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813115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车务通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ruck Track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版本号:1.0.0 QB-目录1范围12引用标准13术语和定义14符号和缩略语25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25.1系统逻辑结构25.2系统模块功能35.2.1核心应用服务模块35.2.2集团客户管理模块45.2.3运营商管理模块55.2.4数据库服务器55.2.5日志服务模块55.3车务通组网结构66车务通系统主要业务流程66.1定位66.2地图获取86.3车辆调度96.4车辆状态监控106.5历史轨迹回放117码号117.1短信接入号117.

2、2GPRS APN118系统设备性能及处理能力要求128.1高可靠性及高可用性128.2系统处理能力128.3系统扩展性138.4流量控制138.5业务接入方式139网管及操作维护139.1网管系统结构139.2网管功能要求149.2.1配置管理149.2.2故障管理149.3车务通系统接入IP综合网管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要求149.3.1车务通系统网元直连接口要求149.3.1.1配置管理接口要求149.3.1.1.1配置管理接口的功能要求149.3.1.2性能管理接口要求159.3.1.2.1性能管理接口的功能要求159.3.1.2.2性能报表需求169.3.1.3故障管理接口要求169.3

3、.1.3.1告警格式要求179.3.1.3.2告警接口的功能要求179.3.1.4操作维护接口要求189.3.2接口技术要求189.3.2.1接口实时性189.3.2.2接口信息传递准确性和完备性199.3.2.3接口容错能力199.3.2.4接口安全性要求199.3.2.5接口数据传递能力199.3.2.6接口数据追溯能力1910安全规范1910.1网络安全性1910.2数据访问安全性2010.3数据备份2010.4隐私权管理2011系统软硬件功能要求2111.1硬件要求2111.1.1硬件系统基本要求2111.1.2对服务器的要求2111.1.3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2111.2软件要

4、求2111.2.1基本要求2111.2.2软件功能要求2211.2.3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2211.2.4数据库软件平台要求2311.3移动访问终端功能2311.3.1多种查询手段2311.3.2位置查询2311.3.3终端浏览器要求2311.4PC浏览器的要求2412接口要求2412.1Gv接口2412.1.1GIS功能实现2412.1.2业务功能实现2512.2Gd接口2512.3Gf接口2612.4Vg接口2613计费流程2613.1车务通业务计费流程(GPS定位方式)2613.2车务通业务计费流程(CELL ID定位方式)2613.3资费原则2713.4省间结算27附录A 编制历史27

5、前 言本规范规定了车务通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和设备要求,技术实现方案包括逻辑结构以及组网结构、主要业务数据流程、接口要求。设备要求包括系统设备性能要求、网管要求。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研究院,辽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智,于蓉蓉,谈星东,汤雪缨,王哲伟,毛叶琴,高春林,王颖本标准解释单位:同提出单位。2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务通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案,包括逻辑结构以及组网结构、主要业务数据流程、系统设备性能要求、网管要求、接口要求,不包括业务订购流程、业务统计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内部使用,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省公司开展车

6、务通业务的依据。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中国移动基于CELLID的位置业务(LBS)总体技术要求(V1.2)2 中国移动基于CELLID位置业务LSP设备技术规范(V1.2)3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Le、Ls接口技术规范(V1.1.0)5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Lr接口技术规范(V1.1.0)6 中国移动数据基础业务管理平台接口规范-LSP分册(V1.5.1)7 中国移动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v2.0/3.0)8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GIS接口规范V1.0.09 中国移动GIS平台设备规范V1.0.010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Gv接口规范1

7、1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Gd接口规范12 中国移动位置业务Gf接口规范13 中国移动车务通业务Vg接口规范14 辽宁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位置服务基础业务管理平台(LBMP)技术规范16 中国移动行业应用GIS系统全网接入总体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车务通系统是中国移动位置服务系统的一部分,它承载于位置服务基础业务管理平台(LBMP)之上,对多种接入方式提供支持。它利用手机和车载终端,基于中国移动GSM网络,向用户提供车辆位置信息服务。集团客户管理员:集团客户IT管理员,拥有最高级别权限,并可创建操作员帐号、规定操作员帐号的操作权限,下文简称“管理员”;集团客户操作员:可实施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如业务监控,

8、操作员亦为监控人员,下文简称“操作员”。管理员包含操作员的权限,如果管理员执行业务监控等操作,下文中统称“操作员”。集团个人客户:车载终端含有GPS模块和通信模块,以手机号为标识。集团个人客户对应于车载终端,此对应关系由集团客户端管理员建立。“集团个人客户”指和车载终端对应的集团客户的职员,亦称“司机”、“驾驶员”。运营商管理员:运营商负责业务统计、查询的职员。业务使用用户:集团客户管理员和/或集团客户操作员。4 符号和缩略语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CMPPChina Mobile Peer to PeerISMGInternet Short

9、Message Gateway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LBMPLBS Based Manager Platform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LSPLocation Service PlatformSMSShort Message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W

