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814439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东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 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建立在资源、能源的极度消耗之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体系出现了严重危机;另一方面,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反过来又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1994年3月国务院讨论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制定的,它从我国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及人口、教育

2、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它是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方略,这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实验区建设拓展空间、丰富内涵、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邵东县地处湖南省中部的衡邵丘陵地带,又是衡邵干旱走廊,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相对贫乏。邵东县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县,不可能靠破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生产获得长久的发展出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要依靠

3、科学技术引导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兼顾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和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要求,结合邵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编制邵东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一、概况和县情分析(一)邵东县的区域位置1、邵东县的自然区位。邵东县位湖南省中部、处北纬26502728,东径11030-11205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面积176

4、8.75平方公里。邵东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全年平均气温16.6,历年最高温度为39.3,最低温度为零下12.1。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属“衡邵干旱走廊”。年平均日照数为1616.4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72天。县内地层比较齐全,地貌类形复杂,属湘中衡邵丘陵区。县境内地势南北掘起,中部抬升向东西倾斜,形成南西北东向的阶梯状长廊地带。丘陵、岗地和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2%。2、行政与经济区位。1952年2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设置邵东县,现隶属邵阳市,因地处邵阳东面,故称为邵东县,现有121.03万人口,辖17个镇,19个乡,1个场。县人民政府驻两

5、市镇。邵东是邵阳的东大门,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南方,也在中南五省中部。交通方便,娄邵铁路、潭邵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6个乡镇,省道S315线贯穿南北6个乡镇。西通云贵、南接两广、东达浙赣。是东南沿海与大西南进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二)邵东县的资源1、国土资源。全县共有国土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合265.31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0.83%,占邵阳市总面积的8.49%。其中耕地面积61.5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3.19%;林地面积75.6万亩,占28.49%。2、矿产资源。邵东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是煤、石膏和石灰石,这三种矿已深明的储量分别为0.845、1.96和2.4

6、亿吨。磷矿石、粘土、钾长石的储量分别为100、96和4万吨。金属矿以赤铁矿、铅锌矿和锰矿为主,储量为656、300和178万吨。3、森林资源。据邵东县志记载,清末,山林树木茂密,参天古树随处可见;村落宅旁,风景林郁郁葱葱。民国时期虽有采伐,林地面积仍占全县面积的58%。到1956全县林业用地147.6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7.35万立方米。1958年以后由于管理放松,任意砍伐林木,许多成林山剃了光头,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以后,各地坚持依法治林,认真执行以封为主、封造并重,科学管理,速生丰产的方针,统一规划,调整林业结构,加速荒山和“四旁”绿化,发展庭院林业

7、。使得森林资源得以恢复。目前,现有林地面积99.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38%,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5%。通过省级验收,1995年实现绿化达标,生态农业建设被评为“湖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县”。4、水资源。邵东地处湘、资二水分水岭地段,境内主要河流邵水、蒸水、测水均源于境,流短水浅。当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泛滥成灾,而久晴不雨,河床干涸。邵水是资江一级支流,流程80公里;蒸水是湘江一级支流,流程66公里;测水属湘江二级支流,流程26.8公里。县内现有中型水库9座,小I型水库26座,小II型水库91座,设计库容25.17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2.07亿立方米。邵东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无大江大河,水资源十

8、分贫乏,人平拥有水资源量不到全省的一半。5、旅游资源。邵东县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范家山镇的洪桥、两市镇的贺金声祠堂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四”爱国先驱匡互生墓地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旅游名胜度假区流光岭度假村湖光山色,别有洞天,日游客量1000多人次。东部有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佘湖山,顶有石岩,建有唐朝肃宗书赐的“云霖祠”古庵一座。西南部九龙岭、孤峰突兀,九龙山背如九龙蛰伏,传说神奇,渊源流长。东南部烟竹岩,口窄内敞,洞中有洞,阴河四季流水、幽深莫测,主洞似宫殿,可纳千余人。是旅游好去处。全县已开通范家山洪桥,流光岭度假村至佘湖山名胜区旅游度假星期游。6、人力资源。2008年

