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755166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申报书(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资料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二一三年四月1. 工程概况调整为文字版,增加绿色施工概况,节能等1.1 概述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新园D区M-02地块。该建筑物是一个办公、后勤服务及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生产运行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它由业务管理中心和生产运行中心两个区域组成。本工程工期目标:开工时间为2013年4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14年7月,总建筑面积52000m2,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13351m2,地上总建筑面积38649m2。业务管理中心地上四层,局部三层和一层,地下一层;生产运行中心地上四层,地下局部1层。本工

2、程创优目标:结构长城杯金杯、建筑长城杯金杯、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2承建单位:序号部门单位名称1建设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2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4监理单位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5总包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6监督单位北京市质量监督总站1.3 建筑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总括拟建建筑包括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和生产运行中心及地下油库三个部分。2建筑功能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地下部分地下部分设一层,设有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中水泵房、锅炉房、变配电室、风机房等设备用房,员工活动用房,厨房以及汽车库。地上部分按功能和建筑布局分

3、为三段:分别为南侧的主办公区(3段)、东侧的辅助办公区(2段)和西侧的附属综合服务区(1段)。生产运行中心:主要功能为UPS间、电池室、柴油发电机放、信管中心机房、支付清算系统机房及ECC指挥大厅和应急指挥中心等。3建筑层数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地下部分-1层地上部分4 层生产运行中心地下部分局部-1层地上部分4层4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52000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13351m2 ,地上建筑面积为38649m2,其中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36532m2,生产运行中心建筑面积为15468m2。5建筑标高绝对标高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05m。生产运行中

4、心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65m。室内外高差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0.6m生产运行中心:1.2基底标高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地下室部分-7.96m独立柱基西段:-4.30m东段:-3.70m生产运行中心独立柱基底标高-4.20m,局部-5.80m、-6.60m6建筑高度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18m生产运行中心24m7建筑层高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地下一层:5.2m,地上一层4.5m,地上二、三层4.1m,地上四层:4m生产运行中心地下一层:5.2m,地上一、四层:6m,地上二、三层:5.1m10内装修材料及做法内隔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楼地面水泥自流平楼面、不发火水泥自流平楼面、铺地砖楼面、

5、防滑地砖楼面、防静电全钢活动地板、耐磨混凝土地面墙面天然安石粉墙面、合成树脂乳液涂料墙面、穿孔石膏板吸声墙面、钢板石膏复合板隔墙、面砖墙面踢脚水泥踢脚、地砖踢脚顶棚白水泥浆顶棚、天然安石粉顶棚、合成树脂乳液涂料顶棚、吸顶穿孔石膏板吸声顶棚、穿孔铝方板吊顶、铝条板吊顶11室外装修石材幕墙、玻璃窗、幕墙12门窗工程人防门、木门、防火门、速通门、铝合金窗、防火卷帘13防水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防水4+3厚型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道地下室覆土顶板、种植屋面防水4厚铜复合胎基改性沥青根阻防水卷材+3厚型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淋浴间、厨房1.5mm厚单组份彩色聚氨酯涂膜防水15屋面工程

6、上人屋面、种植屋面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平面图业务管理中心南立面图业务管理中心北立面图业务管理中心剖面图生产运行中心南立面图生产运行中心北立面图生产运行中心剖面图1.4 结构概况:生产运行中心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抗震设防分类乙类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措施按9度设计框架抗震等级一级地下防水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局部筏板基础。地基为CFG桩复合地基。结构使用年限50年主要材料砼:C15-C60钢筋HPB300、HRB400混凝土强度等级CFG桩C20垫层C15地下室底板、外墙C30抗渗

7、等级P8 基础C30柱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C60地上三层至四层C50梁、板C30楼梯C30圈梁、构造柱、现浇过梁C25业务管理中心及附属用房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地下室局有部钢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措施按8度设计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地下室框架抗震等级二级人防抗力等级甲类核5、核6级地下防水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局部柱下独立基础。地基处理为局部CFG桩复合地基,局部抗浮锚杆。结构使用年限50年主要使用材料混凝土C15-C50钢筋HPB300、HRB400钢材Q345B、Q235

