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934559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 前言1.1 任务由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XX 县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地人民和政府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依托,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城乡经济、私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发展机遇。XX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对电力电量的需求日益增长,根据县供用电负荷预测,2006 年至 2010 年期间,全县还需要加大电能的开发力度,增加县电网的电源建设,才能满足工农业发展对用电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兴建一批小电站补

2、充到县电力系统中是全县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在此前提下, XX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于 2007年12月,按照河流开发利 用的总体规划要求,对 XX河流域规划的第三级电站即XX河三级电站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 勘测设计。2007年编制了云南省XX县XX河三级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推荐了以单一水力发电为目的引水式 开发方案。该方案于2007年12月27日得到XX县发展和改革局对 XX河三级电站建设项目的核准批复,见附件 2。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 XX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于2010年4月底编制完成 云南省XX县XX河三级电站初 步设计报告 。报告中对电站建设进一步进行了细化。为更好的规范电站工程

3、的实施,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投资方:XXWWWWW 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6 月 5 日委托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云南省 XX 县 XX 河三级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工作,为“云南省 XX 县 XX 河三级电站”建设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提供地质基础资料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依据。委托书详见附件 1。1.2 评估工作依据(1)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 ,2004 年 3 月1 日起施行;(2) 、 关于加强地质

4、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云国土资环2004267 号) ,2004 年 6 月 21 日起施行。(3) 、 云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云国土资环200611号);(4) 、云南省地质灾害研究会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云地灾研20062 号) (5)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 万)(GB5183062001)。本次工作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1) 、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云国土资环200001 号) ;(2) 、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国土资源部 2006 年 4 月) ;(3) 、

5、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 万1:5 万) (CB/T009794) ;(4) 、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规范(1:50000) (CB1415893) ;(5) 、 工程地质图编制规范(1:2.5 万1:5 万) (ZBD1400389) 。(6) 、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872000) ;(7)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3 目的、任务本次评估的目的是查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论证电

6、站建设规划区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展趋势以及可能构成对电站建设的危险性,对现状地质灾害及其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隐患分别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与建议,并对电站建设规划区是否适宜建设作出总体评价和结论,为电站建设坝址、厂房位置选择以及引水方案决策提供依据。基于上述目的,本次评估工作的具体任务是:(1) 、查明评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影响。(2) 、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规模、活动特点及其现状稳定性,分析其发育规律和发展趋势及其危险性程度。(3) 、根据

7、初步电站建设规划布局,预测电站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其类型和规模大小、防治措施和难易程度。(4) 、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和电站建设可能诱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对电站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5) 、根据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结论,分析评价电站建设工程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难易程度,分析评价电站拟选坝址、厂房位置以及引水线路的合理性,在拟选位置进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6) 、针对可能影响电站建设的地质灾害和电站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4 页 共

8、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 评估工作概述2.1 工程概况与规划用地2.1.12.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XX 河三级电站位于云南省 XX 县中和镇中堡村境内,电站取水坝位于中和镇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 12.0km,电站厂址位于中和镇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 7.0km,同处于 XX 河水系范围。根据电站总体布置,评估区包括电站取水坝、引水隧道、前池、厂房及其周边范围。地理座标:东经 1040215104445,北纬 280650280810。拟建电站取水坝至厂区有乡村公路相通,电站厂区距中和集镇(照片 1)5 公里,距 XX 县 42 公里,交通方便。详见“

9、交通位置图”(图 21) 。照片照片 1 1:中和镇:中和镇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5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图 2-1 交通图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6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1.22.1.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XX 县 XX 河三级电站规划设计为引水式发电开发,取水坝位于铜厂沟,厂址位于花鱼坪汇口上游 500m 处。电站取水高程 692m,厂区高程 618m,电站发电后尾水回归 XX 河。电站利用落差77.5m

10、,设计水头 70.0m,总装机容量 21000kw。电站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属于小(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 5 级。电站取水坝洪水标准按 10年一遇洪水设计,50 年一遇洪水校核;电站厂房设计洪水标准为 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XX 河三级电站从 XX 河上游铜厂沟筑坝取水,取水后沿 XX 河右岸布置长 2382.619m 隧洞至前池,通过接压力管道至厂房,厂区位于花鱼坪汇口上游 500m;大坝冲沙洞长 19.618m,沉沙冲沙洞长83.186m。电站利用 XX 河铜厂沟至花鱼坪段落差发电,主要建筑物包括坝区枢纽、引水隧

11、洞、前池、管道、厂区枢纽(包括生活管理区)以及弃渣场地。电站设置电站厂部及班组二级管理机构,编制定员 15 人。预测需新建办公、生产、生活和文化福利用房 800m2;需配置载重汽车和生活车各一辆;对外采用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作为电网调度的专用设备,行政、生活通讯采用小型数字化程控电话装置。工程总投资 1397.68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 679.13 万元、机电设备工程投资 379.70 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 76.06万元、临时工程投资 19.19 万元、其他费用 128.93 万元、预备费64.15 万元、建设期还贷利息 50.52 万元。电站基本情况详见表 1。 xxxxxx