9、劳动力资源总量规模为63.9万人,增长幅度逐年下降。由于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在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潮中,人们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456人。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成为邵东发展最重要的一项资源。7、区位与资源评价(1)区位评价。从湖南省中部和西南部及邵阳市的发展战略业看,邵东县是邵阳市的东大门,西通云贵、南接两广、东达浙赣,成为湖南省中西南地区市场经济活动的首要之地。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南沿海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开始向内陆、向中西部转移,邵东县正上于这种转移的结合部,将承担着这种转移的接力,

10、传导的辐射作用。(2)资源评价。邵东的自然资源优势并不突出。国土资源中耕地与人口的关系比较紧张:森林资源与水资源较为贫乏;矿产资源除煤、石膏、石灰石较为丰富,铅锌、锰有一定储量外,其它资源无优势可言。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较为明显。(二)邵东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总的特色:是湖南省民营经济大县,堪称湖南的温州。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近十年来,邵东县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县域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45.8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7.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5亿元增加到6.28亿元。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已不断增强。邵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

11、镇职工年人均工资达到11014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47元,比1998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经济结构趋向合理(1)经济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8年的31:24:45调整到2008年的17:38:45,呈现出第一次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的良好发展格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生猪、中药材、优质稻、果蔬等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三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进一步改善,商贸、餐饮、交通、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行业蓬勃兴起。合理的结构较好地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农业生产转向产业化。农业结构的调整按照“

12、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围绕“两高一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来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由过去的猪粮单一型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尤其是畜禽养殖,渔业和中药材的发展更为突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优质粮油、畜禽、蔬菜、黄花、中药材、瓜果、油茶、水产等八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3)工业结构调整,走向市场经济。工业生产已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化市场经济时代,旧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工业结构的调整首先是要对全县28家县属工业企业和262家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到2008年底对28家县属企业和182家乡镇办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改革后的企业

13、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主动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邵东民营经济发达,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私营工业企业也引进和开发了一批适销对路的产品。目前已形成煤炭、石膏、建材、机械、皮具、化工、饲料、打火机、五金、轻工等支柱产业和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 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我县过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0个,市级名牌产品10个,有16家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2.5亿元。(4)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邵东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素有“商贸之城”、“百工之乡”之美誉。境内有全国“百强市场”之称的邵东工业品市场、全国十大药材市场之一的“

14、南国药都”廉桥药材市场、湘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家电城、眼镜城、中南五金大市场等100多个专业市场和城乡网络点,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30亿元。全县创办了13个工业园区,组建了17个产业集团,构建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区为基地,以产业集团为纽带,以专业市场为销售网络的经济格局。专业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建筑业、饮食业、娱乐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流光岭度假村已成为邵阳市重点旅游区,每天接待各方游客1000人次,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交通邮电发展迅速,信息咨询服务业正在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在1990年仅为2.078亿元,而2008年已增加到37.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超过第一产

15、业。(5)交通和通讯等基础产业发展快。邵东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县已形成了320国道、S315省道、潭邵高速公路、娄邵铁路为干线的交通立体网络。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洛湛铁路穿境而过。县内通讯网络健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移动电话县”、“程控电话县”目标。3、社会事业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是能否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64所,普通小学231所,高职中学11所,农校26所,特殊学校1所,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共有教职工8768人,其中高级教师11

16、36人。是湖南省义务教育先进县。素质教育定为全省示范县。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业中专发挥了龙头作用、乡镇农科教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农函大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2000年以来,有37个项目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230项,实施专利73项,新增产值13亿元。通过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的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实现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推广了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杂交玉米、旱秧抛栽、平衡施肥、网箱养鱼、塘库精养鱼、集约化养猪、饲料加工、小水果品改、中草药栽培、油茶改造等各种先进

