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945186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2.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资源描述:

《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恒联应急预案汇编(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应 急 预 案 上 册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主编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一、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二、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三、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四、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五、高炉、热风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六、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七、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八、煤气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九、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十、放射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十一、道路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十二、职业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编 委 会编委会主 任: 黄福生编委会副主任: 袁长青编委会委 员:于 冰 陈日鹏 王卫军 关守东 廖艳英 张静平 姬立彬 袁振林 于

2、泽亮 陈学忠 执 行 主 编:于 冰执 行 副主编:王 宏编 辑:彭志强 孙志刚 周东吉 倪建华 孙宝烈 朱孝德 蔡立君 徐继泰 赵庚财 刘学军张安国 何清华 匡金石 王洪斌 滕树江 赵德忠发 布 令公司各单位、机关各处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及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及11项专项应急预案和 38 项现场处置方案已经制定完毕,并经有关专家审核通过,现经公司研究决定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请各单位、机关各处室按照公司各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学习、贯彻和落实工作。在日常应急管理

3、工作中,对各项预案逐步完善,持续改进,并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按预案要求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确保公司在突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1月 1 日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预案编号:吉林恒联2011ZH01编制人:陈学忠 王 宏 负责人:于 冰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科学、快速、有效的处置、控制和妥善处理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财产损失,确保职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社会公共安全、环

4、境安全,推进应急救援工作科学、有序开展,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建设平安和谐企业,保障又快又好发展。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吉林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等法律、法规为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公司各单位及辖区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响应和救援、适用于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及管理工作。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三部分。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5、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单位、部室领导分级负责制,各级主要领导是本单位、本部室突发事故处置响应、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3)预防为主,充分准备。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事故的预案准备、物资准备、经费准备,做到常备不懈。(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外部救援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5)依靠科技,提高能力。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措施,

6、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能力。2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风景秀丽、交通方便的磐石市明城镇。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林恒联),成立于2010年3月,于2010年5月1日起开始正式对外经营。吉林恒联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伟祥。吉林恒联为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吉林建龙)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吉林建龙拥有吉林恒联100%股权,吉林恒联拥有吉林建龙明城厂区全部资产。吉林恒联建立后,吉林建龙原有金珠厂区和明城厂区实现单独核算,并分别成为独立法人。原吉林建龙金珠厂区继续沿用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吉林建龙明城厂区通过重新

7、设立,变更为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自2001年以来,公司经过多次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具备年产生铁100万吨、钢坯110万吨、钢材1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一个集白灰、烧结、竖炉、炼铁、炼钢、轧材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现有生产设备主要有:90 m2烧结机一台;10 m2竖炉一座;450m3、350m3、310m3高炉三座;35t氧气顶吹转炉两座;6000m3/h、3200m3/h制氧机各一套;白灰竖窑200 m3三座、400 m3一座;100万吨/年热轧窄带机组一套;20万吨/年冷轧窄带机组一套。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机械伤害。金属冶炼过程中(包括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使用

8、皮带机、风机、液压机等各类冶金机械旋转部位的伤害,机械检修过程的各种伤害,加工件造成的伤害等。(2)触电。皮带、风机、液压机等各类冶金机械漏电或电动机械维修时操作触电等。(3)起重伤害。起重过程中由于起重机故障、人员操作造成的起重伤害。(4)火灾。具有可燃的种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及生产现场及非生产现场引起的火灾。(5)中毒和窒息。有毒气体、液体等的挥发吸入人体造成的伤害。(6)车辆伤害。厂内运输车辆等造成的车辆伤害。(7)灼烫。由于冶炼过程中高温物质产生的灼烫事故。(8)高处坠落。由于检修、维护、操作等过程中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9)其他爆炸。由于具有爆炸性的液体、气体、粉尘引起的爆炸;锅