12、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7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基本情况汇总表工程基本情况汇总表 表 2-1 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装机容量kw21000多年平均发电量kw.h1044.68 万年发电效益 万元240.28电站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 1066 万 kW.h,施工总工期 2 年,生产期 20 年。坝最大高度m13.57坝轴长m22.87设计洪水流位m687.550设计洪水流量m3/s133校核洪水位ms688.570校核洪水流量m3/s186正常工作水位m683.550取水进口底板高程m680.802悬移质输沙量万

13、t4.45拦水坝总输沙量万 t5.56非溢流坝段长 11.37m,坝顶高程 688.870m;溢流坝段长 11.5m,坝顶高程 683.750m,取水冲沙闸房长 6.6m、宽 5m。引水系统引水隧洞折线布置,隧洞城门洞型无压隧洞,总长 2385.119m。纵坡i=1/1000,输水流量 Q=3.58m3/s 隧洞进口底板高程 680.727m,出口底板高程678.965m。长宽m75.0压力前池正常设计水位m680.665在前池正向布置压力管道进水闸,在左侧墙布设泄水堰和冲沙管。主管轴线总长m112.138管道设计流量m3/s3.5流速 vm/s3.095压力管道设计水头m70压力钢管主管直径

14、为D0=1200mm,壁厚t=10mm;支管直径为D=800mm,壁厚t=8mm,管材为 Q345钢。泄水道全长 140m,比降 0.3111.224,净宽 0.8m,净深 1.0m。弃渣场地4 处,在主隧洞进出口各设一处,在2 个支洞出口各设一处。校核洪水位m611.836校核洪峰流量m3/s341设计洪水位m611.511设计洪峰流量m3/s287设计尾水位m610.400XX河电站厂房机组安装高程m612.850电站主副厂房(均为单层厂房)及升压站基本平行于 XX 河水流方向,呈 “一”字型布置。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8 页 共

15、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发电机层高程m612.000电站静态总投资万元1397.682.1.32.1.3 规划用地规划用地XX 河三级电站位于云南省 XX 县中和镇中堡村境内,根据 XX 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2010 年 4 月)提交的云南省 XX 县 XX 河三级电站初设报告:XX 河三级电站属径流式电站,坝型为取水潜坝,不存在水库淹没问题。电站占地全部为未利用土地,以荒山荒坡、裸岩、水域为主,未占用涉及耕地、林地占用,也未涉及居民搬迁。工程占地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建筑物轮廓尺寸、开挖和回填线及保护范围内的占地属永久占地;弃渣、弃土占地、临时道路等占地属临时占地

16、;对难于恢复耕种的临时耕地也作为永久占地。据 XX 河三级电站可研报告: 电站永久占地面积 7.6 亩,其中荒山荒坡 2.7 亩、裸岩 3.4 亩、水域 1.5 亩;临时占地面积 5.3 亩,其中荒山荒坡 1.6 亩、裸岩 1.4 亩、水域 2.3 亩。2.2 以往工作概况该区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本次评估主要收集利用资料如下:(1)1/20 万筠连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73 年完成);(2)、 1/20 万筠连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73 年完成);(3)、 云南省 XX 县 XX 河三级电站可行性报告(XX 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200

17、7 年 9 月完成)。(4)、 云南省 XX 县 XX 河三级电站初步设计报告(XX 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2010 年 4 月完成)。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9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3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工作,首先收集了电站拟建规划区地质环境基础等相关资料及技术成果,随后组建项目组进入区内进行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按我公司质量控制程序即时展开工作。本次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原则,采用重点与一般相结合,重点调查大坝、引水线路及厂房。采用了穿越和追踪相结合的工作

18、方法,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基础条件、地质灾害以及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记录和分析研究,野外严格工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本次调查工作共完成调查面积 2.85km2,调查线路 5.0km,野外记录卡片 14 页,照片 30 张。野外工作时间为 2010 年 5 月 28 日至 2010年 6 月 5 日,历时 9 天。野外工作结束后,立即转入了室内资料分析、整理和报告编写,累计工作时间 60 天。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2.4.12.4.1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依据征地范围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结合电站建设规划区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地质环境对电站拟建

19、规划区制约条件综合分析确定。本项目为水电建设,建设项目主要有厂区、坝区、引水隧洞等。根据电站初步规划以及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评估范围包括电站建设项目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区域和现有灾害可能危害电站建设、运营的范围。地理座标:东经 1040215104445,北纬 280650280810。评估面积约 2.86km2,见附图 1。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0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4.22.4.2 评估级别的确定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国土资环2004267 号)中的附件

20、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XX 河三级电站装机容量 21000kw,为小(2)型水电站,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形复杂,地形坡度 2035,局部陡崖。评估区内地质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总体确定为复杂,评估级别确定为二级。3 地质环境条件3.1 气象水文3.1.13.1.1 气象气象评估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南高原的过渡地带, 受过渡地带新月形地形的影响 ,气候特点是多 雨潮湿,尤其是冬春季节多大雾天气,致使枯季较湿润 。电站所处流域 为亚热带、温带气候特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介于10001400mm之间,属于 “