17、适用的技术及各种优良品种,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三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5%。(3)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经济与社会发展带动了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的发展。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56个,其中医院52个,有卫生技术人员3185人,医疗保健条件不断完善,妇幼卫生防疫水平逐年提高。建立了较完备的农村三级医疗网,全县997个村都建有医疗点初级卫生保健已达省定标准,农村卫生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2,自然增长率5.47。(三)现状分析1、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1)有区位优势。由于特定的区位和历史习惯的形成,邵东是东南沿海与大西南进行经济、科技、文化交

18、流的活跃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邵东已成为商贾云集、流通活跃、信息灵通、市场繁荣的西南通道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对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有很大的区位优势。 (2)有一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邵东以煤、石膏、铅锌、锰、石灰石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年均开采矿业资源的总产值达3.5亿元。以黄花菜、中药材、小水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工业已基本形成体系,只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本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3)基础设施大有改善。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邵东的交通、邮电通讯、供水、供电、广播电视及城镇建设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只要来邵东,

19、一切都宽松”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兴工强县”战略,鼓励各方人士来邵东投资办企业。这都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有较强的经济基础。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7.49亿元,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5347元,职工平均工资1101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经济保证。 2、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邵东人多地少,用占全省0.83%的土地要养活占全省1.81%的人口。地处衡邵丘陵地段的干旱走廊,境内没有大河流,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矿产资源也只局限于煤、石

20、膏、石灰石等品种。 (2)工业的整体素质不高。邵东工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综合水平,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拳头、名牌产品少。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的引导。(3)缺乏高科技人才。无论是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还是高品质产品的综合开发,都离不开高科技人才,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根本。邵东在工农业战线的自然科技人员少,特别是工业战线的高级人才更为缺乏。这也制约了邵东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建设意义(一)对全省的意义邵东县是全省人口大县、民营经济大县、中部内陆经济大县,人多资源缺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之成为湖南中部的龙头大县,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带动邵阳市12个

21、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周边地市州发展具有示范标杆作用。(二)对邵东本县的意义1、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县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会使我县的经济发展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富裕。2、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县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邵东作为全省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试验区,经济快速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高增长背后的支撑因素仍然是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在后续的发展中,土地资源、环境容量、人口膨胀等瓶颈制约因素

22、将日益凸显,既有的发展模式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益趋严的大背景下将难以为继。唯一的出路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识别和捕捉发展中的机遇,能动地克服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利于推动我县的科技创新工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4、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将加强我县的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开发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办学机制,优化教育布局,达到提

23、高办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目的。5、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创建邵东品牌、提升邵东形象的重要契机。“邵东形象”、“邵东品牌”是我县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县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建则正逢其时,为树立邵东形象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努力把邵东建设成为我省富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升邵东的软实力。同时,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得到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更多的指导和支持。第二部分 建设内容一、指导思想邵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4、,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支撑作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邵东的经济综合实力,形成具有鲜明邵东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力争使我县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强县行列;进一步加快各项改革进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

25、宽裕,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0:35,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在95%以上。 2、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控制在6.5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98%以上,高中入学率在85%以上,2015年末,预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0.8万元。每年新增城镇

26、就业岗位 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6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8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70%。工伤保险覆盖率60%。生育保险覆盖率35%。 3、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使用得以推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工业废气处理率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5%。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城市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达到全省先进水平,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增强。 三、实验主题

27、1、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基础,宣传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是提高认识。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并纳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主要工作议程。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节约意识。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把这种发展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实现由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向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三是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程度,让广大公众自觉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提升实验区建设的公众参与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践行可持

28、续发展的实验区文化,确保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2、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为先导,普及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重视生物技术、农业生态环境技术,开发建设立体农业、现代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推动农业向高层次、深加工、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农民收入日益增长。重点是建设好优质粮油、黄花菜、畜禽、水产品、中药材、瓜果、蔬菜、林业等八大商品生产基地。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生产良性循环资源和环境是邵东发展的前提,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重要。只有切实保护环境,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促进经济良性循环。邵