9、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引的的爆炸。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技术专家组及各单位应急组织机构构成。(见图31)。公司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应急办公室技术专家组各单位应急组织机构技术支持(图31)3.2指挥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由公司领导、机关处室负责人、部分机关处室分管业务领导、各生产厂厂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技术专家、组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公司应急工作最高领导机构。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1)组成总 指 挥: 总经理副总指挥: 生产副总经

10、理 经营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财务副总经理 党委书记指挥部成员:人力资源处处长 企划处处长 安全生产处处长 设备处处长 检修中心主任 储运处处长 供应处处长 销售处处长 技术质量处处长自控处处长 财务处处长 行政管理处处长保卫处处长 炼轧厂厂长 炼铁厂厂长 冷轧厂厂长 能源环保处处长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见附件2)。(2)职责 研究确定公司应对突发事故的重大决策。 负责组织指挥公司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审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发布等事宜。 批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调整和终止。向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援助请求。3.3

11、应急办公室及职责(1)组成应急办公室是公司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公司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生产处,主任由安全生产处处长担任。 (2)职责 传达落实公司应急指挥部有关应急工作指示。 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公司及所属单位应急工作。 收集有关应急工作情况,接收事故报告,上报事故信息,沟通与协调各职能处室,协调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组织公司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审定、培训和演练。3.4 技术专家组及职责(1)组成公司专家技术组由冶炼、轧钢、机械、电气、安全等专业的专家组成。专家技术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见(附件3)。(2)职责 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查。 为现场应急处置和救

12、援工作提出科学可行方案或建议。 对突发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救灾方案、处置方法、灾害损失和恢复方案等进行研究、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为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5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职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突发事故时,公司应急指挥部派出的临时指挥机构,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在距离事故现场最近并便于指挥的场所或区域,负有现场救援指挥的绝对权力。(1)组成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分别由公司分管副经理担任,副指挥长一般由业务主管处室的处长担任。成员由业务主管处室人员,生产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应急抢险队伍的负责人。(2)职责组织制定和适时调整现场应急救援方案。指挥、协调、监督

13、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调配现场应急救援物质和调整救援力量。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3.6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1)综合协调组:由安全生产处长为组长,安全生产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事故现场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及时传达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协调有关抢险救援工作。(2)抢险救灾组:由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安全生产处、技术质量处、各救护队、事故发生厂兼职救护队组成。主要负责对伤亡人员的抢救,危害因素的隔离、控制和消除。 (3)物资供应组:由供应处处长为组长,供应

14、处、储运处、财务处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4)技术专家组:由技术质量处处长为组长,冶炼、轧钢、机械、电气、事故发生厂等有关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5)通信保障组:由行政管理处处长为组长,技术质量处、供应处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确保公司内所有应急救援的通讯畅通,与相关救援队伍和医疗部门通讯畅通,与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通讯畅通; (6)安全保卫组:由保卫处处长为组长,保卫处全体人员、事故发生厂安全保卫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厂区(或事故现场)安全警戒、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15、撤离。(7)医疗救护组:行政管理处处长为组长,行政管理处医务办公室、事发厂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负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有关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做好灾区防疫工作。 (8)后勤保障组:由经营副总经理为组长,行政管理处、财务处、人力资源处、储运处等处室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抢险救援资金保障、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9)善后处理组: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人力资源处、行政管理处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抚恤、理赔和死者安葬等善后处理工作;(10)事故调查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安全生产处、设备处、保卫处、技术质量处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

16、、性质、责任,提出处理建议和今后防范措施。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公司危险源主要分布于各单位,由各单位负责日常监控和管理, 建立危险源档案,开展风险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信息进行评价,完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监控装置的作用。确保遇有突发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4.2预警行动(1)事故预警条件:发现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时。(2)事故预警方式:对确认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预兆时,发出事故灾难预警信息。(3)事故预警方法:以文件、简报、电传、电话或公司内部广播、电视等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波及范围、导致后果及预防措施,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

