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684660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某铅锌矿普查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普查设计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XX地质大队二00九年六月 贵州省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普查设计编 写:审 核: 总工程师:大 队 长:提交单位:XX县XX矿业有限公司编写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XX地质大队提交时间:二00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一、目的任务1二、地理位置及交通2三、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3四、以往地质工作评述3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普查区地质4一、区域地质4二、普查区地质5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6一、矿体特征6二、矿石组分及结构构造6三、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标志6第四章 开采技术条件7一、水文地质条件7二、工程地质条件7三、区域地壳稳定性及环境地质

2、条件8第五章 工作总体部署及工作方法8一、普查工作总体布署8二、工作方法9三、总体工作计划及实物工作量12第六章 经费预算13一、经费预算编制依据13二、经费预算结果13第七章 组织管理、技术装备及安全措施14一、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14二、技术装备14三、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14第八章 预期成果15附图:1、贵州省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1:25000)2、XX县XX铅锌矿A-A、B-B地质剖面图(1:5000)附件: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16第一章 绪 论一、目的任务XX县XX矿业有限公司拟在XX县衮马乡XX一带新建铅锌矿山,开发铅锌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地方

3、经济的发展。为查明该区的铅锌矿资源量赋存情况,特委托贵州省地矿局101地质大队对该区开展铅锌矿普查工作。为了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和任务的完成而编写本设计。我队接受委托后,在充分收集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拟设置的探矿范围进行踏勘。初步了解工作区地质概况和铅锌矿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编写本设计。任务是通过1:2.5万地质测量,利用槽探、坑探等探矿手段,对区内铅锌矿进行控制,大致查明铅锌矿的分布情况,提交贵州省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普查报告。具体任务是:1、详细划分普查区地层层序。初步查明普查区构造形态,基本控制含矿构造,初步评价普查区构造复杂程度。2、初步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品位等特征及

4、变化情况,评价矿体的稳定性和可采性。3、初步了解矿石的质量特征和工艺性能,评价矿石的工业利用方向。4、大致了解其他共(伴)生矿产、有益有害组分赋存情况。5、大致了解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特征,对可能影响矿山开发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做出评价,初步评价普查区环境地质条件。6、对普查区内可能存在的有利用前景的地下水资源做出初步评价。7、估算 (333+334)资源量。二、地理位置及交通普查区工作区位于贵州省东部,XX县城北西,平距约12km。地理坐标:东经10832001083615;北纬265630270000,西自潘棚、黄家寨、万家沟一带,东至岑凸、洞脚、德明一带,南起大山

5、沟口,北抵烂桥、月桥一带,面积25.594km2,行政区划属滚马乡所辖,拐点坐标见(表1)。普查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拐点号经纬度东经北纬1108331527000021083615270000310836152659004108350026590051083500265845610834302658457108343026563081083200265630910832002657151010832452657151110832452658001210832302658001310832302659001410833002659001510833002659151610833152659

6、15面积 25594普查区距S304省道5km,距G320国道及玉凯高速公路(G065)XX站20km,交通方便(见图1)。三、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该区位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舞阳河上游支流,区内主要溪流流向由南向北,多为常年流水,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普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年平均气温14.9C,全年无霜期277天,年降雨量1147mm,雨季多在47月,平均相对湿度80%。本区居民点较分散,遍及全区,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主要为苗族。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及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木材、烟草、药材、油菜等。主要收入靠劳务输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区内有10kv农村电网,水

7、源充足,水、电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四、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上世纪60年代,贵州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开展过1:20万镇远幅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提交1:20万镇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同期,贵州地矿局物化探队作过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发现Pb、Zn二级重砂异常,Pb、Zn一级重金属测量异常。90年代初,贵州省地质局101地质大队在北部邻区开展过1:5万青溪幅区域地质,提交1:5万青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80年代后期,贵州省地质局101地质大队在该区北侧盘山牛塘田一带作过铅、锌矿点普查工作,提交贵州省镇远县盘山牛塘田铅锌矿普查报告。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普查区地质一、区域地质大地构造上

8、普查区位于一级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过渡地带,二级构造单元黔北台隆东部,三级构造单元遵义断拱的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之北东段。区域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及第四系,其中青白口系为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南华系主要为冰川沉积粗碎屑岩夹间冰期沉积细碎屑岩;震旦系下部主要为陆源碎屑岩,中部为碳酸盐岩、上部主要为硅质岩夹炭质页岩。区域性褶皱主要有盘山复背斜、XX向斜。盘山复背斜:为宽缓复式背斜,轴线总体走向北东20-40,核部为青白口系地层,两翼由震旦系、寒武系地层组成,北西翼地层产状290-33010-25,南东翼地层产状110-14010-20。XX向斜:轴线走向40-50,核部为