29、东资源存量是很有限的,应该合理地、科学地适度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经济,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要科学地、依法地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就要用生态学理论作指导,营造长远的、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环境。四、建设重点和优先项目(一)建设重点1、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手段,以节能降耗,提高效益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规范工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工业园区,迅速实现工业规模扩张和优化,实现邵东工业跨越式发展。(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

30、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优势产业成长工程,建立健全优势产业融资担保机制,培养各具特色、专业化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链。重点扶持打火机、皮具、小五金、铝制品、中药材等5大优势产业,扶持40家重点骨干企业,培育15种(类)传统产品。支持邵东铝业公司在进一步发展高附加值压延板、铝箔等材料铝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下游铝制品业,形成产业链,使铝制品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引导小五金企业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扩规模、创品牌,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组建企业集团,创省级品牌和国家级品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小五金产业,使其尽快升级换代,小五金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提高打

31、火机产业的规模和品种,提升档次,增强产品竞争力,重点扶持5家产值过亿元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力争打火机行业产值实现20亿元;扶持皮具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重点扶持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创立20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皮具行业产值达到15亿元。 (2)培植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企业产品创新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加快实现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鼓励企业建立品牌质量工程,坚决淘汰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引导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

32、理水平,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邵东铝业铝箔工程、邵东焦化厂年产100万吨焦综合利用工程和精华农产品公司黄花菜深加工、东阳农产品公司玉竹深加工、伟特家具公司家具生产和一批小五金精加工等项目发展壮大,帮助邵东铝业等有实力的企业争取上市。引导小五金、皮具、打火机、机械加工、包装印刷等行业组建产业集团,向规模化、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小五金、皮具、打火机、服装等行业向规模化、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3)加快园区建设。把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作为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构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平台。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的要求,把工业园区建设成经济发展的带动区,

33、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镇拓展的新区。不断创新工业园区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促进工业向园区发展。重点建好县城工业园区,要按照功能定位,把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行业特色的项目集聚成园,形成横向协作关系紧,纵向产业链条长的产业布局,提高园区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打造好仙槎桥五金工业基地、周官桥打火机工业基地、廉桥药都产业基地、火厂坪再生资源金属材料加工基地、流泽铝制品工业基地等乡镇工业园区。力争全县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 (4)优化产业布局。着眼于邵东的交通、区位和产业优势,系统整合资源,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以G

34、320国道、S315省道、衡邵高速为轴线的“一点两片”格局。产业布局的重点是突出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五金产业集群:以仙槎桥镇为中心,包括九龙岭镇、两市镇和黄陂桥乡部分区域,总面积30平方公里,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聚集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小五金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集群。 打火机产业集群:主要形成以周官桥打火机生产基地、顺发、东联、龙丰等企业为龙头的打火机产业集群。铝制品产业集群:形成以邵东铝业公司为龙头的铝制品产业集群。皮具产业集群:形成以皮具工贸园为载体,集聚300-500家中小企业,创立20-50个品牌,上下游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煤焦产业集群:形成以邵

35、东焦化厂和牛马司煤矿为龙头的煤焦产业集群。中药材产业集群:形成廉桥药都产业园依托,以廉桥镇、流泽镇和斫曹乡为中心,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条龙、面向全国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木材加工和家具产业集群:形成以伟特家具有限公司和徐家铺市场为龙头的木材深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集群。日用品和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形成以工业品市场为依托,以银海纸业等知名企业为龙头的包装印刷和日用品产业集群。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注重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产业化,健全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面貌,积极探索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迅速提高农村生

36、产力和农民收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大农业适应大市场的基本思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食结构的同时,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生产,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采取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扩基地、连片开发上规模的方式,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有影响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县围绕中药材、黄花菜、优质稻、优质果蔬、养殖业,发展一批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大户。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力争建设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3 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建好廉桥药都产业