17、,以便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4)信息发布程序:根据危险源监控设备和各级监控人员提供的信息,应急办公室进行汇总分析,报应急指挥部决策后进行发布。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所在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所在单位应急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公司应急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0432-65719545 0432-65719333)公司应急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值班领导进行汇报,并分别向公司总经理和分管副经理报告,通知应急指挥部所有成员和相关处室人员。4.3.2信息上报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所在单位应急办

18、公室报告事故基本情况,现场所在单位应根据基本情况判断是否有能力实施救援和控制,超出其救援和控制能力时,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基本情况及时判断事故类型、危险程度、波及范围、事故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灾害程度,应在规定的1小时时限内向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信息上报程序见图4-1。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信息上报程序见图4-1。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机关有关处室公司应急办公室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 门现场单位应急管理机构事故突发现场箭头说明: 报告 通知图4-1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

19、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3.3信息传递根据事故灾难的严重程度及造成后果,经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由应急办公室负责以电传和电话等快速方法,将事故信息传递至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公安交警和环保等部门,以便获取必要的支援。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影响范围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公司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级(重大事故)响应、级(较大事故)响应、级(一般事故)响应、级(较小事故)响应。(1)

20、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发生一次死亡(失踪)30人以上,或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以上的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先行启动本级预案,组织先期救援,待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到达后移交指挥权,并全力配合国家级的应急救援工作。(2)级(重大事故)响应:发生一次死亡(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先行启动本级预案,组织先期救援,待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到达后移交指挥权,并全力配合省级的应急救援工作。(3)级(较大事故)响应:发生一次死亡(失踪)3人以上10

21、人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先行启动本级预案,组织先期救援,待上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到达后移交指挥权,并全力配合市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应急救援工作。(4)级(一般事故)响应:发生一次死亡(失踪)12人、重伤(中毒)3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本预案实施救援。如果磐石市政府参与应急救援的,公司应全力配合磐石市政府的应急救援工作。(5)级(较小事故)响应:发生一次重伤(急性中毒)1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事故,且公司下属分厂能够控制和

22、救援的,启动厂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并及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信息。5.2响应程序5.2.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突发事故后,现场最早发现人员要立即向现场最高职务人员报告,此时,现场最高职务人员是现场应急处置的临时总指挥,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如事故威胁到施救人员时,应优先做好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并立即向厂等有关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5.2.2各分厂(处)应急响应程序各分厂(处)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根据事故情况做出相应决定:(1)属于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的,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请求公司启动本级预案,组织好先期施救工作,待

23、各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到达后,移交现场应急指挥权。(2)属于一般事故的,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请求公司启动级响应,分厂组织好先期施救工作,待公司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到位后,由公司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接管现场应急指挥权。(3)属于较小事故的,启动级响应,调动厂内部力量,按照相应应急预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5.2.3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属于一般事故以上级别的,启动级响应,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启动本预案,并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如各级人民政府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公

24、司应急指挥部全力配合各级政府的应急救援工作。公司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在进一步核实事故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数等情况后,根据事故不同类型、确定具体施救方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期间,公司所属各单位要严格和无条件地服从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和调遣,按要求出动相应的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援。现场应急救援人员根据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带专业防护装备,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规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抢险救援组本着“先伤、后亡”的原则抢救遇害人员,同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

25、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5.3应急结束1、当事故现场得以有效控制,遇险人员获救,环境符合有关标准,事故隐患消除后,级响应的由公司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级响应的由各分厂(处)主要负责人下达终止行动命令,现场应急结束。2、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公司或各分厂(处)应急办公室主任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总结、评估,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公司和有关部门。3、应急办公室将整个救援过程所形成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纸、物证等移交事故调查小组,为事故调查提供相关依据。6信息发布事故信息由公司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长

