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543521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49.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毕业设计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09 届)设计(论文)题目 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作 者、 学 号 作 者 所 在 班 级 旅管 学 院、 专 业 人文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指导教师及职称 副教授 论 文 完 成 时 间 2009年2月 答 辩 日 期 2009年4月 设计(论文)成绩 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目录承诺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译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作品数据盘袋谢辞承 诺 书 本人 xxx ,xxx师范大学 人文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旅管xxx 班学

2、生,学号: xxx 。本人郑重承诺:本人撰写的毕业论文 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无剽窃行为。 承诺人: 2009年04月08日xxx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 院人文学院专 业旅游管理班 级xxx班学 号xxx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一、论文题目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二、内容和要求(包括完成文献查阅与综述、外文资料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正文、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的技术路线、图纸、实验报告与相关数据等内容、步骤与时间安排的要求)1程序要求(1)制定书单:根据选题,选定一批有关文献, 填写在开题报告中的“应收集资料及参考文献”部分。(2)撰写开题报告列

3、明:1、选题理由2、国内外研究3、论文主体纲要4、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5、应收集资料及参考文献(3)搜集与阅读资料:根据书单,搜集、阅读资料,评价资料的客观性、可用性,并记下笔记,为文献综述作准备。(4)撰写文献综述:对所阅读资料进行总结,可以提出评价性意见。(5)外文翻译:收集外文资料,翻译相关内容。 (6)撰写论文2内容要求:论文主体撰写的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引论部:提出问题,表明观点 本论部:全文的主体,通过论据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观点进行论证(包括:问题的阐述;解决的方法。有理论支撑和实例说明,避免流水账)。 结论部:论文的结尾(根据主体部得出自己的结论,亦可提出尚待解决的新问题,为下

4、一步研究铺垫)3、格式要求: 1、按照人文学院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2、“参考文献”按照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样例的格式要求。3、网上下载的文献应注明相关网址和引用日期。三、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2008年9月30日 至2009年3月10日进度安排:序号时间内容110月7日-10月17日查阅资料,写论文提纲210月18日-10月19日拟开题报告310月20日-11月1日完成论文初稿411月3日-11月9日撰写文献综述511月10日-11月13日翻译外文资料611月14日-11月24日修改论文初稿711月25日-11月28日完成开题报告811月30日-12月8日完成文献综述912月9日-12月1

5、0日完成外文资料翻译102月10日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签名)2008年9月30日四、教研室(系)审查意见:教研室(系)主任(签名)年月日学院分管院长(签名)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译文外文资料翻译(请完整翻译1篇外文资料,译文不得少于2000汉字)1所译外文资料:作者: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书名(或论文题目):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出版社(或刊物名称):世界知识音像电子出版社(英文原版光碟)出版时间(或刊号):2005/1所译页码:315

6、-3182译成中文: 与我们在第1章论述的全国防御工作一样,对“911”恐怖袭击的紧急应对工作必然是在缺乏事先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纽约市内,无论是纽约消防局、纽约警察局、港务局、世贸中心雇员,还是大楼租户,他们在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应对了一场在短短102分钟内疯狂上演、破坏力超乎想象的灾难。凭借第一应对员的努力、相互帮助,以及自身良好的本能反应和善心,伸出撞击区以下绝大多数平民都从双塔中安全撤出。 根据国家标准与技术协会的初步估计,9月11日上午8点46分,世贸中心建筑内的平民数量在16400到18800人之间,除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消防员或警察、世贸中心或私人

7、公司的保安或消防人员、在飞机撞击后赶到世贸中心参与救援工作的平民志愿者、与双塔相撞的2架飞机的机组人员和乘客之外,最多有2152在建筑群内丧生。我们确定了其中2052人的工作地点,其中,1942人的工作或开会地点位于双塔的撞击区之上,只有110人的工作地点位于撞击区以下。尽管我们不能从某人的办公室在世贸中心的位置确定此人当天上午丧生的位置,或推断他是否本来可以安全撤离,但是这些数据还是有力地证明了撞击区以下的平民的疏散工作是成功的。 几个因素有助于9月11日的疏散工作:1993年世贸中心爆炸事件之后,港务局进行了种种改造,港务局职员和平民也接受了相关训练;未受影响楼层附近的安全楼梯内的照明系统

