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876369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时代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江苏省无锡辅仁高级中学(214023) 张亚萍本文摘要: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将该技能用于提高工作和教学效率,解决教学的问题以及进一步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呢?从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个人教学资料库、开辟英语教学新领域、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和研究水平等三方面作一些探讨。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 英语教学中学英语教学是让学生“识字”,学会阅读和写作,并具有一定的听和说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Literacy”。这个解释是与传统的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印刷技术与文字媒体的文化相联系的。然而,人类社会正在以比我们想象快得多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随着多媒体与计算机网

2、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社会,出现了多媒体文化和网络文化,Literacy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也变得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时代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应具有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此种能力运用到教育与学习中去。那么,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将该技能用于提高工作和教学效率,解决教学的问题以及进一步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呢?本文试着在这方面做一点探讨。一、信息技术为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资料库提供条件首先英语教学离不开教育教学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例

3、如,教师在备课时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如大量的练习考试题目,各种考试的试卷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大量记录与统计资料,与教学有关的参考书,报刊杂志上的有关文章等等。在传统纸质上查阅、检索、分析这些资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常常事倍功半。如果借助计算机,情况就会大大改善。计算机能存储极大量的信息资料,并且给我们检索带来了极大的快捷与方便,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还会得出更多新的信息,如学生的学习情况、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还能方便地存储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将文字与图像、文字与声音、文字与动画整合在一起,这是传统书籍、图片、录音录像所无法

4、比拟的。(它们往往将这些信息割裂开来,难以重新组合。)同时,网络为我们搜索最新最为有用的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寻并下载到有关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来不断充实和更新我们的教学资料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工具书,如词典、百科全书、图书馆等,通过它们来查询英语学习资料,我们可得到最新的英语资料和信息。如1) Encarta 世界英语词典;2) http:/www.ipl.org/ 网上公共图书馆;3) Encarta 百科全书; 世界百科全书。这与传统图书字典相比,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的是与时代同步,具有及时性。传统字典中的许多词条内容缺乏及时性,如“Microsoft(微

5、软)”在许多字典里就找不到其解释。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工作与学习一大优点。面对极为丰富的网络资源,我们方便快捷地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资源,把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中,并经常对信息进行筛选,及时去除一些陈旧、无用的信息。积累到一定数量及时刻成光盘保存下来,使自己的资料库成为一个内容丰富、方便检索、更新及时的动态信息库。作为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但应该掌握必要的电脑基本技能,如建立、修改、合并、删除文档等,同时也要对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文件的各种不同的格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它们之间格式的转换方式,以及在什么软、硬件环境的支持下运行。为了提高课堂

6、教学效率,更加生动地上好英语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多媒体课件中的素材收集常常是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教学中所需要的素材?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我在准备人教社教科书的高一英语课文Earthquake一文的教学时,我通过网络查询了许多有关美国洛山矶大地震的资料,有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我再使用PowerPoint很方便地将这些资料溶入了本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教学密度也因此大大提高。在教学时我又给了学生一些相关的网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进一步深入学习。又如,我在准备新概念英语的教学时,苦于新概念英语教材没有很

7、多的参考资料,所以我也借助了网络这个有利的工具。比如在教第二册第64课The Channel Tunnel(英吉利海峡隧道)时, 我通过网络查询到了许多有关英吉利海峡隧道的资料,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以及很多的图片资料,我经过了一些筛选和编写,整理成适合于我的学生阅读的有关英文内容,并从网上找到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中需要的MP3课文录音,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形象。 二、信息技术为开辟英语教学新领域成为可能信息社会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对英语教学的内容、目的等提出了与过去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它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例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

8、国加入WTO并日益与世界接轨与同步,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人民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和交流,语言首先是交流的工具,我们感到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这也是对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虚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减少 Chingalish 现象的产生。英语语言的教学应该在一个尽可能形象生动和真实的环境内进行,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收到良好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在创设英语教学情景这方面与课本、录音机、幻灯等媒体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讲解演示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它能增加课堂教学

9、容量,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些比较抽象的概念经多媒体的演示变得形象、生动了,使教学更富直观性,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得教学是师生互动、人与电脑互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并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兴趣。教师相当一部分重复劳动可以用电脑来代替。在这方面,有些教学软件做得相当成功,有些网站也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比如,较好的英文学习软件有走遍美国、飞跃英语泛读王2001,这些教材软件内容由当代美国口语写成,覆盖当代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美国文化背景作了详尽解释,对学生掌握地道美国口语、对进一步提高美式英语

