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7571225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岩石矿物分析样品制备一 理论依据试样制备工作原则就是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实验室样品破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制备的试样应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的粒度,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同时便于分解。根据不同地质目的、不同矿种、不同测试要求,应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样制备的质量。要从原始大样中取复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需要对原始样品进行多次破碎和缩分。缩分目前仍采用最简单的切乔特(qeqoTT)经验公式,即:式中: 样品最低可靠重量(kg); 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mm); 根据岩样品特性确定的缩分系数。公式的意义是样品的最低可靠重量(Q)与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2、。样品每次缩分后的重量不能小于的数量。样品的K 值应该由试验确定。它与岩石矿物种类、待测元素的品位和分布均匀程度以及对分析精密度、准确度的要求等因素有关。K 值的确定试验:通常从最典型的矿石中取一定量的样品,将其破碎至10mm大小的粒径,缩分成8-16个部分(每部分不小于100kg),然后进一步粉碎,并用不同的K值缩分各部分样品,将每一部分最终制成分析试样,并测定每一部分的主要成分含量(多次测定,取平均值),根据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确定最合理的K值。元素的品位变化愈大、分布愈不均匀、分析精密度要求越高者,则K 值愈大。通常加工绝大多数矿石,K值在0.1-0.3之间;K=0.05 为均匀和极均匀的

3、样品;K=0.1 为不均匀的样品;K=0.2 极不均匀的样品;K=0.4-0.8 含中粒金(0.2-0.6mm)的金矿石;K=0.8-1.0含粗粒金(0.6mm)的金矿石。各种主要岩石矿物的K 值见表1,各种筛孔直径(d)及不同K 值情况下的Q 值,参见表2。表1 主要岩石矿物的缩分系数(K 值)岩石矿物种类K 值铁、猛(接触交代、沉积、变质型)铜、钼、钨镍、钴(硫化物)镍(硅酸盐)、铝土矿(均一的)铝土矿(非均一的,如黄铁矿化铝土矿,钙质铝土角砾岩等)铬铅、锌、锡锑、汞菱镁矿、石灰岩、白云岩铌、钽、锆、铪、锂、铯、钪及稀土元素磷、硫、石英岩、高岭土、粘土、硅酸盐、萤石、滑石、蛇纹石、石墨、盐

4、类矿明矾石、长石、石膏、砷矿、硼矿重晶石(萤石重晶石、硫化物重晶石、铁重晶石、粘土晶石)0.1 0.2 0.1 0.5 0.2 0.5 0.10.3 0.3 0.5 0.3 0.2 0.1 0.2 0.05 0.1 0.1 0.5 0.1 0.2 0.2 0.2 0.5 注1:金和铂族分析样品执行本规范“5 金矿和铂族矿物检测试样的制备”注2:表1 中未列入的岩石矿物,在未进行或不必要进行试验时,可以按照K=0.2 执行。表2 d、Q 与K 的对应值筛号(网目)d/mm Q 值/kg 0.05 0.1 0.2 0.3 0.4 0.5 3 6.35 2.016 4.032 8.065 12.09

5、7 16.129 20.161 4 4.76 1.133 2.266 4.532 6.798 9.063 11.329 5 4.00 0.800 1.600 3.200 4.800 6.400 8.000 6 3.38 0.571 1.142 2.285 3.427 4.570 5.712 7 2.83 0.400 0.801 1.602 2.403 3.204 4.004 8 2.38 0.283 0.566 1.133 1.699 2.266 2.832 10 2.00 0.200 0.400 0.800 1.200 1.600 2.000 12 1.68 0.141 0.282 0.56

6、4 1.847 1.129 1.411 14 1.41 0.099 0.199 0.398 0.596 0.795 0.994 16 1.19 0.071 0.142 0.283 0.425 0.566 0.708 18 1.00 0.05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20 0.84 0.035 0.071 0.141 0.212 0.282 0.353 25 0.71 0.025 0.050 0.101 0.151 0.202 0.252 30 0.59 0.017 0.035 0.070 0.104 0.139 0.174 35 0.50 0.013 0.

