正视现实的心理基础 .122.对个人价值的盲目追求 .123.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124.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13四、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和应对措施 .14(一)从个人角度分析 .14(二)从学校层面开展工作 .14(三)从宏观的社会市场经济层面探讨 .15结 论 .16致 谢 .18附 录 .19附录:文献综述 XXX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IX页摘 要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持续扩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面对就业压力,部分大

18、学生出现了严重就业自卑心理,甚至有学生因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造成了价值观发生倾斜,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甚至越过犯罪警戒线。在近几年的一些相关报道中,由于这种不良心理调适不当或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和疏导而导致的大学生犯罪现象也数见不鲜。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极端行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以开放式问卷调查作为手段,调查研究了 XXX 大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成因并提出调适措施,对大学生个人健康、学校建设和国家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自卑心理 XXX 大学 XXX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X页 Brief analysis Contemporary univers

19、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nferiority complex-Take Guizhou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reforming of employment system and continued increased enrollment of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face severe forms of employment.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some

20、 students get serious mental inferiority. Part of them lost value judgment, their action deviate from social norms, and even they commit a crime due to this. Lately in a number of relevant reports, the phenomenon of crime by students is not fresh. Because of such misconduct or psychological adjustme

21、nt has not been timely and effective adapt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prevent extremism and guide the healthy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izhou University Graduate and

22、the causes, then carry ou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ccording to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mad by author. It will be significant to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stability.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inferiority complex; Guizhou University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 页前 言就业是当代大学生

23、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是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大学生学有所成,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一次大检验。而随着大学生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震动。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缺少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容量小且脆弱,面对分配制度的改革,人才竞争的激烈,不少大学生缺乏心理准备和就业技巧。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了普遍的就业自卑心理。本文以 XXX 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探悉了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自

24、卑心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表现、成因以及近几年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美品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一、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含义和范围对于“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足够严谨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分别从“就业” 、 “自卑心理”这两个名词的概念上来综合把握和理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含义。(一)就业的定义就业,如今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时时被人们提及。2002 年,有关

25、部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000 年的毕业生中有 44 万人离校时没有落实工作岗位,2003 年截止 6 月底,初次签约的只有 50%,明显低于 2002 年的 65%。面对国内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式,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更被推到了顶点。所以对“就业”的概念,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阐述一下,学术界、企业界已经对它做了相关的界定:就业是相对于失业而言的,就业,广义的说,就是找到了一份能够赖以生存的工作。(二)自卑心理的含义自卑(Inferiority) ,心理学上对自卑的定义是这样的: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陶国富,王祥

26、兴在大学生积极心理一书中这样说“所谓自卑心理,是个人某些生理、心理方面缺乏自信及其他原因(如智力、能力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 ” 1自卑,顾名思义,主体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自我认识的情绪体验,表现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自卑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一种心理失衡体验,只不过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三)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含义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积极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56257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7、3 页结合对“就业”和“自卑心理”的理解,我们现在可以来把握一下“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涵义,本文给“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做了这样的一个概括: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是指大学生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主要包括因先天条件不足产生的就业自卑心理、后天素质欠缺产生的就业自卑心理、就业心态期望超过就业现状产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等等。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自暴自弃、不善言谈、不满现实等。以及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有的大学生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了勇气,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觉得自己事

28、事不如他人,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有的大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对自己的评价总是过于保守,面对激烈的竞争,总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如别人,因而丧失竞争的勇气,习惯于临阵退缩,放弃了许多很好的机会。或者一到笔试或口试的现场,就心理发怵,先打败了自己,表现出神情紧张、心神不安、面红耳赤、举止拘谨、谈吐失常。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4 页二、调查方案的设计(一)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调查进程的安排本次调查是以自编的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调查问卷为主和个案分析为辅,对 XXX 大学在读本科生中的 200 名学生所做的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性别、专业、年级、个人形象、家