8、工作正常;一些人在大厅消防指挥部人员的指挥下走下楼梯。飞机撞击造成的破坏可能降低了大楼复杂建筑结构的安全系数,然而一些简单的改进措施,比如在扶手和楼梯上贴上反光条,却被一些幸存者看作是他们能够死里逃生的原因。对于大多数未被困住或还有体力长时间下楼的平民来说,双塔的逃生时间从1993年的四个多小时缩短到9月11日的不到一小时。 第一应对员也在成功疏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救援行动的结果可以用救出的人数加以量化,比如:一个纽约消防局小队救出了一批被困在北塔22层的平民;纽约消防局、港务处和纽约警察局人员从北塔和南塔中救出了无法行动的平民。但在其它情况下,大量的无形因素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死亡人数。

9、我们无法估算,对那些到达底层的平民来说,如果没有纽约警察局和港务局警员指挥他们从安全路线撤离,从而避开了跳楼者和落下的碎片,并最终迅速而镇定地离开世贸中心建筑群的话,还会有多少人遇难;我们无法估算,对于那些正在下楼的平民来说,朝上攀登的消防员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多大的安慰;我们同样无法估算,如果不是消防员的出现,个别平民的不当举动是不是会令惊慌失措的人群失去控制,乱作一团,造成危险。对然第一应对员极大地协助了疏散工作,但他们自身却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 绝大多数灾难性事件一样,“911”当天,“第一批”作出反应的第一应对员也是私营部门的平民。因为我国85%的关键基础设施由私营部门,而非政府运营,

10、所以在今后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件中,私营部门的平民还将会是第一应对员。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对全国私营部门和平民的准备状况作了评估,以便提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建议。我们的建议源自“911”那天在世贸中心的平民的亲身经历。 处于北塔撞击区或以上楼层的平民的幸存希望是十分渺茫的。飞机对于大楼的撞击破坏或阻塞了大楼的3个安全楼梯,他们因此无法下楼。此时,对于北塔高层的人们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速、大规模的空中救援行动,但几个因素使救援行动无法实施:出于安全原因,通向楼顶的门是闭锁的,而飞机撞击破坏了大楼安全指挥室内的软件系统,开锁命令无法得到执行。就算门没有锁,因为楼顶的特殊结构和反光问题很容易产生危

11、险,所以楼顶不能作为大批平民的中转地点,而且就算条件允许实施直升机救援行动,每次也只能救起有限的几人。 世贸中心没有制定在全部安全楼梯无法通行的情况下疏散高层平民的预案。 北塔遇袭后,大楼工作人员认为不必立即疏散南塔人员,此项决定也遭受了最多的批评。如果当时能坚决、及时地下达疏散命令,就很有可能挽救许多人的生命。即使之发布一项“建议”疏散的通知,那些本来已经决定离开的人也不会留在原地。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况,留在原地的建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没有人会想到第二架飞机会撞上南塔。指挥者认为,上千人的疏散行动本身会十分危险。此外,双塔外面的一些区域当时也不安全。 在我们看来,令人费解的是让那些已经

12、到达大厅的平民再回到办公室的命令,救援人员可以让他们呆在大厅内,或引导他们从地下商场撤离。 尽管最初南塔的广播系统发布了留在原地的建议,但纽约消防局和港警处在北塔遇袭后12分钟内下达了撤离南塔的命令。如果没有发生第二次出人意料的袭击,南塔的疏散工作应该可以继续进行。 南塔被撞后,上层的平民并没有趁A号安全楼梯还可以通行时,寻找下楼的路径,而是浪费时间上楼。虽然当时还没有完全排除实施空中救援的可能性,但是平民们在防火演习中都未被告知,通向楼顶的门是锁着的,他们也不知道楼顶并不安全,更不知道根本没有制定直升机救援预案。双塔内,沿安全楼梯下楼的平民在楼梯的拐弯结构和防烟门面前受阻。一些人不知道该如何