10、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5 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5.1 系统逻辑结构 图 51 车务通体系结构图5.2 系统模块功能车务通系统分核心应用服务模块、集团客户管理模块、运营商管理模块、网管接口。5.2.1 核心应用服务模块核心应用服务模块负责整个车务通系统主要业务和功能的实现、内部任务的分发工作。负责接收来自各接口的各种请求,并将不同请求分发到车务通系统平台其他相应的部分进行处理,并将其他各部份的处理结果返回给接入终端。负责集团客户管理员和操作员的登录鉴权;负责接收业务使用用户的各种业务请求,并直接处理部

11、分业务,或将部分业务请求发送给LBMP,再将LBMP返回的结果信息返回给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模块在网络中通过Gv接口与LBMP相连,向LBMP发送请求及接收来自LBMP的响应;通过CMPP接口与企信通相连,接收来自终端用户的短信请求及向终端用户响应;通过Web接口与互联网相连,实现接收Web用户请求及向Web用户系统响应;通过WAP接口与WAP用户相连,实现接收WAP用户请求及向WAP用户系统响应;通过GPRS接口与GPS车载终端相连,实现接收GPS车载终端请求及向GPS车载终端响应;并于与日志等模块有接口相连实现相应功能。核心服务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鉴权子模块该模块和LBMP同步订购关

12、系,当集团客户管理员/操作员发起鉴权请求,鉴权模块根据此请求向数据库获取相关信息、进行鉴权,通过后,向使用用户发送允许登陆信息。定位子模块该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和CELL ID定位模块。下一阶段,如果AGPS在全网实施,则支持AGPS定位。GPS定位模块处理来自使用用户的GPS定位请求,根据此请求向车载终端下发定位请求,接收来自车载终端的经纬度信息,并根据此信息计算出所需要地图范围的经纬度信息,向LBMP请求,接收LBMP的响应结果,经过地图适配,呈现给用户。CELL ID定位模块处理来自用户的CELL ID定位请求,根据此请求向LBMP发送定位请求,接受来自LBMP的结果响应,将结果返回用

13、户。地图信息适配子模块判断业务使用用户的接入方式、请求的种类(矢量/栅格/文本),最终决定发送给LBMP请求的格式种类保证地图等信息对终端适配。地图操作子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地图操作请求,向LBMP发出请求,接收LBMP的响应结果,呈现给用户。车辆状态监控子模块接收来自用户的状态监控请求,向车载终端下发状态监控指令,接收车载终端的回复状态信息,呈现给用户车辆调度子模块接收来自使用用户的调度请求,向车载终端下发调度指令;也可接收来自车载终端的回复信息,呈现给用户。轨迹回放子模块接收用户轨迹回放请求,向数据库申请终端位置信息,将所需要的地图范围信息向LBMP请求地图,接收LBMP响应结果,经过地图适

14、配,呈现给用户。5.2.2 集团客户管理模块集团客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功能:集团客户自管理功能:实现企业信息管理、操作员管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等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等功能。与数据库相连,接收用户请求,对数据库进行读写等操作。短信下发通知功能:接收来自用户的短信下发请求,与短信网关相连,通过短信网关,向用户下发短信。统计分析功能:接收用户的请求,连接数据库,实现各种业务统计查询功能。5.2.3 运营商管理模块该模块接收运营商管理员的请求,实现对集团客户各种管理功能。5.2.4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所有业务数据。5.2.5 日志服务模块日志是一个系统数据变动和操作信息的历史记录,对数据的管理

15、和安全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应对系统所有的操作有详细的日志记录。日志的记录内容应该包括集团用户对车务通系统的访问日志,数据变动的历史日志。在平台中,日志还包括如下内容:l 接口数据调用日志记录系统与各接口的处理日志。该日志的作用可以用于数据的变动查询、连接的历史查询。为数据和操作的核查提供基础保障,该部分的日志主要是文件和表记录两种。l 系统应用的操作日志记录所有对用户应用的登录、按钮的触发、数据的查询等的记录,为历史日志的核查提供数据。日志的内容接口服务单元的日志记录包括:调用者、接口服务名称、调用时间、成功与否、返回代码、错误信息等。日志的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包括:日志检索、日志备份和日志

16、清空。控制日志包含所有的控制类的操作信息,从中可以查询到所有操作员所进行的操作控制信息,其中包括:用户序号,车载终端编号,操作时间,操作码,子操作码,操作参数;消息日志包含所有的消息类的信息,系统所有产生的消息都可以看到,其中包括:有车载终端编号,发生时间和消息描述;轨迹日志包括所有车辆的定位位置的轨迹信息,可以查询车辆的历史位置,其中包括:车牌号,时间,经度,纬度,方向和速度;日志管理服务器定期将日志按照一定格式处理成表文件存入DB数据库中。5.3 车务通组网结构 图 52 车务通系统组网结构图各省集团客户及SI可以通过互联网、WAP、短信等方式接入车务通业务系统,使用车务通业务;各省客户车

