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842212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第九册教学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五2班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从平时来看,学生总体学习情况是好的,占主流。但仍有一些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还是比较狭窄,主要原因学生不爱读书,基础较差。四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印证了这一点,这对学语文来说是一大忌。另外,不爱读书也导致学生写作文的困难。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在全面展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本学期措施(一)认真备课本学期的备课还是采取先自己研究思考,再集思广益,养成自己查资料并且让学生也学会查阅资料,以

2、单元为备课点,先了解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字、词、背诵、积累)和重点句段,表达方式等,然后再具体备每一课。在备每一课时,尽量重点突出,提升学生能力。(二)上课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教师要多走下讲台给予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确确实实地学到东西。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三)作业与辅导1、早读时,学生大声朗读优美的课文,背诵经典段落。由学生互相检查,教师早读抽查。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熟。另外,随时

3、抽查后进生的拼音,生字情况以及优等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2、加强词句训练,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把握时机,及时指导,严格要求,大力鼓励,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1、小麻雀学案一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3

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4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学探究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脖、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2)记、写生字:蹈、瞪、舔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o)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这个字哪最容

5、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3)词语:区分恼脑恼:生气、使生气。烦闷脑:头。脑筋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懊( ) 大( ) ( )袋 烦( ) ( )人3、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开始( ),后来( ),最后(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给课文分段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

6、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讨论解疑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总结反馈 1、组词檐( )脖( )摔( )纠( )蹲( )扯( )嗓( )蹈( )莹( )瞪( )舔( )懊( )鼠( )秃( )稻( )滔( )蹈( )韬( )陷( )馅( )2、选词填空 脑 恼懊( ) 大( ) ( )袋 烦( ) ( )人3、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开始( ),后来( ),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

7、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4、说一说各段的段意(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1、小麻雀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探究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浏览课文

8、,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讨论解疑3、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

9、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从哪儿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2)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

10、;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3)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想对妈妈说的话吗?总结反馈 1、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母子? 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2、从文中找出描写母爱的句子读一读。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

11、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3、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有感情朗读1416自然段。4、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它想对妈妈说什么呢?5、拓展延伸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2、金奖章学案一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宫、渣、仆、彬、耿、荐、怦、蔓”;会写“宫、渣、沾、仆、鹊、获、配、嚷、彬、忠、耿、盒、荐、怦、颈、腐”等。掌握“残渣碎屑

12、、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怦怦乱跳、脖颈、腐烂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学探究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读词语:王宫 残渣 碎屑 风尘仆仆 喜鹊 获得 彬彬有礼 忠心耿耿 推荐 盒子授予 腐烂 高雅蔓延注意读音mn这个字还念wn,你能组词语吗?脖颈:分别查查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脖、颈这两个字意思相同。)在本课词语中,你还发现有这样的词语吗?(腐烂、推荐)想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资财、灾

13、害、战斗、尖锐、和谐、治理、恭敬、忧愁、修长、免除、变易、顾虑、书信、诚信、诚实)彬彬有礼:什么意思?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怦怦乱跳: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AABC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比比皆是 谆谆教导 欣欣向荣 郁郁寡欢 落落大方 铮铮有声 湛湛青天 正正之旗 孜孜不倦 振振有词 彬彬有礼 洋洋得意 泱泱大国 敦敦告戒 历历在目 昭昭在目 孜孜以求 揣揣不安 格格不入 循循善诱)忠心耿耿:什么意思?在构词上有什么特点?课文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风尘仆仆、金光闪闪)你还知道有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大名鼎鼎、得意洋洋、得意扬扬、风尘仆仆、风度翩翩、

14、 福寿绵绵、负债累累、 顾虑重重含情脉脉、虎视眈眈、饥肠辘辘、吉祥止止、两手空空、来势汹汹、泪眼汪汪、目光炯炯妙手空空、怒气冲冲、气喘吁吁、千里迢迢、气势汹汹、情意绵绵、人才济济、热气腾腾、 人心惶惶、神采奕奕、生机勃勃、死气沉沉、书声朗朗、天网恢恢、 逃之夭夭、威风凛凛、 无所事事、文质彬彬、血迹斑斑、相貌堂堂、喜气洋洋、想入非非、心事重重、行色匆匆 信誓旦旦、雄心勃勃、小心翼翼、兴致勃勃、血债累累、仪表堂堂、衣冠楚楚、议论纷纷杨柳依依、野心勃勃、忧心忡忡、一息奄奄、余音袅袅、英姿勃勃、众目睽睽、忠心耿耿3、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114,1525。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5、老师为什么让同学这样读? 引导学生认识到:114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1525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讨论解疑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尊敬乌鸦?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总结反馈1、组词宫( )渣( )屑( )仆( )沾( )鹊( )配( )获( )彬( )忠( )耿( )荐( )盒( )授( )腐( )雅( )2、照样子写词语脖颈( )( )( )( )彬彬有礼( )( )( )( )忠心耿耿( )( )( )(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当听到地球环保组织要派使