21、雨量充足”和“雨量适中”区之间;多年平均径流深 5001000mm,介于过渡带与丰水带之间,属于径流量较丰富的区域之一 。据可研报告: XX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为 17.1,最高月平均气温41.8,最低月平均气温 -2.5,多年平均日照数 91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 1220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05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具春旱夏热秋凉冬雨多特点。评估区位处五莲峰脊部,属“滇东北大暴雨区”的边沿, 暴雨过程的主雨段集中在 6h 之内,一日暴雨量可达 199mm。由于流域面积小,洪水特性与暴雨相似,具有山区小河流的普遍特性,为陡涨陡落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

22、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1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型的洪水过程,一般洪水过程为 24h。3.1.23.1.2 水文水文XX 河属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的左岸支流上清河左支流,于花鱼坪汇入上清河。电站取水坝位于上清河左支流 XX 河铜厂沟,厂址位于XX 河花鱼坪汇口上游 500m 的旋坑荡。XX 河(花鱼坪汇口以上)流域面积 61.6km2,主河道长 14.5km,平均比降 32.9。其中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面积 40.7km2,主河道长10.8km,平均比降 45。上清河属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的左岸支流,流域位处五莲峰脊部,流域面积 206km2,发源于 XX 县

23、中和镇与大关县木杆乡交界附近 2050m的大尖山梁子。主河道流向曲折迂回,经观音阁、花生鱼坝、兴隆站、花鱼坪、中和场、干溪口、沙坝沱、新店子、至普洱渡汇入横江。上清河流域西南部高,东北部低;最高点 2050m,最低点普洱渡汇口 355m。详见水系图(图 31)XX 河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量形成,根据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流域的径流由降水产生。流域的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较洪水的变化小。据可研报告:XX 河流域雨季一般从5 月下旬开始,10 月上旬结束,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5%左右,而 10 月至次年5 月的降水量仅占全

24、年降水量的 35%左右。电站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 4446 万 m3,平均流量 1.41m3/s。坝址处多年平均洪峰流量67.7m3/s;厂址处多年平均洪峰流量 64.1。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2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3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3.2 地形地貌及植被发育情况3.2.13.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评估区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五莲峰北端脊部,山脉走向北东,与

25、主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最高点风家山 1905.4m,最低点上清河与横江汇口 357m,高差约 1550m。区内山峦叠障,沟壑纵横,河谷断面多为“V”型。河谷阶地发育,地形多为斜坡、陡坡、竣坡,属构造侵蚀、剥蚀、溶蚀型高中山峡谷地貌。3.2.23.2.2 植被植被评估区范围内地势多险峻,降雨丰富,自然生态发育较好,部分尚保留着原始状态。常见杉树、华山松、云南松、麻栎等,植被种类较为完整。人类活动主要在河谷两侧,以农耕为主,由于植被较好,除雨天外,河流溪水清澈,村民以河水为饮用水,水土流失较轻微。XX 河上游现有二级电站在开发建设中,除此以外,流域范围内没有工矿企业。电站建设区用地 12.9 亩(

26、包括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为荒山荒坡、坡地、裸岩、水域,仅厂房枢纽管线占用少量坡地。XX 河土生鱼类有细鳞鱼、冈鳅,近年来,上游以及下游分别开发电站建设,两种鱼类基本绝迹。另外,XX 河三级电站引水主要为上游二级电站厂房排出的尾水,单工程建设对流域生态影响较小。评估区范围内没有县级以上文物遗址,电站建设不存在对文物影响问题。3.3 地层岩性区域上地层出露较为 较为齐全,新生界、中生界及古生界地层皆有出露, 详见区域地质图(图 3-2) 。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4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x

27、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5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评估区范围内地层第四系松散层主要有冲洪积、残坡积和崩坡积。基岩主要有三迭系、二迭系地层组成,由新至老的顺序分述如下:一、第四系松散层1、 冲洪积(Q4 al+pl):厚 04m,为成分复杂的灰、灰褐色漂砾岩块、砂砾石,砂砾石成份主要为玄武岩、灰岩、砂岩,沿河流、漫滩及冲沟分布,组成河床漫滩及冲洪积扇。2、残坡积(Q4 el+dl):含块石、碎石砂壤土,砂质粘土,黄褐色、褐色,厚 05m,分布于斜坡坡面及山凹。3、崩坡积(Q4del+col):由上方陡壁崩落的基岩岩块和坡积

28、碎石土杂乱组成,厚 550m,主要分布于陡崖脚及河岸斜坡坡麓地带。二、基岩(1) 、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分布于大火地、铜厂沟、杉树梁子一带,厚 114265m。为紫红色灰紫色粉砂岩夹泥岩、页岩,下部灰色粉细砂岩夹泥页岩及薄层灰岩,属浅海相沉积。(2) 、二迭系上统宣威组(P2x):灰色、褐色、紫红色泥、页岩夹薄煤层。厚 18136m。(3) 、上统峨眉山组(P2):灰绿、灰黑色致密块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厚 221634m,与下伏茅口组呈不整合接触。(4) 、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灰白、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上部有中厚层状炭质、泥砂质灰岩夹层,厚