17、载终端通过GPRS网络向车务通业务系统传送位置信息,供集团客户/SI使用;客户开、销户、变更信息由BOSS录入,传至基础管理平台LBMP,再由车务通业务系统取到本系统内完成操作建议LBMP连接车务通平台所在省,将业务层和定位基础设施分层,便于业务布置,便于LSP平台容量估计。一种可选的方案是车务通系统直接连接到用户号码归属省的LSP。6 车务通系统主要业务流程以下对定位服务、地图获取、车辆调度、车辆状态监控、历史轨迹回放等五种主要业务流程进行描述。6.1 定位定位对应于定位模块,包括CELL ID方式和GPS方式。针对CELL ID方式流程如下:业务使用用户向核心应用服务器发送CELL ID位

18、置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中的CELL ID定位模块将此请求发送给LBMP,LBMP将此请求发送给LSP,LSP返回LBMP经纬度信息,LBMP调用GIS功能获得地图并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位置信息应答)给车务通核心应用服务器,核心应用服务器接收到位置信息后,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返给业务使用用户。B针对GPS方式流程如下: 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器(GPS定位)LBMP位置请求位置请求信息QB-QB-经纬度信息QB-QB-地图信息应答经纬度信息GPS终端接收成功应答位置信息应答GPRS/SMS网络位置请求信息地图经纬度信息业务使用用户发起GPS定位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GPS定位模块将此请求通过GPR

19、S/SMS网络发送给GPS终端,GPS终端获得经纬度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GPRS/SMS网络发送给核心应用服务器GPS定位模块,核心应用服务器GPS定位模块将需要的地图范围的经纬度信息发给LBMP,LBMP处理后将地图信息返回给核心应用服务器,核心应用服务器接收到地图信息后,给LBMP发送一次接收成功应答信息,并通过地图信息适配,将终端与地图合成后返给业务使用用户。6.2 地图获取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器(地图操作模块)LBMP地图操作请求地图操作请求地图操作应答地图操作应答接收成功应答 业务使用用户向核心应用服务器中的地图操作模块发起地图操作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地图操作模块向LBMP发起此

20、地图操作请求,LBMP根据请求作相应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地图操作应答信息返给核心应用服务器地图操作模块,核心应用服务器接收到地图操作应答后,向LBMP发送接收成功应答信息,核心应用服务器地图操作模块再将此地图操作应答信息返给业务使用用户。6.3 车辆调度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GPRS网络/企信通调度请求计费短信内容上传车载终端发送短信/GPRS请求短信/GPRS信息下行短信/GPRS信息上行短信/GPRS信息上传支持短信和GPRS两种接入方式。业务使用用户向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模块发起调度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模块接收此请求,通过短信网关发送短信请求或者向GPRS网络发送

21、GPRS的调度信息,短信网关网络根据请求,向车载终端发送短信(下行)/GPRS信息,由短信网关计费;如果是交互式应用,则车载终端回复短信上行至短信网关,短信网关将短信内容上传至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模块或由回复GPRS信息经GPRS网络传给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模块,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调度模块将此信息内容返给业务使用用户。6.4 车辆状态监控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状态监控)GPRS网络/SMS系统 监控请求车辆状态车载终端监控请求信息监控请求信息车辆状态信息车辆状态信息支持短信和GPRS监控两种接入方式。业务使用用户向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状态模块发送监控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状态模块

22、通过GPRS网络/SMS系统将请求信息发给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根据相关请求收集相关状态信息,并通过GPRS网络/短信将状态信息返回给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状态模块,核心应用服务器车辆状态模块将状态信息返给业务使用用户。6.5 历史轨迹回放业务使用用户核心应用服务器(历史轨迹回放模块)LBMP历史轨迹请求请求规则位置信息应答位置关键信息接收成功应答历史轨迹呈现DB数据库位置关键信息 业务使用用户向核心应用服务器历史轨迹模块发送历史轨迹请求,核心应用服务器历史轨迹模块根据此请求,从DB数据库读取相关数据(手机号码、时间、位置关键信息等),并将此相关数据作为请求发送给LBMP,LBMP根据相关数据的请求作

23、相应处理,将处理结果位置信息发送给核心应用服务器历史轨迹模块,核心应用服务器历史轨迹模块给LBMP发送一次接收成功应答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根据用户具体请求呈现给业务使用用户。7 码号7.1 短信接入号车务通业务采用全网短信接入号,该号码由集团公司统一分配:全网短信代码(有限公司分配)+短信扩展码。7.2 GPRS APNGPRS APN:CMNET。8 系统设备性能及处理能力要求8.1 高可靠性及高可用性为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核心应用服务器应采用多处理器、多网络和I/O通道及存储系统的RAID方式。系统关键软件、硬件应有一定的备份措施,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系统应具有软件、硬件故障在线恢