7、025 0.050 0.075 0.100 0.125 40 0.42 0.009 0.018 0.035 0.053 0.071 0.088 50 0.297 0.004 0.009 0.018 0.026 0.035 0.044 60 0.250 0.003 0.006 0.013 0.019 0.025 0.031 70 0.210 0.002 0.004 0.009 0.013 0.018 0.022 80 0.177 0.002 0.003 0.006 0.009 0.013 0.016 100 0.149 120 0.125 140 0.105 150 0.100 160 0.09

8、7 200 0.074 0.055 0.038注:本表引自岩石分析碎样规程(试行)表3。二 来样验收客户送样时应填写委托书一式两份,委托书内容应包括送样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分析项目、K 值、要求完成日期和其他应明确的约定事项,并有客户签字。物相分析样品应附相应的岩矿鉴定资料。实验室接收样品人员应按委托书逐一对照验收样品。凡样品与送样单不符、样品规格不符合要求、实验要求不明确或不合理、编号不清楚、出现缺样或样品编号重复等情况,接受人员应向客户(或客户代理人)提出,协商解决,并在两份送样单上注明。送样单修改处应有客户(或客户代理人)的签名。用布袋或纸袋包装的样品,在袋上应有清晰的编号,并在袋

9、内装有样品标签。样品在运送途中因震动、挤压、受潮而使包装袋破碎,样品互相混杂或样品编号不清者,不能验收。经过清点验收,样品符合要求,由实验室样品接受人员在两分送样单上签名并注明收样日期,一份交客户保存,另一份留存实验室。样品经验收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在送样单上编写批号和各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编号,并进行登记。实验室的批号和分析编号应具不可重复性(编号要求唯一性)。三 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化学分析样品的加工粒度因矿种的不同而不同,如:硅酸盐要求160-200目、黄铁矿只要求100-120目、光栅光谱分析样品要求为200目。如样品矿种不明,一般要求至160-200目。分析试样的制备原则上可分为三

10、个阶段:即粗碎、中碎和细碎。每个阶段又包括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道工序。根据实验室样品的粒度和样品质量的情况,试样制备过程中应留存相应的副样。样品的烘样温度和最终破碎粒度见表3。表3 各类岩石矿物样品烘样温度和分析样品粒度要求岩矿样品种类碎后粒度/mm 烘样温度/备注花岗岩等各种硅酸盐0.0970.074 105 石灰石、白云石、明矾石石英岩高岭土、粘土磷灰石黄铁矿硼矿石膏芒硝铁矿锰矿铬铁矿、钛铁矿铜矿、铜锌矿铝土矿钨矿、锡矿铋矿、锑矿、钼矿、砷矿镍矿、钒矿、钴矿汞矿金、银、铂族铀矿油页岩地球化学样品物相分析、亚铁测定稀有元素矿金红石蛇纹岩、滑石、叶腊石天青石、重晶石、萤石岩盐样品单矿物样品

11、炭质页岩混质页岩0.0970.074 0.0970.074 0.125 0.149 0.097 0.125 0.2500.177 0.0970.074 0.097 0.074 0.097 0.0970.074 0.0970.074 0.097 0.097 0.149 0.074 0.0970.074 0.2500.177 0.097-0.074 0.149 0.0970.097 0.097 0.097 0.149 0.074 0.097 0.125 105 105 不烘样、校正水分105110 100105 或不烘样校正水分6055 不烘样、校正水分105110 不烘样、校正水分1056080

12、105105 6080 105 不烘样6080(金和铂族可以不烘)105 不烘样*60a 不烘样105 105 105 105 不烘样、校正水分105 105 105 GB/T 1868-1995 GB/T 2460-1996 GB/T 1361-1978 * 不允许超过此温度。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流程见图1。粗碎过筛(4mm)、混匀、缩分弃去中碎弃去过筛(1mm)、混匀、缩分粗副样细碎分析副样分析正样混匀、缩分原样图1 一般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流程试样混匀是保证缩分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环节,常用的有堆锥法、滚移法。1堆锥法主要用于粒度小于l00mm的矿样,如果矿样中有大于l00mm的粒级

