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833193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成立肥料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成立XXXX肥料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肥料有限公司 二 O 一二 年六月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XXXX肥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XXXX肥料有限公司3、项目拟建地点:XX县XX街4、企业法人:5、主营业务:掺混肥料生产、销售6、建设性质:民营7、规模进度:2010年-2011年(一期)8、投资估算:一期投入1500万元,二期预计投入2000万元9、企业简介:XXXX肥料有限公司位于XX县XX街,北距XX公路1公里,东距202国道1公里,交通便捷。公司始建于2010年,公司初始规模为年产20万吨掺混肥料的复合肥企业,经过近一年的筹建,已经

2、基本成长为综合性化工企业,预计拥有员工500多名。为贯彻落实科技兴企、人才兴企,实施企业吸收、培养高端人才的战略,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XX新丰年肥业有限公司经过近几个月的积极申请、材料准备、基地建设,招聘人才等工作,于2010年由XX省政府批准建立。我公司的建立将为XX县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将极大的带动XX的经济发展,为XX省的老百姓提供使用放心、用着舒心、增产增收的好化肥是我公司的办厂宗旨。10、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利用腐植酸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载体,用抑制剂与保护剂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解决了肥料生产中存在的高效果并行高价位的问题,使长效复合肥的效果与价位双项达到农业生产可接受的世界水平

3、,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1)、肥效期长,具有一定的可控性长效复合肥的供给养份有效期可达110120天,可满足我国绝大多数农作物全生育期对养份的需求。并且有效期的长短在50120天内可调整,可以根据作物地域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养份利用率高本项目生产的我公司生产的肥料由于采用了控制释放与保护有效性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使新型的长效肥的养份释放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协调,因而提高了利用率,平均养份利用率可达4245%,其中氮素利用率达40%50%。磷利用率2530%。平均比普通复合肥利用率提高1215个百分点。养份利用率的提高是肥料表现出高效率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为各个环节带来利润的源泉。(3)、

4、增产幅度大我公司生产的肥料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已有田间试验结果不同作物增产幅度如下:玉米919.9%;水稻8.321.0%;小麦6.715.3%;大豆921%;白瓜5.519%;蔬菜3549%。使用“缓、控释生态长效复混肥”的玉米、水稻、大豆在XX省各类土壤都可以达到活杆成熟,具有非常突出的显示度,农民易于观察到效果。 (4)、工艺简单“长效复混肥”的生产可以在原复合肥的造粒生产线上进行,无需增加大的设备投资。 (5)、肥料物理性状好 我公司生产的肥料在生产中所加入的添加剂中配有部分具有防结块作用的成分,因此生产出的肥料物理性状良好。 (6)、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传统包膜肥料的外壳

5、为树脂性热固或热塑性材料,占肥料总量的1215%,约30年可以在土壤中分解,造成累积污染,而本产品其在土壤中的分解期为23年,并且用量少(是包膜材料的50%左右)。因此,不仅通过提高利用率降低了硝酸根、亚硝酸根及氧化亚氮对水体与大气的污染,同时解决了包膜材料的二次污染问题。11、土建及资金:新建工程2900,资金总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建设:为1500万元,二期建设:2000万元,设备费费:1500万元,不可预见费:500万元。12、经济效益:实现销售额为3亿元人民币,利润额为1.5亿元,利税:5千万元。二、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1、项目的概述 大田复混肥是XXXX肥料有限公司最新研究

6、成果包含(大豆、玉米、水稻及杂粮等复混肥)。产品符合GB15063-2001标准。主要采取国内科研单位四项国家专利技术,把腐植酸、泥炭、沸石、氮、磷、钾及十多种中微量元素和活化剂、增效剂、长效剂等添加剂经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集速效、长效、增效三位一体,有机、无机矿质复合型的高科技产品。它是一种能满足一次性施肥需要的“缓、控释长效复混肥料”。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养份利用率高,氮、磷、钾的利用率平均达43%以上。肥效期长,可延长到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求,通过控制土壤中生化环境,降低转化酶活性使养份达到长效与高效。并通过活化高价Ca2+、mg2+、Fe3+、Al3+等离子而提高磷的活性。这一

