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001191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告心理学论文题目: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前言:人类对色彩认识是大自然所赋予的,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世界万物与色彩紧密相关。环顾四周,各种各样的色彩立刻映入眼帘。它丰富的表现形式, 也使它具备了各种存在的意义, 同时作用于人的心理, 发挥着神秘的心理效应。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的眼睛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颜色。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白色、黑色和各种不同程度的灰色)和彩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红、绿、蓝是三种基本色,其它颜色均可由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广告的三种

2、基本颜色是红、黄、蓝。在电子技术和印刷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彩色在广告中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甚至连一直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的报纸广告,彩色的运用也越来越常见。色彩心理学价值日常生活中心理状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察到所得的颜色因素的影响, 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 左右我们的情绪。而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 有些要通过间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与信仰。广告的三种基本颜色是红、黄、蓝。在彩色被运用于广告之后,人们一直就很重视彩色的作用及彩色运用效果的研究。美国广告学家T.B.斯坦利曾经归纳认为彩色在广告中具有如下作用:

3、吸引人们对广告的注意力; 完全真实地反映人、物和景; 强调产品和宣传内容的特定部位; 表明销售魅力中的抽象质量; 使广告在第一眼就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为产品、劳务和广告主本身树立威信; 给人们记忆里留下更深的印象。 科学家、心理学家在研究人对颜色的心理效应时发现, 有的颜色使人清醒, 而有的颜色能催人入眠, 有的可以让人增进食欲, 有的则叫人怒气冲冲, 于是有了“感情色彩”之说。如纯色的红、橙、黄叫兴奋色, 纯白的蓝叫沉静色, 还有活泼色, 忧郁色等等。加拿大艾伯顿大学生物学澳尔法特教授证明, 红色布景使人心跳速度和血压升高70%, 因此心脏病患者本能地讨厌红色。国外一些药厂对药品包装的颜色要

4、求很高, 红色等刺激性强的兴奋色是不能用来包装治疗心血管病药瓶的, 一个正常人如果长期呆在红色的环境中会感到烦躁不安, 甚至发怒疯狂。此外黑色或冷色的暗浊色又让人感到忧郁、压抑。过去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的桥身是黑色的, 常常有人从桥上跳水自杀。皇家科学院的医学专家普里森博士提出这与桥身是黑色有关时, 很多人却把此提议当做了无稽之谈。在连续三年都没找出好办法的无奈情况下, 英国政府试着将黑色的桥身改为蓝色后, 跳桥自杀的人数当年减少了56.4%, 普里森为此而声誉大增。 此外, 如果我们给工厂的厂房、车间或者机关的办公室、医院、学校等工作场所配以适宜的颜色, 无疑对提高工作效率大有好处。20 多

5、年前,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将各生产车间重新泊漆后, 旷工率大为下降, 生产也随之突飞猛进。1940 年纽约的码头工人举行大罢工, 原因是他们搬运的弹药箱太重, 于是颜色专家建议将黑色的弹药箱改漆成浅绿色后, 没有人叫苦埋怨了. 其实弹药箱的重量并没有改变, 只是颜色变了, 这同样说明颜色与人对颜色的心理效应。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 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人的行为之所以受到色彩的影响, 是因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容易受情绪的支配。颜色之所以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绪, 在于颜色源于大自然的先天的色彩, 蓝色的天空、鲜红的血液、金色的太阳? 看到这些与大自然先天的色彩一样的颜色, 自然

6、就会联想到与这些自然物相关的感觉体验, 这是最原始的影响。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的原因。 例子: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黑白的即使再大再多,也不比艳丽的花朵吸引人的眼目。 画面、语言和音响是广告作品的三个主要组成成份。除了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包含这三个成份之外,其它媒体广告基本上只包含这三个成份中的两个成份(如报纸、杂志和广播)或一个成份(如一些户外招贴和直邮广告)。 人们有时会在看色彩时感受到音乐的效果, 这是由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的对比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应现象。通过色彩的搭配组合, 使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产生节奏和韵律, 同样能给人一中

7、有声之感。就象美国艺术评论家罗金斯对色彩的魅力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 “任何头脑健全的、性情正常的人都喜欢色彩, 色彩能在人们的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和欢乐, 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 最驰名的符号里, 在最完美的乐章上大放光芒。色彩无处不在, 它不仅与人体的生命有关, 而且与大地的纯净与明艳有关。”一般来说, 明度越高的色彩, 感觉其音阶越高, 而明度很低的色彩有重低音的感觉。有时我们会借助音乐的创作来进行广告色彩的设计, 在广告色彩设计说运用音乐的情感进行搭配, 就可以使广告画面的情绪得到更好的渲染, 而达到良好的记忆留存。在色彩上,黄色代表快乐之音, 橙色代表欢畅之音, 红色代表热情之音, 绿色

