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921115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考古学研究生入学试题综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考古学的一些试题2001年1名词解释三体石经 黄肠题凑 克孜尔石窟 夏商周年表 海兽葡萄镜 武官村大墓 马王堆汉墓 仰韶文化 阿房宫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2简答题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2年的缺失2003年1名词解释手斧 土墩墓 编钟 陶衣 郫县古城 失蜡法 瓮棺 封泥 考古图 喇家遗址2简答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

2、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3论述“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1、名词解释石片 文化层 利簋 陶衣 郑韩故城 石楔 镇墓佣 公墓 铭 金石录2、简答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3、论述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006一、名词解释:(共15分

3、) 1、考古学2、遗存3、放射性碳定年4、遗址5、聚落 二、请说出与考古学相关的主要学科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作用。(共30分) 三、考古发掘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共20分) 四、如图一所示,H1的年代有哪几种可能,为什么?(共20分 五、根据图二将这些器物排列演变序列,并说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共25分) 是排列陶鬲的演变序列,用类型学方法。 六、说出图三器物的名称、年代或考古学文化(共40分) 有半坡鱼纹盆、莲花纹瓦当、青铜斝、燕国明刀、磁山文化小口双耳壶、汉五铢、重环纹、铁铧犁、丁村三棱大尖状器等北大 考古系硕士生入学19931直立人2类型学3铜石并用时代4考古学文化5北辛文化6空首布7妇好墓8

4、大明宫9黄肠题凑10越窑1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主要人类化石2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3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4砖室墓墓型演变述略19941直立人2文化层3类型学4相对年代5琮6铜石并用时代7玉猪龙8饕餮纹9金缕玉衣10元大都1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2新石器时代城堡的发现及其意义3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反映的社会经济结构4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5汉长安与唐长安城址6宋元著名瓷窑址19951北京猿人2层位学3青铜4生铁5聚落形态6壁7卜甲8黄肠题凑9越窑10元大都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及各期基本特征2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3安阳殷墟布局及主要考古发现4秦始皇兵马俑5汉唐宋元都

5、城布局之演变6宋代手工业19961遗址2山顶洞人3考古学文化4铜石并用时代5壁、瑗、环6布币7百炼钢8简帛文字9砖室墓10天井与甬道1中石器时代的特征2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3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4商代早期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5砖室墓形制的演变6中国著名的佛教遗像石窟19971地层学2琮3纪南城4规矩镜5凭几6李柏文书7克孜尔石窟8清明上河图9鸡冠壶10永乐宫1试述中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举例说明商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状况3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区及特征概说4试述宋元时期的瓷窑窑系及其特点1998 暂缺19991汤山人2解谪瓶3仙人洞遗址4炳灵寺石窟5四坝文化6利簋7郭店楚简8

6、低温釉陶9开成石经10营造法式1概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2先周文化探讨述评3简述70年代以来秦汉简牍的重要发现(只列出地点及主要内容)4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布局和考古新发现5简述西安洛阳地区隋唐墓的类型和等级制20001埋藏学2聚落形态3湖南道县玉蟾岩4偃师商城5工官6云梦秦简7洛阳伽蓝记8前蜀王建墓9吉州窑10朱书解除文论述1简答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异同2试述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3试述商代晚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4战国秦楚墓葬的主要特点5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0011南方古猿2莫维斯线3兴隆洼文化4牛河梁5新莽嘉量6冯素弗墓7文思院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10园冶1中国

7、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带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0021三棱大尖状器2城背溪文化3蒙特留斯4周原5滇王之印6印纹硬陶7新考古学8法门寺9大明宫含元殿10号墓为陵1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 2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 3秦皇陵的考古发现1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的陶器2商周墓葬制度及等级意义 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 4元大都考古发现及研究北大考古学通论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金石学2、裴文中3、碳十四测年技术4、朱封

8、大墓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7、低温釉陶8、汉代铁官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考古学通论2006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三大气候信息库2、AMS测年3、蛋壳陶4、瑶山墓地5、吴城文化 6、涂金工艺7、石阙8、模型明器9、虞弘墓10、号墓为陵 二.论述: 1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概述中国农业

9、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山东大学05年考古学通论试题 一.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 2、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山大考研考历史文选和考古学通论,下面是通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2*5) 丁村文化陶寺聚落考古北辛文化绳纹吴城文化岳石文化敦煌莫高

10、窟永宁寺黄肠题凑渤海国贞惠公主墓 二、论述题(3*30) 1、论述良渚文化 2、殷墟的发现及研究(大概是此意) 3、北齐和东魏墓葬的分期与特征吉林大学2004年考古学通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瓦当2、体质人类学3、黄肠题凑4、梁思永 5、云岗石窟6、殷墟7、封泥8、山顶洞人 二、论述: 1、现代科技在考古学上的应用。 2、墓葬制度的演变。北师大(2003级博物馆学) 1、名词解释 张謇山顶洞遗址藏品洹北商城越窑 2、简答题 夏商周断代工程格古要论考古学文化 3、论述题 中国考古研究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2007年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综合试题一 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 共15

11、0分)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3 简述细石器文化?4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5 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6 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7 什么是黄肠题凑?8 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9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10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11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12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13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14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15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请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二 论述题(任选5题回答,每题30分 共150分)1 论述铜石并用时代?2 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演变?3 试论秦汉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4 试论考古学地层学的原理/5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理?6 在文物修复实验中,如何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7 2006年夏,西南某城出土了10具大型楠木船棺,其材质较好,重量一般在4吨以上,请提出出土后环境控制方案及脱水技术路线?8 墓葬壁画对外开放后,一般会有哪些演变?分析它们的成因,提出你的建议?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