9、寒武系地层,两翼由震旦系、青白口系地层组成,北西翼较缓,地层产状110-14010-20,南东翼较陡,地层产状300-33030-40。区域性断裂主要有镇远东西向挤压断裂、施洞口逆冲断裂、革东断裂。镇远断裂:东西走向,总体倾向北,局部向南反倾,倾角7080,北盘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南盘为寒武系、奥陶系,破碎带宽度数十m,最宽大于百m,断距大于1000m。该断层控制了本区岩浆活动,为区域性深断裂。施洞口断裂:走向3040,倾向南东,倾角60-70,断层上盘为青白口系,下盘为青白口系、震旦系和寒武系,断距大于1000 m,破碎带宽度数十米,最宽达百余米,为区域性深断裂。沿该断裂带有一

10、系列矿床(点)分布,可能是区域性控矿构造。革东断裂:走向4050,倾向北西,倾角50-60,断层上盘为青白口系、震旦系和寒武系,下盘为青白口系,为正断层。本区岩浆岩主要见于镇远马坪、施秉唐珠、XX煤碳井、捆双等地,呈岩体群产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构造裂隙中,岩石类型有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属偏碱性超基性岩类。区域上矿种较多,有铅锌矿、磷矿、硅石、陶土及铀钒矿等,其中铅锌矿(化)点出露较多,主要分布在施洞口断裂旁侧。二、普查区地质(一)地层普查区出露地层有青白口系清水江组、平略组及第四系:清水江组(Qbq),可分为两个岩性段:清水江组一段(Qbq1):为灰、浅灰、灰白色薄中层含凝灰质变余粉砂岩

11、、细砂岩夹凝灰质板岩,厚度大于100m。清水江组二段(Qbq2):为一套灰、深灰色中层、厚层变余凝灰岩夹细至中粒变余石英砂岩、绢云母板岩及凝灰质板岩。厚6841060m。平略组(Qbp):灰绿、黄绿色绢云母板岩、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局部夹黄绿色中层变余石英砂岩,时具水平层理,厚大于200 m。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河谷及低洼地带,岩性为土黄色砂质粘土与岩石碎块及砂砾石组成。厚010m。因出露面积小,图上未表示。(二)构造普查区位于盘山背斜南东翼近核部地带,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0 35,局部产状变化较大,总体为单斜构造。区内见断层4条。F1断层:呈北东南西展布于普查区北西,两盘地层

12、为清水江组一段灰、浅灰中层含凝灰质变余粉砂岩,倾向、倾角不明;F2断层:自北向南延入普查区,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长约1600m,倾向、倾角不明;F3断层:自北向南延入普查区,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长约2500m,倾向北西,倾角65左右,中段见矿化;F4断层:自北向南延入普查区,呈北东南西展布,长约3500m,倾向、倾角不明。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一、矿体特征本区铅锌矿见于F3中段,属断层控矿。走向近南北,倾向285290,倾角6570。目前有一个老硐工程控矿,厚度11.2m,长度、延深不明。二、矿石组分及结构构造1、矿物组分: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化学组

13、分:Pb+Zn3.01%,未作其它元素分析。2、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网脉状、星散状构造。三、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标志区内铅锌矿严格受断层控制,研究断层是找矿的重要手段。方铅矿化、闪锌矿化是直接找矿标志,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是找矿的间接标志。第四章 开采技术条件一、水文地质条件普查区北西高南东低,最低侵蚀基准面在普查区南东部河谷,标高在670m左右,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普查区为浅变质碎屑岩,矿体顶、底板岩性为变余凝灰岩、凝灰质变余砂岩,含水性弱。地下水为断层水,断层导水性与其胶结程度有关,成矿地段胶结紧密,隔水性好,无矿地段胶结程度相对较低,隔

14、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地下水沿岩层断层、裂隙排泄于低洼处,总体上水量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石组合和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划分为硬质和软质二个工程地质岩组。1、硬质工程地质岩组:清水江组和平略组含凝灰质变余粉砂岩、细砂岩、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岩、变余石英砂岩、绢云母板岩、粉砂质绢云母板岩,。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河谷及低洼地带,岩性为土黄色砂质粘土与岩石碎块及砂砾石组成。由留茶坡组深灰、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夹黑色炭质页岩组成。分布于铅锌层的底部,岩石力学性能稳固。2、软质岩组:为九门冲组下部灰黑色炭质页岩组成,分布于铅锌矿层的顶板,岩石力学性能较差,易于坍