26、指派专人负责,及时准确的对外发布。7后期处置7.1污染物处理由行政管理处负责,认真检测和清除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确保不发生疫病和疫情。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由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负责党群主管和事发各分厂(处)办公室负责,妥善安抚受害人员和家属,消除事故后果影响,确保公司及社会稳定。7.3生产秩序恢复恢复重建工作由事发单位负责,需要公司处理的,由事发各分厂(处)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损失情况提出恢复重建申请,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7.4善后赔偿(1)善后赔偿工作由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负责,事发各分厂(处)协助进行,必要时报请公司领导协调。主要内容包括遇难人员亲属的安置、抚恤和赔偿,对负伤人员的医

27、疗救治,对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属进行适当救济。(2)事故发生后,行政管理处、人力资源处、安全生产处要及时与保险机构进行联系,及时开展受害人员保险理赔工作。(3)由供应处负责,认真核对公司内部紧急调用的物资、费用,及时给予补充供给;对外部协作单位给予的人力、物力支援给予补偿。7.5评估与改进应急响应结束后,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行政管理处、人力资源处、储运处、供应处、销售处、安全生产处、技术质量处、设备处、企划处、财务处、保卫处、检修中心和各分厂(处)有关人员及安全专家进行总结评估,认真分析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应急预案、救援设施、设备、救援人员以及各部门的协调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对预案进行改进。8保障措施

28、8.1通信与信息保障(1)由公司行政管理处负责,建立公司与各应急救援职能机构、新闻媒体、医院、吉林市、磐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以及公司内部所有单位的应急通信网络,并确保应急时电话号码为最新状态。(2)公司、各分厂(处)应急办公室设置专用应急值班电话,建立值班制度,并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3)公司办公室设专人定期维护通信设备、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时所有的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和传真等通信设备和网络完好,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8.2应急队伍保障(1)公司安全生产处、技术质量处负责建立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厂应急救援队伍组成,随时听从应急救援指

29、挥部的指挥和调遣。(2)各分厂等单位都要建立义务抢险救援队伍,作为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力量。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公司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常用抢救工具、设备、灭火器具、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等,由公司应急办公室统一协调。8.4经费保障公司及下属各分厂(处)建立应急救援资金储备制度,由财务处负责,储备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事故应急抢险救灾。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公司协调解决。8.5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救援期间,公司内部一切机动车辆都要服从公司应急指挥部的调动和安排。紧急情况下,由公司行政管理处负责与交通、铁路、民航

30、等部门联系,为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方便,开设“绿色通道”。8.6治安保障由公司保卫处负责,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联防制度,突发事故后,立即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做好现场控制、交通管制、及时疏散群众,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护好公司厂区秩序。8.7技术保障公司建立应急救援技术专家组,同时调动下属单位的所有技术力量,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8.8医疗卫生保障公司行政管理处负责与当地医院和有关医疗单位联系,签署救护协议,在需要时派出医疗卫生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防控等应急工作。8.9后勤保障由公司行政管理处牵头负责,供应处、储运处、财务处、人力

31、资源处、事发单位等全力配合,安排好上级领导、应急救援人员、遇难者亲属的食宿接待和车辆调度等后勤保障工作。9培训与演练9.1培训由公司安全生产处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岗前培训、安全培训、三级教育等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识别、初期事故处置、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自救与互救基本常识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9.2演练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处负责演练的监督与指导。公司每年组织一次相关的演练,各分厂(处)每半年组织一次相关的演练,演练应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演练结束要进行评审,解决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10奖惩1

32、0.1奖励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司或主管部门、所在单位给予表彰或奖励:(1)精心组织或积极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经演练或实施验证所提措施方案科学可靠的。(2)认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评审,提出有价值改进建议的。(3)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初期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的。(4)为事故应急准备与救援抢险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5)在执行应急救援抢险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措施有效,避免了事故扩大,有突出贡献的。(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10.2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公司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

33、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不按规定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尽事故应急准备义务,导致事故失控或事故性质升级,造成损失扩大的。(2)未认真组织或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造成应急救援抢险人员未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措施,贻误有利战机,造成重大损失的。(3)未经允许,擅自拆除、挪用、占用、停用应急设施,致使应急救援系统不能有效使用,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4)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5)拒不执行事故应急措施,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时临阵脱逃的。(6)散布谣言,阻碍事故应急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扰乱应急救援秩序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7)有其他对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