13、,可预先将这部分矿样挑选出来碎至l00mm以下后进行堆锥。具体方法是将试祥用铁铲堆成锥形,每次堆锥时,均需把物料送到锥顶,让物料均匀地从锥顶滑下。堆好一次后,换个地方按上述方法再堆一次,这样反复三次,然后用四分法或二分法缩分.2滚移法该法用于矿量较少,粒度小于3mm的样品。其方法是将样品放在正方形的塑料布或胶布上,然后对角合起来,让矿样在布上反复滚动几次,每次滚动让试样超过对角线,放下一付对角,拿起另一付对角照上述办法重复进,这样交替反复10次以上。矿样混匀后,要进行缩分,以获得要求的样品质量。常用的方法有:1.堆锥四分法(四分法): 此法是先将混匀的矿样堆成锥形,然后用薄板插至矿堆到一定深度

14、后,旋转薄板将矿堆展平成圆盘状,再通过中心点划十字线,将其分成4个扇形部分,取其对角部分合并成一份矿样;如果矿量过大,可照此法再进行缩分,直到符合所需要的质量为止。 2.二分器法:此法一般用于矿粒尺寸在3mm以下、质量又不大的物料的缩分,由二分器来完成。为了使物料顺利通过小槽,小槽宽度应大于物料中最大矿粒尺寸的3-4倍。使用时,两边先用盒接好,再将矿样沿二分器上端沿整个长度徐徐倒入,从而使矿样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作为需要矿样。如果矿样量还大,再进行缩分,直到缩分到所需的矿量为止。3.方格法: 将试样混匀以后摊平为一薄层,划分为许多小方格,然后用平铲逐格取样。为了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必须做到以下几

15、点:一是方格要划匀,二是每格取样量要大致相等,三是每铲都要铲到底。此法一般用于粒度在0.3mm以下的细粒矿样,可同时连续分出多个小份试样,因而常用于取化学分析试样和浮选试样。4.割环法:将用移锥或环锥法混匀的试样,耙成一圆环,然后沿圆环依次割取小份试样。割取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一个单份试样均应取自环周上相对的两处;二是铲样时每铲均应从上到下、从外到里铲到底,而不能是只铲顶层而不铲底层,或只铲外缘而不铲内缘。实验室可以根据用户送来的实验室样品的粒度、样品的质量大小以及自身碎样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析试样制备的阶段和工序。样品质量较小,粒度较细或者自身碎样设备具有连续破碎缩分功能时,实验室也可

16、以省略上述三个阶段中的粗碎或中碎阶段或省略某个阶段中的缩分工序。但是无论采用哪几个步骤和工序制备分析试样,均必须保证分析试样对实验室样品的代表性,采用自动缩分时,必须保证符合切乔特缩分公式的要求。附:碎样设备粗碎设备中碎设备细碎设备四 特殊岩石矿物分析试样的制备4.1 黄铁矿和测定亚铁分析试样的制备将中碎后通过1.00mm 筛的试样直接用棒磨细碎机细碎。如采用圆盘细碎机时,不能将磨盘调得太紧,以免磨盘发热引起试样在磨样过程中氧化变质。如磨样时间长,引起磨盘发烫时,必须将磨盘冷却后再继续加工。要求制备的分析试样最后粒度只需通过0.149mm (100 目)筛,黄铁矿副样应装入玻璃瓶中蜡封保存。测

17、定亚铁的分析试样不烘样。铬铁矿中FeO 的测定样品,应粉碎到0.074mm。4.2 铬铁矿分析试样破碎铬矿时,应避免铁质混入,可用高强度锰钢磨盘或镶合金磨盘加工,然后分取少量试样用三头研磨机玛瑙研细至0.074mm。4.3 玻璃及陶瓷原料所用的石英砂、石英岩、高岭土、粘土、瓷土等分析试样这类试样制备过程中不能使用铁制工具,以免引进铁质。对石英岩,若较致密、坚硬不易破碎,可将样品在800以上的烧约1h,然后迅速将灼热的样品放入冷水中骤冷,使试样疏松,易干破碎,样品从水中取出风干后,再进行粗碎。4.4 岩盐、芒硝、石膏分析试样芒硝、岩盐和含有芒硝、岩盐的石膏样品,各项分析结果均应以湿基原样为计算标