15、塌,厚约100m。三、区域地壳稳定性及环境地质条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相应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本区历史上没有破坏性地震记录。据调查,目前普查区内及其附近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第五章 工作总体部署及工作方法一、普查工作总体布署1、普查工作布署原则根据普查区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化)体特征,结合区内的实际情况,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先简单后复杂的工程布置原则,首先对F3断层矿化段进行系统工程控制,F1、 F2、 F4断层及填图过程中可能的新发现布置稀疏工

16、程进行找矿,对力争以最小的工作量探明最大的资源量。2、普查工作程度的确定通过初步踏勘,对本区的地质特征、铅锌矿层位、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情况大致了解,结合普查区以往工作程度,确定本次工作程度为普查。根据铅锌矿层露头分布情况,拟通过槽探和少量坑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控制,探求333和334资源量。3、勘探类型的确定普查区铅锌矿赋存于断层内,目前延伸规模不确定,根据相邻的盘山牛塘田铅锌矿区普查成果,矿体规模普遍较小,厚度变化较小,含矿构造延伸稳定,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类型。根据铜、铅、锌、银、镍、钼地质勘探规范(DZ/T02142002)中相关标准,勘探类型确定为第类型。4、基本勘探线距的确定根据普查

17、要求和勘探类型,参照勘探规范,确定基本勘探线距为5060m,控制工程网度为5050m。对已知矿矿点前期按第类勘探类型,地表工程控制间距100m,在确定矿体地表延伸后按第类型加密工程控制。对未知含矿性的构造以200400m间距施工地表工程,进行地表找矿,在确定含矿性后按第类勘探类型加密工程控制。5、勘探线方位的确定勘探线布设应尽量垂直主要含矿构造走向。普查区已知含矿构造为F3,走向1520,结合普查区实际情况,确定勘探线方位为110。6、勘探手段的选择根据普查区地质特征及地形地貌条件,勘查工作采用槽探和坑探相结合进行探矿。二、工作方法1、地质填图前期找矿阶段使用1:50000航测地形图放大为1:

18、25000地形图作底图进行。在了解含矿构造的分布及含矿性、地表矿体、矿化体或蚀变带的出露与分布位置,确定矿化带的走向、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1:10000或1:2000地形进行下一步工作。野外用皮尺、罗盘配合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测定地质观察点及探矿工程。实测地层剖面,确定填图单元。前期1:25000地质填图面积约28.0km2。2、工程测量前期对槽探、坑口、铅锌矿露头点、构造点、泉水点、重要地质点、特殊地物点、剖面端点、重要标志点采用半仪器法配合手持式卫星定位仪(GPS)测量。后期采用全仪器法进行定位,在控制点要埋桩,可供今后生产使用。精度要求按DZ/T0091地质矿产普查测量规范执行。

19、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采用1:25000地形图作底图,面积28km2。对普查区内构造、含水层、隔水层岩性、厚度、产状、富水性、泉井、地表水体进行观测记录,对坑道涌水情况、矿体顶、底板的稳定性等进行观测记录,收集区域水文、气象资料,技术及质量要求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规范(GB12719-91)执行。通过以上工作,了解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指出影响铅锌矿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对生产及生活用水来源的适宜性提出意见。4、探矿工程(1)槽探用于揭露矿体、矿化体、蚀变带、构造或重要地质界线,其开口视不同地段残坡积层厚度而定,一般宽11.5m。槽底宽不得小于0.8m,

20、槽壁坡度小于70,基岩爆破深度大于0.5m。若槽探土层深度大于3m,工程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则套用浅井工程揭露。(2)坑探主要用于对矿体延深进行控制,了解地下水情况及矿体顶、底板工程地质情况。工程布置应综合考虑对矿体的控制和今后矿山开采时能利用,断面规格22m,施工中要做好坑道壁、顶的支护工作及排水工作。5、样品的采集、加工及测试分析本次工作目的是对区内铅锌矿资源进行普查,采取的样品主要有化学样、光薄片样、小体重样、岩石力学试验样等。样品的采集和加工质量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国家地质总局,1977年7月)执行。所以只采取铅锌矿样进行测试。、化学样化学样的采集在探矿工程或地