29、庭环境、个人素质和生源等各方面的差异,及其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的新特点等方面的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 。本次调查在我们专业另 2 名同学的协助下顺利的在原计划的 3 天内完成了调查任务。结合具体情况,本次调查之所以选择问卷的形式,其优势在于:首先,通俗易懂,实施方便。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专项调查,由于将调查的问题和可供选择的答案均提供给被调查者,由其从中选择。因此,容易被调查者所接受。其次,适用范围广。问卷调查既适用于对社会政治经济现象进行专项调查,也适用于对社会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还适用于对其它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最后,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由于在调查问卷中已将调查目的、内容和

30、问题及可供选择的答案均列出,因此,除特殊情况外,无需再详细说明,只需由被调查者进行选择回答即可。从而,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调查进度。(二)调查地点的选择本次调查是在 XXX 大学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地点主要分布在 XXX 大学本部即北区、南区农院和蔡家关 3 个校区,选择这 3 个校区的原因是:北区以文科生为主,有少部分理科专业,而且 XXX 大学 30%的学生都集中在这个校区,选择该校区有很强的文科针对性和代表性。南区有文有理,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理科的差异。蔡家关校区主要是理科为主,且学生数量也是相当大的,有较强的理科代表性。本次调查所选的 3 个校区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具体的调查任务

31、和目的做出的理性选择。(三)被试的选择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5 页本次调查是对 XXX 大学 200 名本科在读生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 (问卷法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常用于抽样调查之中,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相结合)1。发出 200 份问卷,回收 196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 95 人,女生 101 人,处于大一年级的学生有 21 人,大二学生 23 人,大三学生 27 人,大四学生 125 人,分别所占总人数(按有效问卷计算)的11%、12%、14%、63%。因为大四

32、学生是距离就业最近的学生,且在往届的调查中也发现,大四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之于其他 3 个年级来说是最大的,所以本次调查在被试的选择上倾向于了大四年级的学生,这是考虑到本次调查的主要课题所做的合理选择。 1周德明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237238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6 页三、调查数据分析(一)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特点社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也随之公平地参与社会的就业竞争。面对挑战与机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主动适应改革的新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消极心态,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在

33、这些不良心态中,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存在成了普遍现象。由于种种导致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新因素的出现,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也随之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特点:1.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下产生就业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 83%的学生因遭受性别歧视而一直存有就业自卑心理,其中 14%的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因遭遇性别歧视而在一段时间内有过就业自卑心理,只有 3%的学生没因性别产生过就业自卑心理(见图 3.1) 。尤其是女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从就业率来看,就业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男女差异的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对我国高校

34、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统计,在 2000 年和 2001年,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确实要低于男性,2000 年和 2001 年分别低 33 和 15 个百分点。通过这些数据的显示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性别差异上,女生有比男生更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7 页0102030405060708090一直都有偶尔有没有男女图 3.1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2.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专业上的差异当初炙手可热的高分专业,如今在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上却没有需求信息;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四年寒窗苦读所学的知识,走到社会

35、上才幡然醒悟:所学的并不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在我们的个案访谈中遇到这样一位同学:王宇,大四学生,就读北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前报考 XXX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时,专门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当时人才市场的统计分析显示,该专业的供需比为 1:1.3,表明找工作还是相当容易的。毕业时,她面临的却是四处碰壁,这个专业已名列 XXX 省毕业生就业较差后十位专业之一。王宇说,学习汉语言专业,毕业可以到学校当教师或到公司做文员,这在过去几年看来是很轻松的事儿。但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泛滥,市场饱和的竞争环境下,让他们一下子就成了没有技术含量的待业人员,既不能像理工科搞技术,也不能像法学的学生打官司,总不能让所有的汉

36、语言文学专业的当作家吧!同时在我们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显示来看,有 74%的学生因所学专业一直都存在着就业自卑心理,有 15%的学生因所学专业在求职受挫时短时间内产生过就业自卑心理,只有 11%的学生没有因为所学专业产生过就业自卑心理(见图 3.2) 。从这一现象,我们得知: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看,文科专业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相对比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强。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 01020304050607080有偶尔有没有理科文科图 3.2 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产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情况3.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年级上的差异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我们发现:大一年级的学生