29、100253m。物灰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绿色粉砂岩夹灰白色石英砂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厚 148634m。评估区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一览表(表 3-1) 。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6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评评估估区区地地层层岩岩性性特特征征及及分分布布情情况况一一览览表表 表 3-1界系统组符号厚度(m)岩 性 特 征分布情况Q4al+pl04为成分复杂的灰、灰褐色漂砾岩块、砂砾石,组成河床漫滩及冲洪积扇。沿河流、漫滩及冲沟分布。Q4col550由上方陡壁崩落的基岩岩块和坡积碎石土杂乱组成

30、。主要分布于陡崖脚。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el+dl05残坡积:黄褐色、褐色含块石、碎石砂壤土,砂质粘土。 分布于斜坡坡面及山凹。中生界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4265为紫红色灰紫色粉砂岩夹泥岩、页岩,下部灰色粉细砂岩夹泥页岩及薄层灰岩,分布于铜厂沟、杉树梁子一带宣威组P2x18136灰色、褐色、紫红色泥、页岩夹薄煤层。上统峨嵋山组P2221634灰绿、灰黑色致密块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茅口组P2m100253灰白、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上部有中厚层状炭质、泥砂质灰岩夹层。 古生界二迭系下统栖霞组P2q100253厚层状灰岩,局部夹鲕状灰岩,虎斑灰岩;上部厚层含

31、燧石团块、条带灰岩。分布于罗汉坝、花生河坝、花鱼坪一带3.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3.4.13.4.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评估区域属“川滇经向构造带”北段东缘,属于滇东、滇东北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体系的范畴,主要构造体系为:北东向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和北西向构造体系。区内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褶皱为主,详见构造纲要图(图 3-3) 。1、北东向构造体系:为区内的主要构造,以褶皱为主,代表性的为青杠林背斜、罗场向斜、高桥背斜、豆沙背斜和 XX 向斜,对工程区有影响的为青杠林背斜和罗场向斜。断层较少,代表断层为中和场断层。青杠林背斜:由酸枣溪梁子始至中和场,轴长 7.5km,核部

32、被中和场断层切割。轴向 5985,其两翼地层倾角 2263。核部为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7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寒武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8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系、地层,翼部为志留系、泥盆系、二迭系、三迭系地层。罗场向斜:由中和场至叙永罗场,轴长 60km。轴向 6483,其两翼产状较平缓,倾角 1639,相对对称。核部为白垩系地层,两翼为侏罗系、三迭系及二迭系地层,因受新华夏构造的干扰,东部向南侧转弯

33、。2、东西向构造体系:以天宁寺向斜、XX 断层为代表,属滇东黔西东西向构造体系的延伸。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天宁寺向斜。天宁寺向斜:由老厂沟经天宁寺至水田坝,轴长 30km。轴向9097,核部地层产状较舒缓,倾角 2644,翼部产状较陡,倾角 4463,两翼对称。核部地层为侏罗系、白垩系,两翼为三迭系及二迭系地层。3、南北向构造体系:代表断层为电站西约 20km 的团结断层、南面约 15.5km 的罗汉坝断层;代表褶皱为电站南西约10.1km 的木杆向斜。4、北西向构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体系以区域逆断层为主,属对电站影响较大的构造体系之一,代表性的断层有中村断层、猴子岩断层、吉利断层。中村断层:位于

34、电站北面,最近点距电站约 3.3km,延伸2540km,走向 45695660,逆断层。猴子岩断层: 位于电站东面,最近点距电站约 12.2km,延伸813km,走向 5658,逆断层。吉利断层:位于电站南面,最近点距电站 10.4km,延伸 6.8km,走向 5055,逆断层。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19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3.4.23.4.2 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XX河三级电站位处青杠林背斜和天宁寺向斜之间,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倾角较陡。在区域上,其周围断裂构造与褶皱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

35、构造活动强烈,属大关 永善马湖马边强震带,地震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统计 :自1917年有历史记载 以来的90年中,由仪器测得和资料记载的破坏性地震达 20多次。1974年5月11日,大关木杆永善团结交界处钟家坪发生7.1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震中位于北纬2812、东经10355,距离电站约 14.7km。2006年7月22日,XX豆沙关发生 5.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2800、东经10402,2006年8月7日,XX豆沙关再次发生 5.0级地震,震中距电站约11.2km。资料表明:评估区处于 大关永善马湖马边强震带 范围,地震对电站建设影响较大。 XX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详见 地震历史一览表(

36、表3-2) 。 地地震震历历史史一一览览表表 表3-2震 中 位 置发震时间(年/月/日)地 名东经北纬震级震中烈度1884.8大关、永善104002826-78-91898.8XX盐井1041428456-71917.7.31大关吉利104002806-791935.12.18XX受马边影响1030028505-61948.10.9大 关1034827265.81959.3.11XX西北1040028651974.5.11大关、永善103092827.191975.5.11XX西北1040128155.32006.7.22XX豆沙1040828015.1上述地震情况说明: 大关永善马湖马边强