18、准。为避免样品中水分的损失,样品应尽可能就地、及时制样和分析。若送样路途较远,送样时间较长,样品应瓶装、密封、尽快送出,实验室收样开瓶后,应立即粗碎,迅速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称重,然后放入干燥箱中,于(4050)烘6h-8h(样品很湿时还可以延长),烘干后称重,计算样品在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即:(H2O)/%=(原样质量-烘干后样品质量)100/原样质量此后,继续按一般样品加工制备,但在破碎和缩分过程中,也应防止水分变化而尽可能将工作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试样制好后应尽快装瓶,以免吸收水分。石膏样品的制样粒度为0.125mm(120 目),对不含芒硝、岩盐的于55烘样2h;对含有芒硝、岩盐的则不

19、烘样,立即装入瓶内。岩盐样品,制样粒度为0.149mm(100 目)。上述样品均应留粗副样,装入玻璃瓶中,盖严蜡封保存。4.5 云母、石棉分析试样云母、石棉试样制备时,可先用剪刀剪碎,然后在玛瑙研钵中磨细,也可以先灼烧使云母变脆,然后粉碎、混匀,但不烘样。纯度不高的石棉、云母样品,可按一般岩矿分析试样进行制备,采用棒磨细碎机细碎至0.125mm 。4.6 沸石分析试样沸石样品经中碎全部通过0.84mm 后,需留800g 左右试样,缩分出一半作为副样保存,另一半再缩分为两份,一份A 样过筛后作为吸钾分析试样,另一份B 样加工后作为阳离子总交换容量及化学分析用试样。吸钾分析试样因分析需用0.84m

20、m0.42mm(2040 目)的试样,将A 样过0.42mm 筛,筛上试样一次不要放得太多,以免筛上留存小于0.42mm 细粒试样,最后筛上0.84mm0.42mm 的试样应小于过筛试样的10%,取筛上试样供吸钾分析用,筛下试样弃去。不烘样。阳离子总交换容量分析试样,将B 样细碎至全部通过0.105mm(140 目)筛,缩分为两份,一份样品为测定阳离子总交换容量的分析试样,另一份为化学分析试样。化学分析试样继续粉碎通过0.074mm 筛,不烘样,分析后校正水分。沸石吸水性很强,副样应装瓶封或放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4.7 膨润土分析试样样品粗碎前,应在干燥箱内于105烘干,然后取出尽快地进行粗碎

21、和中碎。通过1.00mm 筛后,留副样,装入塑料瓶(袋)中密封保存。正样倒入干净的搪瓷盘中,再于105烘干,继续进行细碎通过0.074mm 筛,备作可交换阳离子和交换总量、脱色率、吸蓝量、胶质价、膨胀容、pH 值等测试项目用。4.8 物相分析试样物相分析对试样的粒度要求较严,颗粒应尽量均匀一致。在制样时不能一次磨细,磨盘不可调得太紧,应逐步破碎,多次过筛,以免试样产生过细颗粒。一般物相分析试样过0.149mm(100 目)筛,不烘样。如含硫化物高时,应用手工磨细或用棒磨细碎机细碎。金红石、硅灰石的物相分析试样应过0.097mm(160 目)筛。4.9 单矿物分析试样单矿物样品质量很小(特别是稀

22、有元素单矿物),所以在破碎时不能玷污,不能损失,必须在玛瑙研体中压碎和磨细至0.074mm(200 目)。4.10 组合分析试样每个勘探矿区采样分析进行到一定程序后,需要提出一定数量的组合分析样,测定其基本分析项目中未测定的有益元素和有害杂质。组合样是由几件或几十件样组合而成,组合的方法我为按采样长度比计算出每件单样应称取的量。计算方法为:单样(g)=单样长度(cm)/组合长度(cm)组合样质量(g)一般组合样的质量不少于200g。由于试样是由粒度细和件数较多的单样所组合,量又较大,仅在橡皮布上不易混匀,有的试样因存放过久会有结块现象,为此,可采用将圆盘细碎机磨盘调的较松一些,把组合后的试样先

