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546352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孢菇北方设施栽培技术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双孢菇设施栽培技术双孢菇设施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孢菇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并重点介绍麦草栽培双孢菇的技术,主要包括备料配制、堆制与发酵、建菇房及菇床、播种、管理及采收等方面的内容。【关键词】双孢菇 外界所需条件 备料 发酵 设施 管理前言双孢蘑菇-学名双孢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中的一种草腐菌,也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最多的食用菌,也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拳头产品。近年来,随着国外及我国南方地区栽培成本不断提高,其栽培地域不断北移。根据时下北方一些农村的农忙情况,每到麦收以后,田地里麦秆、麦茬付之一炬,不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同时还破坏了

2、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发展以麦秆为原料的双孢菇生产,不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双孢菇生产后的废料又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从而实现了秸秆还田;可谓资源最大化利用、效益最大化提升的一种典型的可行性高效农业。1 双孢菇生长所需外界条件1.1 营养条件双孢蘑菇是草腐性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赖培养料的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合理的碳氮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孢菇的产量。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是碳素的主要来源;牛粪、鸡粪、马粪、饼肥、尿素等可以提供氮素营养。各种配方都是经过研究和实践的,只要认真照做就行。 1.2 温度要求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3,以

3、25左右生长速度最快。温度超过33,菌丝逐渐死亡,低于4,生长极其缓慢。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722, 1318时生长快、质量好。当温度为1820时,出菇多而密,朵形较小,质量下降;高于20,菌柄徒长,肉质疏松,品质低劣;23以上,小菇蕾死亡;温度低于12,生长缓慢。 1.3 水分管理双孢蘑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水量都在9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5左右为宜,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掌握在65-75之间;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时,培养料含水量应在65左右,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覆土层应保持经常湿润,含水量应控制在1820之间,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对水分的需要。1.4 空气条件双孢蘑菇是

4、好气性真菌,全生育期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菇棚内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积累过多,会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出菇以后,更应加强通风,保证蘑菇正常生长发育。1.5 酸碱度双孢菇菌丝在pH5.08.0之间都可以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是pH 6.37。由于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碳酸和草酸,加之培养料也会发生脱碱(氨气蒸发)现象,使培养料和覆土层环境逐渐变酸。因此,在播种时应将培养料的酸度调在pH7. 5左右;将土粒酸度调到pH7.58之间。 1.6 光线需求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可以在完全黑暗条件下生长发育,微弱的光线有利于菇蕾的形成。在黑暗的环境下,

5、蘑菇色白、健壮敦实,亮光下菇体表面干燥、发黄,质量下降。2 麦草栽培双孢菇技术流程2.1栽培季节的确定以及设施大棚的准备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当地市场的导向,一般冬季设施栽培应该在10月初播种,故而整个生产流程的规划以及事先准备的事项应该仔细处理。另外菇房可根据地方气候以及设施环境而定,大体来说要求通风好,水源近,可提供可利用光照,充分杀毒灭菌的空间等等。2.2备料以及配方选择利用长度适宜的麦秆为原料栽培双孢菇,另外所需的辅料有牛粪、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等。按100m2用料计:需麦草1500kg、牛粪15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10kg、石灰15kg;或麦秸2250kg、牛粪1000k

6、g、饼肥150kg、尿素15kg、石膏粉75kg、石灰20kg、过磷酸钙50kg。 2.3秸秆堆制与发酵 2.3.1秸秆预湿和粪肥处理秸秆处理好后即可预湿;预湿时,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分次加足水分,使玉米秆充分吸水,湿到、湿透,均匀一致。预湿好的秸秆手握有水滴而不滴下,含水量在65%70%之间。干粪必须粉碎,湿粪加水搅拌至稀糊状,不得有粪块进入堆中,这样放置2到3天。2.3.2建堆底层先铺一层厚4050厘米稍干的秸秆,然后撒一层粪肥及辅料。以后每层秸杆厚3040厘米,撒一层粪及辅料并喷施足够量的水以提供发酵条件,一般堆45层。堆高1.5米时,整理料堆周围,使之成梯形,最后堆顶盖遮阳网,以防日晒雨淋