37、震带近期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0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地震活动频繁; 电站工程受该强震带影响较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相应地震基本地震烈度为 度。评估区位于昭通东北部,地壳稳定性属稳定区域。3.5 工程地质条件3.5.13.5.1 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评估区松散类土体成因主要有残坡积、冲洪积,崩坡积,根据土体特征与地质灾害关系可分为散体结构块石、砾类土体、散体结构粘

38、土类土体二类。除松散土体外,区内基岩分布广泛,根据裸露基岩结构面和岩石块体的特性、组合关系、岩性特征将区内岩体划分为块状结构玄武岩岩组、层状结构碳酸盐岩岩组、层状结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组,其工程地质特征详见表 3-3。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表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表 表 3-3岩土类型地层代号岩性组合结构面特征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块石、砾类Q4al+plQ4col砂、砾、卵石、块石分布于河床、漫滩以及陡崖坡脚,结构松散,有临空条件时易产生滑坡灾害。土体散体结构粘土类Q4 el+dl粘土夹碎石土松散堆积物,无定向结构面分布于斜坡地带,陡坡或有地下水浸出部位稳定性较差,易产生滑坡灾害。块状

39、结构玄武岩岩组P2块状、杏仁状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层状结构碳酸盐岩岩组P1mP1q灰岩、生物碎屑岩结构面发育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人工切坡易滑、崩;碳酸盐岩分布区地形一般陡峻,易产生掉块、落石,陡坎下方常常有崩积堆积。岩体层状结构碎屑岩岩组P2x T1f粉砂岩、泥岩、砂岩结构面发育一般软质岩,活动性冲沟发育,易产生滑坡、崩塌类型地质灾害。3.5.23.5.2 其它工程地质问题其它工程地质问题1、隧洞稳定性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1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XX 河三级电站引水隧洞长 2385.119m,主轴方

40、向 62转 78,沿途穿越二叠系玄武岩、栖霞茅口灰岩,岩层产状 1831853858,走向与洞轴线小角度相交,垂向埋深较大,围岩完整性较好,隧洞开挖过程中产生片帮、冒顶的可能性不大,但碳酸盐岩部分地段岩溶较为发育,易产生局部掉块、崩塌,应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加强支护。栖霞茅口灰岩富水性强,隧洞在碳酸盐段施工存在地下水突涌的可能性,掘进过程中应加以防范。取水沉沙洞长 87.186m、大坝冲沙洞,主轴沿河谷右岸,围岩为二叠系玄武岩,由于侧向和垂向埋深均浅,围岩风化中等,节理发育,隧洞开挖过程中局部存在掉块、片帮、冒顶的可能性,应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加强支护。2、基坑稳定性压力前池、压力管道下半段以及厂房基

41、础部位第四系厚度较大,基坑置于基岩,开挖需有一定深度,可能引发基坑边坡局部坍塌、失稳,应对其采取加固措施。3、地基不均匀沉降厂区第四系厚度预估在 15 m 左右,如基础置于基岩,开挖深度大,基础建设成本较大,如置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可能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需对基础类型进行选择并加固。而第四系透水性极强,河水渗入基坑问题严重,需采用工程手段加以处理。另外,厂区位置仅高于河床数米,需设防洪措施。4、弃渣场地弃渣场地设置 4 处,主要用于堆积开拓引水隧洞产生的大量弃渣。其中,主洞进出口没有较好的堆渣场地,只能选择沿 XX 河谷堆放,优点是地势低洼,弃渣堆放稳定,缺点是需防止洪水冲刷,诱发泥石流灾害;支

42、洞口前两个弃渣场,为斜坡冲沟地形,适宜堆放弃渣,但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2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置栏渣坝、排水沟,防止雨水诱发泥石流灾害。3.5.33.5.3 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评估区山高坡陡,河流深切,但植被茂密,人为活动对环境地质破坏轻微,水土流失较轻微,地质灾害不发育,不良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河流侵蚀作用:XX 河属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的左岸支流上清河左支流,流域范围较小,但地势险峻,岸坡常为陡崖地形,纵坡降大,峡谷地貌类型,河流侵蚀作用表现强烈。河流侵蚀主要表现为底

43、蚀作用,侧蚀作用则较弱。河流上游出露基岩主要为侏罗系“红”层,河流横断面呈宽缓“V”形,由于植被覆盖率高,边坡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相对较弱,但河谷岸坡脚常常形成小型坍塌;下游出露基岩主要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及栖霞茅口碳酸盐岩地层,河流横断面呈狭窄“V”形,碳酸盐岩出露区常常形成陡崖地形,陡崖坡脚常有崩塌堆积。崩塌堆积有临空条件时,稳定性一般较差,存在滑坡隐患。2、岩体风化作用:评估区多雨,尤其冬春季节多大雾天气,空气湿润,利于岩体风化。因此,区内岩体风化深度一般较大,尤其是缓坡地带全风化带较厚,而全风化带一旦表层植被遭受破坏或人为切坡,易引发滑坡地质灾害。另外,软、硬相间岩层分布区或下软上硬岩层分

