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682573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可编辑)(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 其对策分析 我国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面临的现状、机遇及其对策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07(31) 谈敏 07417624【摘 要】纺织业虽然作为长三角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仍然有一些制约长三角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本文先介绍了长三角纺织品的出口的现状,然后分析了长三角纺织业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现在遇到的机遇,最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关键词】纺织品 出口 贸易壁垒 纺织业是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无论哪个国家都离不开

2、纺织业的发展而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通常一个国家工业化初期的主导产业就是纺织业,而纺织业同时也是对外贸易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是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纺织业有着产业链完善,加工配套水平高,产业集群发达等优点。纺织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纺织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和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成长最快 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在全球纺织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在全国纺织业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长三角纺织业在外部环境上不仅面临着较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长三角纺织品出口

3、的现状 长三角的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出口额达7000多亿元,也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年来,长三角纺织外贸的迅猛发展,主要归功于长三角纺织业自己自身的优势,以及其价格上的优势。上海的世博会,杭州的西博会,无锡太湖博览会的举办,更是有力的带动了长三角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近日,在后配额时代长三角纺织服装发展论坛上,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1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发表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后配额时代共同宣言,承诺将加强企业自律,自觉保证有序出口,优化产业结构,呼吁走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发展之路。倡导区域合作和共赢。 (一)长三角纺织贸易的优势 1、规模优

4、势明显 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6342家,从业人员443.34万人,占长三角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5%。如表一显示,我国沪苏皖三地2009年1-10月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已达到374.97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6.75%,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37.54亿美元,占全国26.51%,服装出口额为244.13亿美元,占全国27.90%;在进口方面,沪苏皖三地纺织品及服装进口额为38.90亿美元,占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28.63%,其中纺织品进口额为33.12亿美元,占全国26.84%,服装进口额为6.78亿美元,占全国44.90%;显示我国沪苏皖地区纺织品服装

5、出口总额远高于进口总额,顺差明显,表明该地区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是比较强的,纺织业已成为主力产业。在规模企业方面,一批优势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做强做大,成了全市服装业发展的龙头。如江苏的红豆集团、浙江的雅戈尔集团。这些企业都有着相当的规模,规模效应明显。表一:沪苏皖地区纺织品及服装2009年1-10月份进出口额(亿美元)出口进口省市纺织品及服装纺织品服装纺织品及服装纺织品服装上海131.6935.9693.7320.9116.205.91江苏227.1294.47142.4517.0715.100.87安徽16.167.117.950.920.820.00沪苏皖374.97137.542

6、44.1338.9033.126.78全国1401.73518.77874.86135.83119.6315.10占全国26.75%26.51%27.90%28.63%26.84%44.90% 资料来源:第一纺织网 2、技术优势强劲 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历来十分注重企业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使生产技术设备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从而提高了纺织服装工艺技术水平。纺织品生产技术已呈现出织布无梭化、纺纱无结化、整理无害化的趋势,服装设计生产也逐步大范围采用CAD系统,整身烫系统等设备,同时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生产标准,大多企业已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部分企业通过了ISO14000国

7、际环保体系认证,大大提高了服装的档次,国外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通过与发达国家技术交流以及自身研制开发,不少企业逐步掌握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纺织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长三角很多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纺纱设备,配备全套乌斯特实验仪器,选用优质的国产和进口原料,采IS09000和IS014000认证体系,精心生产新品高品质的一系列纱线?羊绒棉纱、兔毛棉纱、丝棉纱、双纺纱等,供应用户能够生产世界著名品牌。 (二)长三角纺织贸易的劣势 1、纺织业发展出现“用工荒”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的区域之一,自然能吸引到大量的打工者,而纺织业作为长三角经济的支柱产业本该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可以使用

8、,但是现在的状况却是长三角纺织业存在着严重的“用工荒”问题,这已经成为长三角纺织业的一个劣势,并不断制约着长三角纺织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打工者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今打工的主流群体是80后,这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渴望独立的群体,低收益与低保障的工作是得不到他们青睐的,而以低成本的经营模式为主的长三角纺织业恰恰是最不符合的工作对象,因为为了获利纺织企业往往只会给工人低廉的报酬,也不会为工人设立多么完善的保障制度。这就导致了打工者不愿意进入纺织企业,而纺织企业招不到工人的“用工荒”现象。 2、纺织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长三角地区纺织业存在的另一个劣势是发展缺乏后劲,可持续性不