7、技术产品达到了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位水平和技术效果。已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投产后能迅速占领市场,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将为我公司带来较大的效益。产品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粮食增产,为农民、经销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2、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施入土壤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资资源,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并在想方设法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化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是化肥生产与使用的大国,皆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化肥用量达4100万吨(折纯以下同),其中用

8、量最大的氮肥达2200万吨。化肥投入占农业生产物资费用(种子、肥料、机械、排灌等)的50%左右。每年农民购买化肥要支付1400余亿元。由于化肥利用率低,如氮素利用率只有3035%,与发达国家比低10个百分点左右,每年有相当500亿元的氮肥,不仅农民没有得到回报,而且成为污染源。复合肥在我国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近5年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基本翻了一番。但是比例仍只有总肥量的1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0%左右相差近4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复合肥的实物量约1540万吨。 我国复合肥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制约复合肥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肥料养份配比不合理我国目前的复合肥

9、市场中,以15:15:15型肥料所占的比重最大,这种养份配比只能适合于基肥施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要求简化施肥程序,这种传统肥料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基础型基肥多,专用型基肥少,这是造成肥效低,市场发展慢的重要原因之一。(2)肥效期短我国现有复合肥的肥效期由于受氮肥的限制,肥效期都很短,一般为5060天,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份的需求。我国大多数作物的生育期为90130天。这也是大多数复合肥施用后还需要中期追肥的原因。肥效期短限制了农民选用复合肥的积极性。(3)养份利用率低据测定我国15:15:15的复合肥当年利用率不足29%,比国外产品低10个百分点以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现有复合肥

10、性能有直接关系。氮素的过早失效使之本已不平衡的养份更加失调,进而影响作物对养份的吸收,利用率最低的磷由于没有保护措施进入土壤后迅速被固定,大大降低肥料的整体施用效果。(4)企业规模不合格我国复合肥企业总数已达2200家左右,仅XX省就多达153家,其中95%以上是规模小于万吨的生产厂。过小的规模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了市场竞争力下降,极个别的厂家又规模过大,使市场的销售半径超越理想范围太多,增加了销售成本。(5)二次加工费太高 复合肥特别是包裹性复合肥加工过程繁索,使生产出来的肥料价格过高。 (6)竞争无序 部分小型复合肥厂竞争手段采取降低有效养份方法降价销售,而不是通过产品质量来进行竞争。我国

11、复合肥在等养份情况下,由于质量和市场的的占有程序不同在价格上差异极其悬殊。例如45%养份的复合肥最低价格1360元/吨,而高的价格达到1800元/吨,相差440元/吨。这一数值远远超出复合肥平均应得到的利润范围。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复合肥利润空间大,只要产品质量好,即便是价格有一定的提高仍能带来较大的利润。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复合肥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利用高新技术使之尽快走上正轨。针对我国复合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XX新丰年肥料有限公司近几年先后研制开发出了“缓、控释生态长效复混肥”系列产品。可进一步增强对复合肥中氮的控制作用和对磷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并且使肥效期达到了一次施肥的

12、要求,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早熟、抗重茬,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在XX省90万亩耕地推广应用中,该产品与国内市场高含量肥料比,肥效长;与低价位肥料比,亩施肥成本低;与等含量肥料比增产幅度大;与单质化肥比,生态、环保。三、市场预测与拟建规模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复合(混)肥,绝大部分为不加长效添加剂的一般复合(混)肥料即常规肥料,因而它们不能作为生态长效肥或缓控释肥施用。 1、市场需求预测我国复合肥的发展势头很猛,由1998年占肥料量的8%,发展到2000年达到15%,三年时间翻了一番。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复合肥的生产销售量会持续