8、B混凝土强度等级CFG桩C20垫层C15筏板基础梁、板C35抗渗等级P8 独立基础C30基础至首层楼面墙体C35柱基础至三层楼面a、b、c、d区C40,其余C50三层至屋面C40梁板基础至首层楼面C35(K区有部分梁混凝土采用C50)首层至屋面C30楼梯C30圈梁、构造柱、现浇过梁C201.5 专业概况:1.5.1 给排水工程1.5.1.1 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水源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系统分高低两个区供水, B1F2为低区,F3F4层为高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由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2)热水给水系统:热水由生活给水先经屋顶太阳能集热器预热(集热面积200m2)、再经锅炉房锅

9、炉加热后提供。其他区域设置局部热水系统,热水由容积式电热水器提供。水源均为同区生活给水系统。24小时集中热水系统设置同程管网,机械循环,热水按60计。供水分区同生活给水系统。1.5.1.2 中水系统中水系统供水分区同生活给水系统,低区由市政中水管网直接供水,高区由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1.5.1.3 排水系统1)生活排水系统:污、废水合流排放,地上污、废水直接排至室外管网,地上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抽升排放,含悬浮杂质的污废水采用潜水切割排污泵。2)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外排水系统,雨水排至建筑散水,区域雨水由室外园林景观专业采用绿地入渗,铺装透水地面等方式综合利用,多余雨水排入市政

10、雨水管。1.5.1.4 消防给水系统1)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消防用水量216m3。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2)室内消火栓系统设消火栓专用供水管道,消火栓管道环状布置,消火栓设在明显和易于取用处,其间距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汽车库采用预作用系统,其余部分采用湿式系统。地下汽车库按中危险级设计,其他区域按中危险级设计1.5.2 通风与空调工程1.5.2.1 空调水系统:本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热泵机组冬季从土壤中吸热,夏季向土壤中排热,通过八个阀组完成冬夏季切换,作为空调冷热源。本工程空调水采用异程

11、双管制变水量,地下一层冷热源机房设三台地源热泵机组。1.5.2.2 空调风系统:整体采用变频多联空调加独立新风系统。1.5.2.3 送排风系统: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通过竖井集中排放;汽车库、锅炉房、设备间、水泵房、库房等区域均设置机械排风和机械(或自然)补风系统。厨房在产生有眼区域均设置排油烟罩,油烟经过油烟过滤器处理后,由风机排至室外高空区,以满足环保要求。厨房的排风量大于补风量,以保证以为不外窜。1.5.2.4 防排烟系统:防烟系统主要是由疏散楼梯及前室(包括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排烟系统包括内走道排烟,地下车库的排烟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组成。地上部分:办公

12、入口大堂中庭采用机械排烟,自然补风。园区综合布线机房采取气体灭火,不设排烟系统。地上其他部分采取自然排烟。地下部分:除了设备机房外,内走廊等房间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和机械补风系统;地下一层车库设置进、排风系统(兼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每小时6次换气次数。1.5.3 电气工程建筑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系统。10/0.4KV变、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会议管理系统。2. 绿色施工组织方案:2.1 绿色施工组织体系:为了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的政策,加强绿色施工的施工的指导和管理。成立以

13、总公司、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绿色施工领导小组。2.1.1 各级管理组织体系:总公司、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全国处理中心业务用房工程创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李太权副组长:李铁良、贾玉斌、郭理修、张磊、张小妮组 员:陈革、栾立维、李作军、刘胜军、张海峰、杨玉海、冯云鹏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书记、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绿色施工执行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分工如下:项目经理:栾立维执行经理:张海峰总 工:张小妮成本分析:王星工程四节和一环保:林 武南 庚临建四节和一环保:李文亮资料归档:陈雪芹器材保障:倪宴河预算:王笔力节水措施:钟多粮节材措施:杨涛节能措施:张宝贵节地措施:冉龙

