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760312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9.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论文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摘要本设计主要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设计核心,采用了电源模块,电磁感应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器模块和蜂鸣器等与外围电路相结合,通过软件编程记录和检测电缆的位置,来完成题目的设计要求。本系统通过电磁感应模块检测某个位置是否有带电电缆以及电缆是与哪种灯连接的,当检测到带电电缆时,蜂鸣器发出响声予以提醒,然后由红外传感器检测这个点的具体位置,再由单片机记录下这个点的位置和检测到的电缆的种类,并由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同时也让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检测所用时间。关键词: AT89C52RC单片机 颜色传感器 LC谐振电路 蜂鸣器

2、LCD液晶显示器This design is mainly based on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design,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odule, infrared sensor module, LCD1602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a buzzer and a peripheral circuit combination,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records and dete

3、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able,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design.This system through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odule detects a position if there is a live cable and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lamp, when the electric cable, the buzzer sound to remind, and then by the infrared sensors

4、to detect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is point, cables again by the loc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is point down to the single record and by LCD1602, LCD display, but also let the LCD1602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hows the time for detection.Keywords: AT89C52RC MCU color sensor LC resonant circuit buzzer

5、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目录一、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31.1单片机的选择31.2电源系统的方案选择31.3感应系统的方案选择41.4坐标识别系统的方案选择41.5显示系统的方案选择5二、 硬件设计62.1电路设计62.1.1 电磁感应模块62.1.2显示模块72.1.3蜂鸣器驱动电路72.2理论分析与计算82.2.1电磁感应原理及计算82.2.2坐标识别原理9三、软件设计103.1系统软件描述103.2 程序流程图103.3程序(见附录)11四、测试114.1 测试条件114.2 测试方案114.3 测试结果11五、结论13附录(一):参考资料14附录(二):程序14

6、1一、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本系统是由电源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坐标识别模块,电磁感应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电缆布设板等组成。系统组成图如下:图1 系统组成框图1.1单片机的选择方案一:STC89C51单片机,操作简单,开发资源丰富,成本低,但它的功能不够丰富,需要和许多模块配合使用,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外部电路的复杂,电路也容易出错。方案二:STC12C5A60S2单片机,不仅运行速度快,而且片内具有丰富实用的资源,如AD转换器,PWM等,这样,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减少了对模块的使用,外部电路显得简单轻巧,电路不易出错。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比较,两种型号单片机皆可以完成要求,但ST

7、C89C51单片机成本较S1TC12C5A60S2成本低,且易于采购,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一。1.2电源系统的方案选择方案一: 直接使用AA干电池进行供电它的结构十分简单,但是供电能力差,不易长时间供电,更换电池较为频繁。 方案二: 使用4节3.6伏铅酸锂铁电池,经电容滤波和L7805稳压后输出约5v电压。可保证长时间稳定的输出电压。这样可以提供持久稳定的电流,稳压后给单片机系统和其他芯片供电。考虑到系统稳定工作的要求,所以选择方案二。 图2 电源原理图1.3感应系统的方案选择方案一:自制电感线圈,采用电感线圈作为传感器将电流产能生的电磁场转化为电压,经运放放大电压并采用AD转换收集电压信息,来判

8、断是否有磁场,进而判断是否有电缆存在。方案二: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产生电磁场,我们利用LC谐振电路对产生的电磁波进行接收、转化、放大并进行AD转换判断有无电磁波以及电缆。方案三:电磁感应模块,采用霍尔传感器模块来直接检测磁场。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一自制线圈的干扰太大,所获得的杂波影响太大,以及电压太小,方案三市面上的磁场传感器未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精度。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二。1.4坐标识别系统的方案选择方案一:红外传感器 让红外传感器和磁感应器同时从第一格按顺序依次移到第四十九格中,利用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和记录磁感器的检测位置 ,同时磁感应器检测有没有电缆,是10W的还是60W的。最

9、后通过显示系统分别显示出10W,60W的电缆的位置和检测时间。方案二:按键用三个按键,按键一是10W,按键二是60W,按键三是空白键。磁感应器从第一格按顺序依次移到第四十九格中,当感应器检测到10W的电缆线时,按下按键一,记录下他的位置;当感应器检测到60W的电缆线时,按下按键二,记录下他的位置,当感应器没有检测到任何电缆线时,按下按键三,记录下他的位置。最后通过显示系统分别显示出10W,60W的电缆的位置和检测时间。以上两种方案都可以实现对电缆位置的确定,但方案二每检测一个方格就要按一次按键,操作麻烦且费时。所以,通过对设计要求和设计人性化的综合考虑,最后,我们选择方案二。图3 电缆布设示意