34、。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预案。(1)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1.2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报建龙集团和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1

35、1.3维护与更新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重大缺陷时,由应急办公室及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有关部门组织评审。评审后,由公司总经理签署发布。11.4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制定与解释。11.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2附件附件1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附件2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附件3公司厂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联系电话附件4技术专家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件5应急队伍人员名单附件6公司医疗救治信息表附件7

36、1 炼铁厂应急办公室附件72 炼轧厂应急办公室附件73冷轧厂应急办公室附件74能源环保处应急办公室附件75检修中心应急办公室附件8应急协作单位附件9A级危险源(点)汇总表附件10酸再生示意图附件11氨分解示意图附件12冷轧厂危险源点平面示意图附件13公司各单位消防器材配置数量登记表附件14公司煤气防护站应急装备汇总表附件1 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附件2 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应急指挥部职务集团小号移动电话1黄福生公 司总经理总指挥139442601582牟忠彦公 司党委书记副总指挥138044429633袁长青公 司生产副总副总指挥1384426788

37、84罗吉义公 司经营副总副总指挥159485371995邹海辉公 司总工程师副总指挥139432275716任国良公 司财务副总副总指挥150432567777矫 毅行政管理处处 长成员662177159811921778张国民人力资源处处 长成员668595151442285959刘海森企划处处 长成员6628811350090288110袁振林保卫处处 长成员6642251359625422511姜兴录财务处处 长成员6700021504465000212于 冰安全生产处处 长成员6732441359625324413刘占纯技术质量处处 长成员6679191370434791914张静平设

38、备处处 长成员6612251394322122515荣岳军销售处处 长成员6706661588623066616贾振辉供应处处 长成员6665571384469655717王义才储运处处 长成员6688831598115888318谷士刚自控处处 长成员6699551365446995519陈日鹏冷轧厂厂 长成员6699791389426997920王卫军炼轧厂厂 长成员6629991359639299921关守东炼铁厂厂 长成员6629931363442299322廖艳英能源环保处处 长成员6661851359630618523姬利彬检修中心主 任成员66362013844263620附件3

39、 公司厂级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及联系电话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应急指挥部职务小灵通号移动电话2陈日鹏冷轧厂厂 长总指挥669979138942699793王 鹏冷轧厂副厂长副总指挥660417136306404174王卫军炼轧厂厂 长总指挥662999135963929995余 武炼轧厂热轧副厂长副总指挥669064138942690647卢翔宇炼轧厂炼钢副厂长副总指挥668002131043280028关守东炼铁厂厂 长总指挥662993136344229939刘法联炼铁厂副厂长副总指挥6648151394322481510谭宗吉炼铁厂副厂长副总指挥6603341389426033411廖艳英能源

40、环保处副处长副总指挥6661851359630618512姬利彬检修中心主 任总指挥66362013844263620附件4 技术专家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序号姓 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职务办公电话1黄福生公 司总经理0432657197832牟忠彦公 司党委书记0432657195103袁长青公 司生产副总0432657198994罗吉义公 司经营副总0432657195065邹海辉公 司总工程师0432657195076任国良公 司财务副总0432657193147于 冰安全生产处处 长0432657197448廖艳英能源环保处处 长0432657197809张静平设备处处 长04326571

41、953510关守东炼铁厂厂 长04326571965511王卫军炼轧厂厂 长04326571943612陈学忠安全生产处室主任04326571964113王 宏安全生产处安全工程师04326571954614鲁静波吉林市安监局处 长04326480565115尹京珠吉林市安监局副处长043264805652 附件5 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单位救援职务电话1袁振林处 长保卫处组 长0432-657195272王忠华室主任保卫室副组长0432-657195233滕树江大队长保安大队成 员0432-657195274倪建华安全员冷轧厂成 员0432-657193725朱孝德安全员炼轧厂成 员0