14、志环保措施:陈聚鹏节水措施:李京林节材措施:倪宴河节能措施:李阳阳节地措施:王东升环保措施:高会宽书 记:杨玉海2.1.2 工程拟投入绿色施工主要设备:(列出设备名称及数量)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集热器循环泵PH-2200Q 65台4太阳能热水系统2热管真空管集热器m27743电加热器 380V项14不锈钢恒温水箱 40t台15不锈钢储热水箱 9t台26供水泵Q=30m3/h,H=40m台2雨水回用系统7排污泵Q=20m3/h,H=7m台18排空泵Q=15m3/h,H=8m台19雨水滤板TYLB-1m210510格栅除污机GSHZ-300台1中水处理系统11水下曝气机JA-32-80台1

15、12一级提升泵WQ10-10-0.75台213沉水式曝气机AR-35-65台114沉水式曝气机AR-32-40台115二级提升泵50-125台216机械过滤器1200台117活性炭过滤器1200台118反洗泵80-125台119混凝剂投药设备(带搅拌器)台120消毒剂投药设备台121潜水排污泵WQ37-13-3.0台222混合液回流泵CP(T)50.75-50台123中水供水泵50GDL18-15*3 功率4.0*3台324空气质量探测器台15空气质量探测系统25光导管 直径250mmm100光导管系统26三项四线电表块80电气能耗分项计量27地源侧循环水泵 200m3/h台6地源热泵系统28

16、地源侧循环水泵 250m3/h台229污水回收净化处理系统套1绿色施工30现场扬尘监控设备套131防止扬尘喷洒设备套132节能灯管根8733LED超光灯套634施工用电表块935节水型水龙头个12636节水型厕所阀门个3737寸水及洗车水收集系统套138分类垃圾收集站座639绿色施工监控设备套140环境监测项12.2 绿色施工措施: 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施工,施工单位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2.2.1 节地措施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对后继工程用临设提前考虑综合利用,对噪声产生大的

17、设备加以封闭,以保证施工期间的土地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措施有:2.2.1.1 现场办公用房的布置充分考虑工程二期工程的使用,减少临设重复占用土地的次数。临时建筑在搭设时,沿着建筑物北侧拟建东西向6m宽道路搭设,避开一期工程的汽车坡道、广场等室外用地。一期工程竣工后,在道路和临设之间搭设临时围挡,即可作为二期工程的用房,可减少重复占用土地约2000。2.2.1.2 利用该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好、场地开阔的优势,所有开挖的土方均在现场西侧相邻地块存放,利用存土作为回填土使用,在减少土资源浪费的同时,可降低工程成本。2.2.1.3 北侧无地下室部分基坑边坡采用采用土钉墙喷锚技术,南侧地下室部分采用桩锚支

18、护形式,以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比自然放坡开挖减少约16500m土方量,少占5100的土地。2.2.1.4 合理选择施工主要道路位置。道路硬化后,在二期工程中仍可继续使用,可减少道路重复占地面积1450,减少硬化混凝土290 m。2.2.1.5 与北京市环保局签订环境监测协议,由北京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施工期间的空气质量、土质、水质、噪音进行监测,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2.2.1.6 施工和生活垃圾均设置分拣池,分拣出的可回收垃圾过筛分类后,能作回填的立即使用。2.2.1.7 建立封闭式垃圾站,防止对气体污染。垃圾外运采用封闭式运输车,避

19、免产生污染。2.2.2 节能措施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采用多块电表在场区内分区计量用电量,并制定了详细的“人走灯灭,人走机停”等措施,以保证施工期间最大化节能:2.2.2.1 施工期间共计采用10个电表,测控现场用电量,有专人记录并负责管理。2.2.2.2 办公区用采用21W节能日光灯(达到40瓦照明);办公区场外照亮采用低压节能碘钨灯(500瓦)。办公区加分项电表,控制用电量;夜间施工照明采用节能灯(150瓦),达到亮能(1500瓦)。2.2.2.3 对施工机械合理规划,错峰用电,加分项电表,专控开关,人走机停;办公区采取错峰用电取暖,限时送电;采用低压节能厨房用品。2.2.2.4 空调人走机停