37、刚以优异的成绩从同辈中胜出,初次进入大学殿堂,他们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感觉不错,沉浸在对大学生活的欣喜和美好向往中,根本就无暇也没到时候去为就业而烦恼,所以在大一年级的学生心理上基本不存在就业自卑心理。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发现周围的同学和自己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学业的加重和国内就业形式的严峻,到了大三、大四就出现了自卑心理,特别是大四学生面对紧迫和严峻的就业现实,产生了普遍的就业自卑心理。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92.3%的大四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由此可见,在大学的四个年级中,所在年级越高,他们的就业自卑心理越强,他们的就业自卑心理的强弱基本上与他们所处年级的高低成正比

38、。4.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个人形象上的差异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新世纪大学生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寻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除了自身必须具备的竞争实力,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也是必需的。初了求职材料的包装,还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包装。个人形象、穿着打扮,有意无意的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仪表往往左右着招聘者的感官和第一印象。得体的服饰和端庄的打扮,会给招聘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不可忽视。对大部分的招聘方来说,对同等能力的两位应聘者,招聘方往往更倾向于个人形象较好的,当然这里的个人形象自然就包括了身材长相和穿着打扮及个人气质等。在我们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

39、的调查中发现(见图 3.3) ,对“你因自己的外形条件而产生的就业自卑心理的程度大吗?”这一问题的回答,其中 57%的人认为“非常大” ,其中男生占 51.2%,女生占56.7%;选择“一般”的占 27%,其中男生占 23.1%,女生占 25.3%;选择“不大”的比例是 12%,选择“没有影响”的仅占总的 4%。通过这些数据的显示,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个人外形条件的影响,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因不满足自己的外形条件而产生就业自卑心理。 0102030405060非常大一般不大没有影响男生女声图 3.3 外形条件对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影响程度5.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贫困

40、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就业自卑心理在贫困大学生的所有心理障碍中居于核心地位,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条件,在人际交往和衡量个人价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来自于边远贫困地区家庭、下岗职工家庭、无特殊劳动技能的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生活拮据,与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相比,很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当他们看见身边家境较好的少部分同学靠家里的关系或者靠金钱等一些资源找到好工作时,相当一部分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人就会产生就业自卑心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83.1%的贫困大学生生有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可见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比家境较好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就业自卑心理

41、。6.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在能力上的差异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做保证,没有能力就不能胜任工作,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行定位都会受到个人能力的影响。周春彦“从量的方面来看,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的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 页能力优势趋向等方面” 。1用人单位将能力的强弱作为是否录用应聘者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力强的求职者很抢手,就业机会较大。大学生根据这样的标准来确定自己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个人能力的强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求职者的就业态度和就业心理,能力强的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的比较勇敢和自信,而能力弱的大学生则在就

42、业中多被自卑心理困扰。(二)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表现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严峻的就业形式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其中就业自卑心理就是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的。1.自我同一性混乱 有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时候,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

43、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在就业自卑心理的笼罩下,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的,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就业信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的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一方面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

44、不会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决策的能力,没有进取精神,只是依赖父母或老师、学校,甚至等职业送上门而不去积极争取。一些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只等着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甚至还幻想着过去那种统包统分的制度,希望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别人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时就大发脾气,抱怨父母或学校。还有不少毕业生由家长陪着参加供需见面会,职业的好坏完全由父母决定,缺 1周春彦大学生心理弱点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378379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乏自主择业的能力。2.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

45、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自卑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自主择业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自由及通过竞争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应该说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期望与认可的。但当大学生真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也有许多人表现出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求职时战战兢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自荐。结果是有压力没勇气,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竞争实力,错过机会,在竞争中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境地。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及没有“关系”的同学就更容易出现不敢竞争、