16、者来鸟国颁发金奖章时,群鸟纷纷争着说奖章应该归自己。乌鸦在一旁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使者代表地球环境保护组织把金奖章颁给乌鸦。乌鸦受到大家的尊重。4、书写生字、生词、读课文2、金奖章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自学探究1学习114自然段。群鸟开始怎么争奖章,乌鸦为什么受到群鸟的尊敬得到金奖章呢?默读课文,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析重点词句,学习1

17、525自然段。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讨论解疑1、在金奖章面前,乌鸦与群鸟有什么不同?(1)群鸟:群鸟围绕奖章给谁而争论不休。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他们在得知有金奖章后争论。注意按提示语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指名读。评读。谁读得好,通过他的读,你知道了什么?(黄莺、百灵以自己唱歌好争;喜鹊以自己给人报喜争;老鹰凭自己有力气抢;喜鹊为争到荣誉讨好鸟王)小结:群鸟们就是这样一扫平日彬彬有理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更有像喜鹊这样借机溜须拍马的,如果让你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群鸟争章、争论不休)(2)乌鸦:出示第一自然段。天已

18、经蒙蒙亮了,可鸟国的王宫大厅里依旧静悄悄的。昨天鸟王孔雀过生日,鸟儿们喝得酩酊大醉,现在都还在梦里呢!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重点体会: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对比: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只有乌鸦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只有乌鸦不声不响地收拾着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体会到什么?(体会乌鸦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如果让你给乌鸦不声不响劳动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又会叫它什么?(默默奉献、辛勤劳动)读出乌鸦和群鸟的迥然不同。(3)小结:你能概括说说为什么金奖章给了乌鸦?(教师适时总结思考方法:思考问题应从乌鸦和群鸟两个角度谈出在荣誉面前,乌鸦和

19、群鸟的不同。)2、为什么金奖章颁给乌鸦?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注意从两个角度思考、汇报)群鸟:1521A隆隆隆,隆隆隆,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使者到了!只见他捧着一个系着红绸带的盒子,健步走进大厅。那一定是装金制奖章的盒子!鸟儿们的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此时鸟儿们什么样?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B抓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快活、屏住呼吸、怦怦乱跳、叽叽喳喳、个个伸长脖颈、盼望等描写体会鸟儿们的急切心情。分角色读,读出鸟儿们迫切地想得到金奖章。乌鸦:A十分谦虚:出示:第二十三自然段乌鸦的话。朗读。乌鸦大吃一惊地说乌鸦着急地说B对环境贡献大。出示第二十四自然段。a读介绍乌鸦贡献的语句。b你还知

20、道乌鸦对环境保护还起到哪些作用?(可结合学习链接、课外阅读资料、网上资料。)总结反馈1、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尊敬的眼光看着乌鸦。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此时此刻你就是鸟王国里的一员,你尊敬他什么?2、你认为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还应该把金奖章颁发给哪种动物?说说你的理由。你愿意帮他们写一段颁奖词吗?试试看。3、“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案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认识“咒、暂”两个生字。自学探究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

21、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三读:提出不懂的问题。2、细读课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读了课文之后,谁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起因:(111)(“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作了演员。)经过:(1220)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结果:(21)(“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吗?(引导同学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刚才同学

22、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同学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讨论解疑1、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它就藏在文章中呢,看谁长着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它?浏览课文,画出来。(文章最后一段:“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谈谈你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分段汇报A第一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谁从第一段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来“没头脑”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想不周全,经常丢三落四;“不高兴”脾气古怪,做事与别人反着干,经常不高兴而吃尽苦头,

23、体会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B第二段,体会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没头脑”和“不高兴”认为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没什么,长大照样能干大事。是不是长大就能改好呢?我们快看看第二段,谁从第二段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从“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是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而且忘记设计电梯和指示牌,观众要想找到剧场,就得像行军露营那样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带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不高兴”演武松打虎因为不高兴死,就不顾剧情要求,以致于一连演了好几天,这些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坏毛病惹的祸。)2、此时,你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