44、布区因岩层抗风化程度的差别,易产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评岩体风化程度根据分级标准,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微风化至新鲜岩体,详见表 3-4。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3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岩岩 体体 风风 化化 程程 度度 分分 级级 表表 表 3-4特征分级主要地质特征风化深度(m)全风化岩石全部变色,光泽消失,多呈灰、褐红、灰黄等色,局部呈杂色,组织结构完全破坏,已分解成土状(夹碎石)或碎片粒。锤击具松软感,用锄可以挖动。310强风化岩块大部分变色,仅局部或断口中心保留原岩颜色或光泽,多呈灰黄

45、、灰色。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体明显松弛,风化裂隙发育,多张开普遍夹泥、锤击声哑,开挖需爆破。535弱风化岩体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变色,断口仍保持原岩颜色或光泽,岩石组织结构清晰,但风化裂隙发育,沿裂隙有侵染或泥膜充填,岩体破切割成块状,锤击声稍哑,开挖需爆破。1030微风化至新鲜岩体新鲜,矿物未蚀变,结构、构造清晰。节理多闭合或微张。锤击声清脆,开挖需爆破。3、岩溶作用:评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引水隧道东段或厂房枢纽区,岩溶发育程度高,局部存在伏流溶洞,对引水隧道工程及厂区建设存在一定影响。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3.6 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除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

46、) 、残坡积(Q4el+dl) 、崩坡积(Q4del+col)外,广泛分布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地下水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由于区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发育强烈,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不一致。区内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河水和河水补给地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4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下水的现象在区内存在交替出现的现象,同时存在外流域补给。区内地下水由西向东径流,地下水主要沿沟谷左岸出露,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横江江面,地下水最终排泄于横江。3.6.13.6.

47、1 含水层类型及特征含水层类型及特征根据含水层介质的不同、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和水动力条件的差异,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孔隙水、构造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各类地下水特点分述如下:(1) 、孔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 、冲洪积层(Qal+pl) 、崩坡积(Q4del+col) 。残坡积层(Qel+dl) 、崩坡积(Q4del+col)主要分布于山麓斜坡及河谷两岸,一般厚 250m,富水性受含水层厚度、粒度及补给条件控制,一般含水量小,富水性弱;冲洪积层(Qal+pl)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河漫滩,富水性可达中等。(2) 、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主要

48、聚集在空间相对较大的构造裂隙中,其埋藏与分布与岩层走向一致,且严格受构造所控制。评估区三叠系地层中坚硬性脆的石英砂岩或砂岩构造裂隙较为发育,富水性可达中等。二叠系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富水性可达中等。(3) 、岩溶水岩溶水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灰岩中,富水性强,以暗河为主要径流方式,以大泉形式排泄。3.6.23.6.2 水文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据本次调查,评估区处于深切河谷,地表水系发达,除降雨补给外,地下水补给河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在区内存在交替出现的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5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

49、有限公司现象。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强烈,还存在外流域补给因素。评估区处于青杠林背斜和天宁寺向斜之间,电站工程建设均处于天宁寺向斜北翼,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处于地下水补给-径流区。评估区地层产状较陡,地下水径流、排泄受岩层产状、构造断裂、地形地貌控制明显,地下水主要沿层面裂隙径流,在河谷地带排泄,转化为地表沟水。由于评估区处于东西向向斜的北翼,因此区内地下水主要在 XX 河左岸侧出露,由西向东方向径流,在花鱼坪汇入上清河,上清河向北东方向径流,在普洱渡汇入横江。横江为本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评估区水文地质结构与岩性、层理、节理密切相关,侏罗系-三叠系岩性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地下水具层状特点,大气降水

50、或地表水主要是通过层面裂隙、节理裂隙渗入、径流;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发育,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主要是通过节理裂隙渗入、径流;志留系-奥陶系岩性主要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互层产出,岩溶不发育,地下水同样具层状特点,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主要是通过层面裂隙、节理裂隙渗入、径流;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灰岩岩溶发育强烈,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主要是通过层面裂隙、节理裂隙、岩溶裂隙渗入,主要以管状流、暗河伏流形式径流。根据评估区岩层分布及构造特点,评估区地下水具有成层性,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层面是地下水径流的主要通道,而碳酸盐岩管状流、暗河伏流是地下水径流的主要通道。当地形遭受切割后,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分布区地

51、下水主要沿层面裂隙浸出地表而转化为沟水;碳酸盐岩分布区地下水主要沿溶蚀管道、暗河出口排泄出地表。在拟建厂区下游花鱼坪泉点, 仅低于厂区数米,基本代表了本区伏流高程。因此,引水隧洞高于本区域水平溶洞70m以上,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6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掘进过程中,存在遇突水的可能性。 坝基坑、厂房基坑施工主要是河水渗入问题, 其它工程点开挖深度基本在地下水位之上,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3.6.33.6.3 其它水文地质问题其它水文地质问题拟建 XX 河电站引水隧洞总长 2385.119m。其中