13、上升。就我国而言,为了适应今后人口增长和对粮食的需求,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化肥用量将达到4400万吨,其中氮肥2700万吨,磷肥1050万吨,钾肥650万吨;2010年化肥用量将达到5000万吨,其中氮肥3000万吨,磷肥1200万吨,钾肥800万吨。如果2005年复合肥所占的比重由现在的15%达到35%,要将年产复合肥量由现在的60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约合实物量3700万吨);到2010年若要使复合肥所占的比重达到45%,将要年产复合肥2250万吨(约合实物量5630万吨),既使达到此指标,也未赶上发达国家复合肥占化肥比重5060%的指标。要实现上述设想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14、可见市场需求和潜力是很大的。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化肥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对于复合肥企业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潜力,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一领域中将会有激烈的竞争。长效复混肥技术是行业和农业的急需,并且是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因此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入关后,国际上极具竞争力的基础性肥料将会无限制的与中国肥料企业争夺市场,中东、美国等化肥价格远低于我国产品,尤其是尿素、二铵及钾肥,这些肥料为其生产基础性复合肥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因此可以预见类似于15:15:15这种基础性复合肥市场受到冲击将会是最严重的部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复合肥企业在市场的主要对象应是专用肥料,应用已有

15、的高新技术提高现有产品的效果,并利用了解国内区域市场对专用肥种的需求的优势发展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生态长效肥正是适合这种形势的一种技术产品。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新的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传统肥料的冲击越来越严重,随着集约经营的推进,我国南方发达地区及北方大面积耕地分布区(XX、吉林、辽宁、内蒙古等)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相对降低,这需要方便易行的肥料来配合,保证机械化耕作的需要。随着人们对水土保持防止流失认识的提高在我国免耕和少耕技术正在迅速的向前推进,这不仅在水土流失的黄土高源的地区如此,而且在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大城市的效区也是如此。农民需要通过施用缓、控释生态长效

16、复合肥料节省劳动力投入,保护耕地;生育期长的高价经济作物的栽培也需要这种供应养分持续稳定的肥料。一方面可保证品质,同时也是减少投入的需要;环保即降低肥料对环境特别是水体污染,也要求应用高利用率的肥料。综上所述都表明“缓、控释生态长效复混肥”是市场所急需的产品,投产后会迅速打开市场,解决农业的需要。 2、竞争能力预测由本项目生产的“生态长效复混肥”是国内复合(混)肥中最有效的化肥品种之一,它具有养分利用率高,肥效期长,作物增产增收,省工省力、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显著等特点。美国与德国的研究只限于液态肥,对固体缓释肥当今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价格极高,本产品在效果上可与国外技术持平,但是价位上却有明显的

17、优势,因此具有竞争力。查新表明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技术与专利,只有美国北卡罗来纳洲及德国等研制出胶粘肥料;因此如果再有新的替代产品推出,并全部占领市场最少也要15年以后。四、建厂条件一、厂址自然地理概况 XX县位于XX省中北部,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过渡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隶属于齐齐哈尔市,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东邻黑河的北安市,南邻拜泉县,西邻克山县,北与五大连池市接攘,省道XX公路和202国道纵横南北,乌裕尔河和润津河横贯东西。四季分明,物阜粮丰,素有商品粮基地的美誉,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多年来,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主导下,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基础薄弱,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和全省“十弱县”。20

18、06年县财政本级收入仅为6300万元,属于吃饭财政。新厂址位于XX县XX街XXXX有限公司院内,占地面积2900,地势平坦,厂区紧邻公路。周边分别于拜泉县、克山县、绥化市、黑河市、北安农垦管理局及所属农场相连。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二、公用工程情况 厂内供水、供电系统完善,将新建厂房一座,新建配套仓库,购置一台变压器、两台粉碎机,需重征土地。五、工程技术方案 (一)、设备选择本项目所需的设备为通用复混肥生产设备。(二)、产品检验各工序设质量监测关,厂部设化验室,化验室配备常规检验设备,可进行产品一般理化指标测定。(三)、公用工程设施公用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设施,不足部分进行扩建或改建。(四)、