23、细碎一次,然后选用比原样粒度粗一点筛子过筛,使试样松散,再充分混匀、缩分、粉碎至分析所需粒度。另一简单方法是将组合好的试样直接进入或烘干后装入棒磨筒中,棒磨至分析所需粒度。如不需对组合样继续粉碎,也可用棒磨磨样约半小时初步混匀。4.11 水系沉积物和土壤试样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细碎加工的粒度要求达到0.074mm(200 目)。符合粒度要求的试样质量应不少于加工前试样质量的90%,凭手感检查试样是否达到0.074mm(200 目)的粒度,不需过筛。五 金矿和铂族矿分析试样的制备5.1 金矿样品的特性金在矿石中往往可能以自然金状态存在,嵌布极不均匀,且富有延展性,所以给试样制备造成困难。5.2 金

24、矿样品的缩分由于金矿样品中基岩母质与金粒不能同步破碎,用基岩的最大颗粒直径代替金粒最大颗粒直径是不适合的。除微细粒级型金矿样品外,样品缩分不应该采用切乔特公式,每一矿区的样品,应经试验确定金粒度级别后,再确定其缩分程序。5.3 金矿分析试样的制备流程金矿试样的制备应根据自然金在样品中粒度的分布情况,制定不同流程式,并兼顾不同的分析取样量。流程中的关键是确定第一次缩分时的试样粒度,有条件的矿区,应通过试验研究求得。5.3.1 微细粒型金矿样品、普查捡块和零星金矿样品制样流程应当采用一般岩矿样品制样流程,K 值选用0.8,第一次缩分试样的粒度应小于 0.84mm。5.3.2 其他金矿样品可以根据样

25、品中金的赋存状态和金颗粒大小,参考资料性附录A,制定具体的试样制备方法。如采用人工重砂,筛上筛下分别测试金品位的方法时,重砂尾矿和筛下物的破碎按照一般金矿的制备方法进行。5.3.3 金粒度级别的划分为了金矿试样制备的需要,根据样品中自然金的不同粒度而划分为加工难易不一的不同级别,具体划分见表4。表4 金粒度级别划分表自然金粒度(mm)按粒级分按加工难易分全部远小于0.07微粒金矿极易碎全部小于0.07细粒金矿易碎小于0.07占80%以上,0.070.3占20%以内中粒金矿可碎小于0.07占70%左右,0.070.3占20%左右,0.30.5占10%粗粒金矿难碎小于0.07占70%以内,大于0.

26、3占30%以上巨粒金矿极难碎注:上述统计是按自然金的颗粒数计算的,若换算为质量比,则粗粒所占的比例更大。金粒度的判定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也可以参考附录A推荐的方法制定。附录A. 金粒度的判定1 重砂法本方法即通常的人工重砂方法。将颚式破碎机破碎原样全部通过1.00mm(18 目)筛后,缩分一半继续加工为分析试样;另一半作人工重砂,进行试样中自然金粒度分布情况的测定,每一个矿区或矿点多做几件样品,以提高金粒度测定结果的代表性。对重要的零星样品也可采用此方法,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可信度。2 筛上残金比法对已有分析结果的原分析副样(0.074mm),按不同金的含量即3010-6以上高

27、含量的(530)10-6中等含量的和(15)10-6低含量的试样各抽取3 件发言权上,准确称取此试样40g80g,采用震动筛机过筛或水析过筛,待筛上残留试样量尚剩余1.5g3.5g 范围时,将筛上试样取下烘干称重,称重后筛上试样一次并全部进行分析,然后按下式计算筛上残金比。设:筛上试样量(g)/准确称取的试样量(g)100=A筛上试样全部金量(g)/(准确称取试样量(g)试样分析结果(10-6) 100=B根据表中的B/A 比值,判定试样中金的粒度。B/A 金粒级的判定加工难易4.0 微、细粒级中粒级粗或巨粒级易碎可碎难或极难碎注:应根据试验样品的多数比值趋势而判定,不可就低不就高或简单平均计