42、432-657194526赵庚财安全员炼铁厂成 员0432-657194117何清华安全员能源环保处成 员0432-657197738赵德忠安全员检修中心成 员0432-65719740附件6 公司医疗救治信息表救治种类设 备人 员职 务电 话救护车陈喜贵司 机0432-65791580CO中毒氧气、解毒汪海波主任医师0432-65719649CO中毒氧气、解毒王丽杰护 师0432-65719650外伤处置急救包扎张凤英主任医师0432-65719649外伤处置急救包扎邹 丽护 师0432-65719650外伤处置急救包扎姜淑玲护 师0432-65719650附件71 炼铁厂应急办公室序 号部

43、 门姓名职务办公室电话备 注1安全组赵庚财组长65719411应急办公室主任2张安国组员657195863刘学军组员65719586附件72 炼轧厂应急办公室序 号部 门姓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备 注1安全组朱孝德组长65719452应急办公室主任2蔡立君组员65719458徐继泰组员65719452附件73 冷轧厂应急办公室序 号部 门姓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备 注1安全组倪建华组长65719372应急办公室主任2孙宝烈组员657193723附件74 能源环保处应急办公室序 号部 门姓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备 注1安全组何青华组长65719773应急办公室主任2附件75 检修中心应急办公室序 号部 门姓

44、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备 注1安全组赵德忠组长65719740应急办公室主任2附件8 应急协作单位应急协作单位姓名职务电话备注建龙集团张连印安全专家010-83627321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鲁静波处长0432-64805651吉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尹京珠副处长0432-64805652吉林市工信局徐广友科长0432-62048609磐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刘 健副局长0432-65222712磐石市环保局监察大队于国民大队长0432-65246321磐石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李福贵科长0432-65242315磐石市明城镇交警中队0432-65252155磐石市消防中队于 军中队长0432-

45、65252231磐石市人民医院王世杰科长0432-65240368磐石市政府应急办公室0432-65237301磐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0432-65252009明城镇派出所杨栋宇所长0432-65252156附件9 A级危险源(点)汇总表序号使用单位使用编号使用名称1炼钢厂WA12万M3煤气柜2炼铁厂WA21号炉四座热风炉3炼铁厂WA32号炉四座热风炉4炼铁厂WA43号炉五座热风炉5冷轧厂WA510座光亮退火炉6动力厂WA6制氧作业区系统7炼铁厂WA7喷煤作业区喷吹制粉8冷轧厂WA8酸洗作业区酸再生系统附件10 酸再生示意图配电室泄水器储气罐厂道厂道液化气厕所焙烧炉泵区罐 区1-5楼灭火器楼梯铁

46、粉仓煤气加压站厂道附件11 氨分解示意图1#分解炉2#分解炉3#分解炉氨罐汽化器水池煤气管道煤气泄水器厂道主厂房厂道丁字跨缓冲罐灭火器纯化器配电室氨分解平面图 附件12 冷轧厂危险源点平面示意图附件13 公司各单位消防器材配置数量登记表单位灭火器水龙头防火栓锹镐桶砂箱其它备注干粉泡沫药制其它炼铁厂三号炉40二号炉34一号炉46(干粉车一台)10喷煤3010炼钢厂92(干粉车二台)7室内3煤气柜4白灰1014烧结厂4地下90m21046.5竖炉34动力厂(干粉车五台)143331室内地下动力82制氧101物资处30(干粉车一台)82241室内 科技处12室内9 行政处91室内 招待所101室内