21、表露头中采取,样品尽量垂直矿体顶、底界面布设,采用刻槽法采集,样品规格为10cm3cm。尽量按矿化自然特征分段刻取,样品长度一般不超过1.0m,最长不超过2.0m。样品加工包括碾碎、过筛、拌匀和缩分四个过程,缩分按切乔特公式(Q=Kd2)进行,加工K取值为0.10.2,碎样过程样品累计损失应于5%,缩分误差应小于3%。样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分析,基本分析项目Zn、Pb,组合分析增加Cu、As、Hg、S、TFe等项目。(2)光薄片样在剖面和探矿工程中全面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规格为3cm6cm9 cm。根据需要制作光薄或薄片进行鉴定。(3)小体重样在探槽、坑道中采取,实地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室内

22、称重后用石蜡密封,采用容积法测量体重。(4)岩石力学试验样在坑道或钻孔中矿体顶、底板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实地标明顶、底界面,样品送有资质的单位测试岩石抗压强度。6、探矿工程地质编录探槽地质编录:采用坡度展开法编录一壁一底,皮尺量距,罗盘定位,编录质量要求按有关地质编录规范要求执行。坑道地质编录:采用压顶法编录两壁一底,皮尺量距,罗盘定位,编录质量要求按有关地质编录规范要求执行。7、资料的综合整理对野外收集的资料及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及时进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及时指导下步工作,编制各种图件,估算铅锌矿资源量,编制普查地质报告。资料综合整理的质量按地质矿产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23、执行。三、总体工作计划及实物工作量普查工作计划在24个月内完成,前期主要为地面地质工作和地表探矿工程施工,后期主要为深部工程施工。本设计主要为前期工作量,如在前期工作中有新发现,则工作量将相应增加。本次普查采取地质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边施工、边综合,最后编制报告。具体实物工作量见表2。 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普查设计实物工作量表 表2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1:2.5万地质测量km22821: 2.5万水文调查km22831: 2.5万环境调查km22841:2千地质剖面m20007槽探m320008坑道m30010基本化学样件15011组合化学样件2012光薄片样件6013小体重样件20

24、14岩石力学样件5第六章 经费预算一、经费预算编制依据项目预算的主要依据是本次地质普查工作所需工作量。普查区属云贵高原东部,价格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设计预算暂行标准中地区调整区系数划分标准,地区调整系数取用1.2,岩石类型为类,结合当前市场价格进行预算。二、经费预算结果本次预算主要依据前期工作量,前期工作中有新发现,则经费将随工作量相应增加。经过预算普查区前期地质普查经费为87.46万元,具体预算费用见表3: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普查经费预算表 表3序号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标准(元)预算结果(万元)备注11:2.5万地质测量km228400011.2地区调整系数1.221: 2.5万水文调

25、查km22810002.8地区调整系数1.231: 2.5万环境调查km22810002.8地区调整系数1.241:2千地质剖面m200061.27槽探m320006112.2土石方8坑道m30055916.77岩石硬度类10基本化学样件1502203.3市场价11组合化学样件205001市场价12光薄片样件601000.6市场价13小体重样件20800.16市场价14岩石力学样件510000.5市场价15其它5114的10%16工资(4人)月1220000245000元/人*月17报告编制618合计87.46第七章 组织管理、技术装备及安全措施一、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该项目由贵州省地矿局101

26、地质大队组织实施,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协调关系、经费管理、技术指导等。项目组技术人员共计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工1人,涵盖地质矿产、水工环、技安、山地工程管理等专业。二、技术装备为了满足普查工作的需要,需配备主要设备如下:1、GPS卫星定位仪 3台2、越野车 1辆3、坑道掘进设备 2台套4、全站仪 2台其它设备不计列。三、质量管理及安全措施1、质量管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队、项目部、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各组组长为质量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野外、室内的经常性检查,要求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查;项目部是在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原始资料是否真实、

27、可靠、丰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队检查主要是负责阶段性检查和项目结束时验收。2、安全措施项目负责人要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负主要责任,在工作前要对所有参加项目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重点介绍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以及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同时配置相应的检测和救助设备。第八章 预期成果该普查项目预计可在24个月完成,预测成果如下:1、确定普查区地层层序。 2、初步查明普查区构造形态,基本控制普查区含矿构造,初步评价普查区构造复杂程度。3、初步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品位等特征及变化情况,评价矿体的稳定性和可采性。4、初步了解矿石的质量特征和工艺性能,评价矿石的工业利用方向。5、大致了解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体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对可能影响矿区开发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做出初步评价。6、对普查区内可能有利用前景的地下水资源做出初步评价。7、估算(333+334)资源量;8、提交贵州省XX县XX老屋基铅锌矿地质普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