52、,1635m 为栖霞茅口灰岩,富水性强,隧洞在碳酸盐段施工存在地下水突涌的可能性,掘进过程中应加以防范。3.6.33.6.3 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脆弱性(1) 、冲洪积层含水层分布于河谷一带,由于冲洪积层孔隙发育,连通性及透水性好,利于各种类型污水下渗、径流,因此易对该类地下水造成污染。(2) 、残坡积层含水层分布于坡顶及斜坡上,岩性为巨石、块石、碎石及粉质粘土混杂而成,连通性和透水性差,不利于各种污水下渗,因此不易对该类孔隙水造成污染。(3) 、区内基岩裂隙含水层一般上覆有第四系残坡积层的覆盖,不利于各种污水下渗,仅局部基岩裸露区污水易通过裂隙下渗,总体而言,不易对区内裂隙水不易形成污染。(4

53、) 、区内岩溶含水层多处于裸露状态,地表污水易通过溶隙下渗,进入地下水径流系统,因此易对该类地下水造成污染。3.7 评估区人类活动与经济状况3.7.13.7.1 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评估区为贫困山区,村庄密度稀,人类工程活动少,主要有民房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小型水电站建设,对地质环境破坏程度轻微,水土流失轻微。区内民房建设依山而建,开挖边坡高度很小,对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7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公路建设边坡开挖高度一般较大,开挖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边坡常常在雨季形

54、成坍塌并存在滑坡隐患;水电站建设位置在沟谷内,开挖边坡高度较大,但基本对开挖边坡均进行了工程护坡处理。目前,评估区内人类活动未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公路边坡坍塌随处可见并多处存在滑坡隐患。总体评价评估区人类活动对环境条件破坏轻微偏中等。 根据云南省地质灾害调查,整个昭通市均属云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而相对评估区而言,区内植被茂密,人类工程活动轻微,地质灾害发育中等。3.7.23.7.2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XX 县位处昭通市北部省界边沿,为云南省北进中原的交通要道。目前有内昆铁路、昆水公路直贯县境南北,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关河及其支流蕴藏较大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以煤、石灰石和硫

55、铁矿为主,尚有少量的铜铁矿。XX 县 2005 年的社会经济统计值是:人口 37.28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17 万人,占总人口的 8.51%。国民生产总值 74972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27631 万元,第二产业 16019 万元,第三产业 22065 万元。全县水电站装机容量 23.45MW,多年平均发电量 1.208 亿 KWh,形成了 35kV 骨干电网,10KV 电力网覆盖全县。全县耕地面积 24728 公顷,其中水田 4909 公顷,旱地 19819 公顷。有效灌溉面积 6871 公顷,有效灌溉程度 27.1%,旱涝保收面积 4830 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19.5%。粮食

56、播种面积 36443 公顷,粮食总产量 99898 吨,平均亩产183kg/亩。农民人均有粮 293Kg/人,全县人均有粮 268Kg/人。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以 2004 年为基数,年递增率为第一产业 5.2%,第二产业 11%、第三产业 12%,农村生活用电量 8%,万元产值能耗 0.4%,人口 8.51。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8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电站项目区属 XX 县中和镇,全镇辖 5 个行政村,2005 年全镇总人口 2.4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38 万人,占总人口的 97.9%。耕地

57、面积 2.67 万亩,粮食总产量 0.47 万 t,农民人均收入 902 元,经济还处在贫困落后状态。3.8 小 结评估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位于横江左岸支流上清河左岸 XX 河流域,属云南省昭通市 XX 县东部山区。评估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与溶蚀相间高中山峡谷地貌区,地形陡峻,河流深切,沟谷狭窄而发育密度较大。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 10001400mm 之间,多雨潮湿,属“气候湿润区” 。区内构造发育,以东西向短轴向斜褶皱为主,东西向、北西向断层次之;区内岩性、岩相较稳定,岩溶发育;地下水类型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孔隙水次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中等;人类工程活动轻微,

58、植被发育,坡面侵蚀轻微,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于次不稳定区,地质灾害发育中等。依据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2004267 中表之规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XX 河三级电站处于 XX 河下游,地形陡峻。该段河流近东西流向,基本沿地层走向展布,河谷两岸地层除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外,取水口段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厂房段为栖霞、茅口灰岩。反映在该段河谷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沿河谷岸坡常有崩塌堆积体。经现场查看,崩塌堆积体为小坍塌和零星落石、掉块组成,经历史长期的不断堆积,形成大小不等的崩塌堆积体。与工程有关主要有厂房右上方 B1 号崩塌堆积体,详述如下:B1B1:xxxxxxxx

59、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29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 号崩塌位于厂房右上方位置,崩塌堆积体轴长 120m,宽 79m,后壁为二叠系茅口组厚层状灰岩。崩塌堆积体中轴线后部形成平台,两侧及前沿形成斜坡。平台轴长 25m,宽 30m,现为坡地;中轴前沿及两侧呈斜坡,中轴线前沿坡度 2225,两侧坡度 1520。右侧有一冲沟,崩塌堆积体堆积处同时为冲沟的出口。虽冲沟发育长仅 100m 左右,不下雨时无水,但冲沟顶部(坡度 1015)及两侧第四系残坡积厚 13m,为坡地,结构松散,雨水冲刷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冲沟口堆积有大量