37、园,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引导科技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种实体,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下,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建立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强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机遇,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上沙江、三合、同乐坪等8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水库120公里干支渠防渗等灌溉配套工程建设,搞好县城防洪工程。着手黄家坝引水工程,解决县城用水困难。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饮水、能源等方面的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普及工程和改水改厕工程。(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科研和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为农户从事

38、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结合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民以销定产,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检测认证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现代农产品科技园区,推广良种良法,抓好柑橘、黄花菜、生猪品改,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防疫新技术,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加快先进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做到耕作、灌溉、植保、运输基本实现机械化。建立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障体系,积极探索用工业城市收入反哺农业和农村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4)劳动技能培训。利用职

39、业技术学校和乡镇农校,注重农民科技文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创收能力,加强农村经济能人培养力度,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和经营者。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指导、信息咨询及就业服务网点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抓紧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技能培训扶贫工程”,建设好职业培训基地,对贫困农村劳动力逐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层次和效益。鼓励农村劳动力境外输出,加大对返乡创业者在信用提保、信息咨询、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目标。(5)小康示范村建设。抓住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

40、村庄规划、建设,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资源,降低农村基础设施成本,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大投入,按照小康示范村的要求,重点抓好一批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 3、加快城镇化。以提质扩容和安居乐业为目标,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做大做强县城、做精做美中心建制镇。(1)县城建设。县城区围绕功能定位,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扩容,实施绿化、亮化、净化三大工程,提高城镇品位,增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交通条件优越、地理位置

41、特殊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持建设与开发并举,以新火车站建设为契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市场为依托,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增强县城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作用,提高综合竞争力。努力提高县城规模和档次。努力把县城建成以商贸为主、工业发达、功能设施配套完善、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城市。(2)建制镇建设。以区位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注重产业结合,加快发展重要交通要道沿线建制镇建设,加快产业承接和配套,引导工矿、商贸、园区等向建制镇集聚发展,促进各中心镇和建制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选择一批中心镇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廉桥、仙槎桥、火厂坪、牛马司、灵官殿、流泽、团山、佘田桥、杨桥等中心建

42、制镇的发展,加快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城镇品位、突出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着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建设质量。(3)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以路为纲,扩容提质”的指导思想,重点建好新火车客站、物流中心、新世纪商贸城和一批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拉通县城希望大道、北岭路、红岭路等主要道路骨架,建好日处理能力38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年供气3695万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工程、占地63公顷的县城昭阳公园;建好东湖公园、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和县城防洪工程。建好新火车客站、体育中心、会议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为适应到2025年建设为50万人口城市的要求

43、,积极开辟县城第二水源,期内开展建设龙山水库引水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4、提升服务业 (1)商贸物流业。进一步加强内外贸结合,大力促进工贸、农贸、技贸结合,逐步形成辐射全国、接轨国际、多功能、多层次的商贸体系。加快由市场贸易大县向市场富县转变步伐。充分发挥市场商贸发达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流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县城市场档次,强化商贸功能,筹建湘中物流园、大型综合商贸广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务信息中心,把市场商贸做大做强,形成湘中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规范专业市场、商业特色街、大型超市商贸格局,引进县内外资金和先进的流通技术、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市场机

44、制和形成的市场优势,大力举办会展经济。进一步健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城市超市向农村延伸,搞好“万村千乡”工程。 (2)生态旅游业。以城区为龙头,以佘湖山、流光岭、大云山和九龙岭四个旅游区为重点,以荫家堂、烟竹岩、洪桥为三个特色品牌。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强景区景点开发和配置设施建设;加强绿色生态休闲农庄的开发与管理,培育和发展田园生态休闲文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招商引资、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社会投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集中力量开发一批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吸引力强的重点旅游项目,使生态旅游业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3)金融服务业