28、算而判定。5.4 金矿制样质量的简易判别金矿分析试样制备的是否均匀和具体代表性,除按总的制样质量检查办法进行外,还可用分析副样进行简易判别制样质量如何。取金含量为(1050)10-6 的试样几件,每件样分析测定三份以上,全部分析测定由一人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平行进行。最后统计每件样品的三份以上分析结果精密度,如分析结果极差值超差,应查找原因和改进制样流程。对于零星拣块样,应采用不少于三份样品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报出。5.5 铂族矿分析试样的制备铂族矿分析试样的设备,同金矿试样的制备。六 分析试样制备的质量检查6.1 制样损耗率的要求分析试样在制样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样品损失。但是粗碎时的

29、样品的蹦跳,细碎时排风除尘和制样机粘结残留都可能使一部分试样损耗,样品损耗将影响试样质量。按粗碎、中碎、细碎三个阶段分别计算损耗率,要求粗碎阶段损耗率低于3%、中碎阶段低于5%和细碎阶段低于7%。计算式为:损耗率(%) =(原样量或最后缩分留样量-碎筛后量)100/原样量或最后缩分留样量各个阶段的制样损耗率不得低于上述要求,如低于此标准应从制样过程中查找原因,特别应注意排风量的大小。细碎时排风量过大,造成密度较高的金属矿物部分相对富集,降低了制样的代表性。6.2 制样中质量差的要求试样缩分时,每次缩分后两部分试样之质量差不得大于缩分前试样质量的3%。缩分质量差的计算如下式:缩分质量差(%)=留

30、样质量-弃样质量100/缩分前样品质量6.3 试样制备的内部抽查制样质量和样品的过筛检查对于普查,详查和勘探矿区的分析试样,在第一批试样制时,应抽取2030 件的试样进行内部检查。大型矿,样品抽样量应不少于30 件;中型矿,应不少于20 件。制备检查试样应在基本样碎完后再通知进行,以防止将基本样与抽查样合在一起重新混匀后再加工。抽查制样质量的方法为:由测试管理人员确定检查的样号,样品应于第一次缩分后,在原要弃去的一半样品中抽取,每3050 件试样抽查一个。待基本样碎完后,测试管理人员通知制样组抽查的样品编号,未被抽查的试样弃去,抽查的试样按正样要求的制样流程进行加工,并将此份抽查的分析试样和正

31、样分析试样一同送交进行主要分析项目的测定。依相应的允许限判断单项分析质量,之后统计抽查试样分析项目的合格率,分矿区进行统计,合格率应不低于90%。合格率低于90%时,应停止试样制备工作,检查试样制备过程中各个环节,排除造成试样制备不合格的因素,并重新抽查制样质量直至合格率达到要求。对普查、详查和勘探矿区的分析试样在整个制样过程中,应抽取35%的试样进行各粒级副样或分析正样的过筛检查,抽查试样应不少于30 件。试样粒度检查应在试样制备完成后,由测试管理人员通知制样组抽查试样的编号,提取各粒级副样或分析正样,按照规定的筛号(网目)过筛,过筛率达到95%为合格。过筛率(%)=通过规定筛号的样品质量1

32、00/过筛前样品总质量七 副样管理7.1 副样保存时间7.1.1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普产工作结束,报告业经批准后,副样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可及时处理的副样包括以下几种:a. 区域化探(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样品;b. 外部检查分析样品;c. 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的原矿样品、轻矿物部分;d. X射线鉴定和差热分析样品;e. 非金属矿的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试验样品(不包括应按规定权限处理的特种非金属矿,如压电水晶、金刚石等)。应保存五年的副样包括以下几种:a. 基本分析样品(若分析结果业经外部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和基本分析的组合样品中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已经进行检查,则基本分析样品可在地质报告批准后及时