10、的听说能力大有帮助,它们的内容包括 新闻、社评、影视、音乐、访谈、历史、幽默、笑话、经典散文、短篇小说、名人小传、名人书信、著名演说等,内容时新,极具趣味性和时代感,它们不同于文字课本,它们能提供地道纯正的英语发音;不同于录音机,它们能在提供文字、声音的同时展现生动的动画,将你置身于贴近现实的语言情景中;不同于录像机和教学电影,它们能创设灵活的交互环境,使你能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及时得到帮助,控制学习节奏。有的软件还能自动记录你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当前记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任务,还能及时对你学习的情况做出反馈。于是它可以堪称为一个有特色的“英语教师”了。与已有的其他教学媒体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

11、势。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如以下这些网站, , http:/www.manythings.org/, http:/www.aitech.ac.jp/iteslj/quizzes/ ,http:/www.english-at- 这个网站提供链接及帮助了解有关美国情况的英语学习。 是在线的远程英语学习网站,它设置了词汇、阅读等课程。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使教与学成为师生不断互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方面,我们可以访问以下这些网站,收听英文广播或进行英文听力的在线交互训练,http:/www.m- http:/www.cdlponline.org/news.html。如在h

12、ttp:/www.cdlponline.org/ 这个网站上,Workplace ESL Online 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人机交互学习的机会,这里展示的材料有英文教育意义的录像和录音系列,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交互课程来学习英语。当然,学生要恰当地用好这些教学软件和优秀的网站,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这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与能力。网络为我们提供与外界社会的无限的交流机会,而且通过网络的语音传输功能以及网络广播,我们可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实时的多媒体的(语音和视频)信息交流,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加深了我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国家的了解,也可以丰富

13、我们的知识更深一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好这个“第二课堂”,利用网络的即时通讯工具,可参加实时的语音交流和信息交流。如:ICQ, Yahoo Messenger, MSN Messenger等。我们可以通过ICQ的White page,按照国家、职业、语言、年龄等索引寻找到最合适的朋友进行实时语音交谈。利用网络的在线会议功能,如Netmeeting, Paltalk,Mederingtalk 可参加或组建语音聊天室,参与英美人士的语音讨论,参与这种讨论,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的口语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也是我们教师的一大课题,如何更快地提高

14、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而且使写出来的东西更符合的英语习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培养。方法是通过网络结交国外笔友,利用电子邮件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网络上有很多交笔友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的人打出的征友广告,可以有选择地交朋友。这方面的网站如 http:/deil2.lang.uiuc.edu/ExChange3/pp.html。通过网络与朋友进行email英文交流,既经济又实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水平和效率。向学生介绍这些网站指导英语学习,其范围远远超过了教科书所限定的内容,学生真正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而不再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做到了自主高效地学习。这就

15、是利用网络感受到了不出国门却在全英语氛围下的学习环境,并体会到英语国家的特定语言情景和文化背景。三、信息技术为提高英语教师自身水平带来机会今天以电脑及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21世纪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为教师的学习和再教育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网络,可以结交世界各国的朋友,实现多国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也对世界各地有了更多的了解,实现了不出国门照样了解世界的梦想。我们通过网络可以向许多外籍教师甚至有名的专家教授请教求学,可以在网上与对某个问题共同感兴趣的人进行学习讨论。比如,我在教新概念英语教材中有关英吉里海峡隧道这篇课文时,我不但通过网络搜寻资料,而且也与参与该项工程的法国网友

16、交谈海峡隧道方面的问题,因此我大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此教学内容与过程更加充实与丰富。通过网络,我结识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的Mark A. Ashwill教授,他是美国布法罗大学(University at Buffalo), 世界语言学院(World Languages Institute)的主任(Director)。他也和亚洲的许多国家有过教育合作项目,Ashwill教授是一个网络远程教学的高手。我把他看成是我的老师,他也把我当作他得意的学生。我经常通过MSN Messenger或Yahoo Messenger与他交流探讨有关教学问题,如:中美的教育体制的比较,英语教学方法,甚至我在教学中出

17、现的有争议的语法问题,以及英语的交际用法等等。他的每一篇新作,每一段网络广播的讲话稿子, 他都会及时告诉我。 我们还用语音进行交谈,让我有一种经常出国交流的感觉,这使我真正地感觉到了网络的优势。在Ashwill教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上海交大的毛贵荣教授、地球南部澳大利亚作家Denise Noblet,我们三个携起手来在将近8个月的时间里, 通了六、七十封通过Email,编写出版了中学生英语写作指津一书。完成此书,正像毛教授所说的“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奇观”。我们只要大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会发现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利用它们将会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一个新天地,我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观”!总之,信息时代如果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给学生直接起到了一个示范表率作用,而这个示范效应也能培养的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杨开诚 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1年教育技术论坛文集2、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钟啓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3、杨蕾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哪里?中国电化教育 2002年7月5、赵宝斌 因特网上学英语 光明日报 1999年10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