46、不敢尝试的问题。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一方面与大学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许多大学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就业挫折有关,如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只找那些把握大的职业,而对竞争强的工作不敢问津,害怕求职失败遭受打击。3.就业两极心理 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7、。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如有的大学生自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满腹经纶,任何工作到手中都可以出色完成,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处吹嘘,一旦出现变故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身上常见的人格缺陷,在就业中的表现都是对自己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交织的现象,如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容易自大,一旦出现挫折就自卑;一些大学生虽然对自身条件比较自卑,但是真正遇到用人单位时却又表现为自大,要价很高。(三)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

48、的成因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 页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多种心理障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就业自卑心理,在就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在我们大学生中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自信心不足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担心就业的失败,众多的求职者,甚至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有的人平时明明能言善辩,但在招聘者面前却一反常态,显的语无伦次,从而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就业机会。很多学生在大学里孜孜以求,努力实现自己,知识的羽翼日渐丰富,但在面临就业时,突然怀疑自己

49、的能力,总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很容易把自己给埋没了,让就业良机从自己面前溜走。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从主观上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正视现实的心理基础校园生活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成长阶段,在这里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然后走向社会。校园文化赋予他们丰富的知识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改革国家落后面貌的远大抱负,这些都对他们的择业观产生影响。但是面临毕业分配的时候,社会现实屡屡与大学生的理想发生冲突。首先,好工作的现实标准与大学生原来所期望的不甚明确的理想化标准并不一致。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一定能带来合理的经济收入,而一些可能有较好收入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最合适、最

50、能发挥专长的。这样,理想与现实的标准发生冲突,使毕业生产生矛盾的就业心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进艰难的选择。其次,在毕业分配的现实中,好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高期望与工作条件的低水平的现实,使大学生在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觉得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使校园文化中反映出大学生对前途的困惑,并在就业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卑心理,甚至产生对高等教育的否定。2.对个人价值的盲目追求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自愿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碌碌无为。然而,同时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一些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平坦

51、笔直;想涉足层次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他们虽然也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但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3.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3 页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学生对此渴望已久,他们已经认识到,在商品意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世界经济面向“大市场”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人生不通过竞争,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但是,许多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顾虑重重、唯唯诺诺。有的怕竞争失败丢了面子、有的怕竞争伤了和气,有的认为不正之风干扰太大,竞争肯定会败北。尤其是一些学生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不

52、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压力重重,缺乏竞争的勇气。4.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完善,对自我的存在及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在择业中,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才将被社会使用,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们也要求社会能够承认“自我意识中的我” ,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择业。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少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偏高,时常产生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心态,择业时容易期望值过高,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多数学生自我评价过低,时常产生自卑自贱、自怨自艾的心态,择业时容易期望值过低,缺乏

53、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也有的学生常常处于上述两种情况的波动之中就业,择业时往往目标与行为不稳定,缺乏理智、冷静的心理准备。由于自我认识能力发展不足,继而在调动自我功能、实现自我驾驭方面显得不足。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从客观上分析可以归纳为 3 个方面:其一,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编,部队裁员等因素,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其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多数家庭对子女所寄的期望较大,作为父母,都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到层次高的单位工作,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大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其三,

54、学校和同龄人的影响。学校教师往往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学生到不了高层次单位,有损学校声誉。同时比起未上大学的青年来说,大学生更具有虚荣心,他们认为只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上大学的同学相比,他们把能否找到工作作为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谁找到工作谁就强,谁找不到工作谁就无能。上述的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根源。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4 页四、 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和应对措施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的就业自卑心理会造成人的心理变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危害的。探讨出良好的对策是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55、,同时每一位大学生的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不仅是个人所关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应该共同来关注。本文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试。(一)从个人角度分析客观评价自己,克服就业自卑心理增强就业自信心。认识自我是参与社会的开端,对大学生就业而言这是极其重要的,认识自己就是要客观冷静的分析自我,弄清自己适合做什么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只有在认清就业形式,认清自我后,才可能避免就业中的盲目自卑心理。自信心是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客观全面的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能充分全面而又不失时机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以自己的较高素质、良好形象和独具魅力的人格征服用人