10、图1.5显示系统的方案选择方案一: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显示比较简单但是不能同时显示几个数据和字符。方案二:LED点阵显示,LED点阵显示虽然能显示字符和数字,但显示效果不好,且不易编程。方案三:LCD液晶显示,LCD液晶不但能显示字符和数字,而且显示效果较好,容易编程实现。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比较,以及设计要求,我们选择方案三。二、 硬件设计2.1电路设计2.1.1 电磁感应模块 电磁感应模块我们选择LC谐振电路,如下图所示,电感L可接收空间中的电磁场经谐振电容选频可获得稳定的电压,右图为等效电路图:当LC谐振电路接受且输出电路之后我们采用三极管1815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电路如下图所示:L1C1

11、+5VT11815R2kR11kC2C3D1150Hz50频率放大输出Vout 当然,也可以选用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但是需要选择单电源、低噪音、动态范围达、高速运放不太容易,所示我们选择三级管进行放大。2.1.2显示模块为了使10W,60W的电缆的位置和检测时间能够清楚的显示,我们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这能很好的达到题目要求。电路图如下: 图5 显示模块电路图2.1.3蜂鸣器驱动电路当电磁感应模块检测到电磁场时单片机接收到信号,并驱动蜂鸣器发出警报,由于蜂鸣器采用有源蜂鸣器,故蜂鸣器驱动电路如下图所示:图5 蜂鸣器模块电路图2.2理论分析与计算2.2.1电磁感应原理及计算 根据麦克

12、斯韦电磁场理论,交变电流会在周围产生交变的电磁波。见下图:图6 电流周围电磁场的分布示意图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按照一定规律分布。通过检测相应的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反过来获得导线的位置,这正是我们设计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的目的。由毕奥-萨伐尔定律知:通有稳恒电流I 长度为L的直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距离导线距离为r处P点的磁感应强度为:B (410 7TmA1)由此得: B =0I (cos1 cos2 )/ 4。r所以,对于无限长直电流来说,上式中= 0 , =,则有B =0I 。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B =0I 。来检测和分辨到底是接11W节能灯的电缆,还是接60W白炽灯的电缆。感应磁场的分布

13、是以导线为轴的一系列的同心圆。圆上的磁场强度大小相同,并随着距离导线的半径r增加成反比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检测电缆的具体位置。示意图如下:图7 无限长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2.2.2坐标识别原理本系统采用红外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红外传感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由此过程来改变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单片机以电压的变化为依据来识别坐标。来记录探测仪的检测位置。电路图如下:图8 寻迹模块电路图三、软件设计3.1系统软件描述 软件部

14、分主要采用STC89C51单片机控制整个电路,通过电磁感应测量、电磁感应电压大小识别、坐标识别测量在LCD1602上显示出电缆的种类,位置和测试时间。软件设计思路电磁感应测量电路进行实时电磁场测量将电信号经滤波、放大等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实时进行红外测线记录方格号,单片机对其进行电压转换,判断有无电磁场,当有电磁场时单片机进行记录,液晶显示方格号,并驱动蜂鸣器进行报警。3.2 程序流程图图9 程序流程图3.3程序(见附录)四、测试 4.1 测试条件 所需测试工具有:77方格的五合板(每个方格的大小为15cm15cm),11W 节能灯, 60W白炽灯,电缆,秒表。4.2 测试方案使制作完成的探测仪

15、从第一格按顺序依次移到第四十九格中,当探测仪碰到电缆时,显示器会分别显示出10W,60W的电缆的位置,同时也会显示出检测所用时间。4.3 测试结果A、60W白炽灯和11W节能灯的电缆同时测试数据如表一:表一 显示位置实际位置显示时间/s实际时间/s第三格第三格33第十格第十格2020第十七格第十七格3434第二十四格第二十四格5050第三十一格第三十一格6363第三十八格第三十八格8080第四十五格第四十五格9393B、60W白炽灯的电缆同时测试数据如表二:表二 显示位置实际位置显示时间/s实际时间/s第三格第三格44第十格第十格2222第十七格第十七格3535第二十四格第二十四格5555第三

16、十一格第三十一格6868第三十八格第三十八格8383第四十五格第四十五格9898C、2根电缆其间隔不小于一个方格是否有60W白炽灯带电电缆的测试数据如表三:表三格数第六格第十六格第二十六格第三十六格第四十六格有/没有(实际)没有有有没有有有/没有(显示)没有有有没有有显示时间515284049实际时间515284049D、2根电缆其间隔小于一个方格是否有60W白炽灯带电电缆的测试数据如表四:表四格数第九格第十九格第二十九格第三十九格第四十九格有/没有(实际)有没有有没有没有有/没有(显示)有没有有没有没有显示时间1530508698实际时间1530508698经过我们多次的测试,探测仪可以检测