60、冲刷下来的坡积粘土,呈扇形堆积于沟口斜坡面上。详见照片 2。照片照片 2 2:B1B1 号崩塌堆积体号崩塌堆积体乡村公路(中和宪家河坝村)从崩塌堆积体中部横腰通过,中轴线至左侧公路切坡高 25.5m,雨天有小坍塌发生。推测崩塌堆积体厚度最大不超过 15m,详见照片 3、4。崩塌形成机制为: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地形,凸出的山脊在自重力作用下,顺坡向构造裂隙逐渐变形形成卸荷裂隙,从而使岩体向悬空面产生崩塌。现状分析,崩塌形成高 1520m 椅状陡壁,但不稳定岩体基本崩落,仅有少量顶部突出的部分仍有崩落、掉块的可能,清除后边坡总体上是稳定的。崩塌堆积体现状堆积于河右岸斜坡上,前沿至河床,后跟形成平台,斜

61、长 120m。左侧与冲沟口雨水冲刷形成的洪积扇混杂堆积,估算体积小于 80 万 m3左右,规模中型。中中轴轴线线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0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崩塌堆积体表层松散,中下部密实,从物质组成上看,粗颗粒占绝对多数,最大块径 3.0m,透水性好,综合厂区及周围大面积基岩出露情况分析,厂房地基基岩完整,其建设高度高于该区伏流径流高度,地下水对崩塌堆积体的影响不大,从地形地质调查分析看,该崩滑体自然状态下稳,河流对崩塌堆积体的存在侧向侵蚀作用。照片照片 3 3:B1B1 崩塌堆积体左侧崩塌堆积体

62、左侧照片照片 4 4:B1B1 号崩塌堆积体后壁形态号崩塌堆积体后壁形态高压管道高压管道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1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从崩塌堆积体中部横腰通过的乡村公路因近 3 年来修建,没有进行护坡处理,雨天常常产生坍塌,一般规模较小,可能存在引发崩塌堆积体浅层滑坡,但对整体崩塌堆积体影响不大。从电站厂房枢纽总体布置分析,引水隧硐及前池位置在崩塌堆积体陡坎左上方并距陡坎边缘 70m 左右,高压管道及泄水道紧靠崩塌堆积体左侧,厂房位于崩塌堆积体右下方,虽崩塌堆积体整体基本稳定,但无疑对电站建设一定程

63、度影响,对电站今后的运营同样存在影响,详见 1 号崩塌地质剖面图(图 4-1) 。评估区除上述 B1 号崩塌外,形成机制类同崩塌堆积体小型崩塌仍有多处,多分布于河谷及支沟两侧,在没有人为切坡的影响下,基本均处于稳定状态。有崩塌堆积的地带一般形成陡坎转折缓坡地形,分布位置多高于河床 2050m。 ,一般也是乡村公路布置的地带,由此新建乡村公路雨天常常坍塌和小型滑坡,详见照片 5、6。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2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比例尺比例尺 1:10001:1000图图 4-1:B14-1:B1 号崩

64、塌地质剖面图号崩塌地质剖面图照片照片 5 5:河谷岸坡:河谷岸坡 照片照片 6 6:公路边坡(玄武岩):公路边坡(玄武岩)除上述 1 号崩塌外,河谷岸坡及公路切坡局部坍塌对电站工程基本没有影响。总体评价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边坡在自然状态下稳定和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旦边坡遭受切坡扰动,硬岩质边坡一般稳定性一般,软岩质及第四系土质边坡存在局部坍塌、中小型滑坡隐患。尤其是评估区湿润多雨,植被遭受破坏的边坡水土极易被雨水冲刷流失,人为切坡风化迅速,易引发地质灾害隐患,危险性中等。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5.1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XX 河三级电站规划为引水式水电站,工程主要包括取

65、水坝枢纽工程、引水管线工程、电站厂房枢纽工程及各类辅助配套设施等,详见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3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电站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51) 。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4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xxxx 三级电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 35 页 共 61 页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5.1.15.1.1 坝区坝区(1) 、拦河坝枢纽工程布置XX 河三级

66、电站渠首建筑物由拦河坝坝、取水口、取水沉沙洞、冲沙隧洞组成,详见坝区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图 5-2) 。拦河坝采用砼重力坝型,最大坝高 13.57m 顶长 22.87m,其中非溢流坝段长 11.37m(6.6m 布置取水、冲沙闸阀房) ,坝顶高程688.870m ,溢流坝长 11.5m,坝顶高程 683.750m,设计洪水位687.550m、校核洪水位 688.570m。下泄设计流量 133m3/s,下泄校核流量 186m3/s。非溢流段在右岸布置 10.364m,其中 6.6m 布置取水、冲沙闸阀房,即 0+003.7640+010.364m 段。取水闸门尺寸 1.63。0m,闸门底板高程 680.750m,大坝冲沙闸门尺寸 1.82.2m,闸门底板高程679.250m,冲沙隧洞冲沙闸闸门尺寸 1.61.8m,闸门底板高程679.855m。取水沉沙洞为圆拱直墙式砼无压隧洞,总长 87.186m。隧洞与河谷方向基本平行,侧向埋深较小。断面设计为 1.63.412m,过水流量Q=20.4m3/s,进口底板高程 680.727m,出口底板高程高程 679.870m。大坝冲沙洞为圆拱直墙式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