24、不肯倒下的“不高兴”,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明理:知道从小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害。有问题应该马上就改。)总结反馈1、你喜欢这个童话吗?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与“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吗?3、想象一下,如果“没头脑”当了演员,“不高兴”当上了建筑师,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4、大拇指汤姆学案一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17个字;掌握“大拇指、妖精、剖开、鞠躬、受宠、款待、善良、愁眉苦脸、自言自语、活

25、蹦乱跳”等词语。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学探究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2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重点:剖(p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2)记、写生字: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善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3、词语意思: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

26、、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喜出望外: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4、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15介绍汤姆离奇

27、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讨论解疑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总结反馈1、组词拇( )汤( )姆( )趁( )妖( )倒( )厨( )剖( )鞠( )躬( )宠( )肿( )趟( )逗( )款( )善( )2、看拼音写生字 ( )( )( )( )( )( )( )( ) ( )( )( )( )( )( )( )( )3、你能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4、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4、大拇指汤姆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

28、人带来幸福与快乐。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自学探究1、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2、感受这篇童话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1)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在第一大段中寻找用一个字概括大拇指汤姆的身世(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2)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在第二大段中寻找,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用一个字概括大拇指汤姆的经历(险)大拇指汤姆的经历用一个字概括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你能读出这“险”吗? 讨论

29、解疑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总结反馈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对魔术师说对国王说对汤姆说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5、坚定的锡兵学案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30、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自学探究1、链接安徒生:你读过哪些安徒生的童话?对他有什么了解? 2、检查预习情况:(1)读词:铸成、宫殿、弱不禁风、旋涡、狭小点缀、弱不禁风、倒栽葱(2)题目是坚定的锡兵,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的是谁?突出写他的什么?(坚定)坚定什么意思?(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3)“坚定”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词,从哪看出这是一个坚定的锡兵?他为什么这么坚定?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让你感受到锡兵非常坚定的语句。讨论解疑“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

31、”他真怕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是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丝毫没有失去平衡。默读,你读懂了什么?锡兵非常同情、怜悯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护她。读出他态度的坚决。过渡:锡兵下定决心要保护这个一条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职守,整天直直地望着她,保护着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时,不小心锡兵掉到大街上。开始了危险的旅程。你还从哪感受到锡兵的坚定?你从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坚定?6、9、10、12指名读,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危险面前,他始终直直地站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娘,就是没有想自己。)假如你们就是锡兵,在危险面前

32、,你怕不怕?你为什么心里还想着保护哪个小姑娘,而不担心自己?把6、9、10、12自然段的“锡兵”换成“我”读一读。表达出自己不怕危险,坚定的决心。当你历尽艰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为什么不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事告诉她呢?总结反馈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么?(总结:通过你的话,我感受到你是一个多么善良、坚定执著、有责任心的人呀!)6、古诗三首学案一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朗读、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两首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自学探究 一、自学 1、自读望天门山、山行两首诗2、小组内评比朗读。3、小

33、组内说说自己的理解。二、汇报:请同学朗读古诗,比一比谁读的有感情!请同学说说望天门山、山行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相机补充总结。三、点拨1、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自己读读后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3、山行一诗中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4、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

34、来?讨论解疑1、你如何理解望天门山这首诗句中“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这个字的含义?(“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2、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3、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前两句描写的

35、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最爱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总结反馈1、情景朗读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年冬天。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2、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

36、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伏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6、古诗三首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暮江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自学探究 1、请同学们充

37、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2、汇报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 讨论解疑1、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这两句诗怎么解释?(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亮的露水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多美的景象

38、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总结反馈拓展训练: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分析】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既浅且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7、海上日出学案一一、课前准备:

39、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定向诱导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学探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

40、常”不懈的观察);3、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 )的变化(天空);接着写了太阳的升起时的( )、( )、( )的变化,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动态、颜色、光亮,拟人) 讨论解疑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谈谈你的理解。总结反馈 1、请同学朗读课文,读出日出时的美丽景象!2、指导背诵。3、小测试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 )的变化(天空);接着写了太阳的升起时的( )、( )、( )的变化,用了什么修辞方法。7、海上日出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41、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3.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检查1-3自然段的背诵自学探究 阅读4、5自然段1、天边有薄云时,太阳升起是什么景象?“躲进云里”。“躲”字写出了什么?“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为什么很难分辨 ?2、天边有厚厚的黑云,又会是怎样的景象?文中那些词用的好?讨论解疑1、 作者以无比欢愉的心情赞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1)什么是“奇观”?(2)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感情?2、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