9、足。现今长三角地区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设备多出陈旧,缺乏高新技术,原材料不足,生产成本过高,企业管理机制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长三角纺织业的发展而使得各个企业无法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后续发展没有后劲,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无法提高。 二、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的现实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配额的取消加大纺织品贸易摩擦 众所周知,纺织品配额是制约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日本等亚洲国家之外,美国、欧盟等中国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国家或地区均对中国纺织品进行配额限制。由于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以及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份额的不断加大,使一些国家纺织品

10、的出口额不断下降,致使这些国家纺织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纺织业成为国际上贸易摩擦的焦点,而长三角作为中国纺织品贸易的主要输出地,无疑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欧盟,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在配额取消后,为了保护本地纺织业发展,采取了许多措施限制我国纺织品进口,造成了纺织品贸易摩擦。如采取国际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来限制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而这些手段同样影响着长三角地区的纺织品贸易,加大了长三角地区纺织品贸易摩擦,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之后,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为代表的“劳动壁垒”,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的又一大障碍。由图一可见2003年到

11、2007年间,长三角纺织贸易总额都是呈增长趋势,而2008年贸易总额就开始下滑,可见配额取消对长三角纺织贸易的影响。图一:长三角纺织品出口额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近年来,由于受天气和石油价格的影响,长三角纺织业遭遇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寒潮”,对长三角纺织业的复苏有很大的冲击,使纺织企业的利润再度缩水。棉花对于纺织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棉花价格的波动对各纺织企业的利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年我国棉花产量将很小部分的减少,而需求仍在增长,另外,印度、美国等主要产棉国的天气不佳及其国内棉花自我保护政策的实施,导致国际棉花期货价格大涨,美国农业部预计,201

12、0至2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76万吨,比2009至2010年度增加253万吨,增幅为12.31%,但仍低于2004至2005年度2445万吨的产量;而2009年到2010年度棉花消费量为2537万吨,基本恢复至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消费水平,与2008至2009年度相比增加2.58%,全球棉花市场有121万吨的缺口,将连续第五年产不足需,全球棉花库存将继续下降。美国农业部在2010年9月的农业市场月度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球棉花库存仅为年需求量的44%左右,棉花价格接近15年来最高水平;棉花价格的节节上升吸引了对冲基金等投机者快速涌入棉花期货市场,因此加剧了棉花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进一步推

13、升了纺织服装价格,某些专业人士担心,棉花价格的上涨将引发多米诺效应,给国际上纺织和服装业的复苏画上“休止符”。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化纤原有的一些不足之处渐渐的得到了改良,吸湿,抗静电,透气,舒适程度等问题将不断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受石油价格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纺织材料的价格有着巨大的上升压力。图二:2010年长三角纺织业产品占全国比重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人民币升值致使出口压力增大 人民币升值是影响纺织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人民币升值会使我们国家企业的产品在原材料,供货环节上面的价格都会较从前上升一些,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而进口获利小于出口价格的上涨。这就降低了我

14、们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这样就使得贸易的逆差增大,顺差减小,大家都知道,印度,东南亚,南美洲,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际基本上和我国处于同一产品竞争链,我们产品价格上涨,他们的产品就有了竞争优势,从而加大了我国产品出口的压力。另外,由于人民币币值不断上升,部分企业的利润水平有所下降,使一些利润率较低的,依赖出口程度较高的纺织企业的损失可能是比较大的,在盈利能力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对很多纺织企业来说,影响企业贸易利润和最难估算的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据推测,如果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1%-4%。如果人民币升值6%-10%,纺织行业利

15、润率下降 10%-50%。例如:影响长三角纺织产品出口最大因素的就是汇率调整。从长三角产品出口产品结构看,目前长三角纺织业的出口依存度在30%以上,人民币的升值必将缩减长三角纺织企业本来就不多的利润。 (四)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竞争更加激烈 众所周知,全球纺织市场是有限的,但由于现今全球性的纺织企业泛滥,特别是在配额取消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地区间的贸易竞争已经愈演愈烈。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产业发展想方设法设置障碍,长三角纺织品出口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首先,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因而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业有着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优势提升,加之近来人