7、损失养分。2.3.3翻堆双孢蘑菇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堆料,堆料的关键是翻堆。建堆后第78天进行第一次翻堆,要求将原堆底部和四周未发酵的料翻到中间,把中间已发酵的料翻到底部和外围。翻堆时要充分将料抖松,翻拌均匀,仍然堆成梯形。以后每隔6天翻堆一次,方法同上(力求使每根料草均能在料堆中间层发酵2天以上)。每次翻堆后,料堆长度应适当缩短,但高度和宽度不变。翻堆一般进行4次。若料偏生,可增加翻堆次数,直至料熟;若翻堆过程发现培养料太湿变粘,应加石膏粉消除;偏酸,用石灰或PH89的石灰水调节;过熟,可加入部分经1%石灰水浸透的碎秸杆混合拌匀,作床底填料;太湿,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摊开晾晒,待蒸发掉多余水分再上堆

8、。最后一次翻堆时,喷300500倍的敌敌畏或500倍苦参碱虫藤杀虫剂等农药,以杀灭料中残存的害虫和虫卵。 秸秆堆料约需30天左右。堆制结束,培养料应呈咖啡色,松软有弹性,不粘、不臭、无粪块,含水量在63%65%。2.4 发菌处理2.4.1铺料播种料床宽80100厘米,铺料厚度2530厘米,两畦间留50厘米作人行道兼排水沟,畦长不限。料铺好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麦粒种7501000毫升(1.52大瓶或34小瓶),先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料表面,轻压料面,使之与料密切接触,再向菌种上面盖3-4厘米厚一层发酵料,以防晒干菌种。2.4.2发菌管理双孢蘑菇冬种在发菌期棚顶不用盖草,完全利用阳光给菇棚增温促

9、进发菌;整个发菌期要密切注意水分和温度管理。若菌种层以下的料过湿,应加大通风排湿,偏干时可喷1%的石灰清水调节,表层覆盖料干燥则属正常;床面温度高于28时注意及时打开两头薄膜通风降温。2.5 出菇管理2.5.1覆土当菌丝向下长至料床厚度2/3时即应覆土。先用PH8的石灰水喷湿床面干草层(让菌丝向上生长),再准备覆土材料。一般采用肥效好的草炭土作覆土材料。表土病菌、害虫多,不宜采用,应取地表2060厘米处的土壤制作土粒,然后喷洒0.5%的敌敌畏和5%甲醛混合液拌匀,用塑料薄膜盖严熏蒸24小时后摊开晾吹2天,排除毒气后调水使用。方法是用喷雾器喷洒PH8的石灰水,使土粒墒情达到轻握可成团,落地能散开

10、后,一次性覆盖在菌床上,厚度2.5-3cm,要求均匀一致。覆土后三天用清水喷湿土层,促进菌丝上土。2.5.2出菇管理 一般覆土后1015天,当菌丝爬上土层形成菌索后,菇棚就要及时盖草遮光、保温。床面温度适宜时开始重喷结菇水,每天结合通风喷洒23次,每平方米12公斤,连续喷水23天,使覆土层水分含量达1820%;空气相对湿度适宜。然后停水,减少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湿润。蘑菇原基形成后便进入出菇期。出菇期要从五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一是通过调节通风时间保持棚内温度适合菇种生长。二是调节水分,保持覆土含水量以及空气相对湿度适宜。三是每天通风1-2次,每次1-2小时,保持棚内空气清新。通风时间根据气温进

11、行安排,气温高时宜在早晚,气温低时宜在中午;四是采菇后及时整理床面,始终保持床面覆土层平整,防止局部积水影响菌丝生长;五是追肥,如:用1%葡萄糖、0.5%生石灰水配成混合液喷施;用1%尿素、1%磷酸二氢钾以及酵母粉、维生素B1及1.5%草木灰滤清液等喷施,都能促进子实体形成和促使菇体健壮生长。2.6 采收阶段最后就是到了采收阶段,当子实体菌盖直径符合标准时可及时分级采收。采收时,用中指、食指、拇指轻捏菌盖,稍加旋转即可采下。每次采收后,应及时剔除床面上的老根、死菇和其他残留物,采菇留下的空洞要用湿润的覆土填平,然后进入下潮菇的管理;采收过早,菇小影响产量;过迟,菇盖过大,不仅影响质量,而且会抑制周围小菇生长。特别是出菇后期,气温偏高,蘑菇更应及时分批采收,稍推迟,就会行成薄菇或开伞菇,影响商品价值。将采收的菇一刀切去带泥菌柄,放入铺有软布的篮子或黑塑料袋内,以免碰伤变色,影响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