19、1、供水 生产用水每天30.5吨,生活用水每天10吨,合计40.5吨。消防用水储备10吨。2、排水 无工业废水排出,生活废水由厂区下水道排出,并入市政下水道。3、供热 生产不需蒸汽,只需冬季取暖用气。六、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一)、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本项目在工艺、设备、建筑等设计中参照XX省劳动安全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卫生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法规文件、做到符合上述文件要求。2、安全防护:有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各部位有可靠的防火、防潮、防热、防护装置。车间设消火栓或安置灭火器材。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工艺、设备的安全监控,防止发生事故。4、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

20、训,进行安全教育。(二)、环境保护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对环境无污染。七、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一)、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按厂部、车间二级管理。厂级设厂长一人,下设生产、技术、财务、经营等部门。总定员545人,明细如下:部门与分工 定 员 部门与分工 定 员 行政管理 10人 生产车间 160人厂 长 2人 烘 干 10人 技 术 员 30人 粉 碎 15人 化 验 员 15人 配 料 30 人生 产 科 10人 造 粒 50人财 务 科 5人 包装、运输 100人业 务 员 50人 维 修 工 30人 其 它 13人 车间管理干部 15人(二)、人员培训1、企业人员除专业技术

21、人员外,均在当地下岗职工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专业技术人员从有关部门聘用。2、对生产人员进行岗前专业技术培训考核,达不到考核标准者不上岗。八、效益分析 一、总投资估算 一期资金:1500万元 二期资金:2000万元总 投 资:3500万元二、资金筹措申请项目资金:500万元,企业自筹:3000万元。三、财务评价1、生产成本达到设计能力100%时,年生产总成本192,937,987.50元。2、成本估算依据(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消耗腐植酸 9,452,812.50元(63018.75150元/T)尿 素 17,330,625.00元(10968.75吨1580.00元/T)

22、磷酸-铵 70,470,000.00元(44043.75吨1600.00元/T)氯化钾 31,950,000.00元(19968.75吨1600.00元/T)添加剂 60,000,000.00元(12000吨5000元/T)其它原料 150,000.00元原 煤 540,000.00元(4500T120元/吨)水 44,550.00元(16500吨2.70元/吨) 电 3,000,000.00元(300万度1.0元/度)总 计 192,937,987.50元(2)投产期的生产计划 项目投产第一年达到设计能力的100%。(3)销售产品销售价格3600元/吨。(7)税收增值税17%,加上城市建设维

23、护税,实际税率为9.5%,年产15万吨,产值为270,000,000.00元。税收为25,650,000.00元。(8)利润估算设计能力达100%时,年销售额为270,000,000.00元,总成本(原料、工资、贷款利息)1,991,190,077.50元,上缴税金25,650,000.00元,利润为45,159,922.50元,利税合计为70,809,922.50元。 3动态分析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项目在具体操作时必然会出现一些因素变化,原料价格变化和产品市场价格涨落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资金回收期。现以原料价格上涨10%、销售收入变化10%为例,对经济效益进行动态的分析。4、盈亏平衡分析该项

24、目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承担风险能力较强,能够保证按期偿还贷款。四、生态与社会效益我公司生产的农民每亩地少追一次肥约少投入0.4个工日(包括人工及犁工),每个工费15元,1吨长效肥可施用约20亩地,计省工时费120元/吨;增产率按15%计算(以玉米为例),则每亩地农民原产500公斤/亩的基础上,每亩增产75公斤,一吨肥增产1500公斤,合人民币1200元(1500公斤0.8元/公斤)。总计每生产应用一吨我公司生产的长效复混肥”总增加收入16201670元/吨。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公司生产肥料的应用使肥料的流失,挥发与反硝化损失降低了70%以上,因此对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理水源污染方面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措施。“我公司生产肥料的投产与推广可以使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得到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公司生产肥料应用后在田间表现出明显的长势与产量差异。在作物拔节期开始即表现出生长快、色深及分蘖多的优势,在秋季(如玉米)可以达到活杆成熟,农民这一最终用户能够通过直观的田间观察即可发现其优势,这种效应对于厂家非常有利,有利于竞争市场。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公司生产肥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加之有丰富的资源保障、科技依托和企业依托,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将会对XX县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