13、继续前进,所以减慢了自己撤离的速度,还有可能阻碍了别人下楼。港务局承认,今后要告知租户在下楼时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签名 xxx . 2008 年 11 月 10 日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注:以上学生所填内容均需打印,所译外文资料应附后装订(含封面、封底、目录、翻译部分页码的复印件,如为电子资料,必须注明搜索途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不得少于5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

14、ist attacks upon the United States: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 北京:世界知识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12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应急处置程序手册 北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运控中心,2003.43民航飞行与我编委会:民航飞行与我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4罗晓利 著:飞行中人的因素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万青 著:飞机载重平衡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6(美)威廉斯、沃尔特里普 著,刘伶莉 译:机组安全防范实用指南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7何佩、刘小红主编: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

15、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综合归纳性)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对民航安全越来越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其实,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民用航空安全的著作问世,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的局限性,民用航空还是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因此,民用航空安全始终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 但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民用航空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各方开始清楚地认识到民用航空所存在的风险性。无论是作为承运人的航空公司还是专门研究民用航空的学者,大家都开始对民用航空安全领域有

16、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开始对如何保障民用航空安全进行研究。以期使得民用航空的风险能降低到最小的限度。The 9/11 Commission Report的问世,揭开了笼罩在911事件上神秘的面纱,使得广大民众第一次可以清晰地了解到2001年9月11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时,揭示了事件发生当时,政府当局的反应以及对策。对于日后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多方学者和航空公司的不懈努力之下,有关民用航空安全的法规不断出台,航空公司的运行控制手册也不断更新,各种规章、规定层出不穷,在外界人士看来,这些数不清的规则,只会使得民用航空不再便捷。但事实上,正是这些规章的出台,才能保证民用航空业

17、安全、稳定地运行与发展。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应急处置程序手册作为其中的一部企业内部规章,其中详细地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并且尽可能多的对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加以设计和分析,以便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进行应对。同时,这部手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完善、修改之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引起航空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对于不可抗力的因素,通过航空器制造商对于航空器的改进以及升级,同时,加强对机组成员的理论教育,可以将由于不可抗力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也只是我们的愿望,要完全避免由于不可抗力引起的安全事故是不可

18、能的。另一方面,对于人为引起的安全事故,通过对各种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他们其中的共性,然后,对这种共性加以归纳,提出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同时,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加以推演,未雨绸缪地制定出一些方案、计划,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以严格执行,那么,我们可以说,人为引起的航空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内容,在机组安全防范实用指南和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内均有大篇幅的提及。这两本书,主要涵盖了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安全情况,并从专业的角度分别给与机组成员与乘客适当的应对措施建议。同时,飞行中人的因素一书从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详尽阐述了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并

19、且辅以详尽的数据和研究结果。研究范围涵盖了包括从起飞到降落在内的飞行各个阶段中人的因素对飞行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避免这些后果发生的解决方案。 就目前国内外对于民用航空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对于如何去发现旅客携带的可能引发航空安全事故的物品和如何防范旅客由于携带了危险物品而引发航空安全事故。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一味的依靠提升科技手段对危险品进行防范,其实,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恰恰就是操控机器的那个人。近年来很多航空安全事故在事后发现,通过当时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发现并且避免,但恰恰是由于这个执行者主观上的疏忽,从而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执行者的

20、防范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911事件最终被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但是,从民用航空安全角度考虑,无论是恐怖袭击也好,人为疏忽也好,所引发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不能因为安全事故发生是因为人为的疏忽而掉以轻心,因为,很多疏忽要远远比有预谋的袭击来的可怕。奶酪原理告诉我们,一个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决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的,往往是好几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同时作用,从而引起了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正是由平时的疏忽所埋下的祸患。因此,防微杜渐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实施的实处的。 由于民用航空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那么,这个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保障民

21、航安全的工作中要格外细心,要善于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并加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所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并尽最大努力给与防范。但同时,这不意味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杀一个”,在搞“一刀切”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民用航空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广大受众的状况,毕竟,民用航空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它存在的根本,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捷,舒适的交通运输服务,若是将民用航空业严加限制,那么,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服务性行业,民用航空业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存的根基。因此,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我们也应充分的考虑到规定的可执行性和人性化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前提下,给与广大受众以最大化的便捷程度。 学