45、。优化金融环境,建好邵东金融安全区。加大对产品有市场、信誉有保障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支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保险中介机构,创新险种,努力提高保险密度和人均保费水平。制订和完善金融机构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通报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与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牵线搭桥工作,推动银企合作,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4)中介服务业。健全中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功能。要打破中介机构条块分割、规模小、依附政府的状况,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

46、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快培育发展会计、审计、评估、咨询、律师等中介服务,鼓励和扶持发展证券、保险、人才、劳动力、公证、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发展农产品经济联合体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在制定行业规划、行业标准,沟通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指导行业发展、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的作用。 (5)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使社区具备养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成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基层单位,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辅助性后勤服务,为居民提供物业、饮食、家政、保健、社区管理和娱乐等多方位、专业化的服

47、务。同时要完善社区卫生保障网络,开展以疾病预防、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社区为老年服务,健全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体系。 (6)房地产业。建立公开透明的房地产一级交易市场,培养和发展二级、三级市场,放开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房地产企业实力,提高开发水平,逐步完善多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健全和完善物业管理体系,强化业主自主管理意识。 5、推进科教兴县。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和智力支持。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企业技术工程开放提供创新平台,积极支持科技

48、公共平台建设,发展符合邵东特点功能齐全的科技孵化器。初步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科技开发体系、有效的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依靠科技重点解决农业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引进良种良法,确保粮食优质高产,提高名茶规模效应,建设有机茶基地,扩大优质黄花菜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黄花菜产业,开展玉竹连作技术研究,建设特色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推广饲养业新技术新模式,扩大养殖业规模。争取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畜禽良种率95以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拥有自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49、,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到2015年,全县小五金、打火机、铝制品、皮具、电池等主要产业全面完成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争科技含量和科技进步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强科普网络和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着力普及蔬菜增产、畜禽养殖、林果生产、节能、环保、卫生防疫等多种实用技术。到2015年,力争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5%。建成科普示范乡镇20个,科普示范村620个,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的科普场馆。 教育要全面巩固“两基”成果,基础教育资源向贫困乡镇倾斜,保障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

50、教育,建设一所高标准示范幼儿园。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继续加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提倡捐资办学,建立扶困助学制度,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卫星电视教育的作用,实现“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6、加强公共服务 (1)公共卫生。新建县人民医院外科楼和门诊大楼,将城关医院和红十字会医院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科医院;鼓励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办民营医疗机构,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51、,改造、扩建2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推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和病情监测网络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提高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控制能力。(2)公共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推进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好体育活动中心。扶持发展100个民间剧团,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建设一个大型图书市场,使经营户达到500户;建设大型音像超市,实行封闭经营,统一管理;新建大型文化广场和艺术培训中心;建设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筹建邵东县博物馆;规划

52、建设妇女儿童、青少年娱乐活动场所;稳定基层文化机构队伍。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提高档案事业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建好县档案馆新馆。加快县乡广播电视网络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实现全县广播电视数字化和本地节目的数字化。完成广播电视塔等重点项目3个。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强化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网络,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综合治理,提高人口出生素质。7、电力、交通建设。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搞好交通电力设施建设,提高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 (1)电力。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搞好青山220万KV变电站扩容

53、工程,新建和改造火厂坪、仙槎桥、县城金龙、佘田桥、范家山、宋家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座,新建斫曹、流泽、黑田铺35千伏变电工程3座,进一步搞好农网工程改造,使“十一五”期间全县供电能力增加到24万千伏,比“十五”期间翻一番。初步建成网架坚强、技术先进、调度灵活、运行经济安全的供电网。 (2)交通。公路建设。继续完善“三横六纵一连”网络体系建设,抓好改建八老线(涟源八十亭一邵东老屋堂)纵向主干公路;两峦线(希望大道一峦山岭);两邵线(公园路一魏家桥一邵阳);新建范邵线(范家山一魏家桥一邵阳);水黄线(水东江一野鸡坪一黄草坪)和衡邵高速公路连接线。全面完成县到乡(镇)、乡(镇)到村公路改造,实现乡