24、复的能力。可靠性要求l 系统必须达到或超过99.99%的可用性。l 系统的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MTBF5万小时。l 系统故障恢复时间 30 mins。l 主备倒用时间 3 minsl 要求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主处理器,主存,中央处理设备,电源和管理接口等系统主要部件应具有热备份冗余,关键设备应采用负荷分担、分布式多处理机结构,主要模块冗余度为1+1。l 设备的网络连接模块(信令网络与IP网络)与网络链路应有冗余备份功能,并采用高可靠的设备;网络连接模块应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l 设备的关键性服务器应采用高可用性方案。系统应冗余配置,保证系统无单一故障点,发生故障后能够快速切换,保证

25、724小时不间断运行。l 设备应有良好的备份策略和恢复计划。系统数据和业务数据可联机备份、联机恢复,恢复的数据必须保持其完整性和一致性。l 设备必须支持热插拔功能。l 设备软件故障应小于3个/版本。l 设备硬件故障应小于0.1次/月。8.2 系统处理能力GIS、电子地图、计费处理能力见相关规范。本规范只对车务通业务受理、业务处理能力进行描述。系统处理能力不小于N次/秒(参考值29次/s);系统可同时支持的企业用户不少于N个(参考值10000个);系统的存储能力不少于N万用户(参考值6.44万);服务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峰值利用率小于60%;支持的WEB/WAP并发用户数不少于N个(参考值4600

26、);系统处理时间小于1秒。(注:N值是根据市场预测模型计算得出,各省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数值)8.3 系统扩展性当系统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时,要求系统能够在线增加服务器,在线软件版本升级,做到平滑升级,不影响业务的正常使用。系统应对新增硬件的配置不作特殊要求。跨数据库平台实现多数据源无缝集成的功能,可以跨数据库平台操作数据。8.4 流量控制系统应能对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流量控制,可设置阀置,在流量超限时能发出警报,如发短信息到管理员手机等。8.5 业务接入方式车务通系统将支持Web、WAP、短信、GPRS、IVR、彩信、USSD等接口,现阶段支持Web、WAP、短信、GPRS接口;下

27、一阶段支持IVR、彩信、USSD接口。Web接口通过CMNET接入互联网;WAP接口通过CMNET APN与GGSN相连;短信接口通过CMPP协议与短信网关相连;GPRS接口即Vg接口,通过CMNET与GGSN相连,用于GPS/AGPS终端接入。9 网管及操作维护9.1 网管系统结构车务通系统,应与中国移动数据综合网管系统连接,接受网管系统的管理。车务通系统的网管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1)支持SNMPv2c或以上版本,以实现接口的配置、告警、性能管理功能;2)支持FTP协议,以实现接口的性能数据采集功能;3)支持Telnet、MML或远程终端方式,实现接口的操作维护功能。应遵循规范数据网管设备网

28、管接口技术规范 第1部分:接口功能与协议要求、中国移动数据网管局数据下发接口规范总册、分册及XML要求。9.2 网管功能要求9.2.1 配置管理l 重要文件定期备份实现对车务通系统的重要配置文件以及用户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定期将重要配置文件进行备份,由网管系统采集。l 软件版本管理实现对主机、网络等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版本管理,在系统发生变化时,将修改情况更新到指定文件,由网管系统采集。9.2.2 故障管理l 实时监控和故障记录:车务通系统支持SNMP协议并能在统一的管理控制台上对分布式系统的各部分进行监察。l 连接性能实时监控:实时监控车务通系统与LBMP的连接性能。l 业务实时监控:实时监

29、控业务流量。l 性能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业务系统的系统状态。9.3 车务通系统接入IP综合网管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要求车务通系统接入IP综合网管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要求包括接口功能要求和数据需求两部分。9.3.1 车务通系统网元直连接口要求要求车务通系统向IP综合网管系统提供网元直连接口,包括配置管理接口、性能管理接口、故障管理接口和操作维护接口几个部分。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网元直连接口可以实现对车务通系统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和集中操作维护几项功能。要求配置数据接口、性能管理接口、故障管理接口采用SNMP协议实现;对设备的配置功能(操作维护功能)采用MML接口实现。9.3.1.1 配置管

30、理接口要求车务通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提供配置管理接口,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该接口可以获取车务通系统设备的物理和逻辑资源,修改设备的配置参数。配置接口需满足稳定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及安全性等相关技术要求。9.3.1.1.1 配置管理接口的功能要求1 配置数据的采集功能配置数据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SNMP协议采集设备的配置信息。2 对配置信息的修改功能 (可选)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SNMP协议修改(增加、删除、修改)对象及其属性值。 3 自动上报和自动同步功能(可选)接口应支持配置信息改变自动上报功能,将配置信息的的变动情况上报给IP综合网管系统,如对象创建通知、对象删除通

31、知、状态改变通知、属性值改变通知等。当配置信息变化较大,网元接口应能够抑制与该配置变化相关的其它通知的上报(如对象创建、对象删除、属性改变和状态改变通知),以防止大量通知造成网络拥塞。9.3.1.2 性能管理接口要求车务通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应提供性能管理接口,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该接口获得各种反映车务通系统的网络运行质量和业务情况所需的性能数据,实现对车务通系统的性能管理。同时性能管理接口需满足稳定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及安全性等相关技术要求。9.3.1.2.1 性能管理接口的功能要求1 性能数据的采集功能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SNMP协议获取设备的性能统计数据。通过设置起始时间参