8、代表闲情之音, 蓝色代表哀伤之音。例子:1HAMBURG芭蕾舞团系列经典动感广告赏析 第一眼,这幅海报给人的感觉很激情,一些不同跳舞的动作构成了一幅画,使人有种身灵其境的感觉,同样能给人一中有声之感。 有一种热情的音乐情感在里面。 “任何头脑健全的、性情正常的人都喜欢色彩, 色彩能在人们的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和欢乐, 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 最驰名的符号里, 在最完美的乐章上大放光芒。 例子2:HAMBURG芭蕾舞团系列经典动感广告赏析无可否认,排列规整蓝色属于冷色调像雪花的感觉给人一种寒冷寂寞的感觉这幅蓝色的平面招贴广告相对于那副红的的画面感就略显得宁静和庄重感,让人感觉一种尊重一种庄重!也就

9、印证了前面的色彩音乐效果之说。而使色彩产生味觉的, 主要在于色相上的差异, 往往因为事物的颜色刺激, 而产生味觉的联想。能激发食欲的色彩源于美味事物的外表印象, 例如刚出炉的面包; 烘烤谷物与烤肉; 熟透的西红柿、葡萄等等。按味觉的印象可以把色彩分成各种类型。芳香色, “芬芳的色彩”常常出现在赞美性之辞里, 这类形容词来自人们对植物嫩叶与花果的情感, 也来自人们对这种自然没的借鉴, 尤其女性的服饰与自身修饰。最具芳香感的色彩是浅黄, 浅绿色, 其次是高明度的蓝紫色。芳香色是女人的色彩, 因此这些色彩在香水、化装品与美容、护服、护发用品的包装上经常看到。浓味色, 主要依附与调味品、陪送食品、咖啡

10、、巧克力、白兰地、葡萄酒、红茶等, 这些气味浓烈的东西在色彩上也较深浓, 暗褐色、暗紫色、茶青色等便属于这类使人感到味道浓烈的色彩。不仅如此外观色彩会引起人们的联想, 因为色彩具有某种象征性。如绿色象征春天、青春和健美, 使人感到一派生机, 给人以喜悦和宁静, 所以绿色通常用来象征和平。蓝色则使人抚着、安详、平缓、且容易联想到蓝天和海洋, 使人心胸开阔。瑞士有一心理学家, 在选行大量试验之后, 证实对蓝色的爱好往往是出于安全的动机, 蓝色也会使人联想到现代化的成就和对未来的憧憬。红色, 则富于召唤力量和激励胜利, 象征着朝气蓬勃与奋发向上, 红绿交融的色彩给人的印象是有力, 可靠和不易腐蚀,而

11、略呈绿的蓝色, 则萌发安全, 自尊的意念。 人类对色彩认识是大自然所赋予的, 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然而, 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不同, 在社会上可以 时兴 着不同的色彩, 这种时兴有其必然的规律和内在的联系。当然, 人对颜色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学问, 但是人类对颜色的一般反应还是有许多共同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观察, 研究人的这种通感现象将对自己所设计的东西大有帮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由于国家及种族的不同, 宗教及信仰的不同, 生活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不同, 文化修养的不同, 年龄性别及性格气质的不同, 时代的不同, 所生活的阶层不同, 经济条件的

12、不同等。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能力和不同的审美需求, 就是同一个人, 由于年龄的不同, 心情的不同, 所在环境的不同, 对审美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要想使你的色彩作品能够获得成功, 使接受者与之产生共鸣, 就必须有针对性,即你的设计是针对哪一部分人的, 如你设计的作品是给儿童的, 那么你必须了解他的喜欢与爱好, 如儿童们喜欢对比强烈, 个性鲜明的纯颜色, 红、黄、蓝等, 给儿童设计用的服装色、玩具色, 室内布置的色彩, 针对儿童销售的书籍、画等就应是纯度高, 对比鲜明的色彩, 否则儿童是不会接受的。因此色彩的调和必须与接受者的审美需求相一致, 否则同样达不到调和的效果。 广告心理学 凡是利用广

13、告来招揽顾客的广告主,无不希望自己的广告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效力,达到推销自己的产品的目的。然而,怎样的广告活动才能够激起消费者的欲求,促使他购买并持久地使用广告主的产品呢?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对消费者心理进行研究。例如,人的需要是怎样产生的?消费者有哪些需要心理?消费者对商品是怎样进行决策的?哪些因素影响着消费者进行决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可能使广告符合消费者心理,打动消费者的心,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科学。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广告,就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广告心理学。广告是以说服的形式,让消费者自觉自愿地购买商品。说服的过程是一

14、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时一次性的说服不能使消费者产生欲望,要经过反复说服。说服者事先还要对消费者购买商品前后的一些心理活动有所了解,例如,自尊、求实、求新、求美、求廉、求乐、求荣、求速、求情、求名等心理。有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是几个心理活动并存。另外,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之前心理活动还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1注意知觉阶段 2兴趣探索阶段 3欲望评估阶段 4确信决策阶段 5购买行动阶段 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这些心理活动及心理活动过程,才能使广告的知觉与观念、理智与情感的诉求产生预期目的。所谓说服过程就是让消费者对广告的内容有兴趣,引起注意及共鸣,相信广告内容,接受广告内容,按照说服者的意图采取购买行动。由此看来,掌握心理学和颜色的心理效应及运用的基本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