33、处理);b. 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的重矿物部分;c. 岩矿鉴定及古生物标本和光薄片。7.1.2矿产普查和详查阶段的地质报告审查批准后,凡已做出否定评价的矿区(点)的样品副样无继续保存的必要,一般即可处理。凡矿区由普查转入详查阶段,或由详查转入勘探阶段,在本地质工作阶段报告批准后,按下述两种办法处理:1)可以及时处理的样品副样,包括以下几种;a. 区域化探(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样品;b. 外部检查分析样品;c. 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的原矿样品、轻矿物部分;d. X射线鉴定和差热分析样品;e. 选(冶)试验原矿样品及产品; f. 非金属矿的物化性质和工艺性能试验样品(不包括应按规定梳限处理的特种非

34、金属矿,如压电水晶、金刚石等)。2)需要保存到下阶段工作结束时的副样,包拓以下几种:a. 基本分析样品(若分析结果业经外部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和基本分析的组合样品中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已经进行检查,则基本分析样品可在本地质工作报告批准后及时处理);b. 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的重矿物部分;c. 岩矿鉴定标本及光薄片;d. 选(冶)试验原矿样品及产品。7.1.3 勘探工作结束,报告经正式批准后,可与有关归口工业部门联系,如果需要样品副样,则可办理移交手续;如有关工业部门明文不需要,副样则自行处理。若勘探报告经批准后,但尚无工业归口单位,实验样品副样应继续保存。7.1.4 下述实验样品副样,实验工作结束后保

35、存一年,一般即可处理:易氧化和易变质的(如黄铁矿、煤),以及易水解盐类的矿产(如岩盐、钾镁盐等)分析样品;(注:对这类矿产,要求送样单位(地质勘探)必须做好作为副样保存的岩芯保管工作。) 普查拣块样品;岩石和土的物理性能试验样品; 岩石弹模变型试验样品和岩石的密度测试样品。7.1.5 下述试验样品,实验工作结束发出报告后,一个月内无质量疑议即可处理,一般不保存副样: 水质分析样品; 易变质的硫化矿选冶试验样品; 岩石和土的力学试验样品; 岩石、矿石和煤的体重测试样品; 非本系统的单位所送的实验样品。7.1.6 对有问题或需进一步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综合研究的实验样品、标本和光薄片,应暂保留,待

36、研究查清之后,按上述类别规定时间处理;对于某些特有的、新型的岩石、矿石、矿物标本、光薄片、地层命名或标准剖面,典型岩体,岩石标本和各队区域调查每个图幅代表性岩矿及古生物标本,应建立陈列室或送地质博物馆长期保存。7.1.7 凡是只有一份副样的样品,可在上述副样保存时间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情况,予以适当延长。如送样单位已有副样,实验室的副样保存时间则可按原规定处理。7.2 副样保存7.2.1 必须建立专用的实验样品副样库,仓库应注意通风、防潮、防火。设副样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登记造册和送、收、移交样品签字制度,库内不得堆放杂物,经常保持库内整洁。7.2.2 实验样品副样一般均应装入牢

37、固的牛皮纸袋(如为黄铁矿、煤或岩盐等易变质的样品,则应装入密闭瓶内),或使用不吸湿的容器保存,副样袋应写明批号;容器应写明送样单位和年批号,按一定顺序放入副样库,妥善保管。并保持整齐干燥,避免阳光直,防止风化变质。7.2.3 岩矿分析一般只需保存一种副样,且以分析样品副样作为副样。分析样品副样的留存量:一般样品保留200g,贵金属样品留500g;若为硫化矿物、岩盐等易变质的样品和沸石样品,以及详查、勘探矿区的队内部检查样品,则应以0.84mm粗样400600g作为副样;若为煤样,可从小于3mm的煤样中直接缩分出0.5kg作为副样;对于样品重量少,仅要求作工业分析的煤样,亦可以0.84mm粗样作为副样。粗副样保存重量,均应符合公式要求。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