42、的?总结反馈1、配乐朗读,整体感受。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 2、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8、大自然的语言学案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自学探究 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讨论解疑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交流、讨论问题(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知

43、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说一说。(2)你还从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总结反馈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大自然中的景物每天都发生这变化,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把看懂的语言写一写。师示范:落叶在空中飞舞,就像那彩蝶翩翩。大自然的语言在林中写着:秋天已来到人间。9、西风胡杨学案一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学探究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2、初读课文,整体

44、感知课文内容。3、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总结反馈 1、请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2、做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jin rn zhngo x y cu gn li dn zh r()() () ()()二、组词。逝()磷()河()域()祈()鳞()呵()成()9、西风胡杨学案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自学探究1、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

45、,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2、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习5、6自然段)。3、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讨论解疑1、 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颂胡杨的?2、 总结本课的写法(先总后分)总结反馈 1、指导学生背诵2、3、4自然段。 2、读句子,说说下面几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他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3、下面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请你也仿照它的写法写几句。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

46、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它们想祈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 10、我家门前的海学案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2、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芭藻硕驰骏愈”5个生字。自学探究1、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2、出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3、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4、想一想:“我家门前的海”在“我”眼中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些样子?讨论解疑1

47、、“我”为什么说“我家门前的海”是“多变的脸”,是“牧场”,是“画”?从课文的描述中,你了解到“我家门前的海”到底是怎样的?2、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我”对海有着怎样的感情?总结反馈完成以下表格:像什么为什么像要告诉人们什么11、七律长征一课前导入:一曲激情澎湃的长征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当年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指题生读:七律 长征(师播放录音朗读)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铁索、

48、岷山”等词语。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3、指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自学探究学生观看长征纪录片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确字音,将诗句读正确,读流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链、尾联。)讨论解疑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

49、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赞颂了什么精神?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总结反馈 课堂检测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内容;又抒发了诗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情怀;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1、七律长征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进一步深入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自学探究1、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

50、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五岭山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河险恶、千里大雪山。)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你认为哪句诗最能概括全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自己说说每句诗的大意。讨论解疑1、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仅仅是自然界的险阻吗?还包括什么?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总结反馈课堂练习1、为“万水千山”选择合适的解释:( )(A)一万

51、条河,一千座山。(B)无数的山和无数的水,指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2、诗中,作者选取了“五岭”“乌蒙”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 作为“万水”的代表。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4、第二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借“细浪”“ 泥丸”来指蜿蜒连绵的五岭山脉和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 )、( )一样渺小。由此我体会到了红军( )。第二句诗采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借“细浪、泥丸”来指的五岭山脉和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细小波浪)、(滚动的泥团)一样渺小。这样写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5、第三句讲述了红军长征中( )和( )两次战役。我认为“暖”字表现

52、了红军 的心情。一个“寒”字,让我体会到 。第三句讲述了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我认为“暖”体现了他们的欢快心情。一个“寒”字让我体会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惊险悲壮的场面。6、诗人是如何描述红军欢庆胜利的喜悦场面?(尽开颜)7、朗读展示板书: 七律. 长征 藐视困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勇往直前12、狼牙山五壮士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聂荣臻司令员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题的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赵燕英雄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

53、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手榴弹、悬崖绝壁、瞄准、坠落、雹子、眺望。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自学探究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榴、壁、坠、雹3、词语解释: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4、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

54、分(710)壮烈跳崖)学生汇报:总结反馈课堂练习1、解释词语: 斩钉截铁: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居高临下:2、写生字组词。 12、狼牙山五壮士二定向诱导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自学探究1、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2、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什么?“壮志”3、五壮士是怎样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表观了什么?“壮行”4、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壮举”5、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后,是怎样高

55、喊着口号与英勇跳崖的?这表现了什么?“壮烈”讨论解疑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体会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总结反馈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而活了下来。葛、宋两位同志苏醒后,忍着剧痛,坚持赶路,经群众帮助,最终回到了部队。课堂练习:1、2、板书设计: 壮烈壮举壮行壮志 13、小英雄雨来学案导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3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定向诱导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自学探究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六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参见小标题)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