32、数,指示网管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约定以开始时间指代数据起止时间段,如2004.06.10 10:00的数据是指2004年6月10日10:00至10:15的数据(在统计粒度为15分钟的前提下)。通过性能管理接口,能获取最近一周之内任何时段的数据。2 数据完整性监控功能设备为每个时间段的统计数据提供标志反映数据完整性情况。IP综合网管系统采集某一时段的性能统计数据时,首先使用SNMP协议读此标志判断数据是否完整,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性能数据的采集。对于一个给定时间段的统计数据,读完整性标志可能返回三种状态:“数据有且完整”、“数据有但不完整”、“数据无”。3 性能门限管理功能(可选)接口应能接收IP

33、综合网管系统对性能参数门限设置。性能参数门限的定义包括两部分:被监测的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门限值。当该性能参数超过所定义的门限值,网元设备应产生并发送相应的性能告警。9.3.1.2.2 性能报表需求指标名称系统注册用户数设计容量系统设计最大记录数当前注册用户数当前活跃注册用户数集团客户管理员尝试登录次数集团客户管理员登录成功次数集团客户管理员发起定位请求次数集团客户管理员定位请求的成功次数集团客户管理员发出短信次数 集团客户管理员短信发送成功次数集团个人客户发送上行短信的次数集团个人客户发送上行短信成功的次数指标单位户户次次次次次次次次分为(日、周、月报表)还需要增加以下统计项目:集团客户管理员

34、尝试登录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登录成功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发起请求请求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定位请求的成功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发送短信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短信发送成功频次(次/日)集团个人客户发送上行短信的频次(次/日)集团个人客户发送上行短信成功的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请求轨迹回放的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请求轨迹回放成功的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请求地图操作的频次(次/日)集团客户管理员请求地图操作成功的频次(次/日)当前注册的集团用户数每个集团用户对应的集团个人客户数量9.3.1.3 故障管理接口要求车务通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应提供基于SN

35、MP协议的告警上报接口,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该接口可以实时接收车务通系统产生的各种告警,实现对车务通系统的告警实时监控管理。同时告警接口需满足稳定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及安全性等相关技术要求。9.3.1.3.1 告警格式要求告警上报接口上报的告警信息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条目说明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备注告警的序列号告警的序列号Alarm_id字符串网元的识别名网元的识别名Dn字符串告警原始级别告警级别,设备上报告警消息中的告警级别。Org_severity字符串告警原始类型告警类型,设备上报告警消息中的告警类型。Org_type字符串告警原因告警原因ProbableCause整数告警发生时间告

36、警发生时间Occur_time时间告警清除时间告警清除时间Clear_time时间告警状态活动状态,表示告警是否被清除还是处于活跃状态Activestatus整数告警标题告警标题Title字符串告警内容告警内容Alarm_text字符串其中,告警级别和告警类型定义为:告警级别:分为严重告警、主要告警、次要告警、警告告警和不确定告警五种级别。告警类型:分为通讯告警、环境告警、设备告警、处理错误告警、服务质量告警等。告警内容中必需告警精确定位信息,能够通过单条告警具体明确的定位到发生故障的链路。9.3.1.3.2 告警接口的功能要求1. 告警实时上报功能接口应支持通过SNMP协议向IP综合网管系统

37、实时上报告警和事件通知的功能,提供故障告警及故障定位等相关信息。2. 告警通道监测功能设备应维护一个时间记数器,每当设备发出告警时,此记数器重新开始记数。当经过一段时间(参数T)设备没有产生告警导致计数器到期时,设备使用SNMP协议向告警上报接口发送一个特殊的告警消息(推荐使用设备告警序列号0来区分),以指示上层网管系统设备告警模块及告警上报接口工作正常。参数T的值能查询,能被设置以改变此“心跳”消息的上报周期,参数T的缺省值为为60秒。3. 告警同步功能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SNMP协议同步设备告警信息,查询并获得网元当前活动告警。4. 告警过滤功能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设置告警

38、和事件过滤条件,能通过告警时间、告警级别及告警类型、告警原因、告警源等条件对上报告警进行过滤,指示设备不再向告警上报接口发送这些告警信息。5. 历史告警查询功能(可选)接口应支持历史告警查询功能,通过输入时间参数,查询一段时间内网元上产生的所有告警,以使IP综合网管系统历史告警记录与网元保持一致。9.3.1.4 操作维护接口要求车务通系统的网元直连接口应提供基于MML的操作维护接口,IP综合网管系统通过该接口实现对车务通系统设备的集中操作维护,实现以下日常维护功能:1. 接口应支持IP综合网管系统用MML命令行方式对网元进行交互操作的功能2. 同时操作维护接口需满足稳定性、及时性、安全性等相关