17、到电缆,可以完成探测要求,采集数据,并将数据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器上,在此过程中未发生错误。五、结论通过对简易照明线路测试仪的制作,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多门知识(比如模拟电路、单片机、C语言),增强了我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单片机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我们了解到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互助、彼此信赖的重要性,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经过这次设计在各方面我们都得到了提高,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样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六.致谢经过紧张这几天努力,以及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共同协作,团结互助,终于完成了此次实验项目。在这次设计

18、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突发事件和各种困难。由于自身硬件调试经验的匮乏,在电路检测上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通过团队的仔细分析和自我调整状态后我们终于解决了所有问题,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经过此次电子大赛让我们对电路的设计、调试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共同协作好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了解问题的能力,设计中还有欠缺的方面。本次竞赛极大的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虽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总体上成功与挫折交替,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会加以注意。最后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们这次机会!附录(一):参考资料1.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M. 北京:电子工

19、业出版社.2009.12.2.张洪润,张亚凡 主编. 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驾御出版社,2006.1.4.www.21IC.com中国电子网附录(二):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cd=P22;sbit lcdrs=P20;sbit lcdrw=P21;sbit BEE=P10;sbit IN=P11;sbit key1=P12;sbit key2=P13;sbit key3=P14;sb

20、it key4=P15;void zhong();uchar t,t1,t2,i,k,num,flag;uchar tab50=1,1; /11wuchar tab150=6,0; /60wuchar tab3;uchar code tab249=1,2,3,4,5,6,7,14,13,12,11,10,9,8,15,16,17,18,19,20,21,28,27,26,25,24,23,22,29,30,31,32,33,34,35,42,41,40,39,38,37,36,43,44,45,46,47,48,49;void delay(uint z) /1msuint j,l;for(j=

21、0;jz;j+)for(l=0;l35;l+);void writecom(uchar com)lcdrw=0;delay(5);lcdrs=0;delay(5);lcd=1;delay(5);P0=com;delay(5);lcd=0;delay(5);lcdrw=1;delay(5);void writedate(uchar date)lcdrw=0;delay(5);lcdrs=1; delay(5); lcd=1;delay(5);P0=date;delay(5);lcd=0;delay(5);lcdrw=1;delay(5);void init()lcd=0; writecom(0x

22、38); writecom(0x0c); writecom(0x06); writecom(0x01);uchar jiance()if(BEE)delay(30);if(BEE)delay(30);return 1;else return 0;uchar mov() /黑线高电平if(IN)delay(150);while(!IN)/;delay(150);num+; flag=1; /flagreturn 1;else return 0;void add(uchar addr)while(jiance()&(flag=1) tabi=-0x10;tabi+1=addr/10;tabi+2=

23、addr%10;i=i+3;flag=0;break;void mode1()writecom(0x80);for(k=0;ki+6;k+)if(mov()add(tab2num);writedate(tabk+0x30);writecom(0xc0);for(k=16;ki+6;k+)writedate(tabk+0x30);void mode0()while(1)zhong(); writecom(0x80);for(k=0;ki+6;k+)if(mov()add(tab2num);writedate(tab1k+0x30); writecom(0xc0);for(k=16;ki+6;k+

24、)writedate(tab1k+0x30);void zhong()uchar r;if(num=50)|(key1=0)TR0=0;while(1)/if(key4=0)writecom(0x80);for(k=0;ki+6;k+)writedate(tabk+0x30);writecom(0xc0);for(k=16;ki+6;k+)writedate(tabk+0x30);if(key4=0)writecom(0x80);for(k=16;ki+6;k+)writedate(tabk+0x30);writecom(0xc0);for(k=32;ki+6;k+)writedate(tab

25、k+0x30);void main()uchar x;init();if(key=0)x+;switch(x)writecom(0x80);for(i=1;i8;i+)writedate(i+(7*x)/10+0x30);writedate(i+(7*x)%10+0x30); writecom(0xc0);for(i=1;i8;i+)writedate(i+(8*x)/10+0x30);writedate(i+(8*x)%10+0x30); void time()interrupt 1TH0=(65535-43000)/256;TL0=(65535-40000)/256;t+; if(t=23)t1+;t=0;if(t1=60)t2+; t1=0;tabi=-0x10;tabi+1=t2/10;tabi+2=t2%10;tabi+3=0x0a;tabi+4=t1/10;tabi+5=t1%10;tab1i=-0x10;tab1i+1=t2/10;tab1i+2=t2%10;tab1i+3=0x0a;tab1i+4=t1/10;tab1i+5=t1%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