56、单位。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气概,就业才会使愿望变成现实,实现自我价值。(二)从学校层面开展工作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避免因自负或自卑而造成的

57、挫折和焦虑;要引导大学生正视自我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要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做好充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5 页分的思想准备,调整择业心态和择业目标,通过“自主择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个人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避免心理冲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三)从宏观的社会市场经济层面探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市场的建设,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也,消除大学生因就业产生的自卑心理。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

58、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

59、问题,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就业法规建设,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要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整顿就业秩序,规范就业行为,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排除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6 页结 论随着高校毕业制度的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已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所代替。不少大学生对这种新的变化不适应而出现种种不良的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成

60、了严峻就业形式下的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学生因就业自卑心理而导致的犯罪、自杀事件缕缕发生,这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深的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适当调适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抑制大学生犯罪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围绕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特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调适和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课题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有抽象的理论讨论,也有实际的调查建议,可以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个铺垫,也可以供心理学

61、学者、教育部门和家长做参考,以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7 页参考文献1 陶国富, 王祥兴. 大学生积极心理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 周德明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3 周春彦. 大学生心理弱点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 年. 4 高希庚, 孙颖.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年.5 葛操. 当代大学生心理分析M. 北京: 工商出版社, 2000 年.6 张旭东, 车文博. 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62、.7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 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年8 邢莹,梁平,吴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年.9 (美)谢尔顿. 真正的成功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5 年.10 陈最华. 大学生心理引导M. 海口: 南方出版社, 2002 年.11 孙实明. 远离羞怯:成功克服羞怯心理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4 年.12 罗斌. 自信何来M.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3 年.13 凡禹.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年.14 楚天大圣. 自信第一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

63、05 年.15 耿玉龙. 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6).16 方凌瑾. 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原因和调适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1(3).17 Adler,A(1958)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New York:Capricorn(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8 页致 谢时光荏苒,脚步匆匆,四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其间,虽朝暮勤勉,自奋扬鞭,师长激劝,同窗互促,虽学有偶成,但距恩师之期盼、时代前进与学科发展之要求,仍深感差距悬殊,故常觉内心惶恐,寝

64、夜难眠。诚所谓,人生有限而学海无涯!感谢 XXX 大学四年来对我的培养,感谢 XXX 教授对本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每个环节给予细心的指引和教导以及对在调查问卷的设计给予很多建设性建议。通过这次论文写作,使我对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最终得以完成毕业论文。对此,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郁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毕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这种严谨、求实、积极进取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此外,还感谢和我们一起度过大学四年生活的各位老师,谢谢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还要感谢在大

65、学四年生活里一起愉快的度过本科生活的 2004 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各位同学,正是他们的关心与帮助,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得到友谊的温暖与熏陶,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让我非常感动。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论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加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9 页附 录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调查问卷致被调查者的话: 您好,我是 XXX 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 042 班的学生,至此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之际,而导致普遍的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自卑心理,以利于高校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就业发展,开展大学

66、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特组织本次调查,您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谢谢您的合作! (注:请您在与您情况相符的答案上画勾)(一)基本情况:1、性别: A 男 B 女2、您所学专业属于 A 文法类 B 经济类 C 理工类 D 艺术类 E 医学类 F 其 它 3、您来自 A 本省农村 B 本省城市 C 外省农村 D 外省城市4、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 A 是 B 曾经是 C 不是5、您所在的年级是: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二)就业形势与自卑心理调查: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注:没有特别注明的只能选择一项)谢谢!1、您认为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歧视吗?A 存在 B 不存在2、您所了解的就业歧视有哪些?A 性别歧视 B 专业歧视 C 身高歧视 D 外貌歧视 E 其他XXX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0 页3、您觉得在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存在状况是 A 普遍存在 B 部分存在 C 很少有性别歧视 D 不存在性别歧视4、您如何看待性别歧视A 不公平,不能接受 B 一直都存在所以必须接受 C 可以理解用人单位5、如果您是老板,对同等能力的应聘者,你会选择A 男性 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