22、生签名: xxx 2008年 11 月 8日三、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9.11事件的发生,航空安全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不仅是因为本用来作为进行方便、快捷的旅行工具的民用航空器在一些恐怖分子手里成为了用来进行恐怖活动的工具,更是因为在如今民航业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更关系到更广泛的民众的旅行人身安全。基于民用航空器的特殊性,使得其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的安全性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广大中外民用航空领域的专业人士亦在为了保障民用航空器能够安全,快速的提供运

23、载服务而努力。从机场的建设,安全检查的设置以及对登机乘客身份的辨识,直到飞行途中的安全保障,对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均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并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作为被应用最多的交通方式,中国的民用航空业无疑经历了一场“大考”,从各国奥运代表团的包机,到开闭幕式各国政要、首脑的专机,航空安全问题自始至终是贯穿整一个奥运会的主题。从中国政府加强在奥运期间的机场安保措施,对20个涉奥机场采取临时特别安检,禁止随身携带液体、打火机等物品,到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北京上空实施临时禁航措施,无不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空安全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国民航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势必会有

24、更多的国内外民用航空企业加入到这一巨大的竞争当中。但所有竞争的背后,归根结底是要保障民用航空旅行的安全。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对此进行深度研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假设,并形成应急预案,只有这样,当突发事件袭来之时,我们才能沉着应对,保障民用航空的安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文将以9.11事件为中心,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重大的民用航空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归总,以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用航空旅行的安全规范。论文将分为对民用航空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定义,对9.11事件的陈述及分析,对今年来国内外重大民用航空安全事件的叙述及分析,目前国内相关政策法规阐述,各航空公司应对措施,以及不足之处及

25、改进建议等几部分着手,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对民用航空旅行的安全措施作一定深度的评论及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及改进措施。论文将分为四大部分:一 突发航空安全事故定义二 美国911事件及分析三 国内近年来突发重大航空安全事故及分析四 航空安全的发展方向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案例分析,事件假设及推演等四、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序号时间内容110月7日-10月17日查阅资料,写论文提纲210月18日-10月19日拟开题报告310月20日-11月1日完成论文初稿411月3日-11月9日撰写文献综述511月10日-11月

26、13日翻译外文资料611月14日-11月24日修改论文初稿711月25日-11月28日完成开题报告811月30日-12月8日完成文献综述912月9日-12月10日完成外文资料翻译102月10日完成毕业论文五、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通过对国内外民用航空安全事件的分析,以期得出其中的共性,并提出相关意见,加以改善。论文主要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并对多个案例的共性加以归纳,以得出对民用航空安全的改进意见六、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七、教研室或系审核意见:教研室(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作品数据盘贴作品数据盘袋处谢辞 感谢xxx副教授在论文编写过程中给与的指导与帮助! x

27、xx 2009年4月9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与记录材料( 2009 届)设计(论文)题目 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 学 号 xxx 姓 名 xxx xxx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与记录材料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审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其它记录材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成绩表学院(盖章):人文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论文作者xxx班级旅管xxx学号xxx指导教师(职称)xxx(副教授)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论文题目现代航空旅行安全事故分析论文类别学科类 教育类 应用类命题类型

28、教师指导性命题 学生自由选题 学生独立命题论文字数9389字论文摘要(由论文作者填写,字数200字以内)伴随经济的发展,航空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出行时的选择方式。民用航空业以其便捷、快速、舒适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的出行的热点。但同时,9.11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民用航空业当头一棒,许多人从狂热中清醒过来,开始正视航空旅行所存在的风险。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重大民用航空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以探索出适合的应对方案。评阅人评审意见评阅人评语(含观点、论证实验内容、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评价,字数约150 -200字)初评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论文答辩组评审意见复评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名: 成员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终评成绩: 组长签名 : 年 月 日备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答辩时间: 年 月 日,答辩地点: ,答辩小组人数 .答辩小组组长 职称 . 成员 职称 . 成员 职称 .成员 职称 . 成员 职称 .记录人: (不够另加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