39、技术要求。9.3.2 接口技术要求9.3.2.1 接口实时性1 告警传递时延在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告警传递时延(即从网元发生告警至告警到达IP综合网管系统的延迟)应小于10秒。2 性能数据时延性能统计数据的统计粒度应为15分钟,且设备性能数据延迟应小于5分钟,如,在16:05分应准备好15:4516:00的数据供上级网管系统采集。3 配置数据传递时延当系统资源配置发生变化后,系统应能及时发现网络配置变化,及时更新本地数据存储,其更新时延(从配置发生变化到车务通系统本地更新完成)应小于10分钟。4 操作维护的实时性当IP综合网管系统登录网元,与网元进行命令行交互时,网元接口对命令响应时间不应超

40、过10秒。9.3.2.2 接口信息传递准确性和完备性网元直连接口应保证传递给IP综合网管系统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备性。9.3.2.3 接口容错能力网管接口应支持非法数据辨别功能,并能产生数据非法的通上报上级网管系统网管接口应支持一定的容错能力,不会因为输入非法数据导致接口故障。网管接口应具有意外中断时有自恢复能力,在短时间内应能够重启进程,并能将故障期间产生的事件信息传递给管理系统。网管接口应具可靠性保障机制,保证信息传递不被丢失。9.3.2.4 接口安全性要求1. 访问列表控制要求设备能设置允许访问此设备网管接口功能的IP地址列表。2. 接入身份认证要求设备对来自配置管理接口、故障管理接口与性

41、能管理接口、操作维护接口的连接请求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口令独立于应用程序且可被修改,口令传递过程要求加密。3. 信息加密要求对MML接口进行加密。(如Telnet方式要求改用SSH方式)9.3.2.5 接口数据传递能力接口应支持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应适当考虑承载管理信息的数据网的带宽。9.3.2.6 接口数据追溯能力通过网管接口,IP综合网管系统可以查询到历史性能数据和历史事件信息。网元应能保存7天以上的性能数据和7天以上的历史事件及告警信息。10 安全规范10.1 网络安全性系统平台(LBMP)通过集成防火墙产品来实现对从数据链路层到应用层的各个层次的安全访问控制。抵御大量的网络攻击行为,

42、防止绝大多数著名的DoS攻击,包括:Ping-of-Death、Ping-Flooding、 UDP-Flooding、SYN-Flooding、KillWin、WinNuke、LAND、TearDrop、IGMP2、 IP碎片、源路由、IP-Spoofing等等。平台的所有服务器均应安装安全防护系统(例如:防火墙设备、防病毒、防黑客系统等)。10.2 数据访问安全性数据是车务通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因此对数据的保护也是管理方案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数据的保护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传统的数据备份,这是对数据进行保护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另一个是数据的安全管理,数据的备份解决保证了数据不会因为

43、意外事件而丢失,数据的安全则要保证数据不被非法的访问或修改,甚至是受病毒的感染。数据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得到保证:1) 访问控制,主要是保护对车务通系统中关键业务主机上的资源的访问;2) 入侵检测,从网络层次上对车务通系统进行安全保护,自动阻断对系统的攻击或对车务通系统子网的非法使用;3) 风险评估,对车务通系统中的关键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4) 安全审计,在集中的安全审计控制台上对车务通系统进行安全审计;5) 病毒防御,主要是针对车务通系统中的PC机实现防病毒。10.3 数据备份系统数据采用动态异地防灾数据备份方式,即备份数据不在同一地点的机房;日志、用户请求数据以及历

44、史轨迹等保存3个月。10.4 隐私权管理因位置定位涉及隐私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客户的隐私权。(1)如果由集团客户为集团个人用户付费,默认业务受理单中该集团客户填写的要定位的手机号码为集团合法管辖手机号码,加盖集团客户公章后,集团客户要对定位的手机号码隐私权负责。如果由集团个人用户分别付费,需要持手机机主的身份证原件进行确认。集团客户ID在被定位用户号码归属省的LSP平台为被定位用户的白名单成员。(2)运营商业务管理员帐号,无权对集团开户的车辆进行定位等相关操作。(3)对系统维护人员,通过制定安全管理责任规定限制系统维护人员帐号的使用。11 系统软硬件功能要求11.1 硬件要求11.1.