16、民币升值,致使长三角地区的低成本优势降低。这给长三角纺织品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其次,欧美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阻隔,非关税、非配额限制措施的蔓延,也给纺织业构成了威胁,削弱了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造成了市场份额的逐渐减少。最后,由于国内珠三角纺织业的兴起和壮大,这给我们长三角的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国内企业恶意竞争,竞争环境恶劣,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业只有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提升企业产品信誉,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三、长三角纺织品贸易新机遇 (一)配额取消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阻碍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大障碍消除,长三角纺织品出口在原先的市场空间上将

17、会继续快速增长。长时间以来,由于配额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纺织品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最好的地区,长三角纺织业在以前还存在着出口配额不足的问题。但是随着纺织品配额的逐步取消,这种限制已经不再,现今长三角地区纺织品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2006年,浙江、江苏、上海分别列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第1、3、4位,长三角的纺织服装出口总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但在贸易配额取消之后,浙江1月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增幅达71.9%,对美国出口增幅达73.08%;江苏2月份纺织服装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幅分别达到121.7%和81.16%。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输美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将

18、下降2%,而服装的生产成本将下降8%左右。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摩擦不断,但纺织品出口屡创新高,2007年1-11月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606.5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0.07%,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4.56%。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5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2%;服装出口金额是105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19%。 图三:2002-2010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总值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绿色贸易壁垒推动纺织业产业升级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动物的健康为

19、由制定的环境贸易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业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长三角纺织品地区面临的主要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统标准(ISO14000)和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准等主要形式。众所周知,绿色壁垒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人的健康而出现的,这就导致在将来的纺织品对外贸易中污染环境或者对人体有害的低级纺织服装产业的比重会不断下降这就促使了长三角原来大量的低级产品生产企业自动进行产业升级,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发展以环保型深加工产品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把绿色纺织品、环保产品作为出口重点,从而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业升级。现今长三角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应该是着力于产业升级,长

20、三角纺织业实现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 (三)区域合作促进纺织品贸易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的国际贸易和全球的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与亚太地区还是欧美地区的纺织品贸易都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日本、美国等的贸易合作使得长三角地区与全球纺织贸易行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国家与地域性的合作很好的促进了其发展。而且近几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之间呈现出区域联合的发展趋势,如“泛上海都市圈”的建立,就使得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纺织品出口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发展集群,各地区的纺织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多方领域的合作为长三角地区纺织品产业奠定了优良的市场基础。四、长三角纺织品贸易未来出口的

21、对策 (一)加强技术和创新能力 长三角纺织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传统纺织业不断的高技术化和创新化,先进的设备和创新技术已成为长三角纺织业提高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加强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能极大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大力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在管理、技术、思想上的自主创新。包括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鼓励企业和科研院相结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在发达国家,纺织

22、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3%?5%,最高可达10%,而长三角纺织企业的研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1%,且纺织业的自主创新比例不到10%。所以企业应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改造,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利用更新的技术工艺和更加先进的设备使纺织产品向深层加工和精密加工方向发展,从而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内在附加值。使长三角纺织业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和品牌化经营之路。 (二)建立纺织产业预警机制 现今很多国家为了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而设立了各种贸易壁垒,如技术标准、反倾销法等均给我国纺织出口带来巨大的不便。因此长三角各个纺织企业和行业

23、商协会应该加强对敏感纺织品在数量、价格、出口国家或地区情况的监测和协调,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布最新信息以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对纺织品出口到外国实施详尽的跟踪与监测,并进行一定的协调,以维护公平的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通过网络系统,收集全球纺织贸易相关的信息,建立信息资料库,并通过各种有效将信息反馈给企业或者行业协会以达到预警预防的效果,使企业对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所了解,以避免盲目出口而造成的风险,防止长三角各企业间不必要的竞争。长三角纺织企业应该认真执行国家相关的法规,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合理利用国际通行规则来维护自身正当权利。尤其要密切关注中国与欧美地区纺织品贸易协定的情况,及时改变发展方向以保护企业安

