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649468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数学学生必备之应试策略 高考即将到来,经过前面的一轮复习,学生对于知识能力已十有八九,从历次检测来看,学生存在的问题已不是知识方面的了,而是在一些应试的技巧与策略上。若能解决了这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成绩还会更上一层楼。这些策略学生在平日应多看多掌握,久而久之应该形成自己的一种基本基能,而不是单单在考前老师念念你听听或发给你简单看一遍就行了。(一)总体答题策略1.考前不要给自己定出目标,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题目的难度,只要把会做的题做对就行了。2.利用答题前的5分钟浏览试卷的6个大题,做到心中有数,定出答题顺序。3.先做选择填空题,做完及时填涂答题卡,对个别不会的先放下,做选择时要完

2、整地读完题再做,要重视对选择项的研究,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能提示我们利用排除、特殊值、验证等方法解题。填空题的答案要严格按要求规范做答,如解集、区间等。4.先做解答题中有把握的题目,对这些题目要从容做答,不丢分。对把握不大的题目要会多少,写多少,尽量多写。只要能把题目的条件转化成数学符号就能得分。5.审题时要把题目从头至尾读,重视括号内的提示与说明,数学解答题往往都是多个问号。审题时要弄清各问号之间,题干条件与各问号条件之间的关系。 (二)解题过程策略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 思 维,提前进入“角色”,通

3、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二、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题,见机攀高。三、“六先六后”,

4、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时刻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

5、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础。 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

6、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四、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7、。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五、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2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话,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六、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

8、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七、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

9、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

10、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八、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 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九、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

11、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如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条件;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必要条件。 十、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解决探索性问题 对探索性问题,不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以一开始,就综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明。 (三)规范化提醒这是取得高分的基本保证。规范化包括: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叙述,注意解完后再看一下题目,看你的解答是否符合题意,谨防因解题不全或失误,答题或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总之,要吃透题“情”,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一

12、准、二快、三规范。特别是要注意解题结果的规范化。请接受温馨提醒吧! 1、 函数定义域、值域、不等式解集一定写成集合形式。2、 对数的真数0(即函数定义域先行原则。)3、 基本不等式应用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特别是等号的验证。4、 三角函数中的KZ别漏。5、 填空题中有单位的一定要注明单位,结果一定要写成最简形式。选正确命题的序号时一定要与原序号的形式一致,如:1、I、等。6、 数列中的n的取值(n=2情况),等比中求和要注意q=1与否。7、 求参数范围时注意等号要与不要(验证等号)。8、 函数求单调区间时有两个增或减区间时,不能用并集符号。9、 参数讨论时要做到不重不漏,特别注意参数的大前提范围。10、 求直线方程时注意结果写成一般式。11、 注意集合问题中的空集情况别漏。12、 判断奇偶性先求定义域(注意奇函数过(0,0)的隐含条件)。13、 注意函数零点不是点而是一个数。14、 注意各种角的范围,求角时不要超出自身范围。15、 向量问题中注意0向量的特殊情况。16、 向量法求线面角注意公式中求的是sin值。17、 直线在坐标轴的截距注意可正可负,并不是距离。截距相等时别忘过原点情况。18、 要引进直线的斜率K时,一定注意讨论K的存在与否。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