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546164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高考物理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专题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的复习策略 一、两年考试说明对比(一)总体对比2011年考试说明与2010年考试说明比较变中求稳,稳中有新。主要变化有:1、命题指导思想与大年基本相同,仅将原来“必要的区分度”的说法调整为“较好的区分度”,这可能意味着试卷会通过更合适的梯度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分功能。2、将“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调整为“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理清了考试说明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3、将“实验的要求”调整为“实验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了 考试说明 中的实验要求仅是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表述更加规范。(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专题要求本专题包含712六个

2、考点,其中考点“7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12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为实验考点均为II级要求,考点“1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是整个力学的核心,II级要求。与2011年考试说明相比稳中略有变化: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由“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不作要求”改为“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胡克定律的说明由“仅限于单根弹簧”改为“弹簧组劲度系数问题的讨论不作要求”,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由“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作要求”调整为“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二、重点问题的梳理和热点问题的提炼(一)三年高考相关试题列表2008年2009年

3、2010年题号分值知知识点题号分值知知识点题号分值知知识点33牛顿第二定律23力的合成与分解33力的合成53牛顿运动定律与平抛运动的分解43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的分解84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问题定性讨论 74受力分析连接体整体法94牛顿运动定律与机械能1110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实验技能、动力学问题1516电磁感应、牛顿运动定律微元法处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1110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315力的平衡1315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问题1516带电粒子在周期性场中复杂动力学问题1516电磁感应、牛顿运动定律微元法处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分值统计265158注:列表只列出了涉及考查本专题的试题(二)热点问题梳理1、力的合

4、成与分解、力的平衡问题2、理想实验逻辑过程、牛顿第一定律与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3、动力学问题(1)图象问题(2)瞬时性问题(3)临界问题(4)多过程动力学问题(输送带问题、多体多过程问题)(5)简单变加速运动定性分析(6)变加速运动与微元法4、力的合成与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技能三、复习建议1、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查要求考试说明对考查知识范围、能力要求、试卷题型和试题难度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研读考试说明可深刻领会知识点考查的深浅程度。如:连接体问题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是定性分析,即使是加速度不等的问题也可进行考查。不能把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I、II和考题中的难易简单对应。知识点

5、要求II表示其在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地位,学好它对学好其它知识起关键作用是考查重点,但涉及这部分知识的试题不一定全是难题。2010江苏物理整卷平和,符合五严新政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能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有益的。2、注重基础,加强应用,提高能力二轮复习着重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只做难题,高考题中大多数都是中、低档题,对大部分中等学生,区分其高考成绩的好差,关键不在于难题的得分率而在于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得分率。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知识点之间的综合。强化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两个基本能力的提高。能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能将复杂的运动过程拆分成可直接处理的简单过

6、程,加强短过程(含瞬间过程)的分析训练,提高运动过程分析的能力。加强动力学在电磁学中的综合应用。对于优秀学生适当加强非匀变速运动动力学问题的训练,定性分析及与微元法结合的数学计算。加强实验题的复习本专题两个实验探究知识点均为II级要求,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注重实验技能(如平衡摩擦力,滑轮高低的调节,纸带的释放,连接体问题的处理等)的迁移。3、纠错、反思中提高效率,运用中提炼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和犯错误是难免的,并且只有经过错误,克服错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通过对错题分析找出原因,反复练习,查漏补缺,避免盲目简单重复,提高复习效率。例:力学中学过传送带的问

7、题 如图1,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料斗中单位时间内有质量为k的粉状物体落到传送带上,最后与传送带一起运动,要使传送带的速度不变,电动机应增加多少功率?图1v在力学中的解法: 以时间内落到传送带上的粉末为研究对象,用动力学关系求出传送带对粉末状物体的总作用力F=kv。发动机应增加功率图2vFF用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增加的功率应为。讨论:以传送带为研究对象,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受到一个恒定的摩擦力F作用,增加的功率确实为P=Fv。但以粉末状物体为研究对象,它的速度是从0增加到v的,提供给粉末状物体的功率应该为。可见两个结果在于研究对象不同。那么为什么这两者不相等呢?原来粉状物体速度要从0增加到v

8、,与传送带之间存在一个相对位移,由于摩擦会产生热量。计算知道,产生的热量与物体获得的动能相等,这样发动机增加的功率是提供给粉末状物体的功率的两倍。本题不仅纠正了错误,还在解题中得到一个较为普遍的中结论:Q=fs,s为相对路程,Q为摩擦产生的“热”。为解同类问题带来方便。类似现象在本专题不少。如: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选用规律列出方程;解方程。又如:电磁学中涉及重要动力学问题模型等。同时学习也是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的讲解只是为学生提供信息、思路,知识的建构、方法的形成和总结,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反思是深刻理解知识、形成方法技能的重要途径;

9、反思是高水平思维的主要特征;反思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促进学生反思,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学习习惯,增强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复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错误的反思,形成正确认识。通过对经验的反思,总结解题方法。4、查缺补漏、回归课本,培优补差、规范训练逐个落实课本上考点内容。演示部分,问题与练习部分,思考与讨论部分等都不能放过。查缺补漏,避免出现复习的盲点。对有实力冲击A/A+的同学,或过B有困难的同学提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使他们的物理成绩与语、数、外成绩相配套。所有学生本阶段都要进行答题规范训练,确保他们在答题时不会因为不规范而失分。试 题1、台球沿桌面以

10、速度v0与球桌边框成a角撞击框上的O点,反弹后速度为v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a,如图所示,若v1v0,OB垂直桌边,则桌边给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为图中的 A. OA方向 B. OB方向 C. OC方向 D. OD方向2、如图(a)所示,用沿斜面的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斜面的倾角B物体的质量C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所需的最小拉力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3、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

11、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当A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B受到绳的压力是()A5NB10NC5ND10N4、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使飞行器恰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求:(1)时刻飞行器的速率;(2)整个过程中飞行器离地的最大高度5、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均质长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度v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已知整个过程中板的右端都不会到达桌边定滑轮处试求:(1)当物体刚到达木板中点时木板的位移;(2)若木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么条件?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