47、公寓345室内 带钢楼66 室内 化验楼610 室内 员公宿舍15洗浴206带钢134(干粉车三台)2221冷轧12010(干粉车二台)合计10510340061177930附件14 公司煤气防护站应急装备汇总表序号中文品名型号规格数量用途1氧气充填泵AE102A1台充氧气气瓶2正压式氧气呼吸器RHZYC 2404台进入现场急救用3正压式氧气呼吸器备用瓶RHZYC 2404个备用瓶4自动苏生器MZS-30(30min)2台现场中毒人员苏生用5正压式空气呼吸器RI-90U4台进入现场作业用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备用瓶RI-90U4个备用瓶7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PGM-17004台现场检查、煤气吹扫检

48、测使用8煤气防护综合急救车江淮瑞风救护车1台现场急救交通工具9自动苏生器备用瓶MZS-30(31min)4瓶备用瓶10防爆便携式对讲机GP32886台用于煤气吹扫、现急救联系用11防护车1台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预案编号:吉林恒联2011ZX01编制人:王 宏 周东吉 负责人:于 冰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事故类型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认为,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地球系统各圈层(土、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冰圈)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生不同形式的能量聚集传递释放的动力过程,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异常变化。(1)气象灾害方面:风暴灾害、雷电灾害及酷暑严塞气温灾害。(2)水害方面:突发

49、汛情,特大暴雨或连日大雨冰雹,特大暴雪等。(3)地质灾害方面: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灾害。(4)生物灾害方面:森林火灾,病毒疫情和生物疫情传染病。1.2危害程度分析1.2.1气象灾害(1)风灾风灾主要有两种危害形式:直接损害作用和间接破坏作用。风暴和龙巻风可直接摧毁建筑设施以及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沙尘暴会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情绪;连续大风不但使空中的设施和电缆等遭到磨损,而且引发火灾或生产事故。(2)水灾突发汛情,特大暴雨或连日大雨冰雹,特大暴雪等。均可能给公司造成设备设施损坏。人员伤亡。(3)冰雹与雷电冰雹往往具有突发性,常在气温急巨变化的情况下,伴随急雨或暴雨而来。冰雹不但可以损坏露天设施

50、,而且直接威胁露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雷电一般有两种破坏方式: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上,瞬时间产生几百万到几千万伏的电压和几万到几十万安培的电流。被击中物体的水分因受热而气化膨胀,近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筑物直接遭到破坏,以致引发火灾。1.2.2地质灾害(1)地震灾害高强度、破坏性地震的危害性极大,特别是在毫无警觉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生产设备、设施、管线摧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灾难,也可能引发水、火、爆炸、泄漏、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斜坡地质灾害斜坡地质灾害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地质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会

51、造成建筑物、生产设备、设施、管线摧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灾难,1.2.3生物灾害主要是动物疫情和传染病。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大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有的繁衍生栖,有的长途迁徙而来。同时,也带来了疫情发生和传染。2004年全球出现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就是由此而来。传染病泛指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由病毒或细菌引发的各种疾症。目前,已被人类发现的有四十余种传染病。其中,甲类二种、已类二十四种、丙类十五种。传染病感染者,如果诊治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不但存在自身生命危险,而且会在周围漫延、传染。1.2.4公司自然灾害脆弱分析灾害种类可能成灾部位灾害严重后果气象灾害风灾高空作业岗位和临时工程。伤人、临时设施倒塌。高空祼露设施磨损。积累安全隐患。雷电监控系统 电器设备。引发火灾和重大生产事故。引爆煤气泄漏源。引起爆炸、毁坏、伤人。突发异常天气影响全公司。酷热中署、严寒冻伤、暴风雪侵袭、引发安全事故。水害地质灾害突发汛情全公司生产区、办公场所。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冰雪 冰雹全公司生产区、办公场所。 毁坏建筑物、伤人。地震全公司区域地表及周边地区。伤亡人员、毁坏设备、毁坏地表建筑设施。泥石流坡角陡、堆积高的残渣堆堰塞坝积垒较高的沟谷。多在汛期伴随异常天气成灾,瞬时间破坏严重。生物灾害乙类丙类传染病全厂区。人员疾病、污染环境。2应急处置原则吉林恒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