45、1 硬件系统基本要求1)应采用模块式的硬件结构,便于扩充,并能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2)提供的设备,应全部采用经过老化测试和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3)系统构成应具有冗余和容错等安全措施。4) 当软件升级时,应不影响硬件结构。11.1.2 对服务器的要求1) 服务器系统要有冗余度,遇到服务器软硬件故障时,具有重新启动及系统主备倒换等性能,以保证其安全可靠。2) 服务器系统具有故障脱机自动诊断功能。3) 服务器系统应具有过负荷控制措施。4) 服务器系统应具有软、硬件故障告警信号。11.1.3 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1) 人机命令可采用

46、图形界面(GUI)方式或命令行方式。2) 各类物理告警信号除能由设备在接口卡的面板上显示之外,还应能通过网管系统在显示屏上显示。11.2 软件要求11.2.1 基本要求1) 要求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模块之间的通信应按规定接口进行。任何一层的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应影响其他模块。2) 配置数据与处理程序应有相对的独立性,配置数据的任何变更都不应引起运行版本程序的变更,处理程序应与任何局数据相适应。3) 软件应有容错能力,一般小的软件故障不应引起各类严重的系统再启动。4) 软件设计应有防护性能,某一软件模块内的软件错误应限制在本模块内,而不应造成其它软件模块的错误。5) 应具

47、有软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一旦软件出现死循环等重大故障时,应能自动再启动,并作出即时故障报告信息。6) 同种型号的设备应采用同一种软件版本,同一型号设备的不同时间的软件版本应能兼容。6) 软件支持在线升级,要求在软件升级过程中不影响现行业务的运行。11.2.2 软件功能要求1) 要求有完善的实时操作系统。2) 要求有完善的各类协议处理功能和代码转换功能。3) 要求具有网管子系统及处理相应业务的功能,要求具有输入业务量、输出业务量控制功能。4)要求具有完善的系统结构控制功能,可以灵活地组合设备,构成运行系统。5)要求软件采用友好的图形化窗口用户操作界面,支持鼠标操作,可操作性强。而且操作界面应简

48、洁、直观,有利于简化操作,并提高操作效率。6) 要求具有对相应的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功能。7) 要求具有对软件、硬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有完善的故障告警及障碍后处理功能。8)要求具有完善的、方便的人机通信控制功能。9)要求具备多用户和多任务操作能力,并对用户数不加限制。8) 要求具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功能,具有配置的维护管理,业务量观察管理、软件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计费管理等功能。9)要求具有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功能。故障中断定位后应能显示或打印,报告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等有关信息。10)要求软件系统支持在线帮助功能,而且系统管理员能够修改帮助文本。11)定位、定时监控、跟踪功能设备容量要求在同一视

49、窗窗口至少同时监控车数在100辆车以上。轨迹回放功能要求保存3个月的历史轨迹。11.2.3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1) 要求具有在不中断通信的情况下,完成程序打补钉的功能,补钉应集中专用。2) 要求对于全部局数据和用户数据都可以在不影响呼叫接续处理的情况,用人机通信方式进行下述操作:a) 数据查询;b) 数据修改变更;c) 数据追加;d) 由磁带或其他媒介进行批量数据的引入运行;e) 原运行数据的暂存,重新运行,使用删除。3) 如对修改后软件不满意或将修改后软件引入系统后,对系统有副作用或发现新版本有问题,应能方便而迅速地(在1分钟内)恢复到原来的程序。4) 系统软件能在线升级,不需重启动。5)

50、 故障诊断软件的诊断精度:要求故障诊断软件能对硬件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故障诊断定位后应能显示或打印,报告故障设备的物理位置等有关信息。对硬件故障诊断定位的精度要求如下:对于各公共部件,如处理机、线卡、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等的硬件故障应能达到:100%的故障能自动定位至1块板。11.2.4 数据库软件平台要求 数据库软件平台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具有存储空间数据及其属性的能力,并支持向三维方向扩展的能力; 支持主流的网络协议; 具有很强的技术(如:分布式查询、多服务器协同技术、远程调用等)容错能力、错误恢复能力、错误记录能力; 支持硬盘镜像及联机备份(如:Cluster方式); 具有快速的并发用

51、户查询速度,并发控制稳定可靠,支持多线程体系结构; 提供加锁的方式、隔离级别,支持死锁自动解锁; 支持简体汉字,符合双字节编码;具有开发第二代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即Client/Server)和WEB应用的工具,开发工具易用、开发效率高、维护方便。11.3 移动访问终端功能11.3.1 多种查询手段利用WAP、SMS、Kjava、USSD等技术手段查询车辆的位置,一期车务通系统支持WAP、SMS接入。11.3.2 位置查询授权用户通过多种查询手段主动查询被查用户位置,服务平台按查询手段返回相应的结果。WAP查询:要求对应Web查询形式,给出越界查询、定时查询、历史查询和道路查询等功能。报警通知

52、:要求对于车务通系统各种情况的报警,能够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相关技术人员。11.3.3 终端浏览器要求终端侧的矢量图浏览器应能供用户灵活的下载、删除和升级之,且API开发包支持采用的KJAVA。对手机上运行的矢量浏览器的要求如下: 浏览器指标平均矢量数据文件大小4K Bytes浏览器程序下载包大小50K Bytes终端浏览器程序120K Bytes地图本地描绘速度0.5秒数据压缩率(以24位色BMP图像为标准)60:1数据压缩手段常规压缩、分块压缩等11.4 PC浏览器的要求PC浏览器发送位置服务请求通过车务通系统到LBMP,支持XML或其他请求协议;接受来自LBMP封装成XML或其他接口形式的相