20、,温度控制在夏天不低于22度,冬天不高于18度。2.2.2.5 厕所、洗水房采用声控开关,节约用电。2.2.3 节水措施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采用节水型器具、节水型施工技术和对生产、生活用水的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方式,争取最大化的利用水资源,以达到节约用水目的。2.2.3.1 生活区用水采用节水冲水龙头。2.2.3.2 生活用水沉积后,用于降尘、施肥种植。2.2.3.3 对施工区用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建立雨水集水池,加压后用雨水对砼进行养护。2.2.3.4 采用滴灌、喷散降尘,安装节水节门水管。2.2.3.5 加装分项控制水表,分项计量,专人专控,人走水停,设置10个控制水表。2.2.3.6 拟购

21、置针对该工程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合理改造。待该工程二期开工后周转使用。2.2.4 节材措施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重点从现场材料使用方面入手,降低消耗、合理利用废旧料。2.2.4.1 合理应用新技术。如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混凝土薄膜养护技术、外脚手架同时兼用于结构和装修阶段。2.2.4.2 根据本工程对称的结构特点,所用的周转材料全部重复使用。2.2.4.3 优化钢筋下料长度,减少钢筋废料及钢筋头的产生。2.2.4.4 精确计算混凝土方量,用方量提出后,由预算进行审核,从源头控制材料使用。2.2.4.5 充分利用公司范围内的旧木材,利用其他工程使用过的旧木方,进场后合理使

22、用。2.2.4.6 控制办公用品如办公用纸、计算机耗材用量等。2.2.5 环保措施2.2.5.1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月均浓度与城市背景浓度请相关单位进行检测,实施相关措施并检测标准量。2.2.5.2 扬尘控制:1)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现场道路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洒水,制作两台专用洒水车,定时定量控制扬尘。2)作业面外挂设密目网,清理作业面时,先洒水再清理,确保不扬尘。3)现场裸露黄土部位,铺设密目网和防尘网覆盖,并对主干道进行硬化,减少扬尘,实现目标值。2.2.5.3 垃圾控制:1)建立封闭式垃圾站,防止对气体污染。2)生活垃圾设置分拣池,分拣出的可回收垃圾过筛分类后,能作回填的立即使用。3)施工

23、垃圾设置分拣池,分拣出的可回收垃圾过筛分类后,能作回填的立即使用。4)垃圾外运采用封闭式运输车,避免产生污染。2.2.5.4 噪音控制:1)在整体四周建立四个噪音观测点,及时监测四点噪音幅度,并请相关单位协助检验。2)木工棚、钢筋棚等产生噪音的施工区域全封闭,采取一定降噪措施,达到目标要求的分贝值。2.2.6 除以上所述外,本工程在创新点上也有所考虑:2.2.6.1 雨、污水处理回用:本工程根据自身施工场区较大等特点,考虑雨水、生活废水、冲洗车辆水水量较大可以回收加以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套雨、污水回收净化处理装置,用于冲洗车辆、现场降尘喷灌等。2.2.6.2 环境监测:本工程在开工伊始就与朝

24、阳区环境监测单位合作进行现场检测,同时工程周边没有居住区及生产厂区,对于进行环境监测的数据准确性较高,能够真实反映出施工场区产生的噪音、扬尘、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月均浓度。3. 预期效益3.1 经济效益3.1.1 通过绿色施工活动降低工程造价。直接反映在水电费、建筑用材料费、垃圾清运费等的费用减少。3.1.2 通过绿色施工在本工程中的应用,将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3.1.3 通过绿色施工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在施工技术、材料管理等方面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有一些可以形成工法、论文、QC成果等,促进企业科技发展,创新创效。3.2 社会效益3.2.1 通过绿色施工活动,将节约施工中的用电、用水等,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3.2.2 通过绿色施工活动,将减少废水、废弃物的排放,努力做到减少对大气、土壤及水环境的污染。3.2.3 通过绿色施工活动,将大大提高所有参施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从而转变了传统的施工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