24、全。 (三)重视生态认证,发展“绿色产品” 所谓绿色、生态、环保,对于纺织品而言,是指在纺织品的生产、消费者使用和使用后处理这三个环节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人们把这一类产品叫“绿色产品”。现今大多长三角纺织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仍过于关注产品的款式、耐用性、舒适度、手感等,而很少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问题。要知道 “绿色环保”己经成为现今全球市场的一个主流趋势,而这恰恰也是妨碍长三角纺织品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三角企业应认识到:绿色壁垒的存在并不能通过某些协定来消除,在全世界绿色消费的主流思想下,只有通过改善自身产品的“绿色性”,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才能逐

25、步消除绿色壁垒对长三角企业的影响,因此长三角纺织企业应重视绿色生态认证,努力实现“绿色转身”,加快产业升级,实现高环保、低耗能的生产,改变仿制品生产企业的发展模式。并且要尽力获得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0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Oeko?TexStandardlO0和200产品认证,等影响力较大的国际认证。因为只有获得了这些国际认证,长三角纺织业在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才能不被“绿色”刁难。 (四)提升集群发展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 无论什么时候单一的企业发展空间都是比不上集群式发展空间的。长三角地区纺织业要想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

26、展就必须提升集群发展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纺织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企业战略转变为全方位的集聚地战略,长三角纺织业必须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产业集聚的集群发展上来。集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创新能力、区域营销规模等优势。长三角各地分布着许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例如,苏州化纤纺织工业园区,无锡新区纺织工业园,杭州市萧山街纺织工业园,在产业集群的这些企业中,高度竞争又高度合作。这是长三角地区的一大特色。长三角地区应以现有优势块状经济为依靠,规划好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和温州的纺织服装产业核心区块和重点区块,加强研发、营销、物流等中心建设,发展中高档纺织和服

27、装产品,为长三角集群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实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产业一体化产略。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从根本上提升集群区的发展水平。 (五)加强政府调控作用,规范贸易竞争秩序 长三角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纺织行业的现状进行跟踪调查,并定期向本地纺织企业发布调查报告,使得企业自身对行情有充足的了解;要通过政策支持来引导长三角纺织企业向高效益、高质量发展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协调进出口价格和加强行业自律来减少长三角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我国政府应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到

28、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把符合我国利益的建议通过正式的条款制定到国际技术标准中,为我国纺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所有这些,无疑要求国家政府主管部门要在“管”字上下功夫,才能为纺织业的稳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而实现纺织企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业正以其迅猛的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长三角纺织业的未来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未来,必须通过提高科技和自我创新能力,加大对将来纺织行业的走势,规范行业秩序等方面加强长三角地区纺织业的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在充满未知的未来,闯出一片属于长三角纺织业自己的天空。【参考文献】1 路虹.中

29、国纺织业面临调整难关J.国际商务研究,2006,01.2 安春明.中国纺织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J.纺织导报.200923 黄慧.绍兴纺织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与出口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054 赵林中.纺织业期盼更多振兴政策J.纺织服装周刊.2010(3)5 花小伟,刘欣.人民币升值 纺织业不能承受之痛J. 纺织服装周刊.201036 付韶军.协整理论在纺织品进出口研究中的分析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08.057 陆景春,虞华等.纺织业现状调查与建议J.市场研究.2009108 顾庆良,丁卓君.中国纺织业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曙光J.中国经贸.200949 龚进礼.从中国纺织业的

30、演进看未来发展趋势J毛纺科技.2010410 12徐娟娟,费章凤. 关于中国纺织业转型与升级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411张相文.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强弱J.当代经济.2007,0212 朱北娜.入世5年中国棉纺织业的进出口分析J.纺织导报.2007,713 王会.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纺织.2007,01.14 Qing-song xu,Yi-Zeng ling and Hai-Lin shen.Generalized PLS Regression J.Journal of Chemometrics,2005,15.15Sule AD.,Shukla /.ourage

31、J.2006,l0.16 Contractor, F.J., Hsu.C&Kundu.S.K. Explaining export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in Indian and Taiwanesesoftware industry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5,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Textile Trade Facing The Stat

32、us and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TanMin 07417624【Abstract】 Although the textile industry a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ut as the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s, Some factors still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when facing the inter

33、national marke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export of textiles, and then analysis the long- Triangle problems facing the textile indust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now faces the ultimate in the abo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aspects It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Keywords】 Textile Export Trade barrie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