53、应结果。如果是矢量地图数据,为了保护矢量格式与地图数据的权利,需要在封装前需要进行加密处理,支持下载矢量地图提供方提供的专用插件。-实施-发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12 接口要求各接口位置如图121所示:图 121 车务通系统接口示意图12.1 Gv接口Gv 接口是车务通系统与LBMP之间的接口,遵循位置业务Gv接口规范。包括“GIS功能调用实现”和“定位功能实现”两部分内容。(1)对于CELL ID方式的定位,Gv接口完全遵循位置业务Gv接口规范,包括定位和GIS调用两部分。(2)对于使用GPS方式的定位,该接口仅涉及到 “Gv接口”中GIS调用部分。(3)LBMP鉴权车务通平台的接入,

54、不允许非法的平台接入LBMP。12.1.1 GIS功能实现该接口主要实现如下功能:l 地图绘制l 矢量地图服务l 目录服务l 路径搜索l 地理编码l 逆地理编码l 测算l 元数据等12.1.2 业务功能实现响应定位请求a) 集团客户管理员通过车务通系统客户端(WEB/WAP浏览器)发出对集团内用户进行定位的请求(一个号码或多个号码);b) 车务通系统将请求送给LBMP(包括集团客户代码、要求定位号码);c) LBMP对请求定位的号码进行订购关系鉴权,即被定位用户是否属于该集团客户; d) 鉴权通过后,LBMP调用相关资源(GIS系统、LBS平台),实现定位;e) LBMP判断该请求类型:WEB

55、、WAP、SMS请求;f) LBMP根据请求类型将位置信息发送给车务通系统(注:如果需要传送地图,实际传送的是URL,URL指向的地图应该是基础位图);g) 车务通系统将收到的位置信息(URL、文字说明)传给业务使用用户;h) 车务通系统将定位成功的消息发送给LBMP;i) LBMP记录一次该车务通系统对LBMP的调用;j) LBMP对该车务通系统的请求的内容、次数等信息记录下来,形成话单。 注:对定位请求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请求坐标,另一部分为获取GIS结果。本方案中规定,“车务通”业务系统可携带坐标直接请求获得GIS结果。12.2 Gd接口Gd接口为车务通系统与LBMP的业务开

56、通接口,实现车务通子系统到LBMP上订购关系同步功能。车务通系统通过Gd接口获取集团客户代码、用户名、密码等开户与鉴权信息。采用http协议,格式为XML文件,由车务通系统每30分钟向LBMP取数据。协议具体内容详见位置业务Gd接口规范。12.3 Gf接口Gf接口为车务通系统和LBMP之间的(GPS定位方式的)计费话单接口。车务通系统将话单数据文件放在指定的FTP服务器上,由LBMP计费系统主动提取。协议具体内容详见位置业务Gf接口规范。12.4 Vg接口车务通系统与GPS终端间的接口,通过CMNET与GPRS/SMS网络相连,实现将车载终端的位置传输给车务通系统以及车辆调度的功能。具体协议内

57、容详见位置业务Vg接口规范。13 计费流程13.1 车务通业务计费流程(GPS定位方式)图 131计费流程图由于GPS定位是车务通系统直接与车载终端进行通讯,实现车载终端的位置信息的上报功能,因此成功定位次数完全记录于车务通系统,因此CDR文件的生成在车务通系统完成。具体话单格式详见位置业务Gf接口规范。车务通系统通过Gf接口与LBMP计费模块相连。LBMP通过FTP方式向车务通系统提取话单文件,将计费信息传给BOSS系统,完成计费功能。13.2 车务通业务计费流程(CELL ID定位方式) CELL ID方式的定位实现,是车务通系统在接收到请求之后,向LBMP发起请求,由LBMP向LSP发送

58、定位请求,由LSP向LBMP回复位置信息,LBMP调用GIS功能后,以地图形式回复给车务通系统。因此话单产生点为LBMP,而不在车务通系统。后续步骤同GPS定位方式。13.3 资费原则客户使用车务通业务产生的费用包括行业服务费、位置业务功能费、通信费。1)行业服务费:由于使用地图,以集团客户为单位每月收取定额费用,计费点在BOSS;2)位置业务功能费位置业务功能费是指集团客户在使用移动公司提供的“车务通”业务对车辆进行定位所产生的费用。按照成功定位的次数进行按次计费,可提供分段套餐。计费点在LBMP。3)通信费车务通系统的GPRS通信费、点对点彩信费,按照中国移动既有资费政策收取。客户可自由选择是否开放语音功能,如开放则通话费标准与所捆绑的品牌相同,国内漫游。13.4 省间结算GPRS结算按照现行省间结算原则进行。短信通信费归集团客户签约省,暂不结算。行业服务费、位置业务功能费在集团客户签约省、车务通平台提供省之间按比例结算。附录A 编制历史XXXX规范 编制历史版本号更新时间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1.0.02006-9-6初稿1.0.02006-11-15报批稿 1.0.02006-11-23报批稿,根据评审意见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