54、(镇)到村“通畅工程”。县间道路逐步贯通。站场建设。建设邵东物流中心和火厂坪、九龙岭、廉桥、团山、县城等5个汽车站。8、构建公共安全体系。打造平安邵东、建立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卫生安全、气象安全五大安全体系。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危害社会的行为,增加城乡居民安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遏制煤炭、石膏等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实施药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安全

55、监管。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县级地震台和乡镇地震宏观哨所建设,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增强地震监测预报和建设工程抗地震能力。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基础,改变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和能源量,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置收费制度,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设施运营市场化进程。加强水

56、环境治理,综合整治尾沙坝和城乡河道,加强水库的污染防治与治理。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综合整治水土流失。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搞好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做好野鸡坪省级候鸟保护区各项工作。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封山育林面积。 (2)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城乡各类污染源的治理,特别是强化城市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县城、重点镇以上都要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集中处理场所。严格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行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倡导可持续消费。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

57、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98%,新办企业“三同时”治理率95%,进一步加大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3)资源开发利用。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搞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城市建设和工农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大城乡和工矿用地的整理力度。根据工业区、城镇密集区、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保护区等不同的土地需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强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采伐管理。加强

58、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整顿矿业秩序,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规范石膏、煤炭、锰矿、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秩序,严禁滥采乱挖,坚决遏制“五小矿”。深化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矿业市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加快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促进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建设期间要搞好节水型社会试点

59、工作,开发普及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推广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广泛开展各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责、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力的良好风尚。 9、建设和谐社会 (1)劳动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

60、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商业、餐饮、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千方百计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的收入。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培植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条件的中心城镇,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组织建筑企业和技术人员,大力开拓县外市场,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实现县外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对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前的职业培训,发展和规范就业服务中介机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快培育

61、发展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2)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得到充分就业,享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重点培育一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示范乡镇,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制度,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和运行机制,逐步作实个人账户,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

62、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农村的养老保险以家庭保险为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要把目前仅限于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逐步扩大股份制、私营企业的职工,为社会的稳定、进步创造条件。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结合国家开征新税种等办法,拓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 (3)社会救助。对困难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救济救助,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

63、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事业,关注老龄化问题,搞好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建设,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做好减灾防灾抗灾工作。健全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困难学生救助、司法救助等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优先项目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必须有相应的项目做为支撑。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五个方面综合考虑,结合邵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以下的实验区优先项目:邵东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承担单位起止年限一、国家

64、投资部分(2个)1邵东新火车客运站建设及娄邵铁路既有线改造邵东段工程总长38.78公里,投资总额280000万元。邵东县新火车客运站建设及娄邵铁路既有线改造工程指挥部2009-20122衡邵高速邵东段工程总长46公里,投资总额30000万元。县衡邵高速指挥部2009-2012二、县级投资部分(44个)(一)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3个)3昭阳大道东扩及绿汀大道北段建设工程1、昭阳大道东扩,道路宽60M、长3.72km;2、绿汀大道北段长2.4km、宽42m。投资总额30000万元。县生态产业园开发建设投资公司2009-20104县城第二水源建设投资1.2亿元,日供水5万吨,投资总额24000万元。县发改局 县自来水公司2009-20125衡邵高速邵东连接线衡邵高速公路邵东连接线,全长7公里;绿汀大道南段全长3.1km,宽42m。投资总额32000万元。衡邵高速邵东连接线指挥部2009-2010(二)城建基础设施(8个)6开发区路网建设新扩建站前路、北岭路、兴和路、公园路共计2800m,投资总额8000万元。县开发区管委会20097昭阳公园建设占地750亩,投资总额1000万元县开发区管委会20098城市防洪堤建设工程邵水河县城地段扩宽20m,长6公里,改造河堤12公里,建河坝3座,投资总额23866万元,修建防洪堤1000m县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